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简支箱梁制造工艺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梦蛟 牛斌 +1 位作者 马林 殷宁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秦沈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达 2 0 0km·h- 1 ,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及旅客乘坐舒适 ,对桥上轨道的平顺性要求很高 ,桥梁不仅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小的后期徐变变形 ,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并要求实现快速施工 ,因此大量使用... 秦沈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达 2 0 0km·h- 1 ,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及旅客乘坐舒适 ,对桥上轨道的平顺性要求很高 ,桥梁不仅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小的后期徐变变形 ,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并要求实现快速施工 ,因此大量使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并主要采用现场预制、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大规模采用尚属首次 ,没有工业化制造的成熟经验。本文通过跨度 2 4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简支箱梁模板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混凝土灌注和振捣工艺、水化热温度、张拉工艺和各项摩阻、预施应力效果、顶梁和移梁、梁体弹性上拱及缩短量、徐变上拱等一系列实用性试验和后期静载试验、长期上拱测试的验证 ,为秦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制造质量提供了保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双线整孔 简支箱梁 制造工艺 秦沈客运专线 模板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梦蛟 邢建鑫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2,共6页
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是解决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相互作用计算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平面杆系建立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 ,将轨道结构、梁体、支座、墩台、基础作为整体来考虑。桥梁和轨道的... 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是解决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相互作用计算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平面杆系建立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 ,将轨道结构、梁体、支座、墩台、基础作为整体来考虑。桥梁和轨道的联结采用非线性梁单元模拟 ,其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通过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关系的双折线化确定 ;同时为考虑梁跨挠曲对无缝线路钢轨受力的影响 ,梁跨高度采用刚臂模拟。通过对梁轨相互作用模型结构的试验结果和《铁路无缝线路》(1995年修订版 )一书中桥上无缝线路钢轨力的钢轨变形微分方程解计算算例作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结构 桥梁 共同作用 力学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正截面疲劳抗裂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梦蛟 张澍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文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等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疲劳抗裂试验的结果和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等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疲劳抗裂S-N曲线;讨论了区分A类、B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梁的混凝土拉应力值。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抗拉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梦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7,共3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各种因素,探讨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桥跨结构物耐久性的途径。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 保护层 锈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梦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5-18,共4页
本文介绍国外关于混凝土碱一集料反应(AAR)对材料和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状况,对比了受AAR影响的梁和未受AAR影响的梁之工作性状和破坏形式。
关键词 混凝土 碱-集料反应 膨胀量 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高架桥梁结构与无缝线路的相互影响
6
作者 杨梦蛟 孙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17,共4页
建立梁轨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研究高架桥梁结构在墩台不同的纵向刚度条件下,由高速行车引起的钢轨、墩台受力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高架桥梁 墩台 刚度 结构 无缝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桥面轨道纵向位移阻力的研究
7
作者 杨梦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94,共4页
对桥上无缝线路 ,梁轨之间存在由相对位移引起的轨道纵向位移阻力 ,使桥梁与轨道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的力学平衡体系 ,因此 ,轨道纵向位移阻力是分析无缝线路钢轨和桥梁受力的重要参数。由于道床的散粒体特性以及现场测试条件的... 对桥上无缝线路 ,梁轨之间存在由相对位移引起的轨道纵向位移阻力 ,使桥梁与轨道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的力学平衡体系 ,因此 ,轨道纵向位移阻力是分析无缝线路钢轨和桥梁受力的重要参数。由于道床的散粒体特性以及现场测试条件的限制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试验研究较少。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和轨道竖向受载的关系 ,可采用梁体与钢轨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相对位移、并测定钢轨的受力大小来确定。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 ,介绍了轨道纵向位移阻力的试验分析结果。轨道纵向位移阻力是分析无缝线路钢轨和桥梁受力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两个 1∶4缩尺室内模拟结构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无缝线路 混凝土桥面 轨道 纵向位移阻力 相互作用 室内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丫髻沙大桥主桥施工测试方案规划
8
作者 杨梦蛟 《铁道标准设计》 2001年第6期36-37,共2页
简要介绍丫髻沙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测试方案的规划 ,包括传感器的选型和自动测试系统特点。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施工 规划 测试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宽箱梁剪力滞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牛斌 杨梦蛟 马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0,共6页
通过速度超过200km·h-1条件下客运专线24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箱梁1∶2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分别对该条件下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箱梁剪力滞系数的主要... 通过速度超过200km·h-1条件下客运专线24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整孔箱梁1∶2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分别对该条件下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箱梁剪力滞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箱梁的宽跨比及荷载型式。根据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的结果,提出考虑剪力滞影响后箱梁有效宽度的折减系数和考虑剪切变形后竖向刚度的换算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 箱梁 预应力 剪力滞 剪切变形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混凝土桥梁无损测试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美庚 殷宁骏 +1 位作者 杨梦蛟 周立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1-69,共9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无损测试技术——基于电磁波原理的探地雷达及其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中的首次评估试验。探地雷达具有重量轻、操作简便、测试可靠等特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测试技术可用于混凝土梁的钢筋和预应力钢...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无损测试技术——基于电磁波原理的探地雷达及其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中的首次评估试验。探地雷达具有重量轻、操作简便、测试可靠等特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测试技术可用于混凝土梁的钢筋和预应力钢束布置、裂缝分布及其深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与否等项点的现场评估试验。目前仅可对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与否作出定性地判断, 有待于继续深入开发研究, 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铁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丫髻沙大桥主桥转体施工监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美庚 杨梦蛟 《铁道标准设计》 2001年第6期43-46,共4页
介绍丫髻沙大桥转体施工阶段监测、监控的有关实测情况 ,测试结果表明转体施工工艺结构设计是成功的 。
关键词 钢管拱桥 撑架 监测 监控 施工阶段 转体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旧桥的评估与加固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澍曾 殷宁骏 杨梦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9-13,共5页
本文介绍铁路、公路若干混凝土旧桥的病害评估和加固实例。指出慎重进行病害桥梁评估和制订适宜的加固方案的重要性。还建议加强桥梁检测手段和维修装备以及加强桥梁结构耐久性的研究。
关键词 病害 裂缝 锈蚀 评估 加固 旧桥 混凝土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施工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学斌 杨梦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5,共3页
介绍节段施工的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发展概况 ,分析其优缺点、受力特性及配筋特点 ,阐述混凝土预制节段、转向装置、接缝、体外束的防腐、防振等技术细节及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节段施工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 预制 受力特性 配筋特点 转向装置 接缝 体外预应力束 防腐 防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结构施工内力监测及加载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茂忠 杨梦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4-46,共3页
介绍转体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中内力的监测过程及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上部结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成桥后静载试验测试结果说明,斜拉桥关键部位的应力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 斜拉桥 转体 监测 铁路桥 应力分析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支点不平整效应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杨林浩 牛斌 +1 位作者 杨梦蛟 马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0,共5页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及跨度24m双线实体箱梁试验,研究预制箱梁支点不平整对箱梁受力的影响。在运输及施工阶段,箱梁4个支点的最大不平整量应控制在5mm之内;存放时及架设后,箱梁4个支点的最大不平整量应控制在3mm之内。建议在预制箱梁架设时...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及跨度24m双线实体箱梁试验,研究预制箱梁支点不平整对箱梁受力的影响。在运输及施工阶段,箱梁4个支点的最大不平整量应控制在5mm之内;存放时及架设后,箱梁4个支点的最大不平整量应控制在3mm之内。建议在预制箱梁架设时,先采用千斤顶将支点反力调匀,然后再进行支座安装,以保证将支点不平整量控制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箱梁架设 支点不平整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