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精油微胶囊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义军 朱琳 +3 位作者 李晶莹 刘佳梦 夏秋瑜 林丽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94-100,共7页
为解决茶树精油稳定性差,对光、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挥发性较强等问题,利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微胶囊提高茶树精油稳定性。研究优化复合凝聚法制备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探究不同均质时间、均质速度、pH及凝聚时间对茶树精油乳液乳化效果... 为解决茶树精油稳定性差,对光、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挥发性较强等问题,利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微胶囊提高茶树精油稳定性。研究优化复合凝聚法制备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探究不同均质时间、均质速度、pH及凝聚时间对茶树精油乳液乳化效果和微胶囊的微观形态影响,并阐明茶树微胶囊包埋特性和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明胶-六偏磷酸钠复合凝聚层为壁材,茶树精油乳液制备条件均质转速为20000 r/min,均质时间为15 min;茶树精油微胶囊复合凝聚pH为4.37,得到形态较均匀、微粒直径为0.80~1.32μm,包埋率为(44.75±0.09)%,缓释性能为65.13%。该研究为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复合凝聚 微胶囊 乳化均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中成分变化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林丽静 马丽娜 +2 位作者 黄晓兵 龚霄 吴子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2-59,共8页
以菠萝皮渣为原料,进行糯米果酒发酵,研究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在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黄酮、多酚、蛋白质、糖、游离氨基酸和金属离子等成分变化,以及果酒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先降后升,然后又... 以菠萝皮渣为原料,进行糯米果酒发酵,研究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在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黄酮、多酚、蛋白质、糖、游离氨基酸和金属离子等成分变化,以及果酒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先降后升,然后又降低至最低0.40 g/L。黄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多酚含量迅速降低后升高,然后降低至0.59 g/L后维持稳定。蛋白质含量迅速升高,然后维持稳定。蔗糖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逐渐降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先降后升又降,分别降低了56.09 g/L和38.61 g/L。17种氨基酸含量在发酵结束后与发酵开始相比均有增加,总氨基酸含量达2.78 g/L。铁离子含量先减少,然后上升;铜离子含量变化较小,发酵结束后铁离子和铜离子含量较低,分别为2.46 mg/L和0.07 mg/L。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IC50值分别为19.33 g/L和34.0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果酒 发酵 功能成分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林丽静 吕国提 +3 位作者 李积华 朱德明 朱冰清 陈宣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69-271,275,共4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谷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5:1、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β-谷甾醇提取含量为365.52mg/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毛竹笋笋头中β-谷甾醇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谷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5:1、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β-谷甾醇提取含量为365.52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头 Β-谷甾醇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笋笋头超微粉营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林丽静 李积华 +3 位作者 朱德明 吕国提 陈鉴年 黄昶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28-329,共2页
为开发利用毛竹笋笋头,将毛竹笋笋头加工成超微粉,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水分、灰分和脂肪的测定参考有关国家标准,总糖的含量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蛋白质的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为毛竹笋笋头超微粉水分含量为5.... 为开发利用毛竹笋笋头,将毛竹笋笋头加工成超微粉,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水分、灰分和脂肪的测定参考有关国家标准,总糖的含量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蛋白质的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为毛竹笋笋头超微粉水分含量为5.73%,灰分含量为2.98%,脂肪含量为0.56%,总糖含量为35.60%,蛋白质含量为21.71%。说明毛竹笋笋头超微粉营养成分丰富,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或直接作为食品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笋 超微粉 营养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超微粉复合固体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林丽静 黄晓兵 +3 位作者 李状 彭芍丹 朱怡婷 朱德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83-85,共3页
