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永续适灾的寒地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智慧范式认知
1
作者
赵宏宇
刘岳松
林展略
《园林》
2025年第6期24-32,共9页
中国寒地传统村落在长达半年的冻土期与旱涝冻雪多灾交织环境中延存千年,形成了独具特色应对灾害的适应智慧。然而,当前研究对传统村落“人—地系统如何通过能量循环与反馈保持平衡”的在地化适应机制仍缺乏系统性认知。因此,为解析寒...
中国寒地传统村落在长达半年的冻土期与旱涝冻雪多灾交织环境中延存千年,形成了独具特色应对灾害的适应智慧。然而,当前研究对传统村落“人—地系统如何通过能量循环与反馈保持平衡”的在地化适应机制仍缺乏系统性认知。因此,为解析寒地传统村落在缺乏绿色基础设施充分支持下仍能持久应对多元灾害,实现千百年存续的生态适应机制,尝试基于适应性理论开展寒地生态适应智慧思考,提取其“复合化、低维护度、回馈自然”三个特征,揭示其具象化的“借势—化害—趋利”范式,凝练寒地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智慧的“二十条原则”。以期为寒冷地区城乡建设现代韧性设计中本土知识的谱系重构提供方案支撑,推动传统防灾智慧在现代灾害管理中的认知范式转型与再生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应智慧
适应性
灾害
传统村落
寒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网络语义资源挖掘的景观设计理念传达有效性评价--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浅山区为例
被引量:
13
2
作者
赵宏宇
林展略
张成龙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2期36-40,共5页
随着浅山区周围的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外溢,大部分城市出现城市主城区平坦,用地资源枯竭的现象,近郊浅山地区近年来迅速成为极具价值潜力的区域,但通常受其生态敏感性的限制,政府对其开发非常审慎,也期望能够得到开发建设的跟踪评价结果...
随着浅山区周围的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外溢,大部分城市出现城市主城区平坦,用地资源枯竭的现象,近郊浅山地区近年来迅速成为极具价值潜力的区域,但通常受其生态敏感性的限制,政府对其开发非常审慎,也期望能够得到开发建设的跟踪评价结果。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是吉林省重要浅山区,8年来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其已开发建设的浅山区域是否得到公众认可?亟待科学验证与评价。通过分析浅山区景观评价的难点:1)可达性低;2)人口流动大;3)人口分散;4)特色资源限制,选取网络大数据爬取和语义挖掘方法,从侧面进行客观评价,量化分析管委会的景观设计理念传达给大众的有效性,科学检验公众对景观设计理念认同程度。通过对比规划师景观设计理念以及大众发布的评价语料数据库两者话语符号的权重大小,分析有效传达的程度。同时根据有效传达词汇与景观设计理念耦合确定发展重点,从而为未来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及建设指引。借此验证了网络语义分析方法在浅山景观设计理念传达有效性评价领域的适用性,为其它已建浅山区域检验是否达到预期景观设计目标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方法,从而保证浅山区域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浅山区域
景观设计理念
网络大数据
语义分析
传达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续适灾的寒地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智慧范式认知
1
作者
赵宏宇
刘岳松
林展略
机构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寒地建筑综合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乡与建筑设计节能研究室
吉林省生态智慧城镇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出处
《园林》
2025年第6期24-3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寒地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智慧空间图谱解译与形成机理研究”(编号:52178042)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科研重点课题“‘—带一路’东北亚陆海边疆地区中华民族生态治水智慧共同体形塑模式研究”(编号:NAIC202407)。
文摘
中国寒地传统村落在长达半年的冻土期与旱涝冻雪多灾交织环境中延存千年,形成了独具特色应对灾害的适应智慧。然而,当前研究对传统村落“人—地系统如何通过能量循环与反馈保持平衡”的在地化适应机制仍缺乏系统性认知。因此,为解析寒地传统村落在缺乏绿色基础设施充分支持下仍能持久应对多元灾害,实现千百年存续的生态适应机制,尝试基于适应性理论开展寒地生态适应智慧思考,提取其“复合化、低维护度、回馈自然”三个特征,揭示其具象化的“借势—化害—趋利”范式,凝练寒地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智慧的“二十条原则”。以期为寒冷地区城乡建设现代韧性设计中本土知识的谱系重构提供方案支撑,推动传统防灾智慧在现代灾害管理中的认知范式转型与再生性转化。
关键词
生态适应智慧
适应性
灾害
传统村落
寒冷地区
Keywords
ecological adaptive wisdom
adaptability
disaster
traditional village
cold reg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语义资源挖掘的景观设计理念传达有效性评价--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浅山区为例
被引量:
13
2
作者
赵宏宇
林展略
张成龙
机构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系
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城市设计中心
寒地城市设计中心
出处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2期36-4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北方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智慧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研究”(编号16BH130)~~
文摘
随着浅山区周围的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外溢,大部分城市出现城市主城区平坦,用地资源枯竭的现象,近郊浅山地区近年来迅速成为极具价值潜力的区域,但通常受其生态敏感性的限制,政府对其开发非常审慎,也期望能够得到开发建设的跟踪评价结果。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是吉林省重要浅山区,8年来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其已开发建设的浅山区域是否得到公众认可?亟待科学验证与评价。通过分析浅山区景观评价的难点:1)可达性低;2)人口流动大;3)人口分散;4)特色资源限制,选取网络大数据爬取和语义挖掘方法,从侧面进行客观评价,量化分析管委会的景观设计理念传达给大众的有效性,科学检验公众对景观设计理念认同程度。通过对比规划师景观设计理念以及大众发布的评价语料数据库两者话语符号的权重大小,分析有效传达的程度。同时根据有效传达词汇与景观设计理念耦合确定发展重点,从而为未来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及建设指引。借此验证了网络语义分析方法在浅山景观设计理念传达有效性评价领域的适用性,为其它已建浅山区域检验是否达到预期景观设计目标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方法,从而保证浅山区域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浅山区域
景观设计理念
网络大数据
语义分析
传达有效性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hallow mountain area
landscape design ideas
web big date
semantic analysis
communicate effectiveness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永续适灾的寒地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智慧范式认知
赵宏宇
刘岳松
林展略
《园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网络语义资源挖掘的景观设计理念传达有效性评价--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浅山区为例
赵宏宇
林展略
张成龙
《风景园林》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