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我国石香薷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1
作者 高歌 温秀萍 杨成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目的预测药用植物石香薷潜在适生区及变化趋势,分析影响石香薷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石香薷推广栽培提供科学策略。方法基于石香薷现实地理分布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模拟石香薷当前与未来3个时期4种气候情境下的潜在适生... 目的预测药用植物石香薷潜在适生区及变化趋势,分析影响石香薷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石香薷推广栽培提供科学策略。方法基于石香薷现实地理分布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模拟石香薷当前与未来3个时期4种气候情境下的潜在适生区分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检验模型预测精度,判断影响石香薷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分析其潜在适生区的分布、变化及迁移趋势。结果模型精度检验提示结果可信度高;影响石香薷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月份最低温度、年降水量及温度季节性;当前气候情景下石香薷潜在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北、重庆、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地区等地,其中高适生区主要在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台湾地区等地;未来气候情景下,石香薷潜在适生区地理分布格局较为稳定,适生区沿高纬度变化但总面积减少;当前与未来气候情景下,石香薷潜在适生区的质心与质心迁移轨迹均在湖南。结论本研究预测了石香薷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变化,可为石香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香薷 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环境因子 适生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畲药芝兰青的GC/MS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成梓 李烈辉 +2 位作者 何帮剑 黄庆德 何雨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7期126-128,共3页
目的明确闽东畲药芝兰青(浙江蜡梅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方法提取芝兰青挥发油,采用气相-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鉴定了其中5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2.21%,其中含量高于1%有17个,以... 目的明确闽东畲药芝兰青(浙江蜡梅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方法提取芝兰青挥发油,采用气相-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鉴定了其中5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2.21%,其中含量高于1%有17个,以桉叶醇(17.13%)含量最高,其他主要是萜类化合物。结论本法分离效果良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对芝兰青(浙江蜡梅叶)的开发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 芝兰青(浙江蜡梅)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马蓝的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成梓 刘小芬 范世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3期33-35,38,共4页
目的:较为全面地了解马蓝的药用历史、市场与资源情况,为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文献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结果:(1)马蓝药用主要以加工青黛和南板蓝根为主。(2)马蓝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福建、广东等省,总... 目的:较为全面地了解马蓝的药用历史、市场与资源情况,为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文献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结果:(1)马蓝药用主要以加工青黛和南板蓝根为主。(2)马蓝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福建、广东等省,总面积约380hm2左右,蕴藏量1500t以上,年产南板蓝根500t以上;马蓝栽培资源主要分布于福建、贵州、浙江、四川等省,总面积约300hm2左右,主要加工青黛与南板蓝根。结论:马蓝目前基本能满足药用需求,但野生资源正逐年减少,规范化栽培推广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叶阴山荠——福建省十字花科植物一新分布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泽豪 刘小芬 +1 位作者 范世明 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8期612-613,F0003,共3页
本文报道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的福建省十字花科Brassicaceae阴山荠属Yinshania一新分布种——卵叶阴山荠Yinshania paradoxa。该种为一年生草本,基部叶为3小叶,花果期4—12月,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种子2—3枚,上述特征可... 本文报道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的福建省十字花科Brassicaceae阴山荠属Yinshania一新分布种——卵叶阴山荠Yinshania paradoxa。该种为一年生草本,基部叶为3小叶,花果期4—12月,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种子2—3枚,上述特征可区别于同属其他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叶阴山荠 阴山荠属 十字花科 新分布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的水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温秀萍 罗庆奇 +7 位作者 杨成梓 刘小芬 范世明 林青青 黄泽豪 褚克丹 徐伟 林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2期257-262,共6页
