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元宇宙赋能内部审计“破圈”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海娟 吕婕鑫 杨文姬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在新质生产力理论视域下,如何将“新技术”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助力其实现“传统圈”向“数智圈”的“破圈”转变,即需要由合规性、事后型、单打型、经验型的审计模式向战略性、数字化、协同型、学习型审计模式转变,是内部审计工作提“质... 在新质生产力理论视域下,如何将“新技术”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助力其实现“传统圈”向“数智圈”的“破圈”转变,即需要由合规性、事后型、单打型、经验型的审计模式向战略性、数字化、协同型、学习型审计模式转变,是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文章在分析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内部审计“破圈”的新要求基础上,通过对元宇宙概念、特征及技术优势的探讨,发现元宇宙的技术优势与内部审计转型难点完美契合,成为技术赋能内部审计“破圈”的最佳选择。进一步剖析元宇宙作为“新技术”可破内部审计的“四圈”,构建了元宇宙赋能下“四阶段、四共享”的“业财审”协同管控机制,并提出了该机制高效运转的保障措施,以期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元宇宙 内部审计 业财审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立地质量评价研究浅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文姬 王秀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立地是林木生长的基础 ,立地质量评价是适地适树、合理高效用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该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 ,介绍并评价了国内目前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 。
关键词 立地质量 评价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界面层立地评价热量因子相关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杨文姬 李一为 +1 位作者 赵廷宁 王秀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8-122,共5页
为提高立地评价定量化水平,于2005和2006年生长季在河北省丰宁定位观测了小坝子乡山顶、阳坡、阴坡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和地温等热量因子.运用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了热量因子间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3个观测点上太阳直接辐... 为提高立地评价定量化水平,于2005和2006年生长季在河北省丰宁定位观测了小坝子乡山顶、阳坡、阴坡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和地温等热量因子.运用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了热量因子间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3个观测点上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与气温均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气温与地温呈线性相关关系.实现了因子间的相互推算,为立地评价数量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层 立地评价 热量因子 冀北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一为 杨文姬 +1 位作者 赵方莹 晏晓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矿业废弃地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由于矿业废弃地受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很难实现,通过人工措施加快废弃地植被恢复,是矿业废弃地治理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水平,在对国内外矿业废弃地植... 矿业废弃地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由于矿业废弃地受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很难实现,通过人工措施加快废弃地植被恢复,是矿业废弃地治理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水平,在对国内外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矿业废弃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丽 王秀茹 +1 位作者 刘兰华 杨文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24-127,161,共5页
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干旱荒漠绿洲有其自身的景观生态特点。根据地貌、水文条件状况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等因素将额济纳绿洲划分为3个景观格局分析单元即古日乃拐子湖盆区、冲积平原区、马鬃山剥蚀低山... 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干旱荒漠绿洲有其自身的景观生态特点。根据地貌、水文条件状况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等因素将额济纳绿洲划分为3个景观格局分析单元即古日乃拐子湖盆区、冲积平原区、马鬃山剥蚀低山残丘区,依据景观生态特点划分出10个景观嵌块体类型。利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分析了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得出额济纳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说明额济纳荒漠绿洲区生态环境退化已十分严重,必须进行维护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 荒漠绿洲 景观生态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建设低扰动水土保持技术研究——以山西省输变电工程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中峰 杨文姬 宋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7,共6页
以山西省22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基础型式、架线安装、运输方式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一整套输变电工程低扰动水土保持技术。结果表明:锚杆式、岩石嵌固式及掏挖式等原状土基础在扰动地表面积和土石方量方面... 以山西省22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基础型式、架线安装、运输方式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一整套输变电工程低扰动水土保持技术。结果表明:锚杆式、岩石嵌固式及掏挖式等原状土基础在扰动地表面积和土石方量方面小于大开挖基础;长短腿配高低基础在扰动面积和土石方数量方面是最优组合;不落地放线技术比常规放线技术减少扰动面积50%~70%;索道运输方式减少占地73%~92%;土工布覆盖技术节约水土保持投资8%;植被恢复措施节约水土保持投资6.54%;低扰动水土保持技术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减少占地面积4.55%~34.42%,减少土石方量7.81%~25.86%,减少土建投资0.59%~22.49%,减少总投资1.83%~1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水土保持 低扰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聚类和增量学习的运动目标物体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伟 杨文姬 +2 位作者 曾璟 曾舒如 陈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76,共7页
