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位掺杂提升CsSnI_(3)钙钛矿结构和电荷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
作者 赵思健 葛治中 杨旭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2,共9页
全无机CsSnI_(3)钙钛矿拥有理想的带隙宽度(1.3 eV),光电转化效率理论峰值达到33%.目前CsSnI_(3)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受制于的CsSnI_(3)的结构不稳定性和Sn^(2+)易被氧化为Sn^(4+)的问题.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详细探讨了一系列金属元素对CsS... 全无机CsSnI_(3)钙钛矿拥有理想的带隙宽度(1.3 eV),光电转化效率理论峰值达到33%.目前CsSnI_(3)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受制于的CsSnI_(3)的结构不稳定性和Sn^(2+)易被氧化为Sn^(4+)的问题.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详细探讨了一系列金属元素对CsSnI_(3)进行B位掺杂改性的方案,旨在提升CsSnI_(3)结构稳定性,并抑制CsSnI_(3)中Sn^(2+)被氧化为Sn^(4+)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CsSnI_(3)钙钛矿B位掺杂三价金属Sb、Bi能够阻碍CsSnI_(3)相变生成Cs_(2)SnI_6,并且抑制Sn^(2+)的氧化;尤其在晶格中存在锡空位缺陷时,Sb、Bi掺杂对于Sn^(4+)形成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低浓度的Sb、Bi掺杂不会改变CsSnI_(3)的直接带隙特性,且带隙宽度变化较小,因此能够在维持CsSnI_(3)优良光电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结构和电荷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实现高效且稳定的CsSnI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无机锡基钙钛矿 第一性原理 B位掺杂 相稳定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织参数对双层编织管孔隙率的影响
2
作者 时子祥 孟粉叶 +1 位作者 杨旭东 胡吉永 《产业用纺织品》 2025年第2期24-29,共6页
编织管的性能和应用受其孔隙率的影响。为探究编织参数对双层编织管孔隙率的影响,制备不同编织角度、编织根数与编织纱直径的双层编织管试样并对比其孔隙率。结果表明,随着编织角度、编织根数和编织纱直径的增加,双层编织管的孔隙率减小... 编织管的性能和应用受其孔隙率的影响。为探究编织参数对双层编织管孔隙率的影响,制备不同编织角度、编织根数与编织纱直径的双层编织管试样并对比其孔隙率。结果表明,随着编织角度、编织根数和编织纱直径的增加,双层编织管的孔隙率减小;编织角度、编织根数及编织纱直径与双层编织管的孔隙率均存在高度相关性,且编织纱直径对双层编织管孔隙率的影响最大,编织角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技术 双层编织管 编织角度 编织根数 编织纱直径 孔隙率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中国农村散煤治理——构建面向碳中和的农村新型能源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旭东 单明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实现农村散煤清零只是阶段性目标,最终目标是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建立面向碳中和的农村新型能源系统,将农村从目前的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供给者。“双碳”目标为推动我国农村能源革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不断探索推动可再生... 实现农村散煤清零只是阶段性目标,最终目标是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建立面向碳中和的农村新型能源系统,将农村从目前的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供给者。“双碳”目标为推动我国农村能源革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不断探索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场景多样化,以助力乡村能源革命,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5月31日,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与能源基金会在北京联合发布《构建面向碳中和的农村新型能源系统--中国农村散煤治理综合报告(2024)》。该报告从中国散煤消费变化趋势及治理成效、农村民用散煤替代新原则和新实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农村分布式太阳能资源利用途径、农村生物质能商品化途径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以下为本报告的主要研究与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开发 农村可再生能源 阶段性目标 能源革命 碳中和 农村能源 新型能源 治理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井多相流强化携液理论及排液采气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白博峰 田伟 +7 位作者 赵昆鹏 贾友亮 李丽 杨旭东 赵峥延 李旭日 沈志昊 刘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天然气田稳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气井积液是制约稳产的瓶颈,排液采气是保障稳产的关键。我国60%气井因积液年均产气量递减23%以上,且积液井数以年均5%的速率快速递增。由于对气井多相流动特性认识不足,传统排液采气技术仅适... 天然气田稳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气井积液是制约稳产的瓶颈,排液采气是保障稳产的关键。我国60%气井因积液年均产气量递减23%以上,且积液井数以年均5%的速率快速递增。由于对气井多相流动特性认识不足,传统排液采气技术仅适用于积液轻微的浅直井且排液率较低。研究团队近年来聚焦天然气井排液采气难题,构建了基于气液流动结构调控的强化携液理论,突破了经典临界流速携液理论仅适用于环雾状流的局限;发明了抗油耐矿化度泡沫排液、复杂井筒速度管柱排液、超声速喷嘴雾化排液、气举柱塞接力举升排液等适用气井不同积液状态的高效低成本排液采气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推广至长庆气田、中外合作开发区等11个气区,累计应用近12000口气井,占我国积液气井总数的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动 强化携液 排液采气 气田稳产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圆筒体与封头连接取值研究