基于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及相关资料,确定福建省水生药用植物种类,对其生活型分类、功效、地理成分及药用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水生药用植物共59科137属251种,单子叶植物最多,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莎草科;水生... 基于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及相关资料,确定福建省水生药用植物种类,对其生活型分类、功效、地理成分及药用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水生药用植物共59科137属251种,单子叶植物最多,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莎草科;水生类型以挺水植物居多,涉及151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59.76%和35.86%;科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热带分布为主;主要入药部位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药性和药味方面,以性平、味甘类中药占比最高;功效方面,以清热药为主,占比达51.59%。福建省地域特色突出,水生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多样性程度高,建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资源更新和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中药资源普查 水生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余甘子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敏 李欣 +1 位作者 杨成梓 吴爱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7-10,共4页
目的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预测余甘子的全国适宜性分布区,为其规范化种植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余甘子在中国的218个地理分布记录,结合55个环境因子,应用MaxEnt模型研究影响余甘子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结... 目的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预测余甘子的全国适宜性分布区,为其规范化种植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余甘子在中国的218个地理分布记录,结合55个环境因子,应用MaxEnt模型研究影响余甘子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结合ArcGIS软件预测余甘子全国潜在适生分布区。结果本研究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可信度高(AUC>0.9),影响余甘子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3月平均温度、12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4月平均温度、5月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年均温变化范围、最冷季平均温度共9项;余甘子高度适生区包括云南中部、广西南部和北部、广东西南部和东南部、海南东北部和西南部、福建东南部。结论本研究预测的余甘子分布区域与实际情况大致相同,可为余甘子规范化栽培及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因子 适宜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唇形科2新记录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鸣 安昌 +4 位作者 孟静 庄怡雪 张丹华 林霞艳 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7期878-880,共3页
在福建省浦城县开展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发现了唇形科植物香科科属植物大唇香科科Teucrium labiosum和益母草属植物假鬃尾草Leonurus chaituroides,两者均为福建省新分布记录种,标本保存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室。
关键词 福建 唇形科 新记录 大唇香科科 假鬃尾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种畲族药用豆科植物的闽产资源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小芬 徐伟 +1 位作者 黄泽豪 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10期1321-1328,共8页
目的:了解33种畲族药用野生豆科植物在福建的资源分布情况。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筛选出33种畲族药用的豆科植物,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确定其在福建省29个县市内的资源分布。结果:29个县市均有分布的畲族药用豆科植物有5种,无分布的有2种;分布... 目的:了解33种畲族药用野生豆科植物在福建的资源分布情况。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筛选出33种畲族药用的豆科植物,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确定其在福建省29个县市内的资源分布。结果:29个县市均有分布的畲族药用豆科植物有5种,无分布的有2种;分布县多于15个,且县域内分布多于50%乡镇的有7种(AAAA级),县域内分布少于50%、多于25%乡镇的有5种(AAA级),县域内分少于25%乡镇的有14种(AA级)。结论:闽产豆科畲药资源丰富,藤茎类豆科畲药具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 豆科 资源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的资源调查及外观性状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蔡沓栗 杨成梓 +2 位作者 温秀萍 于虹敏 吴淑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了解泽泻的资源分布、产销情况,为泽泻的保护与栽培推广等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文献调查、访查和实地调查等;外观性状评价。结果:药用泽泻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和广西。种植总面积超过5 500 hm2,蕴藏量1 300万kg以上。结论:市场... 目的:了解泽泻的资源分布、产销情况,为泽泻的保护与栽培推广等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文献调查、访查和实地调查等;外观性状评价。结果:药用泽泻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和广西。种植总面积超过5 500 hm2,蕴藏量1 300万kg以上。结论:市场流通的泽泻商品来源于两种植物,且商品规格较混乱,应进一步规范,引导市场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东方泽泻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新记录归化植物及其药用价值入侵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孟静 庄怡雪 +4 位作者 黄泽豪 刘建福 陈怀平 安昌 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2期222-228,共7页