运动目标物体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该方向的一些复杂问题,例如:环境光照变化、目标物体部分/全遮挡、目标物体刚性/非刚性形变等,仍极具挑战性,并制约检测算法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运动目标物... 运动目标物体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该方向的一些复杂问题,例如:环境光照变化、目标物体部分/全遮挡、目标物体刚性/非刚性形变等,仍极具挑战性,并制约检测算法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运动目标物体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增量学习技术,融合了视频相邻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高相关性,在每个测试帧上都利用其相邻帧的训练数据进行模型的自学习与更新,从而保证了模型在不同环境或复杂背景下能自动调整。为了实现模型学习,还提出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谱聚类技术。该算法通过一个由1 000多帧的视频数据库验证,采用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和多重对比等实验手段,综合分析了该算法与其他同类经典算法的效果。通过大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新颖检测算法比传统算法在运动目标物体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上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谱聚类 增量学习 运动目标物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中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兰华 王秀茹 +1 位作者 张丽 杨文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了土地整理及雨水集蓄利用的含义,阐述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土地整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根据对其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土地整理 雨水集蓄利用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水稻图像氮素营养诊断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琼 杨红云 +3 位作者 杨珺 孙玉婷 孙爱珍 杨文姬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目的】实现图像氮素营养诊断需要关键指标的确定和建立快速处理海量图像数据的模型。本研究筛选了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和部位,优化了图像处理技术参数,并比较了BP神经网络和概率神经网络两种建模方法对养分诊断的可靠性,为利... 【目的】实现图像氮素营养诊断需要关键指标的确定和建立快速处理海量图像数据的模型。本研究筛选了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和部位,优化了图像处理技术参数,并比较了BP神经网络和概率神经网络两种建模方法对养分诊断的可靠性,为利用计算机视觉虚拟技术快速精准判断作物生长营养状况、反演生长过程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N)水平:0、210、300、390 kg/hm^2。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及齐穗期,扫描获取水稻顶一叶、顶二叶、顶三叶叶片、叶鞘图像数据,共1920组。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取19项水稻特征指标。分别应用BP神经网络和概率神经网络对19项水稻特征指标进行水稻氮素营养诊断识别,并对诊断指标进行了优化和标准化。比较了两个建模方法的灵敏性。【结果】1)幼穗分化期水稻的整体识别准确率均高于齐穗期水稻的整体识别准确率;三个部位叶片的图像数据,以顶三叶最为可靠;2) BP神经网络对幼穗分化期及齐穗期水稻19项特征指标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整体识别准确率均高于概率神经网络。其中BP神经网络对幼穗分化期顶三叶特征指标进行水稻氮素营养诊断识别的准确率最高达90%。概率神经网络对幼穗分化期顶二叶、顶三叶特征指标进行水稻氮素营养诊断识别的准确率最高达82%。【结论】幼穗分化期水稻顶3叶叶片特征最具区分度,易于进行氮素营养诊断识别,可作为氮素营养诊断的有效时期和部位。叶片的6项RGB、HSI颜色空间分量组合最能体现其氮素营养状况。识别效果以BP神经网络好于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其整体识别准确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营养诊断 图像处理 BP神经网络 概率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B与HSI色彩空间下预测叶绿素相对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玉婷 王映龙 +3 位作者 杨红云 周琼 孙爱珍 杨文姬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82-1789,共8页
为探明RGB与HSI两种色彩空间下水稻叶色图像参数与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之间的关系,应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预测水稻叶片的SPAD值,为快速精准获取植物SPAD值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指导。水稻田间试验于2015—2017年在江西... 为探明RGB与HSI两种色彩空间下水稻叶色图像参数与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之间的关系,应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预测水稻叶片的SPAD值,为快速精准获取植物SPAD值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指导。水稻田间试验于2015—2017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和江西省成新农场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金优458(JY458)、中早35(ZZ35)和两优培九(LYP9),每个水稻品种均设计4组不同的氮素水平。通过对获取的水稻图像进行叶色参数提取以及叶绿素仪测量的SPAD值来分析水稻叶色图像参数与SPAD值之间的关系,并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相关模型预测SPAD值。结果显示,较RGB色彩空间下三种水稻品种在HSI色彩空间上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了0. 067 5(JY458)、0. 020 0(ZZ35)和0. 154 2(LYP9),平均相对误差比RGB色彩空间下分别减少了0. 084 2(JY458)、0. 133 5(ZZ35)和0. 238 2百分点(LYP9)。水稻叶片在两种不同色彩空间下的叶色图像参数和水稻叶片SPAD值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 <0. 05),利用改进的网格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水稻叶片SPAD值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误差小,为快速准确无损获取植物SPAD值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PAD值 支持向量机 HSI RG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水稻叶片SPAD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玉婷 王映龙 +2 位作者 杨红云 周琼 杨文姬 《科技通报》 2018年第9期55-5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水稻叶片SPAD值预测方法。