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环境差异对杉木幼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根系种间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芳馨
胥清利
+4 位作者
曲晓宇
黄樱
陈宇
林开敏
曹光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3,共9页
为了解光环境变化与林下植被多样性、根系竞争的相关关系,以5年生不同造林密度(833、2500、6667株/hm2)杉木幼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林内光环境、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和根系竞争关系,探究造林密度引起的光环境差异对林下植被组成及根系...
为了解光环境变化与林下植被多样性、根系竞争的相关关系,以5年生不同造林密度(833、2500、6667株/hm2)杉木幼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林内光环境、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和根系竞争关系,探究造林密度引起的光环境差异对林下植被组成及根系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增大显著影响林内光环境,833、2500、6667株/hm^(2)密度冠下总辐射分别为77.82、31.94、14.03μmol/(m^(2)·s),林下总照度分别为5893.13、1130.7、761.5 Lx。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规律;灌木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随密度的增大,杉木细根生物量与杉木根系竞争指数均逐渐增加,而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根系竞争指数逐渐下降。光环境相关指标与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草本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杉木根系竞争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林下植被根系竞争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造林密度变化显著影响林内光环境,光环境相关指标随着造林密度增加而降低,造成杉木幼林林下植被生物量降低并影响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并增强了杉木的根系竞争能力。综合杉木的生长状况,2500株/hm2为杉木适宜的造林密度更适合构建优质杉木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林下光环境
细根竞争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密度杉木林分生物量结构与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
31
2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2 位作者
何智英
邱尔发
林思祖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5-391,共7页
对29年生五种造林密度生物量结构及土壤肥力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单株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单位面积不同密度的杉木林分生物量及其生产力基本趋于一致;各种密度单位面积现存枯枝落叶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对29年生五种造林密度生物量结构及土壤肥力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单株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单位面积不同密度的杉木林分生物量及其生产力基本趋于一致;各种密度单位面积现存枯枝落叶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林下植被生长及其生物量则相反;五种密度林分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基本上以2805株/hm2和3750株/hm2较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而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因此,杉木初植密度尽量控制在2805—3750株/hm2之间,以利于杉木产量提高和地力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生物量结构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评价和决策
被引量:
25
3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6,共8页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 ;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 ,不抚育最小 ,块状抚育居中 ;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 ,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 ,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 ,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抚育方法
群体结构
抚育成本
综合评价
幼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酚类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56
4
作者
林开敏
叶发茂
+1 位作者
林艳
李卿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0-1137,共8页
酚类物质是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之一,它对植物的生长、养分吸收、生理特性、酶活性以及生长环境中的土壤、微生物等都存在影响。本研究对酚类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机制、植物生态系统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分布、酚类物质对植物生理生...
酚类物质是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之一,它对植物的生长、养分吸收、生理特性、酶活性以及生长环境中的土壤、微生物等都存在影响。本研究对酚类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机制、植物生态系统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分布、酚类物质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展望农林生产实践中酚类物质的研究趋势,为解决农业和林业生产中因酚类物质的影响引起生产力下降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物质
土壤
植物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9
5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2 位作者
俞新妥
何智英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33,共8页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4 0、3 15和 1 11倍 ;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根 茎比分别为 0 1992、0 193 1、0 1673、0 3 5 75和 0 2 680。这可能是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杉木对地下营养空间激烈竞争的一种适应现象。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地植被
抚育技术
生物量
群体结构
幼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造林密度生长效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28
6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4 位作者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郑燕明
张春能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五种不同造林密度杉木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木和优势木胸径均随着密度增大而明显减小;树高随着密度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但不明显;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林分现存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但没有...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五种不同造林密度杉木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木和优势木胸径均随着密度增大而明显减小;树高随着密度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但不明显;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林分现存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应控制在1875~3750株/hm2,培育大径材应控制在1875~2805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生长效应
造林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炼山后杉木幼林生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
28
7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3 位作者
何智英
杨玉盛
何宗明
刘爱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通过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能明显地提高杉木造林成活率;对幼林生长有促进效应,但这种效应仅是短期的,一般在炼山后第一年至第三年;炼山还有利于一年生草本和阳性植物种类增加。
关键词
炼山
杉木
生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龄杉木林下植物成分结构特征
被引量:
15
8
作者
林开敏
郭玉硕
+2 位作者
俞新妥
张文富
陈永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老龄杉木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种类较为丰富,共有85种植物,其中蕨类植物门8种,种子植物门77种;以山茶科、清风藤科、交让木科、壳斗科、紫金牛科、防己科、樟科、乌毛蕨科、卷柏科和葡萄科为主要优势种.从群落成份的分布频度级...
