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对扶芳藤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瑞青 周柳强 +4 位作者 曾艳 谢如林 黄美福 谭宏伟 李伏生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扶芳藤产量,增幅为58%~87%;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扶芳藤对氮素的吸收,而增施磷、钾肥,扶芳藤吸收磷、钾素的增幅不高;每生产1000kg鲜扶芳藤需吸收N 4.088~5.672kg、P2O51.573~1.802kg、K2O 2.544~4....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扶芳藤产量,增幅为58%~87%;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扶芳藤对氮素的吸收,而增施磷、钾肥,扶芳藤吸收磷、钾素的增幅不高;每生产1000kg鲜扶芳藤需吸收N 4.088~5.672kg、P2O51.573~1.802kg、K2O 2.544~4.517kg;扶芳藤对养分的吸收基本保持平缓均衡的趋势,在养分供给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均衡施肥,就能保持扶芳藤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芳藤 养分吸收 营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甘蔗的植物营养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谢如林 谭宏伟 +7 位作者 黄美福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献华 曾艳 杨瑞青 董文斌 王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831,共4页
采集广西主要蔗区14个县(区)32个土壤和甘蔗植株样品,将甘蔗样品分为蔗茎、蔗尾和青叶、枯叶、蔗蔸和根系4个部位,对高产甘蔗收获期的植物营养特征及收获后各种养分的去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元素N、P和K以青叶和蔗尾中... 采集广西主要蔗区14个县(区)32个土壤和甘蔗植株样品,将甘蔗样品分为蔗茎、蔗尾和青叶、枯叶、蔗蔸和根系4个部位,对高产甘蔗收获期的植物营养特征及收获后各种养分的去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元素N、P和K以青叶和蔗尾中的含量最高,中量元素Ca、Mg和S含量则以枯叶中的含量最高,Zn和Cu在青叶和蔗尾中的含量最高,Fe在蔗蔸和根系中的含量最高,Mn和B在枯叶中的含量最高;大量元素N、P、K主要积累于蔗茎、青叶和蔗尾,其中蔗茎的累积量约占60%左右,青叶和蔗尾的累计量约占总吸收量的20%~25%;中量元素Ca、Mg、S主要积累在蔗茎、枯叶、青叶和蔗尾几个部位,占总吸收量的90%以上;微量元素Cu、Zn主要累积在蔗茎中,约占总吸收量的60%~65%;Mn、B主要积累在蔗茎、枯叶、青叶和蔗尾3个部位,占总吸收量的95%以上,Fe在蔗蔸和根系、蔗茎中的累积量各占总吸收量的45%左右。甘蔗高产情况下每生产1 t甘蔗对各种养分的平均吸收量为N 1.81 kg,P2O50.36 kg,K2O 2.11 kg,CaO 0.91 kg,MgO 0.42 kg,S 0.50 kg,Fe 37.5 g,Mn 15.5 g,Zn 6.2 g,Cu 2.2 g,B 0.74 g;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20∶1.16。每收获1 t甘蔗从蔗地中带走养分数量平均为N 1.67kg,P2O50.32 kg,K2O 1.85 kg,CaO 0.58 kg,MgO 0.32 kg,S 0.47 kg,Fe 19.2 g,Mn 11.3 g,Zn 5.0 g,Cu 1.8 g,B 0.51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甘蔗 植物营养特征 养分分布 养分吸收量 养分带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化肥及其配施对生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周柳强 谭宏伟 +4 位作者 黄美福 黄金生 王献华 曾艳 杨瑞青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2-195,共4页
为研究有机肥、化肥及其配施对生菜产量及品质、效益的影响,在相同肥料成本的基础上,设无肥、NPK化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菜施用化肥、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均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应;有机—无机肥... 为研究有机肥、化肥及其配施对生菜产量及品质、效益的影响,在相同肥料成本的基础上,设无肥、NPK化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菜施用化肥、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均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应;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增产16.85%,比单施有机肥增产82.87%;单施化肥处理的生菜硝酸盐含量比单施有机肥处理的高9.59倍,比有机—无机配施处理高4.3倍;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还能促进生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养分利用率提高23%(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有机肥料 化肥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室内繁殖与生长发育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宗传 何永康 +2 位作者 张新跃 杨瑞青 张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 探寻室内东方田鼠的繁殖与生长发育规律。方法 以F4 代鼠及其仔代 (F5)为对象 ,分别观察其繁殖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室内东方田鼠一年四季均具有繁殖能力 ,春 (3~ 4月 )秋 (1 0~ 1 1月 )两季为繁殖高峰期 ;雌雄单一配对比多... 目的 探寻室内东方田鼠的繁殖与生长发育规律。