5
作者 董元平 顾乾丰 +1 位作者 胡有宁 杨旭东 《中国修船》 2025年第3期68-72,共5页
对于压力和直径比较大的高压容器,椭圆形封头因容器壁太厚导致制造困难,此时宜使用球形封头代替椭圆形封头。球形封头所受的应力是圆筒体所受应力的一半,理论壁厚即为圆筒体壁厚的一半,因此在工程中会削薄二者过渡连接处圆筒体厚度。圆... 对于压力和直径比较大的高压容器,椭圆形封头因容器壁太厚导致制造困难,此时宜使用球形封头代替椭圆形封头。球形封头所受的应力是圆筒体所受应力的一半,理论壁厚即为圆筒体壁厚的一半,因此在工程中会削薄二者过渡连接处圆筒体厚度。圆筒体与球形封头相连接时,二者间的中心线距离、削薄段的长度都需要在国标推荐的范围内寻求最佳值。文章通过ANSYS有限元工具,分析计算出圆筒体与球形封头削薄连接的最佳中心线距离及过渡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容器 球形封头 中心线距离 削薄过渡段 ANSYS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油气田气测解释图版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杨旭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5年第1期6-12,49,共8页
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现有气测图版(三角图版、3H图版、比值图版、对数图版)对油气显示的解释结论相互矛盾且与完井测试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快速评价油气显示,以顺北油气田157口已钻井为研究对象,汇总并筛选... 为了解决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现有气测图版(三角图版、3H图版、比值图版、对数图版)对油气显示的解释结论相互矛盾且与完井测试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快速评价油气显示,以顺北油气田157口已钻井为研究对象,汇总并筛选了部分井录井显示、完井测试结果等数据,分析了天然气在地层中的存在形式差异、各组分在水中及原油中的溶解析出差异及综合录井仪气相色谱分析原理,确定了湿度系数与油水分离系数两项识别参数,建立交会图版,在顺北油气田28口新钻井试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烃与组分虽为两套分析系统,但通过各组分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其在全烃中的占比;②湿度系数可以较好地使气层与油层、水层在图版中分离,并相对集中,油水分离系数可以使水层与油层在图版中明显分离并相对集中。结论认为,通过全烃与各组分之和的差值可以定性地反映流体中重组分含量;②利用湿度系数与油水分离系数两项识别参数作为图版的纵轴与横轴建立图版,可以较好地识别顺北油气田的流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田 气测解释 油水分离系数 湿度系数 交会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出口可变结构对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
7
作者 刘懿 杨旭东 +2 位作者 雷基林 何述超 周杰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8,共10页
设计了一种阴极出口可变结构的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模型,其具有单独的冷却流道,阴极出口的面积是可变的,在增强冷却效果的同时可有效调节电池内部的水平衡。为了突出出口可变结构的特点... 设计了一种阴极出口可变结构的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模型,其具有单独的冷却流道,阴极出口的面积是可变的,在增强冷却效果的同时可有效调节电池内部的水平衡。为了突出出口可变结构的特点,同时计算了原始结构和出口可变结构的单电池模型。在0.6 V的输出电压下,出口可变结构模型的平均温度相比原始结构模型降低6℃,平均水含量相比原始结构模型增加了0.78。在负载电流密度为1.046 A/cm^(2)时,出口可变结构模型的功率密度相比原始结构模型提高了2.20%。并且在高温干燥环境下,挡板高度为1.1 mm的出口可变结构模型其功率密度比挡板高度为0.3 mm的模型高出了2.30%。结果表明,出口可变结构可以通过改善电池的冷却性能和保水性能来提高电池性能,并且在复杂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水热管理 保水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8
作者 武丽涛 李梦瑶 +8 位作者 闫小飞 宁启兰 蒋小英 杨旭东 蓝茜 蒋晓刚 吴锋 雷莉 李冬民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1期81-86,101,共7页