老龄杉木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种类较为丰富,共有85种植物,其中蕨类植物门8种,种子植物门77种;以山茶科、清风藤科、交让木科、壳斗科、紫金牛科、防己科、樟科、乌毛蕨科、卷柏科和葡萄科为主要优势种.从群落成份的分布频度级系数来看,A级占总种数的44.71%,说明该群落内的绝大多数种类是分布不均匀的;老龄杉木林下植物属的地理分布以泛热带占绝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林下植物
群落结构
区系组成
优势种
频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8
9
作者
林开敏
郭玉硕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生态位理论是近 2 0 a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生态位的概念、定义、定量测度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并分析生态位理论应用中存在问题 ,为种群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定量测度方法
应用现状
生态学
生态位理论
生态学重叠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种类生物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在灌木层中 ,丝栗栲、苦竹、乌药、乌饭、三龙爪等 1 0种灌木层植物 (约占总灌木层种类的 37% )占灌木层总生物量的 84.1 % ;在草本层中 ,狗脊和乌毛蕨 2种植物占草本层总生物量的 93.3...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种类生物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在灌木层中 ,丝栗栲、苦竹、乌药、乌饭、三龙爪等 1 0种灌木层植物 (约占总灌木层种类的 37% )占灌木层总生物量的 84.1 % ;在草本层中 ,狗脊和乌毛蕨 2种植物占草本层总生物量的 93.3% ,这说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少数植物种类中 .不同层次的林下植物生物量表现出灌木层 >草本层 >藤本植物 ,其中灌木层的生物量占林下植物总生物量的 77.0 4 % .林下灌木层和藤本植物中大部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地下生物量 ,而大部分草本植物种类的地下生物量大于或接近等于地上生物量 .杉木成熟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分布存在明显的波动性 ,1 0个样方(约 40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种类组成
生物量
最小取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炼山后杉木幼林地土壤肥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
12
11
作者
林开敏
何智英
+3 位作者
俞新妥
杨玉盛
刘爱琴
董建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90-295,共6页
本文通过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一段时期内(几个月至一年),林地土壤肥力和土温得到短期提高,但土壤全N和有机质因高温挥发而有所降低;随后因炼山林地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各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第四年又表现出回...
本文通过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一段时期内(几个月至一年),林地土壤肥力和土温得到短期提高,但土壤全N和有机质因高温挥发而有所降低;随后因炼山林地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各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第四年又表现出回升趋势。说明炼山一方面加快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另一方面又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山
杉木
土壤肥力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与可持续经营
被引量:
55
12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42,共4页
根据近20年来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资料,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进行综述和分析。并从杉木树种本身特性和杉木传统的栽培制度等方面提出杉木人工林地力维护的途径和技术,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的理...
根据近20年来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资料,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进行综述和分析。并从杉木树种本身特性和杉木传统的栽培制度等方面提出杉木人工林地力维护的途径和技术,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地力衰退
表现形式
可持续经营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
23
13
作者
林开敏
马祥庆
+3 位作者
范少辉
张小全
卓仕安
金昌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对不同林龄、地位指数和连栽代数杉木林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林下植物种类平均数量表现出成熟林 >幼龄林 >中龄林的趋势 ;不同地位指数、不同林龄和不同连栽代数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积...
对不同林龄、地位指数和连栽代数杉木林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林下植物种类平均数量表现出成熟林 >幼龄林 >中龄林的趋势 ;不同地位指数、不同林龄和不同连栽代数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积累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积累量存在明显差异 ;林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成熟林 >幼龄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下植物
种类
生物量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营养空间利用的差异
被引量:
6
14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2 位作者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43-247,共5页
对5种造林密度的29年生杉木林分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冠长、冠幅、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呈递减趋势,林下植被生活势减弱,根幅和单株根量减少,根深、粗根密度及总根系密度增大。细根以3750株·hm-...
