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西红花倍性·生长性状及开花性状比较分析
1
作者 周琳 邢鲁亭 +3 位作者 吕伟德 夏芸 张永春 杨柳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58-161,共4页
为筛选出优质西红花种源,对伊朗、西班牙、荷兰和中国上海崇明、浙江建德、贵州遵义、西藏林芝7个不同地理种源地的西红花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形态特征及田间栽培期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源地的西红花均为三倍体(2n=3X=24)... 为筛选出优质西红花种源,对伊朗、西班牙、荷兰和中国上海崇明、浙江建德、贵州遵义、西藏林芝7个不同地理种源地的西红花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形态特征及田间栽培期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源地的西红花均为三倍体(2n=3X=24)。在植株形态上,不同种源西红花资源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然而,在田间栽培过程中,其生长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荷兰和上海崇明种源在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及子球茎质量上表现优异,且球茎腐烂率较低,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进一步的室内培花期观察发现,尽管各种源的花期相近,但荷兰和上海崇明种球在开花数量及柱头产量上优于其他种源。药用成分分析显示,荷兰和上海崇明种球柱头中的西红花苷Ⅰ+Ⅱ含量高于其他种源,分别达到20.37%和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种源 倍性 生长性状 开花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少)侧芽切花菊种苗生产技术
2
作者 周琳 姚建军 +3 位作者 杨信程 郭昊 杨柳燕 张永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04-207,共4页
切花菊生产是一个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大花型单头品种的生产,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抹除侧芽和侧蕾,这一步骤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30%左右。目前,在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外选育出了无(少)侧芽特性切花菊... 切花菊生产是一个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大花型单头品种的生产,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抹除侧芽和侧蕾,这一步骤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30%左右。目前,在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外选育出了无(少)侧芽特性切花菊新品种。然而,无(少)侧芽切花菊在扦插繁育阶段面临萌芽少、母本采穗率低等问题,在高温阶段尤其突出,增加了优质菊花种苗繁育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总结了无(少)侧芽切花菊种苗生产技术,以期提升种苗繁育效率,满足市场对无(少)侧芽切花菊品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无(少)侧芽 种苗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西红花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
3
作者 周琳 吴立峰 +2 位作者 王桢 杨柳燕 张永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08-211,216,共5页
西红花不仅是我国批准的药食兼用植物,也是名贵的香料和着色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市场上西红花的消费量持续增长,但国产西红花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0%,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加... 西红花不仅是我国批准的药食兼用植物,也是名贵的香料和着色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市场上西红花的消费量持续增长,但国产西红花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0%,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加强西红花的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西红花种球繁育系数低、种球退化严重、病害频发、水肥管理不合理等问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通过病毒病原检测、脱毒技术优化、完善繁育技术体系、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总结了西红花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以供长三角地区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良种繁育 高效栽培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花卉业守正创新助力产业兴旺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琳 张平 杨柳燕 《上海农村经济》 2024年第3期37-38,共2页
花卉产业被誉为“美丽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上海花卉产业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以来,花卉在上海“三园”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 花卉产业被誉为“美丽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上海花卉产业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以来,花卉在上海“三园”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上海市地产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参照中国花卉协会《中国花卉产业发展报告》中花卉分类方法和数据收集范围,2022年底依托农技推广部门收集并分析了本市130余家花卉企业相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人民政府 农技推广部门 花卉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 中国花卉协会 工程建设 花卉业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柳燕 王楚楚 +3 位作者 孙旭 郭丽芸 肖琳 宋晓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2-22,50,共12页
简述了参与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湖泊中底栖动物提高了沉积物中氨氧化菌的丰度,加快了沉积物和上覆水反硝化过程,同时底栖动物的肠道也是反硝化场所并释放N2O。研究淡水湖泊中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 简述了参与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湖泊中底栖动物提高了沉积物中氨氧化菌的丰度,加快了沉积物和上覆水反硝化过程,同时底栖动物的肠道也是反硝化场所并释放N2O。研究淡水湖泊中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阐述硝化反硝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索底栖动物对参与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湖泊 微生物 硝化 反硝化 底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磷代谢过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柳燕 王勤 +3 位作者 史小丽 蒋丽娟 肖琳 秦伯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6-689,共4页