基于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探讨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旨在提高实验教学的思政水平,及时跟进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实验课堂的实效性。Western blotting实验作为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实验技... 基于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探讨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旨在提高实验教学的思政水平,及时跟进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实验课堂的实效性。Western blotting实验作为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实验技术,不仅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载体。在Western blotting实验中探索思政元素与教育教学的相互联系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个教学实践角度,将科学实验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在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创新型医学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记 实验教学 思政教育 科学精神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菜单式方案实现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馨 杨旭东 金凯瑞 《暖通空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农宅建筑节能是当前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对北方地区农宅的现场调研,对农宅的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设计了菜单式遴选节能方案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兼顾了不同保温方案的节能效果及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不仅... 农宅建筑节能是当前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对北方地区农宅的现场调研,对农宅的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设计了菜单式遴选节能方案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兼顾了不同保温方案的节能效果及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不仅可以在一定的预算投资下给出农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最优方案,即“推荐菜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自选菜品”直观反映其初投资及相应的节能率。该菜单式方法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普适性,对我国农村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的确定具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宅 围护结构 供暖 建筑节能 运筹学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典型农宅分散式清洁取暖技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馨 荣杏 杨旭东 《区域供热》 2024年第2期9-16,50,共9页
农村清洁取暖是提高环保水平、促进能源结构调整、解决冬季取暖问题及创造就业机会等多重原因的综合考虑。以山西省某典型农宅为例,在考虑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及用户行为节能的因素下,对生物质采暖、电采暖、太阳能采暖等几种分散式供... 农村清洁取暖是提高环保水平、促进能源结构调整、解决冬季取暖问题及创造就业机会等多重原因的综合考虑。以山西省某典型农宅为例,在考虑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及用户行为节能的因素下,对生物质采暖、电采暖、太阳能采暖等几种分散式供热技术进行了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确保炉具及生物质颗粒的来源和质量安全可靠条件下,生物质炊暖炉经济性最优;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兼具使用灵活和节能高效的特点,适宜在农村电网基础条件好或具备电网改造条件的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清洁供热 分散供热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装饰装修材料污染物限量标准体系现状
11
作者 于希洋 魏冠琼 +3 位作者 朱孟生 高鹏 王清勤 杨旭东 《暖通空调》 2024年第7期17-24,共8页
为保障室内环境,我国建立了以2类装饰装修材料污染物限量标准为主的标准体系:第一类以直接控制建材污染物含量或释放量为目标,关注建材本身的理化性能;第二类以通过室内污染物水平预评估优化建材选择为目标,侧重通过合理的建材选择预防... 为保障室内环境,我国建立了以2类装饰装修材料污染物限量标准为主的标准体系:第一类以直接控制建材污染物含量或释放量为目标,关注建材本身的理化性能;第二类以通过室内污染物水平预评估优化建材选择为目标,侧重通过合理的建材选择预防室内污染。分析了这2类标准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以控制室内环境整体污染物水平为目标的事前控制方法。提出了我国装饰装修材料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发展建议,以加强污染物限量标准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保障室内环境的质量和人们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材标准体系 建材污染 装修污染 污染物限量 预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加造孔剂法制备泡沫铝及其吸能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旭东 石建 +2 位作者 程洁 陈亚军 王付胜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2,共8页