对5种造林密度的29年生杉木林分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冠长、冠幅、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呈递减趋势,林下植被生活势减弱,根幅和单株根量减少,根深、粗根密度及总根系密度增大。细根以3750株·hm-2为最大,近似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生态效应
林分
营养
空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9年生杉木不同造林密度生长进程分析研究
被引量:
11
15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2 位作者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93-298,共6页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树干解析,全面分析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林龄下,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增大而递减;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限有随密度增加而减少...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树干解析,全面分析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林龄下,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增大而递减;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限有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趋势,且密度大的林分速生期较密度小的林分有所缩短;平均单株材积生长进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生长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
41
16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1 位作者
洪伟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4-98,共5页
在 2 9a不同密度杉木林分内 ,对不同林下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梯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林下植物的平均高、总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随杉木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 ;林下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孔隙状况有一定程...
在 2 9a不同密度杉木林分内 ,对不同林下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梯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林下植物的平均高、总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随杉木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 ;林下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孔隙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 0~ 2 0cm和 2 0~ 40cm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基本上呈现出随林下植物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并且以 0~ 2 0cm尤为明显 ,这说明林下植物具有促进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的作用。因此 ,保护和恢复林下植物对杉木林地力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生长状况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被引量:
32
17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9-105,共7页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植物的凋落物积累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杉木凋落物积累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14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而 16和 18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除中龄林很少外 ,其他年龄段也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应用数量化模型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林分密度、林龄、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量的重要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凋落物
生物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封山育林的马尾松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
16
18
作者
林开敏
罗发潘
+2 位作者
郑郁善
吴擢溪
张沈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62-266,共5页
本文通过对闽中山区的6年生封山育林群的生物量和水文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形成以马尾松为主的多层次群落具有较高水源涵养功能,林分总水源涵养量为2128.25t/hm2,比荒山增加241.01t/hm2,但略低于...
本文通过对闽中山区的6年生封山育林群的生物量和水文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形成以马尾松为主的多层次群落具有较高水源涵养功能,林分总水源涵养量为2128.25t/hm2,比荒山增加241.01t/hm2,但略低于人工马尾松林(2202.12t/hm2),其中以林下植被层和土壤层为主体.因此,在经济经济实力不足的地区,推广封山育林技术,及时绿化荒山,将取得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马尾松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套种三年桐的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和生物量结构
被引量:
8
19
作者
林开敏
郑郁善
+2 位作者
李顺秋
吴擢溪
黄祖清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44-348,共5页
对4和5年生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林分的生长效应、树冠和生物量结构、营养空间利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不仅促进杉木生长,而且也有利于三年桐的生长发育;通过套种三年桐,林分可提早1~2年郁闭,提高光能和土壤...
对4和5年生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林分的生长效应、树冠和生物量结构、营养空间利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不仅促进杉木生长,而且也有利于三年桐的生长发育;通过套种三年桐,林分可提早1~2年郁闭,提高光能和土壤营养空间利用率;4和5年生套种林分的总生物量分别为纯林的1.26和1.6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三年桐
生长效应
生物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生物产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
33
20
作者
林开敏
郑郁善
+1 位作者
黄祖清
吴擢溪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51-356,共6页
本文在对6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标准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杉木和马尾松幼林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Y=aD^b和Y=aD^bH^c数学模型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数学模型。其中以Y=aD^bH^c的数...