方法 以F4 代鼠及其仔代 (F5)为对象 ,分别观察其繁殖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室内东方田鼠一年四季均具有繁殖能力 ,春 (3~ 4月 )秋 (1 0~ 1 1月 )两季为繁殖高峰期 ;雌雄单一配对比多性比配对的母鼠繁殖率明显提高 ;母鼠怀孕期 2 0~ 2 1d ,窝产仔数 3~ 1 1只 ,平均 (4 8± 1 5)只 ,初生重 2 5~ 4 4g ;幼鼠 3d龄耳壳全部竖立 ,6~ 8d龄被毛长全 ,7~ 1 1d龄开眼 ,1 0~1 1d牙齿长齐 ;1 5d龄左右具有采食能力 ,2 0d龄可完全断奶 ;60~ 70d龄可见个别雌鼠阴门开孔 ,75~ 90d龄可见多数雌鼠阴门开孔和雄鼠睾丸明显下位 ;3月龄后体重、身长增长不显著。结论 开放式 (普通级 )饲养环境下 ,室内东方田鼠的繁殖季节、窝产仔数及初生重与野生东方田鼠基本相似 ;种群密度、性比对雌鼠的繁殖率有明显影响 ;2~ 3月龄为性成熟期 ,3~ 4月龄为体成熟和初配时期。但成熟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率 月龄 窝产仔数 初生重 生长发育 性比 体成熟 东方田鼠 雌鼠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湖南省家畜血吸虫病抽样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焱 谢木生 +4 位作者 王福海 杨瑞青 韩阳清 刘兆春 刘启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38,共3页
为评价"八·五"期间家畜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效果,按照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统一方案,于1995年9~11月进行第二次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本次共抽查来控制区43个村,结果:黄牛、水牛、猪、羊感染率分别为5.48%,9.79%,1... 为评价"八·五"期间家畜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效果,按照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统一方案,于1995年9~11月进行第二次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本次共抽查来控制区43个村,结果:黄牛、水牛、猪、羊感染率分别为5.48%,9.79%,1.47%、56.25%,据此推算我省尚有病牛12314头。同1989年比较,黄牛、水牛、猪、羊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7.55%;42.21%;75.66%;36.25%。推算病牛减少10514头。说明"八·五"期间家畜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证明猪的传染源地位明显降低.但耕牛仍然是湖区血吸虫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提示,控制和消除耕牛传染源对我省血吸虫病防制仍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血吸虫病 抽样调查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对桑树生长和吸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曾艳 周柳强 +4 位作者 杨瑞青 谢如林 黄美福 李伏生 谭宏伟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广西桑园土壤养分状况特别是钾素养分进行了评价;进行4个钾肥水平大田试验,研究钾肥对桑树生长、桑叶产量和钾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钾是桑树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之一,在一定氮、磷肥施用基础上,...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广西桑园土壤养分状况特别是钾素养分进行了评价;进行4个钾肥水平大田试验,研究钾肥对桑树生长、桑叶产量和钾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钾是桑树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之一,在一定氮、磷肥施用基础上,施钾促进桑树生长如枝条长度和粗度增加并提高桑叶产量。此外,施钾还提高桑树对钾素的吸收利用,以K2处理(148.5kg K2O/hm2)的施钾效果最好;与不施K处理相比,枝条长度、枝条粗度、桑叶产量分别增加7.78cm、0.07cm和27.73%。本试验条件下,桑园钾肥适宜用量为148.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土壤养分 限制因子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双滑移取向铜单晶疲劳位错结构的SEM-ECC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武 周杨 +1 位作者 杨瑞青 苏会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65-1368,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观察和分析了[■ 2 3]和[■ 1 2]共轭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的循环饱和位错结构.结果表明,驻留滑移带(PSBs)的位错结构随晶体取向的不同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 1 2]晶体中的楼梯结构和[■ 2 3]...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观察和分析了[■ 2 3]和[■ 1 2]共轭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的循环饱和位错结构.结果表明,驻留滑移带(PSBs)的位错结构随晶体取向的不同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 1 2]晶体中的楼梯结构和[■ 2 3]晶体中的沿主滑移面排列的不规则或较规则胞结构.同时还观察到[■ 2 3]晶体中形变带的位错结构由一些不规则的墙和胞结构组成.