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花卉的利用形式及功能成分研究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蔡友铭 李青竹 +4 位作者 张永春 杨柳燕 许俊旭 周琳 陈敏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花卉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健康中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其中,功能花卉是指主要为获得食品、饮料、药品,用于工业加工和其他用途原料而种植的花卉。多种功能花卉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这些花卉中的有效成分不... 花卉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健康中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其中,功能花卉是指主要为获得食品、饮料、药品,用于工业加工和其他用途原料而种植的花卉。多种功能花卉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这些花卉中的有效成分不但可以提高菜肴的风味和品质,更具有许多有益的功效,如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抑郁、抗癌、调节免疫力等。随着“大食物观”的推进和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功能花卉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功能花卉利用现状(包括功能花卉的主要利用形式,功能花卉中酚类、萜类、含氮化合物的功能等)、功能花卉主要功能成分合成途径基因研究进展以及主要功能花卉的产业化现状。重点阐述了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Hemsl.)、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 Andrews)、玫瑰(Rosa rugosa Thunb.)、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等主要功能花卉的主要功能成分的种类和功能、主要食品用途和产业应用情况。并对功能花卉未来复合多样化的应用形式、全过程高效绿色生产应用前景和功能花卉的精准育种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花卉 利用形式 功能成分 产业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换锦花花芽分化进程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2
作者 李青竹 许俊旭 +2 位作者 蔡友铭 张永春 杨柳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3-17,共5页
为揭示换锦花的花芽分化进程中的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规律,以30株换锦花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物候期和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过程,测定其在不同分化时期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 为揭示换锦花的花芽分化进程中的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规律,以30株换锦花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物候期和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过程,测定其在不同分化时期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换锦花的花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花芽分化经历了花芽分化准备、分生组织膨大、花原基形成、花被片分化、雄蕊分化和雌蕊分化6个时期。2月中下旬至3月初是其初叶期,养分的积累为花芽分化作准备,4月中旬花原基出现,4月下旬花被片原基形成,5月初雄蕊形成,5月中下旬完成雌蕊分化,整个花芽分化基本完成。在整个花芽分化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则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SOD和POD活性在花芽分化前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高含量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高活性的SOD和POD可促进换锦花花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锦花 花芽分化 形态变化 营养物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西红花倍性·生长性状及开花性状比较分析
3
作者 周琳 邢鲁亭 +3 位作者 吕伟德 夏芸 张永春 杨柳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58-161,共4页
为筛选出优质西红花种源,对伊朗、西班牙、荷兰和中国上海崇明、浙江建德、贵州遵义、西藏林芝7个不同地理种源地的西红花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形态特征及田间栽培期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源地的西红花均为三倍体(2n=3X=24)... 为筛选出优质西红花种源,对伊朗、西班牙、荷兰和中国上海崇明、浙江建德、贵州遵义、西藏林芝7个不同地理种源地的西红花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形态特征及田间栽培期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源地的西红花均为三倍体(2n=3X=24)。在植株形态上,不同种源西红花资源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然而,在田间栽培过程中,其生长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荷兰和上海崇明种源在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及子球茎质量上表现优异,且球茎腐烂率较低,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进一步的室内培花期观察发现,尽管各种源的花期相近,但荷兰和上海崇明种球在开花数量及柱头产量上优于其他种源。药用成分分析显示,荷兰和上海崇明种球柱头中的西红花苷Ⅰ+Ⅱ含量高于其他种源,分别达到20.37%和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种源 倍性 生长性状 开花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少)侧芽切花菊种苗生产技术