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磷代谢过程。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初始磷浓度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已不再限制微囊藻的生长。处于延迟期的铜绿微囊藻能从水环境中吸收外源性磷,在对数生长初期,藻利用体内的磷进行代谢,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即使外界还有较高的磷,铜绿微囊藻中总磷浓度也随着其生长而不断下降;在稳定期的初期微囊藻中可溶性磷含量达到最高值,藻中聚磷含量在对数期末明显增加,随后下降,而铜绿微囊藻中糖原含量在衰亡期显著增高,以细胞内聚磷变化趋势相反,从而与聚磷互补储存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总磷 聚磷 可溶性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柳燕 张文 +4 位作者 陈乾坤 李丽 孙一宁 肖琳 宋晓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10,28,共7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型水生植物,防止二次污染,在分析大型水生植物传统资源化利用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水生植物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即利用大型水生植物厌氧发酵生产有机酸和制备生物质炭,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氮除磷,以利于碳素循环。
关键词 水生植物 资源利用 厌氧发酵 生物质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口译课堂内纠错决策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柳燕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4,共8页
在口译中,语言是交际信息和意图最根本的实现手段,因此口译教学应当重视与语言准确性相关的语言错误,思考如何正确看待错误和采用适当的纠错策略。本文分析了汉英口译课堂纠错涉及的五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个纠错决策过程模型,涵盖了纠错... 在口译中,语言是交际信息和意图最根本的实现手段,因此口译教学应当重视与语言准确性相关的语言错误,思考如何正确看待错误和采用适当的纠错策略。本文分析了汉英口译课堂纠错涉及的五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个纠错决策过程模型,涵盖了纠错主体、纠错时机、纠错类型和纠错方式等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口译 纠错 决策 流利性 准确性 口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口译监控在口译教学中的实施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柳燕 苏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学生进步的必要条件是了解自身与学习目标间的差距并在学习中作相应调整以达到该目标。口译监控在口译教学中起对学生学习"把关"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监控能力尤其是自我实时监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口译质量的途... 学生进步的必要条件是了解自身与学习目标间的差距并在学习中作相应调整以达到该目标。口译监控在口译教学中起对学生学习"把关"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监控能力尤其是自我实时监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口译质量的途径。文中提出口译监控的定义和理论框架,指出口译监控在口译教学中的三大目的,并从监控要素、监控主体、监控时机和信息反馈形式等方面讨论了口译监控在教学中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教学 口译监控 目的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口译学习者汉英交替传译流利度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柳燕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0-68,共9页
文章对中国口译学习者汉英交替传译产出的流利度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在实验中有18名口译硕士生在集中授课之初和结束时将同一个汉语篇章译为英语。8名英语母语人士对其译文的流利度评分,9项指标被用来对流利度做客观测量。本研究提出... 文章对中国口译学习者汉英交替传译产出的流利度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在实验中有18名口译硕士生在集中授课之初和结束时将同一个汉语篇章译为英语。8名英语母语人士对其译文的流利度评分,9项指标被用来对流利度做客观测量。本研究提出并回答了3个研究问题,包括学生口译流利度变化情况、流利度得分与流利度指标的关系以及对无声停顿分界点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流利度 时间变量 流利度发展 相关性 静默分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被引量:86
11
作者 王红军 马锋 +7 位作者 童晓光 刘祚冬 张新顺 吴珍珍 李登华 王勃 谢寅符 杨柳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0-862,共13页
重点评价全球非常规油气可采资源潜力,揭示非常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潜力区。完善重油、油砂、致密油、油页岩、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7类资源划分标准,利用全球含油气盆地商业数据库、北美地区单井资料包及中国石油公司在全球非常规... 重点评价全球非常规油气可采资源潜力,揭示非常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潜力区。完善重油、油砂、致密油、油页岩、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7类资源划分标准,利用全球含油气盆地商业数据库、北美地区单井资料包及中国石油公司在全球非常规油气区块的勘探开发基础数据,通过对7类非常规油气资源关键参数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进行空间图形插值运算,形成可采资源丰度等值线图,系统评价全球7类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揭示:1全球7类资源主要分布在363个含油气盆地的476套层系内。2全球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4 421′108 t,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227′1012 m3。3非常规油气资源可分为"源控型"和"层控型"两类。"源控型"资源主要受全球6套优质烃源岩控制,其中致密油气资源具有"源储一体"的特征,开发利用前景最优;"层控型"的油砂和重油资源受后期构造改造作用的控制,主要分布于中新生代盆地斜坡带,浅层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好。4未来非常规油气的发展除目前北美热点地区外,西西伯利亚盆地和内乌肯盆地的致密油、阿拉伯盆地的重油等也将是全球未来非常规油气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资源评价 评价参数 评价方法 可采资源量 富集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乾坤 刘涛 +3 位作者 胡志新 时飞 胡忻 杨柳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4-1050,共7页