报道了4种福建省新记录归化植物,分别为短柄吊球草Hyptis brevipes Poit.、皱子白花菜Cleome rutidosperma DC.Prodr.、点叶菊Porophyllum ruderale (Jacquin) Cassini,F.Cuvier (ed.)、团花菊芹Erechtites glomeratus (Desf.ex Poir.) ... 报道了4种福建省新记录归化植物,分别为短柄吊球草Hyptis brevipes Poit.、皱子白花菜Cleome rutidosperma DC.Prodr.、点叶菊Porophyllum ruderale (Jacquin) Cassini,F.Cuvier (ed.)、团花菊芹Erechtites glomeratus (Desf.ex Poir.) DC.。其中,团花菊芹为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描述4种归化植物形态特征,介绍其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和繁殖特性等,评估其生态入侵风险,对其功效主治及潜在药用价值进行分析,为福建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控制及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新记录 归化植物 药用价值 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4种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鸣 安昌 +2 位作者 孟德昌 王河山 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3期471-476,共6页
在福建省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及安溪县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本底植物调查过程中,通过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并报道4种福建省药用植物新记录种,分别为豆科的硬毛山黑豆Dumasia hirsuta Craib、野牡丹科的毛柄鸭脚茶Tash... 在福建省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及安溪县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本底植物调查过程中,通过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并报道4种福建省药用植物新记录种,分别为豆科的硬毛山黑豆Dumasia hirsuta Craib、野牡丹科的毛柄鸭脚茶Tashiroea oligotricha(Merr.)R.Zhou&Ying Liu、苦苣苔科的广东半蒴苣苔Hemiboea guangdongensis(Z.Yu Li)X.Q.Li&X.G.Xiang和兰科的泽泻虾脊兰Calanthe alismatifolia Lindl.,标本保存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标本馆。这些新记录物种的发现丰富了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对该省植物多样性及中药资源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药用植物 新记录 硬毛山黑豆 毛柄鸭脚茶 广东半蒴苣苔 泽泻虾脊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滨海耐盐药用资源与利用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淼 黄菲 +4 位作者 黄巧婷 江思思 徐惠龙 刘小芬 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2期263-274,共12页
整理福建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发现,福建省滨海耐盐药用资源有109科276种,其中海洋藻类21科41种、维管植物54科164种、海洋动物33科70种、海洋来源矿物1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外来入侵植物27种。普查团队对福建省滨... 整理福建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发现,福建省滨海耐盐药用资源有109科276种,其中海洋藻类21科41种、维管植物54科164种、海洋动物33科70种、海洋来源矿物1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外来入侵植物27种。普查团队对福建省滨海沙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综合性价值、外来物种中药化进行调查。福建省耐盐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基础阶段,有待进一步挖掘特色资源类群的多元价值,加强福建滨海滩涂及不同盐渍化程度地域耐盐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闽产耐盐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与规模化发展,促进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耐盐药用资源 资源调查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曲的考证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丹 王乐 +1 位作者 杨成梓 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8期1456-1462,共7页
神曲作为传统曲剂现仍广泛出现在中药处方中,有消食健脾等作用。通过查阅本草书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神曲名称、药性、功效、加工工艺及道地性进行考证。结果表明,本草记载的六神曲大致相同,从唐代至清代神曲组方由6种药发展至几十种甚... 神曲作为传统曲剂现仍广泛出现在中药处方中,有消食健脾等作用。通过查阅本草书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神曲名称、药性、功效、加工工艺及道地性进行考证。结果表明,本草记载的六神曲大致相同,从唐代至清代神曲组方由6种药发展至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功效以消食积为主;道地产区在福建泉州,也称建神曲,明清时期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评价神曲质量的方法不完善,各地神曲配方工艺不统一。通过对神曲现存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整理,从多方面厘清神曲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神曲组方配比及增减变化,为后续规范神曲组方工艺、深入探讨其道地性及制定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考证 组方 道地性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期间发现的药用植物新资源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懿冲 王瑜欣 +2 位作者 安昌 陈艳柠 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5期991-1000,共10页