本文在对6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标准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杉木和马尾松幼林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Y=aD^b和Y=aD^bH^c数学模型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数学模型。其中以Y=aD^bH^c的数学模型为最佳,可作为一定立地条件下的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的生物产量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生物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环境差异对杉木幼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根系种间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芳馨
胥清利
曲晓宇
黄樱
陈宇
林开敏
曹光球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顺昌埔上国有林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林木逆境生理生态及分子生物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301)资助。
文摘
为了解光环境变化与林下植被多样性、根系竞争的相关关系,以5年生不同造林密度(833、2500、6667株/hm2)杉木幼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林内光环境、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和根系竞争关系,探究造林密度引起的光环境差异对林下植被组成及根系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增大显著影响林内光环境,833、2500、6667株/hm^(2)密度冠下总辐射分别为77.82、31.94、14.03μmol/(m^(2)·s),林下总照度分别为5893.13、1130.7、761.5 Lx。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规律;灌木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下降。随密度的增大,杉木细根生物量与杉木根系竞争指数均逐渐增加,而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根系竞争指数逐渐下降。光环境相关指标与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草本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杉木根系竞争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林下植被根系竞争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造林密度变化显著影响林内光环境,光环境相关指标随着造林密度增加而降低,造成杉木幼林林下植被生物量降低并影响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并增强了杉木的根系竞争能力。综合杉木的生长状况,2500株/hm2为杉木适宜的造林密度更适合构建优质杉木人工林。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林下光环境
细根竞争
植被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ing density
internal light environment
root competition
vegetation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杉木林分生物量结构与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
31
2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何智英
邱尔发
林思祖
机构
福建林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5-391,共7页
基金
"八五"攻关课题
文摘
对29年生五种造林密度生物量结构及土壤肥力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单株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单位面积不同密度的杉木林分生物量及其生产力基本趋于一致;各种密度单位面积现存枯枝落叶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林下植被生长及其生物量则相反;五种密度林分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基本上以2805株/hm2和3750株/hm2较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而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因此,杉木初植密度尽量控制在2805—3750株/hm2之间,以利于杉木产量提高和地力维护。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生物量结构
土壤肥力
Keywords
Chinese fir, Planting density,Biomass structure,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791.27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5.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评价和决策
被引量:
25
3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6,共8页
基金
"九五"国家攻关项目子专题 ( 96 0 11 0 3 0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96 30 2 40 )资助
文摘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 ;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 ,不抚育最小 ,块状抚育居中 ;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 ,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 ,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 ,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
杉木
抚育方法
群体结构
抚育成本
综合评价
幼林
Keywords
Chinese fir, Tending methods, Population structure, Species diversity, Tending cost, Synthetical evaluation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酚类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56
4
作者
林开敏
叶发茂
林艳
李卿叁
机构
福建杉木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0-113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87202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0710002)
+2 种基金
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06NZ0001)
教育部重点项目(208065)
福建省教育厅重点项目(JA07052)资助
文摘
酚类物质是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之一,它对植物的生长、养分吸收、生理特性、酶活性以及生长环境中的土壤、微生物等都存在影响。本研究对酚类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机制、植物生态系统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分布、酚类物质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展望农林生产实践中酚类物质的研究趋势,为解决农业和林业生产中因酚类物质的影响引起生产力下降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
酚类物质
土壤
植物
作用机制
Keywords
Phenol
Soil
Plant
Functional mechanism
分类号
Q142.3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9
5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何智英
黄宝龙
机构
福建林学院杉木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33,共8页
基金
"九五"国家攻关项目子专题 ( 96 0 11 0 3 0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9630 2 40 )资助
也是博士论文的一部分。
文摘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4 0、3 15和 1 11倍 ;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根 茎比分别为 0 1992、0 193 1、0 1673、0 3 5 75和 0 2 680。这可能是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杉木对地下营养空间激烈竞争的一种适应现象。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
关键词
杉木
林地植被
抚育技术
生物量
群体结构
幼林
Keywords
Chinese fir, Vegetation, Tending methods, Biomass, Popula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S791.27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造林密度生长效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28
6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郑燕明
张春能
机构
福建林学院杉木研究所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3-56,共4页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文摘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五种不同造林密度杉木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木和优势木胸径均随着密度增大而明显减小;树高随着密度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但不明显;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林分现存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应控制在1875~3750株/hm2,培育大径材应控制在1875~2805株/hm2.