对于晶体取向位于标准取向三角形[0 0 1]-[■ 1 1]边上的铜单晶体,其疲劳位错结构随晶体取向的不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当晶体取向从[■ 1 2]分别向[■ 1 1]和[0 0 1]移动时,位错结构由PSB楼梯结构逐步变化到胞结构和迷宫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单晶 共轭双滑移 循环形变 位错结构 SEM-ECC技术 晶体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降低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及易感地带感染性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焱 杨瑞青 +1 位作者 吴昭武 彭喜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感染率 易感地带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甘蔗的土壤养分肥力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谢如林 黄美福 +6 位作者 谭宏伟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献华 曾艳 杨瑞青 董文斌 《中国糖料》 2008年第3期50-52,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性较强,pH4.5~7.5的范围都可获得高产。甘蔗产量与土壤中的各种养分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高产甘蔗的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等含量水平较高,有效S和... 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性较强,pH4.5~7.5的范围都可获得高产。甘蔗产量与土壤中的各种养分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高产甘蔗的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等含量水平较高,有效S和交换性Mg含量中等,有效B含量水平较低。高产甘蔗对土壤中的各种有效养分含量有最低要求。本次调查获得的各种有效养分的最低含量参考指标分别为:碱解N 64.2mg/kg、速效P为8.7mg/kg、速效K为52.6mg/kg、交换性Ca 1.62cmol/kg、交换性Mg 0.28cmol/kg、有效S 12.4mg/kg、有效B 0.08mg/kg、有效Zn0.42mg/kg、有效Cu 0.61mg/kg、有效Fe 10.9mg/kg、有效Mn 3.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高产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养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分析技术的桉树叶片黄化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隽宇 石媛媛 +5 位作者 杨瑞青 邓昀 程小辉 陈守学 曹继钊 唐健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桉树黄化病是一种较特殊的生理性病害,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及时发现并补充养分可大幅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采集桉树黄化叶片、未发病叶片和正常叶片,采用高光谱仪测定不同叶片的光谱特征,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 桉树黄化病是一种较特殊的生理性病害,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及时发现并补充养分可大幅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采集桉树黄化叶片、未发病叶片和正常叶片,采用高光谱仪测定不同叶片的光谱特征,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分别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对比模型判别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叶片光谱反射曲线呈相同趋势,反射率差异明显,差异较大的波段主要为近红外波段800~1260、1400~1720和2000~2400 nm,受病害影响叶片的原始光谱反射率明显高于正常叶片;对数变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谱数据冗余量,突出差异;两种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均能识别潜在黄化叶片,Log-OPLS-DA的判别效果更好,模型R2为0.91,RMSE为0.203。高光谱分析技术结合OPLS-DA对桉树黄化叶片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识别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黄化叶片 无损检测 病虫害防治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永康 刘述先 +7 位作者 罗新松 张新跃 宋光承 徐裕信 喻鑫玲 杨瑞青 林金莲 陈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在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选择两个村居民役用水牛 ,试验组 96头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 ,对照组 90头水牛不免疫作对照 ;观察两组水牛血吸虫感染率、湖洲感染性钉螺... 目的 研究重组GST抗原对水牛的保护性及其防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在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选择两个村居民役用水牛 ,试验组 96头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 ,对照组 90头水牛不免疫作对照 ;观察两组水牛血吸虫感染率、湖洲感染性钉螺密度等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免疫 2 0个月后检测水牛 5 6头 ,感染率为 5 36 % ,比免疫前 (13 5 4 % )下降了6 0 4 1% ,比对照组同期 (16 6 7% )低 6 7 85 % ,试验组外洲易感地带感染性钉螺密度较免疫前降低了 71.4 3%。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基本无变化。结论 水牛免疫重组GST抗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力 ,对降低水牛血吸虫病情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重组GST 水牛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南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海能 杨瑞青 +5 位作者 涂华龙 张宏旺 杨浩 唐小兰 唐健 石媛媛 《桉树科技》 2024年第4期13-23,共11页
