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输血监测体系的建设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穗群 付涌水 +4 位作者 贝春花 李锦城 林昌周 杨乐东 李洁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6期180-181,共2页
临床输血监测体系的建设对规范临床用血,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有着重要意义。本组研发了一套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软件,本文从实施输血过程跟踪、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建立输血评估机制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督导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临床输血... 临床输血监测体系的建设对规范临床用血,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有着重要意义。本组研发了一套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软件,本文从实施输血过程跟踪、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建立输血评估机制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督导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临床输血监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监测体系 输血适应症 输血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许少英 杨穗群 +2 位作者 徐国胜 刘凯媚 李仲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0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 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集血液总量为5742519U,因不合格报废总量为334872U,报废率为5.83%;所有报废血液中,感染性不合格血液导致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48.79%,物理原因导致的报废占50.40%。各类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ALT(36.30%)>HBV(28.50%)>梅毒(12.88%)>HCV(9.71%)>NAT(8.38%)>HIV(4.22%);各类物理原因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脂肪血(86.26%)>血袋破裂和渗漏(5.80%)>其他(4.43%)>纤维蛋白析出(1.23%)>采血量不足(1.01%)>溶血(0.64%)>血凝块(0.44%)。结论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总体情况较为平稳,总报废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并逐年递减。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可以通过加强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各个环节的管理来实现。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不仅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还能促进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合格血液 血液报废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