关键词
杉木
生长效应
造林
密度
Keywords
Chinese fir growth effect afforestation density
分类号
S791.27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炼山后杉木幼林生长动态研究
被引量:
28
7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何智英
杨玉盛
何宗明
刘爱琴
机构
福建林学院杉木研究所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本文通过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能明显地提高杉木造林成活率;对幼林生长有促进效应,但这种效应仅是短期的,一般在炼山后第一年至第三年;炼山还有利于一年生草本和阳性植物种类增加。
关键词
炼山
杉木
生长动态
Keywords
controlled burning, Chinese fir, growth behaviors
分类号
S791.27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龄杉木林下植物成分结构特征
被引量:
15
8
作者
林开敏
郭玉硕
俞新妥
张文富
陈永琴
机构
福建林学院福建杉木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科学基金
文摘
老龄杉木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种类较为丰富,共有85种植物,其中蕨类植物门8种,种子植物门77种;以山茶科、清风藤科、交让木科、壳斗科、紫金牛科、防己科、樟科、乌毛蕨科、卷柏科和葡萄科为主要优势种.从群落成份的分布频度级系数来看,A级占总种数的44.71%,说明该群落内的绝大多数种类是分布不均匀的;老龄杉木林下植物属的地理分布以泛热带占绝大多数。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林下植物
群落结构
区系组成
优势种
频度分布
Keywords
Old growth Chinese fir plantation,undergrowth vegetation,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8
9
作者
林开敏
郭玉硕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杉木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C9810 0 2 5
B0 0 10 0 2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396 30 2 40 )
文摘
生态位理论是近 2 0 a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生态位的概念、定义、定量测度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并分析生态位理论应用中存在问题 ,为种群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定量测度方法
应用现状
生态学
生态位理论
生态学重叠
竞争
Keywords
Niche
qualitative measure methods
application statuses
existing problems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机构
福建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C9810 0 2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396 30 2 40 )
文摘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种类生物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在灌木层中 ,丝栗栲、苦竹、乌药、乌饭、三龙爪等 1 0种灌木层植物 (约占总灌木层种类的 37% )占灌木层总生物量的 84.1 % ;在草本层中 ,狗脊和乌毛蕨 2种植物占草本层总生物量的 93.3% ,这说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少数植物种类中 .不同层次的林下植物生物量表现出灌木层 >草本层 >藤本植物 ,其中灌木层的生物量占林下植物总生物量的 77.0 4 % .林下灌木层和藤本植物中大部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地下生物量 ,而大部分草本植物种类的地下生物量大于或接近等于地上生物量 .杉木成熟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分布存在明显的波动性 ,1 0个样方(约 40 m2 )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种类组成
生物量
最小取样面积
Keywords
Chinese fir
undergrowth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biomass
minimal sampling area
分类号
S718.556 [农业科学—林学]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炼山后杉木幼林地土壤肥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
12
11
作者
林开敏
何智英
俞新妥
杨玉盛
刘爱琴
董建文
机构
福建林学院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基金
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杉木人工林集约栽培技术"的组成部分
文摘
本文通过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一段时期内(几个月至一年),林地土壤肥力和土温得到短期提高,但土壤全N和有机质因高温挥发而有所降低;随后因炼山林地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各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第四年又表现出回升趋势。说明炼山一方面加快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另一方面又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的格局。
关键词
炼山
杉木
土壤肥力
林地
Keywords
controlled burning, Chinese fir,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714.8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与可持续经营
被引量:
55
12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3963024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9810025)
文摘
根据近20年来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资料,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进行综述和分析。并从杉木树种本身特性和杉木传统的栽培制度等方面提出杉木人工林地力维护的途径和技术,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杉木
地力衰退
表现形式
可持续经营
人工林
Keywords
Chinese fir, Soil degradation, External phenomena, Internal mechanisms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的消长规律
被引量:
23
13
作者
林开敏
马祥庆
范少辉
张小全
卓仕安
金昌雄
机构
福建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建瓯市林业委员会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3 963 0 2 40 )
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J96- 15 )
文摘
对不同林龄、地位指数和连栽代数杉木林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林下植物种类平均数量表现出成熟林 >幼龄林 >中龄林的趋势 ;不同地位指数、不同林龄和不同连栽代数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积累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积累量存在明显差异 ;林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成熟林 >幼龄林>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下植物
种类
生物量
多样性
Keywords
Chinese fir plantation
understory plant
plant species
biomass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18.551.2 [农业科学—林学]
S791.270.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营养空间利用的差异
被引量:
6
14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机构
福建林学院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43-247,共5页
基金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文摘
对5种造林密度的29年生杉木林分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冠长、冠幅、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呈递减趋势,林下植被生活势减弱,根幅和单株根量减少,根深、粗根密度及总根系密度增大。细根以3750株·hm-2为最大,近似正态分布。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生态效应
林分
营养
空间利用
Keywords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
density of plantation
habita
ecologial effect
分类号
S791.27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9年生杉木不同造林密度生长进程分析研究
被引量:
11
15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机构
福建林学院杉木所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课题
文摘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树干解析,全面分析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林龄下,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增大而递减;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限有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趋势,且密度大的林分速生期较密度小的林分有所缩短;平均单株材积生长进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慢。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生长进程