4
作者 周琳 姚建军 +3 位作者 杨信程 郭昊 杨柳燕 张永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04-207,共4页
切花菊生产是一个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大花型单头品种的生产,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抹除侧芽和侧蕾,这一步骤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30%左右。目前,在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外选育出了无(少)侧芽特性切花菊... 切花菊生产是一个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大花型单头品种的生产,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抹除侧芽和侧蕾,这一步骤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30%左右。目前,在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外选育出了无(少)侧芽特性切花菊新品种。然而,无(少)侧芽切花菊在扦插繁育阶段面临萌芽少、母本采穗率低等问题,在高温阶段尤其突出,增加了优质菊花种苗繁育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总结了无(少)侧芽切花菊种苗生产技术,以期提升种苗繁育效率,满足市场对无(少)侧芽切花菊品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无(少)侧芽 种苗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西红花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
5
作者 周琳 吴立峰 +2 位作者 王桢 杨柳燕 张永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08-211,216,共5页
西红花不仅是我国批准的药食兼用植物,也是名贵的香料和着色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市场上西红花的消费量持续增长,但国产西红花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0%,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加... 西红花不仅是我国批准的药食兼用植物,也是名贵的香料和着色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市场上西红花的消费量持续增长,但国产西红花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0%,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加强西红花的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西红花种球繁育系数低、种球退化严重、病害频发、水肥管理不合理等问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通过病毒病原检测、脱毒技术优化、完善繁育技术体系、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总结了西红花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以供长三角地区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良种繁育 高效栽培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赏食百合物候期识别与栽培应用及花性状鉴定分析
6
作者 聂功平 陈敏敏 +4 位作者 张永春 杨云尧 韩炘 杨贞 杨柳燕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22-31,共10页
通过试验确定赏食百合不同发育阶段的种球发育规律、影响因素、施肥配比等条件,收集物候期和花性状数据,通过机器视觉建立自动化识别模型,以期为赏食百合设施精准栽培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苗期和蕾期百合消耗种球营养促进植株发育,种... 通过试验确定赏食百合不同发育阶段的种球发育规律、影响因素、施肥配比等条件,收集物候期和花性状数据,通过机器视觉建立自动化识别模型,以期为赏食百合设施精准栽培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苗期和蕾期百合消耗种球营养促进植株发育,种球发育停滞,花期和种球膨大期植株发育停滞,种球开始发育。(2)与百合种球膨大相关性较高的关键指标由大到小依次是种球膨大期种球重量、种球膨大期种球围径、苗期茎粗、苗期叶数、蕾期茎粗、花期种球重量、蕾期株高、蕾期叶数、种球膨大期种球纵径、花期种球围径。(3)大棚框栽、露天基质在百合苗期和蕾期施用20-20-20氮磷钾水溶肥,有助于提高苗期茎粗、苗期叶数、蕾期茎粗、蕾期叶数、蕾期株高;在花期和种球膨大期施用20-20-20、15-20-25水溶肥有助于提高种球围径和重量。(4)物候期识别模型训练结果显示,vgg11的损失值最小(0.168),精确度最高(0.933),模型最好;误差分析表明,除形状细长弯曲的花丝和柱头宽度测定误差较大,其他指标误差较小,可通过进一步优化应用于百合田间花性状表型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赏食百合 物候期 种球栽培 观赏性状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赏食百合品种‘橙色阳光’鳞片繁殖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聂功平 陈敏敏 +3 位作者 张永春 杨云尧 韩炘 杨柳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07-111,143,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赏食百合品种‘橙色阳光’繁殖的培养条件,特于2023年—2024年对百合鳞片繁殖过程中的消毒剂、基质、鳞片部位、包埋方式、激素、再生籽球低温催芽时间等培养条件开展了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橙色阳光’鳞片繁殖效率... 为筛选出适宜赏食百合品种‘橙色阳光’繁殖的培养条件,特于2023年—2024年对百合鳞片繁殖过程中的消毒剂、基质、鳞片部位、包埋方式、激素、再生籽球低温催芽时间等培养条件开展了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橙色阳光’鳞片繁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百合鳞片10 min进行消毒,均可降低百合鳞片腐烂率;泥炭+珍珠岩(2∶1,体积比)、泥炭+珍珠岩(1∶1,体积比)均适宜作为鳞片繁殖的基质;与内层鳞片相比,中外层鳞片更适用于百合的扦插繁殖;扦插法处理与埋片法处理之间的鳞片繁殖系数、腐烂率均无显著差异,扦插法处理的鳞片分化率高,故扦插法适用于百合的规模化大田繁殖,埋片法处理的空间利用率高,故埋片法适用于百合室内设施繁殖;籽球在4℃条件下冷藏处理56 d后,发芽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赏食百合 鳞片繁殖 扦插 高效繁殖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8
