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季节性动态特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杨成德 龙瑞军 +2 位作者 陈秀蓉 徐长林 薛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142,共8页
本试验以东祁连山杜鹃灌丛草地、高山柳灌丛草地和金露梅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的季节性动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动态表现为从5月到7月显著上升(P<0.05),之后到9月显著下降(P<0.05),... 本试验以东祁连山杜鹃灌丛草地、高山柳灌丛草地和金露梅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的季节性动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动态表现为从5月到7月显著上升(P<0.05),之后到9月显著下降(P<0.05),9月到11月又略有上升,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9月;除高山柳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外,土壤微生物量氮和磷季节动态为从5月到9月显著下降(P<0.05),9月后又略有上升,但差异不显著,最大值在5月;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分别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贡献率季节动态与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季节动态基本一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介于5.79~10.31,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9月,下层高于上层。在3个灌丛草地,脲酶季节动态表现为从5月到7月上升,7月之后下降,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1月;杜鹃灌丛草地和高山柳灌丛草地中性磷酸酶最大值在11月,但金露梅灌丛草地最大值在9月,该酶在3个灌丛草地季节动态差异明显,在杜鹃灌丛草地从5月到7月略上升,7月到9月显著下降(P<0.05),9月后显著上升(P<0.05),在金露梅灌丛则为从5月到9月上升,后下降,而在高山柳灌丛则为从5月到11月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地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及其与土壤物理因子相关性特征 被引量:68
2
作者 杨成德 龙瑞军 +3 位作者 陈秀蓉 满元荣 徐长林 惠婧婧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62-68,共7页
使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量碳(646.32~1 132.05 μg/g)、氮(31.46~100.57 μg/g)和磷(13.00~51.62 μg/g)均为上层高于下层,其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贡献率分别为0.... 使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对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量碳(646.32~1 132.05 μg/g)、氮(31.46~100.57 μg/g)和磷(13.00~51.62 μg/g)均为上层高于下层,其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贡献率分别为0.45%~0.84%,0.65%~1.30%和0.54%~3.39%;微生物量碳、氮、磷彼此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微生物量与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在杜鹃、珠芽蓼和禾草草地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H值在金露梅灌丛(P<0.01)、珠芽蓼草地(P<0.05)和嵩草草地(P<0.01)呈显著负相关,在杜鹃(P<0.01)和高山柳灌丛(P<0.05)呈显著正相关.微生物量碳氮比及碳磷比分别为9.59~24.95和17.13~91.65.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和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率可反映草地土壤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炭疽病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成德 姜红霞 +4 位作者 陈秀蓉 薛莉 蒲崇建 滕学琴 孟向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133,共7页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田间和贮藏库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发病植株和块茎,进行症状描述,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在茎秆上形成褐色长条斑;叶片上症状多不明显;薯块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 在甘肃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田间和贮藏库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发病植株和块茎,进行症状描述,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在茎秆上形成褐色长条斑;叶片上症状多不明显;薯块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略下陷,逐渐褐色腐烂;在发病部位形成分生孢子盘;马铃薯炭疽病菌菌丝无色至浅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盘黑褐色,其上着生有分隔和顶部渐尖的刚毛;分生孢子棒状,无色;分生孢子梗无色,具分隔,紧密排列在分生孢子盘上;通过ITS序列同源性分析,与已报道的Colletotrichum coccodes相似性达100%。基于病原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该病原菌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其引起的病害为马铃薯炭疽病。经室内毒力测定,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咪鲜胺锰盐和噻霉酮对马铃薯炭疽病菌的EC50小于10,理论上对该病害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炭疽病 病原形态 ITS序列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嵩草属牧草休眠期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成德 王玉琴 +4 位作者 陈秀蓉 张振粉 薛莉 王颖 姚玉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6-144,共9页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两种嵩草属牧草休眠期根和种子中分离到23株内生细菌,测定了其抑菌、溶磷、固氮和产IAA等生物学功能,并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两牧草根和种子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线叶嵩草...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两种嵩草属牧草休眠期根和种子中分离到23株内生细菌,测定了其抑菌、溶磷、固氮和产IAA等生物学功能,并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两牧草根和种子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线叶嵩草内生细菌的种类比矮生嵩草丰富;矮生嵩草根部内生细菌比种子中丰富,而线叶嵩草种子内生细菌较根部丰富;种子存放时间影响内生细菌数量;20株可继代培养内生细菌中具有抑菌、溶磷、固氮和产IAA生物功能的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5%,55%,45%和25%。获得15株内生细菌的16SrDNA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其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和鞘氨醇盒菌属(Sphingopyxis),且芽孢杆菌属细菌为其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草属 内生细菌 鉴定 多样性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氮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成德 陈秀蓉 +2 位作者 龙瑞军 满元荣 张俊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4,共8页
本试验在东祁连山选择代表性的7种高寒草地型为研究对象,在返青期对其土壤微生物量氮、全氮、K2SO4浸提氮、碱解氮、氮密度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氮密度分别介于4.2~7.9g/kg、104.... 本试验在东祁连山选择代表性的7种高寒草地型为研究对象,在返青期对其土壤微生物量氮、全氮、K2SO4浸提氮、碱解氮、氮密度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氮密度分别介于4.2~7.9g/kg、104.1~234.0mg/kg和0.38~0.61kg/m2。2005 和2006 年土壤K2SO4浸提氮分别介于3.4~11.4 和1.8~13.9mg/kg,占土壤微生物量氮的3.93%~11.62%和3.88%~15.37%。微生物量氮在2005和2006年分别介于49.0~143.0mg/kg和35.9~171.7mg/kg;与K2SO4浸提碳在灌丛草地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草本草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K2SO4 浸提氮在杜鹃灌丛和高山柳灌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金露梅灌丛和草本草地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嵩草草地外,微生物量氮与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005年K2SO4浸提氮和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贡献率分别为0.07% ~0.16% 和1.16% ~1.93%。在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草地型间土壤全氮、碱解氮、K2SO4 浸提氮及微生物量氮有明显差异,且草地型决定了微生物量氮的数量和生态分布,植物群落是影响微生物量氮数量和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K2SO4浸提碳、氮相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生物量碳、氮、磷间的相关性由土壤微生物本身或其群落结构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地 微生物量氮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设施茄子镰孢根腐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成德 王振 +3 位作者 代万安 郝蓉蓉 刘心刚 杨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6,共4页