为了掌握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 为了掌握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分别为11.6~54.9、0.12~0.91、10.06~20.12、44.01~85.91、22.74~54.17、20.31~40.48、21.40~45.23、68.86~254.09 mg.kg-1。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Cd和As是主要的污染物,Cu、Zn和Pb在少数位点为轻度污染,Co、Cr和Ni处于无污染水平。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综合风险程度顺序为固城湖(284.43)〉石臼湖(280.93)〉白马湖(212.80)〉玄武湖(200.99)〉高邮湖(136.15)〉洪泽湖(133.42)〉骆马湖(79.28),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7个湖泊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因此,固城湖、石臼湖、白马湖和玄武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主要风险污染物为Cd和As,而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湖泊 沉积物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模拟吸附水体硝态氮潜力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丽 陈旭 +2 位作者 吴丹 王爱丽 杨柳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为了有效去除水体硝态氮污染,对两种生物质炭(花生壳炭、小麦秸秆炭)进行铁改性处理,研究其对硝态氮吸附特性,考察吸附时间、硝态氮初始浓度、p H、生物质炭添加量和共存离子对改性生物质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解决粉末态生... 为了有效去除水体硝态氮污染,对两种生物质炭(花生壳炭、小麦秸秆炭)进行铁改性处理,研究其对硝态氮吸附特性,考察吸附时间、硝态氮初始浓度、p H、生物质炭添加量和共存离子对改性生物质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解决粉末态生物质炭易随水流失的问题,对改性生物质炭进行固定化处理,探索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吸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前6 h,并在24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量随着水溶液中硝态氮浓度的上升而升高,改性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对硝态氮最大吸附潜力分别为2674、1285 mg N·kg-1,且酸性至中性条件有利于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的吸附。在20 mg·L-1的硝态氮溶液中,改性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的适宜固液比分别为10、28 g·L-1,其去除率达到80%。当包埋载体海藻酸钠浓度为2%、改性生物质炭含量为0.1 g·m L-1时,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微球成形完整,对硝态氮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固定化并未显著降低改性生物质炭的吸附性能。因此,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能有效吸附水体硝态氮,为污水处理厂尾水等低污染水硝态氮去除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改性 硝态氮 吸附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流人工湿地不同植物及其组合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吴丹 缪爱军 +3 位作者 李丽 甘琳 王爱丽 杨柳燕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为提高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的生态净化效率,对人工湿地中湿生植物的组成进行比选研究,设置8个由不同湿生植物(包括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组成的表面流人工湿地,比较其净化尾水氮磷效果。结果表明:挺水植物圆币草(Hydrocotyle v... 为提高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的生态净化效率,对人工湿地中湿生植物的组成进行比选研究,设置8个由不同湿生植物(包括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组成的表面流人工湿地,比较其净化尾水氮磷效果。结果表明:挺水植物圆币草(Hydrocotyle verticillata)和大聚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组合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尾水氮磷效果最好,其人工湿地对TN、NO-3-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6%、62.6%和78.2%,对TP和溶解性无机磷(DI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5%和80%。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 L.)人工湿地去除氮磷能力次之,TN、NO-3-N、NH3-N、TP和DI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55.2%、63.3%、56.1%和64.7%,体现一定的污染物去除潜力。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在与圆币草等共存净化尾水过程中逐渐失去优势种地位。而由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和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等挺水植物构建的表面流人工湿地,虽然生物量高,但其氮磷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再力花人工湿地对TN、NO-3-N和NH3-N平均去除率仅在18%-36.2%之间,对TP和DIP平均去除率也分别只有41.5%和38.7%。因此,采用圆币草和大聚藻组合构建的表面流人工湿地能更有效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磷,对TN的去除尤为高效,能有效提升尾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流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厂尾水 湿生植物 氮磷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聚集特征及潜力盆地选择标准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锋 王红军 +3 位作者 张光亚 贺正军 杨柳燕 李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7,共5页
根据北美成熟页岩区块勘探开发总结的8大参数,提出了致密油10大聚集特征:特定页岩类型;有机质丰度达到一定指标;有机质热成熟度在生油窗之内;有机质类型以I型和Ⅱ型为主;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达到一定规模;页岩间存在孔渗较好夹层;... 根据北美成熟页岩区块勘探开发总结的8大参数,提出了致密油10大聚集特征:特定页岩类型;有机质丰度达到一定指标;有机质热成熟度在生油窗之内;有机质类型以I型和Ⅱ型为主;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达到一定规模;页岩间存在孔渗较好夹层;存在超高压条件;页岩具有高杨氏模量和低泊松比;脆性矿物含量高;原油为轻质油。在此基础上,揭示致密油和页岩气在烃源岩品质和储集层经济开发特征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北美致密油富集石油地质条件,给出致密油盆地页岩潜力评价标准:有机碳含量大于2%,镜质体反射率为0.5%-1.3%,致密油相对密度小于0.87g/cm3,黏度小于10mPa·S,参照此标准筛选出全球98个具有致密油勘探潜力的盆地,致密油集中分布在中生界和古生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 聚集特征 评价参数 盆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振宇 杨柳 +3 位作者 马锋 杨柳燕 臧诗清 罗新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1期20-25,共6页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作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发育大量白云岩优质储层,但受白云岩埋藏深度大、勘探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对其成因方面的认识有待深入研究。