作者 杨贞 姚建军 +2 位作者 孙翊 周琳 杨柳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37-41,共5页
为建立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筛选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本试验以切花菊茎段为试验材料,使用75%乙醇和0.5%苯扎溴铵进行消毒,筛选出适宜菊花茎段的消毒方法;设置不同激素配比,对茎段接种诱导率、褐化率等... 为建立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筛选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本试验以切花菊茎段为试验材料,使用75%乙醇和0.5%苯扎溴铵进行消毒,筛选出适宜菊花茎段的消毒方法;设置不同激素配比,对茎段接种诱导率、褐化率等,不定芽增殖系数以及组培苗生根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20 s+0.5%苯扎溴铵15 min消毒效果最佳,存活率高达96.0%;A5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是芽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78.33%;B1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是增殖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为4.88;C3培养基(1/2 MS+IBA 0.1 mg/L+NAA 0.1 mg/L+蔗糖20 g/L+琼脂6 g/L)是生根最佳培养基,生根率为100%。本文为无(少)侧芽切花菊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少)侧芽 切花菊 消毒 芽诱导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西红花生长及其染病球茎微生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琳 吴立峰 +2 位作者 张永春 汤迪 杨柳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36-44,共9页
以崇明本地和荷兰进口西红花种球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种源种球在叶长、球茎重量、直径、围径、营养物质积累以及关键药用成分西红花苷含量等指标上的差异,并借助Illumina Mis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种源西红花染病球茎的微... 以崇明本地和荷兰进口西红花种球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种源种球在叶长、球茎重量、直径、围径、营养物质积累以及关键药用成分西红花苷含量等指标上的差异,并借助Illumina Mis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种源西红花染病球茎的微生物差异。结果表明:在“水稻—西红花”轮作模式下,相较于崇明种球,荷兰种球表现出叶片长且绿叶期长、球茎生长迅速、营养物质积累丰富、西红花苷含量高等明显优势。在储藏期,崇明与荷兰种球的腐烂病发生率分别为6.67%和6.00%,荷兰种球的腐烂病发病率略低于崇明种球,但两者在微生物群落组成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分析揭示了西红花球茎腐烂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涉及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还可能存在水体中常见的黄杆菌属、鞘氨醇杆菌属,以及在其他作物(如葡萄、猕猴桃)腐烂病中频繁出现的Cadophora luteo-olivacea等真菌的潜在复合侵染作用。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不同种源西红花的生长特性及其染病球茎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可为西红花种质资源的引进、评估与高效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种源 染病球茎 高通量测序技术 腐烂病 复合侵染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芍药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敏敏 孙翊 +2 位作者 周琳 张永春 杨柳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95-97,共3页
芍药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探明施用赤霉素(GA3)及其抑制剂多效唑(PP333)对芍药植株生长、开花特性的影响,选取芍药品种‘蓝海碧波,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mg/L)的GA3、PP333喷施芍药芽体。结果表明:施用GA3、P... 芍药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探明施用赤霉素(GA3)及其抑制剂多效唑(PP333)对芍药植株生长、开花特性的影响,选取芍药品种‘蓝海碧波,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mg/L)的GA3、PP333喷施芍药芽体。结果表明:施用GA3、PP333对芍药的植株生长、开花特性均有明显影响。与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GA3,能促进芍药株高、冠幅、叶面积的增加,提前芍药花期,增加花蕾数、花朵数;施用PP333对芍药植株有明显的矮化效果,并会减小叶面积,延后花期,抑制花蕾和花朵的形成。施用适宜浓度的GA3、PP333均能促进芍药花朵高度、花朵直径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多效唑 芍药 花期调控 开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种石蒜鳞茎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分析评价
11
作者 李青竹 许俊旭 +2 位作者 蔡友铭 张永春 杨柳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7-93,共7页