为开发竹笋超微粉复合型固体饮料,以竹笋超微粉、麦芽糊精、玉米粉和燕麦粉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混料试验中的单晶格设计,确定添加主要原料配比为:竹笋粉25%,麦芽糊精8.25%,燕麦粉36.31%,玉米粉17.94%。通过造粒工艺加工,研制出颗粒均匀,... 为开发竹笋超微粉复合型固体饮料,以竹笋超微粉、麦芽糊精、玉米粉和燕麦粉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混料试验中的单晶格设计,确定添加主要原料配比为:竹笋粉25%,麦芽糊精8.25%,燕麦粉36.31%,玉米粉17.94%。通过造粒工艺加工,研制出颗粒均匀,色泽明亮,颜色淡黄的高品质的固体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超微粉 固体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丽静 马丽娜 +1 位作者 黄晓兵 龚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以菠萝皮渣和糯米为原料,进行糯米果酒发酵,并采用相关国标检测方法、液相色谱(L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在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有机酸、挥发酸和香气成分等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糖... 以菠萝皮渣和糯米为原料,进行糯米果酒发酵,并采用相关国标检测方法、液相色谱(L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在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有机酸、挥发酸和香气成分等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糖度迅速降低、酒精度升高后维持稳定,pH值在3.50~3.80之间,呈先降后升趋势,酸度先降低直至陈酿后期轻微升高。有机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草酸、酒石酸含量逐渐降低,柠檬酸、苹果酸、丙酮酸、乳酸含量先降后升,琥珀酸和乙酸呈上升趋势。果酒中挥发酸含量不断下降,第60天甲酸、乙酸含量分别为0.30 mg/L和0.26 mg/L。菠萝皮渣糯米果酒中共检测出88种香气成分,其中41种酯类、22种醇类、10种酸类和15种其他类,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酯、乙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和十六酸乙酯含量较高,相对含量在0.27%~2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果酒 发酵 有机酸 挥发酸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次生代谢产物作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林丽静 李奕震 +1 位作者 周纪刚 徐平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72-75,共4页
桉树次生代谢产物丰富,主要成分可作为植物源农药应用。文章综述了桉树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及提取工艺,并对桉树次生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杀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的研究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桉树 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源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空舟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丽静 李奕震 +2 位作者 黄敏烨 黄文辉 徐兴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木荷空舟蛾Vaneeckeia pallidscia是近年来木荷林出现的重要害虫之一。采用室内外养虫及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木荷空舟蛾的生物学观察结果如下:在广州1年完成4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幼虫为7龄,成虫有性二型现象;在26℃时,卵期4.20... 木荷空舟蛾Vaneeckeia pallidscia是近年来木荷林出现的重要害虫之一。采用室内外养虫及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木荷空舟蛾的生物学观察结果如下:在广州1年完成4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幼虫为7龄,成虫有性二型现象;在26℃时,卵期4.20±0.71 d,幼虫期33.35±1.06 d,蛹期10.27±1.08 d。在木荷林中,9~10月种群数量最大,对木荷造成严重的危害;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阿维烟剂、苏云金杆菌Bt、25%灭幼脲Ⅲ号和5%锐劲特对木荷空舟蛾幼虫进行防治试验,杀虫效果分别为100%、92.4%、71.4%、68.1%和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空舟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对PEG胁迫下狗牙根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吴志华 曾富华 +3 位作者 马生健 林丽静 谢耀坚 卢向阳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75-78,共4页
为了探明ABA对水分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以狗牙根的幼苗为材料,分为PEG处理和ABA预处理24h+PEG处理2组,研究了16h内可溶性蛋白质变化。SDS-PAGE结果表明,PEG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Rf值为0.05,0.29,0.38,0.80,0.87(... 为了探明ABA对水分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以狗牙根的幼苗为材料,分为PEG处理和ABA预处理24h+PEG处理2组,研究了16h内可溶性蛋白质变化。SDS-PAGE结果表明,PEG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Rf值为0.05,0.29,0.38,0.80,0.87(分子质量198.4,93.3,70.6,19.0,15.5kD)的蛋白质谱带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消失,同时也新增了几条Rf值为0.10,0.14,0.35,0.63,0.97谱带(分子质量165.8,149.3,76.5,32.7,11.4kD)。ABA处理24h后,可溶性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均高于CK,与PEG胁迫16h后的蛋白质谱带近似,增加了如Rf值为0.05,0.14,0.64的蛋白质谱带(分子质量196.0,148.4,31.6kD)。