系统总结了近10年发布的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的新种及新分布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药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福建省9个市85个县中发现41个新种(含3变种),隶属于18科31属;新分布植物93科256属362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1科110... 系统总结了近10年发布的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的新种及新分布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药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福建省9个市85个县中发现41个新种(含3变种),隶属于18科31属;新分布植物93科256属362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1科110属128种。新种及新分布植物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山脉。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近10年新种及新分布植物增加了403种,为该省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中药资源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新分布 新种 药用植物 资源分析 中药资源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天南星科一新记录属种—— 石柑属石柑子及其传统药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庄怡雪 孟静 +3 位作者 杨泽森 陈怀平 安昌 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6期969-972,共4页
报道福建省天南星科(Araceae)1新分布属石柑属(Pothos)及其属下1新记录种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Raf.)Merr.,并提供形态描述及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和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通过对石柑子的传统药用综述总结,... 报道福建省天南星科(Araceae)1新分布属石柑属(Pothos)及其属下1新记录种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Raf.)Merr.,并提供形态描述及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标本馆和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通过对石柑子的传统药用综述总结,为石柑子及同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新记录 石柑子 传统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天南星中夏佛塔苷及异夏佛塔苷的含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欣 黄旭东 杨成梓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天南星中夏佛塔苷及异夏佛塔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Syncronis aQ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乙腈(B)-0.4%甲酸水溶液(D)为流动相(7:13:80),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34 nm,流速0.9 ml/min,柱温30℃。结... 目的建立测定天南星中夏佛塔苷及异夏佛塔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Syncronis aQ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乙腈(B)-0.4%甲酸水溶液(D)为流动相(7:13:80),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34 nm,流速0.9 ml/min,柱温30℃。结果夏佛塔苷在18.11~108.62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为2.60%;异夏佛塔苷在6.14~36.84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为3.47%。不同产地天南星中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夏佛塔苷的含量以四川最高、浙江最低,分别为55.346、0.006μg/ml,异夏佛塔苷的含量以四川最高、东北最低,分别为19.068、0.000μg/ml。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行,可用于天南星中夏佛塔苷及异夏佛塔苷的含量测定,为天南星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 夏佛塔苷 异夏佛塔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水花 张飞燕 +2 位作者 杨彬君 赵杨 杨成梓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46-54,共9页
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对该区药用植物的种类构成、生活型、药用部位、功效、毒性、药典收载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为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生态平衡保护和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 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对该区药用植物的种类构成、生活型、药用部位、功效、毒性、药典收载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为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生态平衡保护和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鲤城区共有药用植物318种,100科,以草本植物为主,药性多为平、凉,功效以止痛、清热和祛风湿居多;其中含有37个毒性品种和57个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蕴藏量小,植被品种变化大,应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普查 药用植物 多样性研究 泉州市鲤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草”的本草考证及名称梳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怡雪 孟静 +2 位作者 陈鸣 杨成梓 安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9期1629-1636,共8页
经调查发现,民间以“痢疾草”为名的中草药基原较多,使用混乱。通过文献研究,对有“痢疾草”别名或俗名的药用植物进行文献梳理,厘清以“痢疾草”为名的中草药基原。结果表明,有“痢疾草”别名的药用植物众多,主要分布在蔷薇科、大戟科... 经调查发现,民间以“痢疾草”为名的中草药基原较多,使用混乱。通过文献研究,对有“痢疾草”别名或俗名的药用植物进行文献梳理,厘清以“痢疾草”为名的中草药基原。结果表明,有“痢疾草”别名的药用植物众多,主要分布在蔷薇科、大戟科、唇形科、茄科、菊科、十字花科、牻牛儿苗科及野牡丹科,共16个种。解决“痢疾草”这一药用植物名称的混用问题,关键是使名称和基原一一对应,从而规范统一官方用名,可从中药资源普查与品种鉴定、合理发掘药用价值及建立量-效评价标准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对“痢疾草”的本草考证及名称梳理,为“痢疾草”这一药用植物别名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为开发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成药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草 考证 名称梳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