以石蒜属24个种(变种)的鳞茎为材料,对其淀粉、可溶性糖、总多糖、可溶性蛋白、总酚、总黄酮、总生物碱和总皂苷含量等功能成分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功能成分指标和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石蒜鳞茎中淀粉含量为122.... 以石蒜属24个种(变种)的鳞茎为材料,对其淀粉、可溶性糖、总多糖、可溶性蛋白、总酚、总黄酮、总生物碱和总皂苷含量等功能成分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功能成分指标和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石蒜鳞茎中淀粉含量为122.78~169.25 mg/g,可溶性糖含量为103.82~138.06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8.31~23.61 mg/g,总多糖含量为43.33~75.98 mg/g,总酚含量为0.91~3.79 mg/g,总黄酮含量为0.65~1.78 mg/g,总生物碱含量为3.41~8.69 mg/g,总皂苷含量为0.68~1.22 mg/g,各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在8.03%~33.84%之间,不同样品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异系数小,总酚含量变异系数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从功能因子、抗氧化因子和营养因子3个方面对石蒜品质性状进行评价。研究初步选出了兼具较高生物碱、抗氧化物质和营养物质含量的红蓝石蒜、长筒石蒜、鹿葱、陕西石蒜、换锦花及秀丽石蒜等6个具有开发功能产品潜力的石蒜种质,为后续开展特定功能物质高含量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 鳞茎 功能成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花芽分化及其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琳 滕一涤 +4 位作者 吴立峰 朱娇 张永春 黄清俊 杨柳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30,共8页
西红花(Crocus sativus)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凉血解毒,散郁开结的功效;又是天然香料和染剂,被广泛用作食品、化工行业原料,因其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1朵西红花仅3根柱头(常被称为“花丝”)可入... 西红花(Crocus sativus)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凉血解毒,散郁开结的功效;又是天然香料和染剂,被广泛用作食品、化工行业原料,因其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1朵西红花仅3根柱头(常被称为“花丝”)可入药,且花期较为集中,导致人工采收压力大和花丝损耗等问题,严重影响西红花的产量,制约了西红花产业的发展。花芽分化和花期调控是影响西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了解西红花花芽分化以及花期的影响因素,对缓解花期采收压力、减少花丝损耗和提高西红花产量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概述近年来关于西红花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以及营养物质、内源激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温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调控技术对西红花花芽分化和花期的影响,同时梳理了西红花成花诱导以及花发育相关基因,以期为实现西红花花期精准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花芽分化 成花机理 花期调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和生物医药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琳 吴立峰 +1 位作者 杨柳燕 张永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69-76,共8页
凝集素是一种可识别特异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质,其抗各类病毒的功能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植物凝集素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和生物医药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涵盖其来源、分类以及在农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具体功能与应用。... 凝集素是一种可识别特异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质,其抗各类病毒的功能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植物凝集素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和生物医药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涵盖其来源、分类以及在农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具体功能与应用。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植物凝集素在抵抗害虫、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在植物促生长方面具有实际应用。在生物医药学方面,玉竹凝集素(POL)、槲寄生凝集素(ML)和伴刀豆凝集素A(Con A)在抗肿瘤活性研究取得新进展,在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提升育种质量,实现稳产、增产和提质,以及促进抗肿瘤活性生物医药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凝集素 病虫害防治 植物防御 病原菌 生物医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炘 杨柳燕 +3 位作者 陈敏敏 李心 杨云尧 张永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76,共14页
