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222
1
作者 杨普云 朱晓明 +1 位作者 郭井菲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该虫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到5月下旬,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入侵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5个省(市、自治区)。预计6月和7月将到达我国的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玉...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该虫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省到5月下旬,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入侵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5个省(市、自治区)。预计6月和7月将到达我国的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北方春玉米区,受威胁玉米面积1 300多万hm 2,将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安全。我国玉米的种植布局随季节和纬度变化从南至北递次推移,时间和空间上互补,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为其种群区域性迁移和周年繁殖为害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做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及时控制其为害,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防控草地贪夜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入侵 防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小规模农户蔬菜种植习惯和病虫防治行为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普云 李萍 +3 位作者 周金玉 胡新梅 吕建萍 李亚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99,共6页
采用农民参与式调查方法,2003-2004年抽样调查了云南省昆明、大理、玉溪、楚雄、曲靖和丽江6市360户小规模蔬菜种植农户,系统调查了农户的蔬菜种植习惯、病虫知识、病虫防治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种植蔬菜具有多样性特征,360户... 采用农民参与式调查方法,2003-2004年抽样调查了云南省昆明、大理、玉溪、楚雄、曲靖和丽江6市360户小规模蔬菜种植农户,系统调查了农户的蔬菜种植习惯、病虫知识、病虫防治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种植蔬菜具有多样性特征,360户在2004年种植了多达23种蔬菜。农民普遍缺乏蔬菜病虫生态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识别害虫能力,但是大多数农民不能区别害螨和病害的危害,不能识别大多数重要天敌,主要根据农药零售商的建议进行病虫防治,导致普遍过度依赖化学农药进行病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农民知识 种植模式 病虫害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药减量控害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42
3
作者 杨普云 王凯 +2 位作者 厉建萌 李文星 尹俊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0,共6页
本文从历史、农民和市场等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农药过量使用产生的原因,指出农药减量控害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农药减量控害的可行性,提出了"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工作思路以及通过替代化学防控、调整优化农药... 本文从历史、农民和市场等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农药过量使用产生的原因,指出农药减量控害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农药减量控害的可行性,提出了"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工作思路以及通过替代化学防控、调整优化农药产品结构、集成绿色防控技术、转变防控方式、构建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等路径实施农药减量控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减量控害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2011至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要点评述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普云 任彬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共3页
本文介绍并评述了2011-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要点。这些技术方案主要从贯彻病虫害综合治理原则,实施重大病虫分区治理、实施联防联控策略,遵循"节本增效"技术路线,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 本文介绍并评述了2011-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要点。这些技术方案主要从贯彻病虫害综合治理原则,实施重大病虫分区治理、实施联防联控策略,遵循"节本增效"技术路线,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等方面,来促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式的转变和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从增强农田生物多样性入手,组装配套生态调控措施,在采用非药剂预防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保护利用天敌,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生态工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重大病虫害 技术方案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环境影响指数(EIQ)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普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6-139,共4页
贯彻绿色植保理念,必须科学地监测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农药环境影响指数(EIQ),讨论了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与局限性。
关键词 农药 环境影响指数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普云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美国 农田 牧场 有害生物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科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普云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基因科学 世界经济 生命科学业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番茄褪绿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和危害 被引量:43
8