文中利用8口井的钻井取心资料,对鹰山组白云岩的岩石...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作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发育大量白云岩优质储层,但受白云岩埋藏深度大、勘探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对其成因方面的认识有待深入研究。文中利用8口井的钻井取心资料,对鹰山组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5种类型的白云岩,白云岩的C和O同位素偏轻,Sr同位素含量较高。结合微量元素、阴极发光等地化特征,认为鹰山组白云岩具有深埋藏、热液和近地表蒸发海水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山组 白云岩 成因模式 地球化学特征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检测石蒜属3种生物碱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青竹 张永春 +2 位作者 郑玉红 杨柳燕 蔡友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6,共6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MS),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石蒜属植物中加兰他敏(Gal)、力可拉敏(Lycm)和石蒜碱(Lyc)含量的方法。提取液超声波辅助提取离心后,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50 mm×2...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MS),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石蒜属植物中加兰他敏(Gal)、力可拉敏(Lycm)和石蒜碱(Lyc)含量的方法。提取液超声波辅助提取离心后,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5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水溶液(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在正离子扫描下以MRM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al、Lycm和Lyc在0.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0.999 9~1.000 0,可在6.0 min内得到检测结果,Gal、Lycm和Lyc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86、2.31、1.95 min。3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7.2%~98.6%,相对标准偏差为0.8%~4.3%。应用此方法测得石蒜属12个种的Gal、Lycm和Lyc含量分别在21.98~496.77、0.17~467.21、9.34~4 510.18μg/g干重之间,3种物质含量在种间差异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 加兰他敏 力可拉敏 石蒜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海藻糖在CP02菌降解对苯二甲酸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鹏 肖琳 +1 位作者 史小丽 杨柳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77-980,共4页
采用室内培养测定方法,研究了对苯二甲酸降解菌CandidaCP02胞内海藻糖的抗渗透压冲击作用,同时分析了CP02在降解不同浓度对苯二甲酸时,胞内海藻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海藻糖酶和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对苯二甲酸浓度... 采用室内培养测定方法,研究了对苯二甲酸降解菌CandidaCP02胞内海藻糖的抗渗透压冲击作用,同时分析了CP02在降解不同浓度对苯二甲酸时,胞内海藻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海藻糖酶和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对苯二甲酸浓度的增加,海藻糖合成酶的酶活也相应升高,胞内海藻糖含量迅速提高,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和对苯二甲酸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海藻糖合成酶 对苯二甲酸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林必桂 杨柳燕 +1 位作者 肖琳 曾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61-1565,共5页
为了探讨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机理,采用人工光照培养箱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各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mg·L-1以上的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致死作用。赖氨酸在抑制铜绿微囊藻细胞Ca2+Mg2+-A... 为了探讨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机理,采用人工光照培养箱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各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mg·L-1以上的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致死作用。赖氨酸在抑制铜绿微囊藻细胞Ca2+Mg2+-ATPase活性的同时,实现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赖氨酸在光照条件下抑制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并影响其藻胆蛋白组分构成;在黑暗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具有微弱的化能异养生长能力;在微弱光照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没有抑制作用,微囊藻也不呈现光能异养生长能力。光合作用系统(PSⅡ)是赖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一个作用位点,赖氨酸通过使叶绿素a含量下降来抑制其光合作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铜绿微囊藻 ATP酶 光合作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降解苯酚同时生产单细胞蛋白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慧 杨柳燕 +1 位作者 肖琳 陈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813,共4页
在不同初始苯酚浓度的培养液中振荡培养瓶形酵母菌(Pityrosporumsp.),探讨了初始苯酚浓度、TOC以及酵母生物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同酵母生长有极大的相关性,初始苯酚浓度升高,抑制酵母生物量增加,转化率下降;在苯酚的降... 在不同初始苯酚浓度的培养液中振荡培养瓶形酵母菌(Pityrosporumsp.),探讨了初始苯酚浓度、TOC以及酵母生物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同酵母生长有极大的相关性,初始苯酚浓度升高,抑制酵母生物量增加,转化率下降;在苯酚的降解过程中,TOC的下降与苯酚同步,苯酚完全降解后TOC主要来自酵母代谢产物。对于初始苯酚浓度为559.0mg·L-1的培养液,降解90%的苯酚可获得酵母328.2mg(生物量)·L-1,并可使培养液TOC降解约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瓶形酵母菌 单细胞蛋白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