百合(Lilium spp.)是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包括观赏、食用和药用百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百合遗传背景复杂、杂合度高、远缘杂交不亲和,且传统杂交育种周期长、育种精度低,难以快速高效地培育目标品种。目前,包括现代杂交育种、诱变育... 百合(Lilium spp.)是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包括观赏、食用和药用百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百合遗传背景复杂、杂合度高、远缘杂交不亲和,且传统杂交育种周期长、育种精度低,难以快速高效地培育目标品种。目前,包括现代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体细胞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在内的现代育种技术均已在百合中应用。本文总结了百合杂交育种中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克服方法,诱变育种中的诱变条件,倍性育种中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主要采取的技术手段,体细胞杂交育种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和杂交的条件以及基因工程育种中百合遗传转化体系和基因编辑体系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列举了不同百合育种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案例,分析了不同育种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百合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前景,旨在为未来百合育种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为更多百合新品种的创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Lilium spp.) 育种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60)Co-γ辐射剂量对月季仙境、北京红、金凤凰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娇 周琳 +2 位作者 张永春 胡筱雅 杨柳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研究物理辐射对3个月季品种扦插苗的影响,利用0、10、20、40、60、80 Gy剂量的^(60)Co-γ对仙境、北京红、金凤凰月季扦插苗进行辐射处理,测定和分析处理后月季苗的形态指标、突变率、死亡率和半致死率等。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增加,... 为研究物理辐射对3个月季品种扦插苗的影响,利用0、10、20、40、60、80 Gy剂量的^(60)Co-γ对仙境、北京红、金凤凰月季扦插苗进行辐射处理,测定和分析处理后月季苗的形态指标、突变率、死亡率和半致死率等。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增加,3个月季品种的扦插苗的株高、冠幅、侧枝数、侧枝长度、复叶长、复叶宽随之降低,其中仙境和北京红在10 Gy辐射剂量下生长势最好,而金凤凰在20 Gy生长势最好。供试植株的死亡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仙境在10和20 Gy处理下死亡率较低且花色变异较多。仙境、北京红、金凤凰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53、132、19.87 Gy。仙境在10 Gy辐射剂量下突变率最高达31.67%,产生了白色、水粉色、嫩粉色、粉白相间等多种花色突变;金凤凰在10 Gy剂量下花瓣边缘有缺裂,在20 Gy辐射剂量下花瓣边缘深裂、反卷;北京红在10 Gy剂量下有花瓣数量明显增加,花型为千重瓣。综上所述,^(60)Co-γ辐射剂量10和20 Gy有利于促进供试植株的生长,同时产生新的变异花色和新花型。本研究结果为月季的良种选育和新品系培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品种 ^(60)Co-γ 辐射诱变 花部性状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花香物质合成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云尧 张永春 +2 位作者 陈敏敏 韩炘 杨柳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726,共9页
百合(Lilium spp.)原产于我国,在我国花卉产业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花香是其观赏性状的重要标签,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百合主要花香成分差异较大,浓香型与淡香型百合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萜烯类物质的不同,而采样时期、部位、环... 百合(Lilium spp.)原产于我国,在我国花卉产业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花香是其观赏性状的重要标签,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百合主要花香成分差异较大,浓香型与淡香型百合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萜烯类物质的不同,而采样时期、部位、环境、激素等均会导致花香成分变化。目前百合花香物质合成通路研究集中在萜烯合成通路上,多为萜烯合酶的功能研究及上游调控网络解析,而其他花香成分代谢途径基因的功能解析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由于对百合花香合成及调控机制的解析不够全面与深入,难以支撑花香的精准改造,导致百合花香育种进程缓慢。深入挖掘与利用百合花香基因、完善相关代谢途径及调控网络可能会是百合花香的下一步研究重点。本文对百合花香的前期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后期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后续百合花香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对定向培育香气怡人的百合新品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花香 环境因子和激素 生物合成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炘 吴若楠 +4 位作者 李心 杨云尧 陈敏敏 张永春 杨柳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6-944,共9页