Keywords
Chinese fir
growth process
density
分类号
S791.27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
41
16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洪伟
黄宝龙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4-98,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C9810 0 2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96 30 2 40 )资助
文摘
在 2 9a不同密度杉木林分内 ,对不同林下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梯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林下植物的平均高、总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随杉木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 ;林下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孔隙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 0~ 2 0cm和 2 0~ 40cm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基本上呈现出随林下植物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并且以 0~ 2 0cm尤为明显 ,这说明林下植物具有促进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的作用。因此 ,保护和恢复林下植物对杉木林地力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生长状况
土壤肥力
Keywords
Chinese fir,Undergrowth plant, Growth status,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被引量:
32
17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9-10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96 30 2 40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B0 0 10 0 2 2 )资助
文摘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植物的凋落物积累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杉木凋落物积累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14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而 16和 18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除中龄林很少外 ,其他年龄段也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应用数量化模型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林分密度、林龄、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量的重要因子 。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凋落物
生物量
预测模型
Keywords
Chinese fir, Undergrowth plant, Litter, Biomass, Forecasting models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封山育林的马尾松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
16
18
作者
林开敏
罗发潘
郑郁善
吴擢溪
张沈龙
机构
福建林学院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62-26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通过对闽中山区的6年生封山育林群的生物量和水文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形成以马尾松为主的多层次群落具有较高水源涵养功能,林分总水源涵养量为2128.25t/hm2,比荒山增加241.01t/hm2,但略低于人工马尾松林(2202.12t/hm2),其中以林下植被层和土壤层为主体.因此,在经济经济实力不足的地区,推广封山育林技术,及时绿化荒山,将取得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封山育林
马尾松
水源涵养
Keywords
closed forest, masson Pine, water conservatiou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49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套种三年桐的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和生物量结构
被引量:
8
19
作者
林开敏
郑郁善
李顺秋
吴擢溪
黄祖清
机构
福建林学院林学系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44-348,共5页
文摘
对4和5年生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林分的生长效应、树冠和生物量结构、营养空间利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杉木幼林套种三年桐不仅促进杉木生长,而且也有利于三年桐的生长发育;通过套种三年桐,林分可提早1~2年郁闭,提高光能和土壤营养空间利用率;4和5年生套种林分的总生物量分别为纯林的1.26和1.61倍.
关键词
杉木
三年桐
生长效应
生物量
结构
Keywords
Chinese fir,tung oil tree,growth effect,biomass structure
分类号
S791.27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5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生物产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
33
20
作者
林开敏
郑郁善
黄祖清
吴擢溪
机构
福建林学院
尤溪县林委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51-356,共6页
文摘
本文在对6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标准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杉木和马尾松幼林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Y=aD^b和Y=aD^bH^c数学模型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数学模型。其中以Y=aD^bH^c的数学模型为最佳,可作为一定立地条件下的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的生物产量估测。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生物量
数学模型
Keywords
Chinese fir, masson pine, biomass, mathematics models
分类号
S791.27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环境差异对杉木幼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根系种间竞争的影响
林芳馨
胥清利
曲晓宇
黄樱
陈宇
林开敏
曹光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密度杉木林分生物量结构与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林开敏
俞新妥
何智英
邱尔发
林思祖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杉木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评价和决策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酚类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林开敏
叶发茂
林艳
李卿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何智英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杉木造林密度生长效应规律的研究
林开敏
俞新妥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郑燕明
张春能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炼山后杉木幼林生长动态研究
林开敏
俞新妥
何智英
杨玉盛
何宗明
刘爱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老龄杉木林下植物成分结构特征
林开敏
郭玉硕
俞新妥
张文富
陈永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林开敏
郭玉硕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炼山后杉木幼林地土壤肥力动态研究
林开敏
何智英
俞新妥
杨玉盛
刘爱琴
董建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与可持续经营
林开敏
俞新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
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的消长规律
林开敏
马祥庆
范少辉
张小全
卓仕安
金昌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营养空间利用的差异
林开敏
俞新妥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29年生杉木不同造林密度生长进程分析研究
林开敏
俞新妥
邱尔发
何智英
林思祖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林开敏
俞新妥
洪伟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封山育林的马尾松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林开敏
罗发潘
郑郁善
吴擢溪
张沈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套种三年桐的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和生物量结构
林开敏
郑郁善
李顺秋
吴擢溪
黄祖清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生物产量模型研究
林开敏
郑郁善
黄祖清
吴擢溪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