作者 周涛 杨普云 +3 位作者 赵汝娜 师迎春 原锴 范在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6-199,共4页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侵染番茄引起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病植株下部叶片黄化、脉间褪绿、边缘轻微卷曲,叶片光合作用显著降低,果实变小,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该病毒最早于199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随后在世界多...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侵染番茄引起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病植株下部叶片黄化、脉间褪绿、边缘轻微卷曲,叶片光合作用显著降低,果实变小,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该病毒最早于199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随后在世界多地陆续报道。我国首先于2004年在台湾报道,2013年又在北京和山东发现并鉴定了该病毒,同时在辣椒上检测到该病毒。ToCV属于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成员,基因组为二分体正义单链RNA,由粉虱传播。经初步调查和检测,ToCV在我国北京、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相继发生,给当地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ToCV传播迅速,成为我国番茄生产中又一重要病毒,防控形势严峻。基于以上原因,建议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预防和防治措施,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和攻关,控制该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褪绿病毒 脉间褪绿 粉虱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跃进 吴立峰 +8 位作者 刘万才 杨普云 郭永旺 冯晓东 赵清 赵守岐 曾娟 梁帝允 钟天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植保技术体系呈现出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防控技术体系日臻完善,农药与药械应用技术稳步发展,植物检疫监管技术基础更加牢固的现状;承载着为领导部门和农民提供病虫灾害防控信息、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指导、农药与药械科学使用监... 植保技术体系呈现出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防控技术体系日臻完善,农药与药械应用技术稳步发展,植物检疫监管技术基础更加牢固的现状;承载着为领导部门和农民提供病虫灾害防控信息、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指导、农药与药械科学使用监管、依法开展植物疫情管控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植保技术体系,要突出病虫害测报公益性,着力病虫害防控的防灾性,确保农药与药械应用的安全性,关切植物疫情蔓延的毁灭性。建设现代植保技术体系的对策措施是:强化病虫害测报体系与信息网络建设,提升测报技术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支撑与推广能力建设,创新推广模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推进农药与药械产品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大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和执法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 技术体系 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概况 被引量:69
10
作者 赵中华 尹哲 杨普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2,共4页
自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2009年底初步统计,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累计达5 100万hm2次,约占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 自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2009年底初步统计,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累计达5 100万hm2次,约占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10.4%。本文就当前生产上主要的物理诱控、昆虫信息素诱控、天敌昆虫、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驱避剂、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防控 病虫害防治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田硫丹防虫替代技术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睿 余浪 +8 位作者 高永健 王昊杨 郑哲 卡哈尔曼·胡吉 杨涵 张金平 张峰 杨普云 郭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080,共10页
【目的】筛选集成新疆棉区可替代硫丹的害虫防治技术方法,推动农药减量及硫丹淘汰进程。【方法】在新疆棉区,选择14种硫丹替代方法,针对二代和三代棉铃虫及兼治蚜虫进行小区试验,评价替代方法的防效、社会及生态效益,选择最优方法用于... 【目的】筛选集成新疆棉区可替代硫丹的害虫防治技术方法,推动农药减量及硫丹淘汰进程。【方法】在新疆棉区,选择14种硫丹替代方法,针对二代和三代棉铃虫及兼治蚜虫进行小区试验,评价替代方法的防效、社会及生态效益,选择最优方法用于集成适合新疆的棉田害虫综合治理模型。【结果】信息素诱捕田最高日均诱蛾量(15±2.6)头,对照自防田为(22.2±8.6)头,未见显著差异;针对兼治蚜虫减退率比较,中剂量甲维盐(-70.00±27.10)%及甲维·虱螨脲(-67.32±44.51)%均显著低于硫丹对照(20.07±17.81)%;田间益虫调查显示草蛉为主要优势种,最高占比81%,实验处理对瓢虫影响最大,最高占比由48%下降至18%;测产发现氟苯虫酰胺(低剂量)及阿维·氯虫苯甲酰胺(高剂量)每667 m2收入较硫丹可分别提高161.07和157.53元;PCA及聚类分析显示硫丹加权分15,其他处理中加权超20最佳替代方法4个,加权超15优秀替代方法3个。【结论】与硫丹相比,性信息素诱捕、氯虫苯甲酰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4种替代方法表现最佳;短稳杆菌、氟苯虫酰胺和甲维·虱螨脲3种替代方法表现与硫丹相当。以上7种替代方法可以作为制定棉区害虫综合治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硫丹 害虫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杀螨醇替代技术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萍 朱晓明 +4 位作者 丁琼 赵延生 张玉娴 曹诗红 杨普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5-169,共5页
2009年始在我国山东省沾化县、陕西省洛川县、湖北省宜都县启动实施了三氯杀螨醇替代项目,开展了三氯杀螨醇替代技术试验研究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5种替代药剂炔螨特、哒螨灵、阿维菌素、螺螨酯、二甲基二硫醚的防效均高于三氯杀螨醇,... 2009年始在我国山东省沾化县、陕西省洛川县、湖北省宜都县启动实施了三氯杀螨醇替代项目,开展了三氯杀螨醇替代技术试验研究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5种替代药剂炔螨特、哒螨灵、阿维菌素、螺螨酯、二甲基二硫醚的防效均高于三氯杀螨醇,生产上完全可以替代三氯杀螨醇;捕食螨60d防治效果达到84.8%,防治害螨有效控制期达140d以上,果园通过释放捕食螨可以减少农药使用2~3次;诱虫带诱集害虫效果比较明显,特别是对山楂叶螨越冬雌成螨诱集效果尤为显著,防治害螨效果为40.3%,可以作为防治害螨的辅助措施,以减少防治用药次数。从防治成本看,替代技术的单次使用成本有所增加,但防治总成本还需要在各项替代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后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杀螨醇 替代技术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桑比克腰果生产及病虫害防治考察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李宏 杨普云 +1 位作者 陈泽坦 李莉 《热带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36-42,共7页
考察了莫桑比克腰果(AnacardiumoccidentaleL.)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了莫桑比克腰果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并就腰果病虫害防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腰果 生产 莫桑比克 考察报告 发生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O转基因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及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朴永范 杨普云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应用经济学评价 转BT基因棉 FAO/EU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项目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84