通过水稻栽培实验获取样本叶片的SPAD值和叶片图像的RGB值,应用支持向量机原理,建立以叶色图像RGB值为输入参数,叶片SPAD值为输出参数的回归模型。通过样本训练测试和预测实验,对水稻...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水稻叶片SPAD值预测方法。通过水稻栽培实验获取样本叶片的SPAD值和叶片图像的RGB值,应用支持向量机原理,建立以叶色图像RGB值为输入参数,叶片SPAD值为输出参数的回归模型。通过样本训练测试和预测实验,对水稻叶片SPAD值预测结果的平方相关系数为91.70%,平均相对误差为3.423%。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对水稻叶片SPAD值的有很好的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农学研究的要求,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PAD值 RGB值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仔兔护理要点
12
作者 王桂香 杨文姬 邹强 《北方牧业》 2009年第23期24-24,共1页
刚出生到断乳前的小兔,称为仔兔。这个期间的仔兔,各部器官发育不完全.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很弱.极易死亡。做好仔兔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 护理工作 仔兔 外界环境 器官发育 断乳前 不完全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舞蹈艺术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运用——评《长江文明之旅:音乐舞蹈》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文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
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数千年华夏文明中,长江文化称得上是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主体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基础,为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长江流域内山水壮丽,草木茂盛,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也正是因其独特... 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数千年华夏文明中,长江文化称得上是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主体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基础,为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长江流域内山水壮丽,草木茂盛,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也正是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最终形成了这种以劳动生产力为基础,具有认同性和归属感的长江文化体系,并集聚长江流域特色文化风情和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文明 音乐舞蹈 认同性 文化风情 劳动生产力 舞蹈艺术 自然风光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贮水和入渗特征的影响
14
作者 杨文姬 曹航 +1 位作者 杨新兵 梁世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44-46,51,共4页
为比较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贮水和入渗特征的影响,比较冀西北林地(油松林)、撂荒地和农田的土壤贮水能力、容重、孔隙度和入渗规律差异。结果表明: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林地(352.72 mm)>农田(317.30 mm)>撂荒地(286.30 mm),土壤容... 为比较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贮水和入渗特征的影响,比较冀西北林地(油松林)、撂荒地和农田的土壤贮水能力、容重、孔隙度和入渗规律差异。结果表明: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林地(352.72 mm)>农田(317.30 mm)>撂荒地(286.30 mm),土壤容重排序为林地(0.95 g/cm^(3))<农田(1.20 g/cm^(3))<撂荒地(1.27 g/cm^(3)),林地的稳渗速率最大为3.55 mm/min,其次是农田(2.53 mm/min)和撂荒地(1.23 mm/min)。土壤孔隙度和贮水量随土壤容重增大而减小,林地与农田的土壤贮水性能明显高于撂荒地。植被对非毛管孔隙(滞留贮水)改善最为明显,对毛管孔隙(吸持贮水)改善的效果较小。林地土壤疏松、入渗速度快,土壤水土保持功能效果最佳,农田撂荒后土壤紧实程度增加,水土保持功能有所下降。研究结果可为退耕还林和农田休耕等政策实施后的土壤水土保持功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土壤入渗 土壤贮水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季拉山垂直气候带土壤可蚀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乔锋 王明刚 +3 位作者 李晶 杨文姬 喻武 聂晓刚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6,共6页
为揭示藏东南典型气候带土壤可蚀性强弱及K值分布特征,以色季拉山垂直气候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EPIC模型对该区域土壤可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上升气候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后又减小的变化规律... 为揭示藏东南典型气候带土壤可蚀性强弱及K值分布特征,以色季拉山垂直气候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EPIC模型对该区域土壤可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上升气候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后又减小的变化规律;通过EPIC计算发现土壤可蚀性K值主要分布在0. 322 9~0. 345 2,属高可蚀性;不同气候类型土壤可蚀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山地温带-亚高山寒温带气候过渡带>亚高山寒温带>山地温带>高山寒温带>亚高山寒温带-高山寒温带气候过渡带。土壤可蚀性K值与土壤大于0. 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大于0. 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水稳性指数、粉粒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 <0. 05),与海拔、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0. 05),但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南 色季拉山 气候类型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佳欢 张晨星 +2 位作者 杨新兵 杨文姬 米秋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分析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白洋淀流域及周边64个气象站点2003—2018年的日雨量资料,采用日雨量模型、线性逐步回归、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淀流域年均降... 