以尿素为造孔剂,采用填加造孔剂法制备泡沫铝,系统研究了成型烧结温度、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对泡沫铝吸能性能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同步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填加造孔剂法可以良好的控制泡沫铝的孔... 以尿素为造孔剂,采用填加造孔剂法制备泡沫铝,系统研究了成型烧结温度、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对泡沫铝吸能性能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同步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填加造孔剂法可以良好的控制泡沫铝的孔隙率和孔径;泡沫铝的最佳成型烧结温度为650℃,在此温度下,泡沫铝的压缩屈服强度达到10.7 MPa;随着孔隙率的降低,泡沫铝的屈服强度和平台应力逐渐提高,材料吸能性能有显著增强;当孔径小于2.0 mm时,随着孔径的增大,材料的吸能性能小幅提高。DIC技术可以直观的表征泡沫材料力学行为,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粉末冶金 吸能 DI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和氧化铝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旭东 邹田春 +2 位作者 陈亚军 王付胜 何小垒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72,共6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结合机械球磨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和Al_2O_3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球磨时间、Al_2O_3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获得CNTs和Al_2O_3颗粒在铝基体内的均匀分散。随球磨...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结合机械球磨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和Al_2O_3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球磨时间、Al_2O_3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获得CNTs和Al_2O_3颗粒在铝基体内的均匀分散。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随之增大;当球磨时间为180min时,复合材料硬度达纯铝的2.1倍。此外,随Al_2O_3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均不断提高。当Al_2O_3的质量分数为4%时,CNTsAl_2O_3/Al复合材料的硬度达112.1HV,为纯铝的2.8倍;压缩屈服强度达416MPa,为纯铝的4.6倍,说明CNTs和Al_2O_3的混杂加入发挥了良好的协同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氧化铝 球磨 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理论和NS方程的气动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旭东 乔志德 朱兵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1,15,共7页
研究了基于控制理论和NS方程的气动设计方法 ,针对给定的目标函数表达形式 ,应用该设计理论在计算坐标下详细推导了相应的共轭方程及边界条件具体表达形式 ,以及梯度方程求解表达式 ,通过合理的数学变换 ,导出了共轭方程在笛卡尔坐标系... 研究了基于控制理论和NS方程的气动设计方法 ,针对给定的目标函数表达形式 ,应用该设计理论在计算坐标下详细推导了相应的共轭方程及边界条件具体表达形式 ,以及梯度方程求解表达式 ,通过合理的数学变换 ,导出了共轭方程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直观表达形式 ,发展了有效的共轭方程数值求解方法 ,通过流动控制方程数值求解、共轭方程数值求解、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梯度求解和优化算法等方面的有效结合 ,研究与发展了一种新的气动设计方法 ,以二维机翼气动设计为例 ,成功进行了亚、跨音速情形下的相关设计算例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控制理论和NS方程的气动设计方法在设计理论、适用性以及时间花费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特色和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设计 NS方程 共轭方程 跨音速 二维机翼 流动控制 控制理论 数值求解 梯度 方程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辐射强度对聚丙烯长丝光氧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旭东 邱文灿 +1 位作者 丁辛 胡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2,共5页
以聚丙烯长丝为对象,采用不同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对其光氧老化过程进行研究。对老化过程中试样的断裂强力进行测试,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2根和4根紫外荧光灯管的老化结果之间相关性较好,而与8根灯管老... 以聚丙烯长丝为对象,采用不同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对其光氧老化过程进行研究。对老化过程中试样的断裂强力进行测试,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2根和4根紫外荧光灯管的老化结果之间相关性较好,而与8根灯管老化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较差。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2根和4根灯管老化条件下的降解产物与8根灯管老化条件下的降解产物有所不同,即过高的紫外线辐射强度会导致聚丙烯长丝光氧老化动力学过程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长丝 光氧老化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紫外线辐射强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涡流工具排水采气在苏里格气田探索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旭东 卫亚明 +2 位作者 肖述琴 于志刚 陈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127,共3页