15
作者 秦誉嘉 蓝帅 +4 位作者 赵紫华 孙宏禹 朱晓明 杨普云 李志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7,60,共6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两年内扩散至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自2018年底入侵我国云南以来,5个月内已扩散至我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本研究基于MaxEnt分别利用草地贪夜蛾目前在全球的所有分布点以及全...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两年内扩散至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自2018年底入侵我国云南以来,5个月内已扩散至我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本研究基于MaxEnt分别利用草地贪夜蛾目前在全球的所有分布点以及全年分布点(去除季节性分布点)两套分布数据分别预测该虫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以期为有关部门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我国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等省需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全年监测及防控,在春、夏、秋季,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辽宁等省、市(自治区)也需对该虫进行监测防控。关于该虫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潜在经济损失的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MAXENT 迁飞性害虫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 被引量:59
16
作者 秦誉嘉 杨冬才 +4 位作者 康德琳 赵紫华 赵中华 杨普云 李志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目前已扩散至我国25个省、市(区)。目前在我国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本研究在收集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情况,玉米的产量、面积、价...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目前已扩散至我国25个省、市(区)。目前在我国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本研究在收集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情况,玉米的产量、面积、价格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型@RISK分别预测了其在防治与不防治场景下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在不防治场景下,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375.68亿~3283.45亿元,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潜在经济损失90%置信区间为254.78亿~2918.93亿元。因此,为保护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田间防治来降低其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RISK 潜在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棉花病虫发生动态与防治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振虎 李玉川 杨普云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41,共3页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据全国17个植棉省1991年初步统计,播种面积为622.05万公顷。其中北方7省为427.51万公顷,占68.7%;南方8省植棉190.86万公顷,比1990年播种面积增加51.47万公顷。
关键词 棉花 病虫害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肺挫伤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锋尤 杨普云 +2 位作者 周康 吴全忠 罗志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7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在肺挫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4例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给予HFNC)和对照组(n=32,给予常规面罩吸氧)...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在肺挫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4例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给予HFNC)和对照组(n=32,给予常规面罩吸氧)。比较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吸氧舒适度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率和28 d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_(2)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用于肺挫伤患者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患者吸氧舒适度,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改善血气指标和呼吸节律,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舒适度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害虫抗药性及治理
19
作者 谢振虎 杨普云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1-32,共2页
昆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美国加州的梨园蚧壳虫对石硫合剂产生了抗药性。随着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40年代后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的发展,抗药性的报道屡见不鲜,所以讲抗药性的历史可以认为与农药... 昆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美国加州的梨园蚧壳虫对石硫合剂产生了抗药性。随着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40年代后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的发展,抗药性的报道屡见不鲜,所以讲抗药性的历史可以认为与农药使用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害虫 抗药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血液灌流对肺挫伤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20
作者 余锋尤 杨普云 +3 位作者 陈祥印 余孔谋 罗增文 吴全忠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对肺挫伤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0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对肺挫伤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0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当日实施血液灌流治疗,两组均于治疗7 d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7 d时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并统计治疗过程中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促、肺部湿啰音、胸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1、IL-6、IL-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挫伤患者经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血液灌流 动脉血气 炎症介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