ABA处理24h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缓慢降低;推测ABA参与了这些与抗旱有关的蛋白质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狗牙根 PEG胁迫 可溶性蛋白质 SDS聚丙烯酰胺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保留指数对高良姜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袁源 周伟 +3 位作者 付云飞 林丽静 黄晓兵 李积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2-697,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RI)对高良姜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UAE)和亚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所制备的挥发油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51,46和60个挥发性组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RI)对高良姜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UAE)和亚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所制备的挥发油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51,46和60个挥发性组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高良姜挥发油的指标性成分1,8-桉叶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SD法≈SFE法>UAE法,UAE法虽耗时少、能耗低,但由于所用有机溶剂难去除,所得挥发油品质较差。SFE法可得到部分SD法无法得到的化合物,如2-羟基-1,8-桉叶素、二苯基庚烷类等。另外β-石竹烯、α-石竹烯、α-法尼烯、γ-杜松烯等高沸点组分比例,SFE法所得高于另两种方法;α-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樟脑和α-松油醇等低沸点组分比例,SD法所得最高。同一批药材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成分大部分相似,但部分成分与组分比例因不同提取方法的原理存在差异,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功效需求选择不同提取方法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水蒸气蒸馏法 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 亚临界流体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皮渣多糖脱蛋白和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会刚 赵巧丽 +4 位作者 庞振才 胡玉林 陈晶晶 段雅婕 林丽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3-188,共6页
探讨芒果皮渣多糖纯化过程中蛋白质和色素的脱除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三氯乙酸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Sevage法、HCl法、木瓜蛋白酶法、三氯乙酸+Sevage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Sevage法和... 探讨芒果皮渣多糖纯化过程中蛋白质和色素的脱除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三氯乙酸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Sevage法、HCl法、木瓜蛋白酶法、三氯乙酸+Sevage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Sevage法和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对芒果皮渣多糖的脱蛋白效果;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活性炭对脱蛋白后多糖溶液的脱色工艺。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佳,其条件为三氯乙酸-正丁醇与样液体积比2∶1、三氯乙酸与正丁醇体积比1∶20、振荡时间2 h,此时蛋白质脱除率为90.08%,多糖保留率率为94.40%;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样液p H3.0,活性炭添加量1.5%,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75 min,此条件下脱色率为70.98%,多糖保留率为92.77%。本实验筛选的方法切实可行,可用于芒果皮渣多糖的脱蛋白和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多糖 脱蛋白 脱色素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指纹图谱 被引量:12
12
作者 袁源 林丽静 +2 位作者 黄晓兵 彭芍丹 李积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63-267,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5批广东湛江徐闻产区不同年份高良姜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通过保留指数法验证辅助定性,以及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年份高良姜挥发油组成相似,指标性成分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5批广东湛江徐闻产区不同年份高良姜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通过保留指数法验证辅助定性,以及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年份高良姜挥发油组成相似,指标性成分1,8-桉叶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各类组分中烯萜类和氧化物类物质相对含量呈现前4 a持续上升,第5年下降的趋势;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呈现前3 a上升,第4、5年逐渐下降的趋势;酮类、酯类、醛类等相对含量逐年增加。徐闻产区的高良姜挥发油组成稳定,以4 a生的挥发油品质较佳。提前或逾期采收所得的高良姜挥发姜油品质皆会下降。同时选择25个主要特征性成分建立指纹图谱,并通过3批市售样品进行验证该指纹图谱稳定性好,相似度高,重复性好,可为高良姜采收期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不同年份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圣女果粉的水分吸附性质及玻璃化转变温度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华 钟业俊 +3 位作者 李资玲 李积华 林丽静 周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95-99,共5页