为分析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白洋淀流域及周边64个气象站点2003—2018年的日雨量资料,采用日雨量模型、线性逐步回归、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淀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为2 284.54 (MJ·mm)/(hm^(2)·h),西南阜平县和东北霞云岭降雨侵蚀力较大,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呈先增后降趋势。(2)气象站点降雨侵蚀力与经纬度、海拔的关系为:降雨侵蚀力=-0.115×纬度+0.414×经度-0.235×海拔,降雨侵蚀力与纬度、海拔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3)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中,夏季较大,平均1 826.75 (MJ·mm)/(hm^(2)·h),冬季较小,平均1.77 (MJ·mm)/(hm^(2)·h);降雨侵蚀力年际分布中,2011—2014年较大,平均2 584.82 (MJ·mm)/(hm^(2)·h);2003—2006年较小,平均2 053.79 (MJ·mm)/(hm^(2)·h)。(4)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中,春季和夏季降雨侵蚀力倾向率分别为49.81 (MJ·mm)/(hm^(2)·h)和162.84 (MJ·mm)/(hm^(2)·h),秋季和冬季分别为-89.47 (MJ·mm)/(hm^(2)·h)和-0.07 (MJ·mm)/(hm^(2)·h),多年平均24.54 (MJ·mm)/(hm^(2)·h),整体上降雨侵蚀力呈逐年增加趋势,但这种趋势不显著。研究表明,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呈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性变化,整体上逐年增加,西南—东北方向的海拔起伏带和山前平原区降雨侵蚀力较大,因此,加强流域内重点区域、重要时间节点降雨侵蚀力的监测工作是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特征 白洋淀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河北省柞树面积和蓄积量空间分布规律
17
作者 杨文姬 刘启国 +3 位作者 吕发 郑家银 李绣宏 杨新兵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为掌握河北省柞树分布规律,以河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ArcGis分析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不同林种、龄组、土壤类型的柞树面积和蓄积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北省柞树总面积82.706 1万hm^(-2),总蓄... 为掌握河北省柞树分布规律,以河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ArcGis分析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不同林种、龄组、土壤类型的柞树面积和蓄积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北省柞树总面积82.706 1万hm^(-2),总蓄积量2 349.103 7万m^(3),单位蓄积量28.403 0 m^(3)·hm^(-2),主要分布于承德地区(面积占比66.78%)。(2)棕壤土上分布面积比例最大(59.73%),其次是褐土(34.09%)。(3)幼龄林面积比例最大(94.45%),其次是中龄林(5.07%),表明柞树整体年龄偏小。(4)柞树主要分布在坡度26°~35°、海拔400~1 200 m的阴坡和半阴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 蓄积量 空间分布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藏东南山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格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莎琳 李晶 +2 位作者 杨文姬 林田苗 喻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分析藏东南地区高山生态系统在垂直分布带上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SOC)储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方法】以高寒半湿润区藏东南典型山地色季拉山为研究对象,在海拔3400~4600 m每隔200 m海拔梯度展开采样,通... 【目的】分析藏东南地区高山生态系统在垂直分布带上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SOC)储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方法】以高寒半湿润区藏东南典型山地色季拉山为研究对象,在海拔3400~4600 m每隔200 m海拔梯度展开采样,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海拔对SOC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色季拉山土壤物理指标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在海拔3400~4600 m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2~1.08 g/cm^(2)、51.76%~67.06%、47.11%~58.03%和9.03%~11.04%;SOC主要集中分布在0~60 cm土层中,不同海拔梯度SOC含量(1.57%~8.24%)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海拔4618 m高寒草甸的SOC含量最高,为其他海拔的1.76~3.07倍;SOC储量范围为117.14~220.63 t/hm^(2),以海拔4255 m土层的SOC储量显著高于其他海拔高度,相当于海拔3393 m的2倍;不同海拔显著影响0~60 cm土层的SOC储量,整体上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结论】色季拉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SOC垂直分布差异显著,海拔梯度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SOC的精准估算,进而影响SOC的空间分布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色季拉山 海拔梯度 物理性质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要求下的高速铁路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乔锋 杨文姬 +2 位作者 石元基 孙中峰 王愿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年第2期48-52,共5页
高速铁路为建设类线型工程,因空间跨度大、占地面积多、土石方量大、渣土场多等特点,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较重。本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设计特点、项目组成、占地性质等,结合最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要求,总结近年来高速铁路工... 高速铁路为建设类线型工程,因空间跨度大、占地面积多、土石方量大、渣土场多等特点,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较重。本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设计特点、项目组成、占地性质等,结合最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要求,总结近年来高速铁路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下的高速铁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水土保持 自主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