对比分析了2019—2023年广西桂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的土壤速效养分变化情况,为科学指导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广西桂南地区的桉树人工林土壤普遍呈强酸性,长期高强度种植桉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磷含量已降至... 对比分析了2019—2023年广西桂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的土壤速效养分变化情况,为科学指导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广西桂南地区的桉树人工林土壤普遍呈强酸性,长期高强度种植桉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磷含量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赤红壤东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呈现出随纬度升高而增加的空间分布规律。沿海区域的土壤肥力保持能力较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调节,桂南桉树人工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稳定上升趋势,赤红壤西区的大桂山林场提升较为显著。测土配方施肥效果长时间验证,广西桂南桉树人工林现阶段仍需积极调控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和碱性肥料,并制定科学的施肥配方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养分 测土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间套叠式鼠盒对东方田鼠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宗传 何永康 +2 位作者 罗新松 杨瑞青 王再良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本文设计制造了一种双间套叠式鼠盒 ,使用该鼠盒进行东方田鼠的繁殖 ,其受胎率、繁殖率、仔鼠成活率及繁殖成活率分别比常规鼠盒提高了 2 0 0 %、33 3%、51 0 %及 10 0 1% ,且操作方便 ,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 繁殖力 繁殖成活率 受胎率 繁殖率 操作方便 设计制造 东方田鼠 仔鼠 影响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繁殖东方田鼠生理指标的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新跃 何永康 +5 位作者 刘宗传 罗新松 杨瑞青 喻鑫玲 李毅 张慧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抗血吸虫 感染 心率 呼吸频率 体温 血液 生理指标 繁殖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昌鹏 黄辉 +3 位作者 李书苹 涂华龙 杨瑞青 赵隽宇 《桉树科技》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探究长期施肥对桂西北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并评价其土壤肥力质量,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2015年造林的桂西北典型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和常规配方施肥处理(PF)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15—2019年连... 探究长期施肥对桂西北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并评价其土壤肥力质量,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2015年造林的桂西北典型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和常规配方施肥处理(PF)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15—2019年连续施肥,并于2018年和2020年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铜、锌、铁和锰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长期施肥后,土壤速效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施肥3a后达到峰值;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度函数的综合评价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质量,但施肥5 a后其提升效果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杉木人工林 土壤性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世军 杨瑞青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6期178-181,185,共5页
自动测试系统作为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大大降低武器系统的维护时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方的需求,促使了通用综合测试系统的产生和广泛应用。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是一套开放的、可扩展测试系统。通用性实现的关键是系... 自动测试系统作为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大大降低武器系统的维护时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方的需求,促使了通用综合测试系统的产生和广泛应用。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是一套开放的、可扩展测试系统。通用性实现的关键是系统硬件结构标准化、软件结构及软件基础构件标准化、测试程序编程语言标准化。结合机载电子设备的应用背景,给出了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硬件平台、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对设计出的通用测试系统进行了试验,经分析可以满足通用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电子设备 通用自动测试系统 仪器驱动程序 测试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间级联激光器性能对结构变化的耐受性研究