鉴于井下涡流工具在国外的现场实验效果良好,国内苏里格气田首次引入了涡流工具排水采气技术,探索其应用的可行性。文章对此工艺的原理、工具结构以及工艺进行了简介,并于苏里格气田探索性试验了1口井。现场实验表明,该工艺技术具有工... 鉴于井下涡流工具在国外的现场实验效果良好,国内苏里格气田首次引入了涡流工具排水采气技术,探索其应用的可行性。文章对此工艺的原理、工具结构以及工艺进行了简介,并于苏里格气田探索性试验了1口井。现场实验表明,该工艺技术具有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井筒积液的问题,排水采气效果明显。针对气田开发现状,进一步加强涡流排水采气工艺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涡流排水采气应用步伐,为国内排水采气工艺带来新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苏里格气田 涡流工具 排水采气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下聚丙烯土工织物的老化行为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旭东 丁辛 +1 位作者 薛育龙 蒋耀兴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了评价和预测聚丙烯土工织物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在上海地区的户外环境下,采用3种不同的老化试验条件,即大气自然老化、沙土掩埋老化和水下老化,研究聚丙烯土工织物的老化行为.在试验期间,分别记录大气环境下的紫外辐射、温... 为了评价和预测聚丙烯土工织物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在上海地区的户外环境下,采用3种不同的老化试验条件,即大气自然老化、沙土掩埋老化和水下老化,研究聚丙烯土工织物的老化行为.在试验期间,分别记录大气环境下的紫外辐射、温度和降雨量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测试在相应老化条件下土工织物的经向断裂强度.试验表明,经过12个月的大气自然老化试验,聚丙烯土工织物的断裂强度由3.31kN/5cm下降到1.35kN/5cm,且土工织物的强度下降与所接受到的累积紫外辐射能线性相关,而环境温度和降雨量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并未影响土工织物强度与累积紫外辐射能间的关系.开展15个月的沙土掩埋老化试验和24个月的水下老化试验,测试老化期间织物试样的强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这两种老化条件下,聚丙烯土工织物的强度并没有产生统计意义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土工织物 大气自然老化 沙土掩埋老化 水下老化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方法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旭东 赵秀艳 王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清洗消毒方法 呼吸机管路 消毒供应室管理 交叉感染 消毒后 附件 安全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智能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杨旭东 白晓弘 +1 位作者 李耀德 杨亚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7,13-14,共3页
随着苏里格气田的开发,气井产能逐年下降,积液气井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影响了气井产能正常发挥。柱塞气举以其举液效率高特别适于0.3×104m3/d以下间歇井,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解决气田面积大、积液井数多、管理难度... 随着苏里格气田的开发,气井产能逐年下降,积液气井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影响了气井产能正常发挥。柱塞气举以其举液效率高特别适于0.3×104m3/d以下间歇井,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解决气田面积大、积液井数多、管理难度大的现状,针对常规柱塞气举工艺单一的定时开关井模式及需要人工到井口调参的不足,进行了柱塞气举智能化研究,实现了柱塞气举工艺远程控制及参数的最优化运行,彻底解决了0.3×104m3/d以下积液气井的排水采气问题,为苏里格气田排水采气技术全面智能化迈上了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排水采气 柱塞气举 智能化 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应用于系统在线辨识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旭东 张彤 张家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研究了遗传算法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根据系统辨识自身的特点 ,设计了自适应选取遗传算法适值函数的方法 ,该方法的计算量要比排序选择操作的计算量小得多 ,在种群进化中采用自适应交叉、变异概率 ,以此对一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进行参数... 研究了遗传算法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根据系统辨识自身的特点 ,设计了自适应选取遗传算法适值函数的方法 ,该方法的计算量要比排序选择操作的计算量小得多 ,在种群进化中采用自适应交叉、变异概率 ,以此对一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进行参数在线辨识 .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策略能够有效地避免算法非成熟收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适值函数 在线辨识 系统辨识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