根据吸附理论,在水分活度为0.11~0.90范围内,环境温度为25℃条件下,采用静态称质量法研究冻干圣女果粉的吸附和解吸等温线;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mg calorimeter,DSC)测量不同水分含量下的玻璃态转变温度(glass tran... 根据吸附理论,在水分活度为0.11~0.90范围内,环境温度为25℃条件下,采用静态称质量法研究冻干圣女果粉的吸附和解吸等温线;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mg calorimeter,DSC)测量不同水分含量下的玻璃态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_g),并采用Gordon-Taylor方程对其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冻干圣女果粉在25℃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的类型都为J型,属于Ⅲ型等温线;在水分活度为0.23~0.76范围内存在明显的解吸-吸附滞后现象,属于H_3型等温线。GAB和Peleg模型都描述冻干圣女果粉的吸附特性。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冻干圣女果粉的T_g显著降低;Gordon-Taylor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其玻璃化转变曲线。对比水分活度贮藏理论和玻璃化转变理论,发现二者在预测冻干圣女果粉贮藏稳定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女果 吸附等温线 玻璃化转变 解吸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高良姜片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彭芍丹 黄晓兵 +3 位作者 静玮 周伟 李积华 林丽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究高良姜片干燥前后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保质干燥方式。方法:采用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考察6种干燥方法对高良姜片色泽、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高良姜素含量、挥发... 目的:探究高良姜片干燥前后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保质干燥方式。方法:采用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考察6种干燥方法对高良姜片色泽、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高良姜素含量、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冷冻干燥对总酚、总黄酮和高良姜素的综合保留最大,分别为总酚(20.95±0.13)mg/g、总黄酮(12.19±0.01)mg/g、高良姜素(11.45±0.03)mg/g,其次为真空加热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太阳晒干、自然风干;自然风干和太阳干燥后的挥发性物质峰面积更低,其他4种干燥方式峰面积统计值差别较小;微波干燥后色泽最深,红绿值a*为13.92,热风干燥次之,冷冻干燥颜色最浅。结论:不考虑成本生产高端产品时可选用冷冻干燥;考虑环保节能时选用太阳能干燥;一般工业生产建议选用传统热风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干燥方法 总酚 总黄酮 高良姜素 色泽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产地荔枝核中药饮片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晓兵 李积华 +3 位作者 彭芍丹 龚霄 袁源 林丽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91-94,共4页
为了比较五个产地荔枝核中药饮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DPPH法、ABTS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测试法(T-AOC)对5个产地荔枝核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同时对其中的活性成分包括多酚、黄酮和皂苷及其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 为了比较五个产地荔枝核中药饮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DPPH法、ABTS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测试法(T-AOC)对5个产地荔枝核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同时对其中的活性成分包括多酚、黄酮和皂苷及其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惠东荔枝核中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其次为阳西荔枝核,广西灵山荔枝核多酚和黄酮含量均最低;阳西荔枝核中皂苷含量最高,其他产地皂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广东惠东、从化、东莞和广西灵山。各产地荔枝核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差异均不显著,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差异显著,其中广东阳西荔枝核的清除能力最强,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广东从化荔枝核抗氧化能力最强,广西灵山荔枝核最弱。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黄酮和皂苷均与抗氧化活性呈现一定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中药饮片 抗氧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分析百香果粉的风味成分 被引量:21
16
作者 袁源 刘洋洋 +1 位作者 林丽静 李积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32-135,共4页
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百香果果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并结合保留指数法(Retention Index,RI)验证辅助定性,以及... 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百香果果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并结合保留指数法(Retention Index,RI)验证辅助定性,以及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比较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析瞬间热干燥技术对百香果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所制得果粉复溶果汁与原果汁对比分析后,两者风味成分基本类似,比例有较大变化。经热处理后的果粉仍具有主要风味成分,与原果汁风味相似。同时由于产生了新物质,带来了更多的风味变化。喷雾干燥所得百香果果粉基本可以保证持有原有风味,并为后续深入研究贮藏过程中风味动态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保留指数 喷雾干燥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保健软糖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伟 蔡慧芳 +3 位作者 林丽静 李积华 郭长青 王丽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0-213,218,共5页