17
作者 林羽喆 Jeremy A.Massengale +3 位作者 黄文祥 杨瑞青 Tetsuya D.Mishima Michael B.Santo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通过对两种结构参数与设计偏差较大的带间级联激光器(ICL)的研究,探讨了器件性能在结构变化下的耐受性。在300 K时,即使和4.6μm的设计波长相比蓝移700μm以上,激光器仍然性能良好,其阈值电流密度低至320 A/cm^2。此研究为带间级联激光... 通过对两种结构参数与设计偏差较大的带间级联激光器(ICL)的研究,探讨了器件性能在结构变化下的耐受性。在300 K时,即使和4.6μm的设计波长相比蓝移700μm以上,激光器仍然性能良好,其阈值电流密度低至320 A/cm^2。此研究为带间级联激光器在结构变化方面的耐受性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Ⅴ族半导体 带间级联激光器 中红外 量子阱 Ⅱ类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18
作者 万凯新 杨瑞青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为解决数控技术教学内容多样、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以成果导向为目标,构建“一主线、两维度、三层级、四模块”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协同地方企业共同培养学生成为知理论、懂技术、能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基于数字... 为解决数控技术教学内容多样、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以成果导向为目标,构建“一主线、两维度、三层级、四模块”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协同地方企业共同培养学生成为知理论、懂技术、能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基于数字化背景,融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将思政融于专业教育全过程,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经过教学改革,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显著提升,理论学习成果及应用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成果导向 线上线下 三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南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层地应力数值模拟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明 杨瑞青 +4 位作者 杨风丽 刘昊娟 张志萍 王玮 户盼盼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8-1188,共11页
南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作为重要的页岩气产能层,具有页岩层厚度大,埋藏较深,地应力复杂、方位变化快的特点,地应力场研究对于该区页岩气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研究区地应力场特征及展布,通过采用SHELLS有... 南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作为重要的页岩气产能层,具有页岩层厚度大,埋藏较深,地应力复杂、方位变化快的特点,地应力场研究对于该区页岩气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研究区地应力场特征及展布,通过采用SHELLS有限元应力场模拟方法,以研究区断裂、地形、热流值、岩石物性参数和边界条件为约束,开展了南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的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性质以挤压性质为主,总体上存在NW-SE、NE-SW、近EW和近SN四个主应力方向和区域;应变率整体以压应变为主,存在低应变率(数量级别≤-18)、中应变率(数量级别介于-18~-17.6)和高应变率(数量级别≥-17.6)三类区域及相应的NE-SW、NW-SE、SN和EW展布方向;断裂滑移速率性质总体以逆断层性质为主,速率介于0~0.0012 mm/a之间。将本次模拟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块体应变率和断裂滑移速率结果分别与实测的钻井最大主应力方向、黔渝地区应变率性质和数量级别、区域断裂发育等数据进行对比,展现出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高的数据吻合度,说明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基于模拟结果揭示出的裂缝开启性、裂缝发育情况的信息,对南川地区裂缝储层有利发育区进行了评价,预测了Ⅰ、Ⅱ两类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页岩气裂缝储层有利发育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LS有限元数值模拟 现今应力场 页岩气 五峰组—龙马溪组 南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间级联激光器:从原始概念到实际器件 被引量:8
20
作者 楊瑞青 李路 江宇超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9-190,共22页
本文讨论了带间级联激光器中相关的概念,材料体系和生长,器件制造,量子阱结构和物理过程,回顾了它们从原始的概念到实际器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最近的进展和目前的状态,并讨论了带间级联激光器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 中红外 量子阱 二极管激光器 锑化物 二类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