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学术·学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教育学进路
1
作者 邹方方 周元宽 杨春萌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1,共9页
教育学属于教育学科群的根基性领域,在弘扬教育家精神中承载着重要的奠基性、引领性和支柱性功能。依循“弘扬”这一政策话语所内含的“精神阐发—精神描摹—精神实现”三位一体的动态递进机制,弘扬教育家精神可以划分为学科、学术、学... 教育学属于教育学科群的根基性领域,在弘扬教育家精神中承载着重要的奠基性、引领性和支柱性功能。依循“弘扬”这一政策话语所内含的“精神阐发—精神描摹—精神实现”三位一体的动态递进机制,弘扬教育家精神可以划分为学科、学术、学人三重教育学进路。学科进路聚焦“精神阐发”,通过夯实学科建设根基、加强学科横向对话、融合本土国际视野,深化教育家精神的学理研究;学术进路侧重“精神描摹”,借助教材化、故事化、人格化等具象化表达方式,唤醒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共鸣;学人进路推动“精神实现”,通过树立学科带头榜样、构建有序学科梯队、凝聚学科队伍合力,营造共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学科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学科建设 学科进路 学术进路 学人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画融通:宋代题画诗的声景书写——以《声画集》所收宋代题画诗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春萌 朱万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5-162,共8页
宋代题画诗的声景书写,是宋代文人士大夫“诗画融通”观念与“六根互用”思想在诗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从“无形画”到“无声诗”,宋人自觉地将“声音”媒介纳入诗画融通理论的探讨,“声画”之说逐渐植入赏画评诗的文化语境与知识背景... 宋代题画诗的声景书写,是宋代文人士大夫“诗画融通”观念与“六根互用”思想在诗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从“无形画”到“无声诗”,宋人自觉地将“声音”媒介纳入诗画融通理论的探讨,“声画”之说逐渐植入赏画评诗的文化语境与知识背景。视听联觉在“六根互用”思想的影响下成为宋人自觉追求的审美实践,在题画诗中建构了多姿多彩、众声合鸣的复调声景,体现出宋人在媒介认知与审美观念上的突破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景观 声画集 无声诗 无形画 六根互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三重进路
3
作者 周元宽 杨春萌 邹方方 《当代教育论坛》 2025年第5期116-124,共9页
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三重进路出发。整体性融入是将教育家精神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两个相互嵌合的整体,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结构性改革及教师情感根基的培育之中,推动教... 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三重进路出发。整体性融入是将教育家精神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两个相互嵌合的整体,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结构性改革及教师情感根基的培育之中,推动教育家精神转化为队伍建设的价值内核。层次性融入是在将乡村教师划分为“新手级”“熟手级”“专家级”的基础上,以教育家精神助力其分级实现从“留下来”到“教书匠”再到“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构筑以精神滋养的教师专业成长阶梯式培养体系。开放性融入是通过消解资源、空间与文化边界约束,依托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虚实教学空间互动、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激活教育家精神的内生性发展动能。三重进路有机联动,为破解乡村教师队伍的治理困境提供系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乡村教师队伍 整体性融入 层次性融入 开放性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