以辣木叶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具有辣木独特风味的保健软糖。通过正交实验和感官实验研究辣木叶粉量、复合凝胶量和糖醇比例等对最终产品感官评价和质构物性分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木叶粉(2%)、复合凝胶剂(6%)、麦芽糖醇∶甘露... 以辣木叶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具有辣木独特风味的保健软糖。通过正交实验和感官实验研究辣木叶粉量、复合凝胶量和糖醇比例等对最终产品感官评价和质构物性分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木叶粉(2%)、复合凝胶剂(6%)、麦芽糖醇∶甘露糖醇(1∶1)、柠檬酸钠(0.5%)为制备辣木软糖的最佳配方,所得产品QDA(定量描述性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评分最高,消费者喜好程度最高,其辣木风味达到最强的时间点适宜,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TPA(全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模式下物性分析数据和软糖口感得分之间预测模型,为利用仪器测定软糖质构指标提供理论基础,对软糖成品的口感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软糖 质构 感官实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制备芒果皮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晓兵 彭芍丹 +4 位作者 李积华 李梦 刘琨毅 龚霄 林丽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3-156,163,共5页
以芒果皮为原料,以1∶1比例混合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菌种,以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发酵法制备芒果皮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 以芒果皮为原料,以1∶1比例混合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菌种,以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发酵法制备芒果皮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芒果皮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膳食纤维得率为31.74%,其总膳食纤维含量为68.00%,持水力、持油力、溶胀度分别为11.19 g/g、5.11 g/g、1.07 m L/g,与发酵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进一步说明发酵法是一种可行的芒果皮膳食纤维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法 芒果皮 膳食纤维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解处理对火龙果果皮果粉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鹏 刘洋洋 +4 位作者 胡小军 祝婉炽 陈倩欣 林丽静 李积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05-109,共5页
以火龙果果皮为材料,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对其进行果粉加工,比较不同酶解处理形成的果粉色泽、营养组成、成粉特性及抗氧化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未经酶解果粉的色泽较好,能很好地保持火龙果果皮原有的色泽、ho=1.81;加热酶解果粉的颜色则... 以火龙果果皮为材料,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对其进行果粉加工,比较不同酶解处理形成的果粉色泽、营养组成、成粉特性及抗氧化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未经酶解果粉的色泽较好,能很好地保持火龙果果皮原有的色泽、ho=1.81;加热酶解果粉的颜色则趋于黄色、ho=80.6;未经酶解样品的含水率较高(6.23%),限制了其耐贮性能,但总黄酮含量(70.45 mg/g)略高于酶解样品;常温酶解样品的Vc含量最高,其次为未经酶解样品,而加热酶解样品中的Vc含量最低、仅为0.34 mg/g;成粉性能方面,未经酶解果粉的休止角较小、为45.48°,但分散性较常温酶解样品差;FRAP和DPPH抗氧化能力表明,未经酶解果粉样品的抗氧化性能较强,其次为常温酶解,加热酶解果粉的抗氧化性能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粉 色泽 流变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番石榴品种果粉功能特性差异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国鹏 祝婉炽 +4 位作者 陈倩欣 刘洋洋 胡小军 林丽静 李积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24-127,132,共5页
为提高番石榴果粉的品质特性,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番石榴果粉,比较了不同品种果粉得率、果粉色泽、成粉特性、营养成分的果粉及其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四季桃的果粉得率最高(6.44%)含水率最低(1.14%);珍珠桃... 为提高番石榴果粉的品质特性,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番石榴果粉,比较了不同品种果粉得率、果粉色泽、成粉特性、营养成分的果粉及其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四季桃的果粉得率最高(6.44%)含水率最低(1.14%);珍珠桃番石榴得率最低(2.99%),其含水率最高(为3.34%);珍珠桃番石榴果粉流动性最好,红肉四季桃果粉的流动性较差,其休止角达到44.25°,分散时间为203.3 s;红肉番石榴果粉的黄酮含量最高,为57.15 mg/g,而珍珠桃果粉的VC含量最高,达到1.91 mg/g;FRAP和DPPH抗氧化能力表明红肉番石榴果粉抗氧化性能最强(3.37,7.11μmol/100 g),其次为珍珠桃样品(2.03,4.57μmol/100 g),白肉番石榴果粉抗氧化性能最低(1.56,3.33μmol/100 g),因此红肉番石榴果粉表现出较高的黄酮含量及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该品种较为适宜加工为果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果粉 色泽 成粉特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