该研究旨在建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原生质体分离纯化体系,以促进其基因功能研究和体细胞杂交育种。通过研究材料选择、渗透压调节剂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纯化条件等关键因素,确定了酶解法提取兰州百合原生质... 该研究旨在建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原生质体分离纯化体系,以促进其基因功能研究和体细胞杂交育种。通过研究材料选择、渗透压调节剂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纯化条件等关键因素,确定了酶解法提取兰州百合原生质体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继代30 d左右的兰州百合无菌苗叶片,在0.4 mol·L^(-1)的甘露醇环境下,使用含15 g·L^(-1)的纤维素酶和5 g·L^(-1)的离析酶的酶解液酶解3 h,即能分离完整均一的兰州百合叶肉原生质体,平均产量超过4×10^(6)个·g-1,且细胞活力超过90%。在0.4 g·mL^(-1)PEG-4000介导下转染35S::GFP质粒15 min,成功获得阳性转化子。同时,在0.5 g·mL^(-1)PEG-4000与5 mmol·L^(-1)CaCl_(2)(pH=10)作用下,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形成双核细胞。该体系的建立为兰州百合体细胞杂交育种提供了高质量的细胞材料,也为其基因功能研究搭建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原生质体 瞬时转化 化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扦插繁育及生根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冰雪 周琳 +3 位作者 张永春 朱娇 黄清俊 杨柳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38-45,共8页
为了加快提高扦插繁育质量,推动月季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品种差异、插穗情况、扦插时期、扦插基质、激素处理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月季扦插及生根的影响因素,并从不定根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和分... 为了加快提高扦插繁育质量,推动月季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品种差异、插穗情况、扦插时期、扦插基质、激素处理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月季扦插及生根的影响因素,并从不定根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和分析生物学研究方面对月季生根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月季扦插繁育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月季扦插繁育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月季扦插繁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月季扦插繁殖的内部因素(插穗遗传差异、插穗木质化程度和插穗位置)和外部因素(扦插时期、扦插基质、激素处理、温度和光照),其不定根形成机理有待深入探究和挖掘。随着转录组、蛋白组等多组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应加强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月季不定根形成和发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扦插 生根 生理生化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有机蒙脱土吸附苯酚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杨柳燕 肖琳 +2 位作者 周治 裴大平 王晓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HDTMA)改性的蒙脱土来处理含酚废水 ,了解pH值对有机蒙脱土吸附苯酚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论是酸性还是碱性含酚水溶液 ,加入有机蒙脱土后其pH值都趋向中性 ,因此 ,有机蒙脱土对酸碱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 .在相...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HDTMA)改性的蒙脱土来处理含酚废水 ,了解pH值对有机蒙脱土吸附苯酚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论是酸性还是碱性含酚水溶液 ,加入有机蒙脱土后其pH值都趋向中性 ,因此 ,有机蒙脱土对酸碱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 .在相同pH条件下 ,吸附在有机蒙脱土上苯酚的数量随着其改性量的提高而增加 .在碱性条件下 ,被有机蒙脱土吸附的苯酚可以发生解吸 ,pH值愈高 ,有机蒙脱土吸附的苯酚数量愈少 ,因此 ,吸附在有机蒙脱土上的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是不稳定的 .通过碱再生有机蒙脱土又能吸附水溶液中的苯酚 ,但是其吸附苯酚的能力有所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有机蒙脱土 吸附能力 苯酚 去除率 吸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柳燕 王楚楚 +3 位作者 孙旭 郭丽芸 肖琳 宋晓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2-22,50,共12页
简述了参与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湖泊中底栖动物提高了沉积物中氨氧化菌的丰度,加快了沉积物和上覆水反硝化过程,同时底栖动物的肠道也是反硝化场所并释放N2O。研究淡水湖泊中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 简述了参与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湖泊中底栖动物提高了沉积物中氨氧化菌的丰度,加快了沉积物和上覆水反硝化过程,同时底栖动物的肠道也是反硝化场所并释放N2O。研究淡水湖泊中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阐述硝化反硝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索底栖动物对参与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湖泊 微生物 硝化 反硝化 底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