本试验对西藏设施茄子镰孢根腐病症状和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根部或茎基部逐渐腐烂,后导致整个植株萎蔫枯死。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结果,将致病菌鉴定为层出镰孢(Fusarium proliferatum),该病原菌... 本试验对西藏设施茄子镰孢根腐病症状和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根部或茎基部逐渐腐烂,后导致整个植株萎蔫枯死。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结果,将致病菌鉴定为层出镰孢(Fusarium proliferatum),该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树胶醛糖和甘露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根腐病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培养性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成德 陈秀蓉 +3 位作者 姜红霞 薛莉 蒲崇建 张正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5,共6页
对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碳、氮源的利用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炭疽病菌菌丝在5~4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25℃时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在液态水中萌发率显著高于... 对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碳、氮源的利用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炭疽病菌菌丝在5~4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25℃时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在液态水中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相对湿度,pH6.7时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pH条件(P<0.05);薯块浸提液中萌发率显著高于马铃薯根、茎、叶和土壤浸提液(P<0.05);分生孢子萌发对光不敏感,在有无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且差异不显著。除D-阿拉伯糖和氯醛糖外在其他碳源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显著高于对照(P<0.05);硝酸铵对该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而碳酸铵、L-谷氨酸、尿素、大豆蛋白胨、L-组氨酸、L-精氨酸、亮氨酸、蛋白胨和甘氨酸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不同培养基对该菌生长影响不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水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慢,且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型牧草返青期土壤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成德 陈秀蓉 +2 位作者 龙瑞军 薛莉 张振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116,共6页
以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为样点,对土壤有机质、K2SO4浸提碳和微生物量碳(氯仿熏蒸浸提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有机质介于82.3~207.2g·kg-1,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K2SO4浸提碳介于23.61~138.81mg·kg-1,... 以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为样点,对土壤有机质、K2SO4浸提碳和微生物量碳(氯仿熏蒸浸提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有机质介于82.3~207.2g·kg-1,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K2SO4浸提碳介于23.61~138.81mg·kg-1,分别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0.03%~0.06%和9.97%~18.46%;灌丛草地中,高山柳草地显著低于杜鹃草地(P<0.05);草本草地中,珠芽蓼草地、沼泽草地和嵩草草地显著高于禾草草地(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介于156.19~1182.84mg·kg-1,上层显著高于下层(P<0.05),除2005年沼泽草地外草本草地与灌丛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率介于0.19%~0.48%,禾草草地最低(0.19%),金露梅灌丛草地最高(0.48%),除珠芽蓼草地和沼泽草地外均为上层高于下层;且除禾草草地和嵩草草地外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K2SO4浸提碳在灌丛草地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草本草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微生物量氮、磷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结果表明微生物量碳及其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率在草地型间和土层间差异明显,且与土壤有机质、K2SO4浸提碳、全氮和速效磷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地 微生物量碳 硫酸钾浸提碳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根际狗牙根平脐蠕孢菌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成德 陈秀蓉 +1 位作者 薛莉 南志标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86-92,共7页
对陇东典型草地牧草根际分离获得的狗牙根平脐蠕孢的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狗牙根平脐蠕孢菌分生孢子在10-40℃及pH值4.53~9.18均能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为4.53~6.47,在液态水中萌发良... 对陇东典型草地牧草根际分离获得的狗牙根平脐蠕孢的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狗牙根平脐蠕孢菌分生孢子在10-40℃及pH值4.53~9.18均能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为4.53~6.47,在液态水中萌发良好,且对光不敏感。麦根浸出液、羊粪浸出液可抑制孢子萌发,而土壤液和低浓度蔗糖液能促进孢子萌发;葡萄糖、乳糖、D-树胶醛糖、D-半乳糖、可溶性淀粉、甘露糖、胁木糖等碳源及硝酸钠、L-谷氨酸和亮氨酸等氮源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为该菌的良好碳、氮源;麦芽糖和氯醛糖等碳源及碳酸铵、尿素、精氨酸、氯化铵和甘氨酸等氮源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为该菌的不良碳、氮源。该菌在各种碳、氮源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平脐蠕孢 形态 培养性状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成德 卞静 +4 位作者 陈泰祥 陈秀蓉 王涵琦 杨小利 王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4,共6页
本试验利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当归炭疽病菌(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利用能力,为明确当归炭疽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为10℃到35℃,最适为25℃;在pH 5~1... 本试验利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当归炭疽病菌(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利用能力,为明确当归炭疽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为10℃到35℃,最适为25℃;在pH 5~11间菌落可以生长,最适pH为11;在pH 8~11间产孢,最适pH为10,但中性有利于孢子萌发;该菌对碳氮源利用范围广,但甘露糖、D-半乳糖和氯醛糖抑制其生长;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相对湿度95%以上分生孢子能萌发,水中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条件(P<0.05),蔗糖能够促进孢子的萌发,但马铃薯汁液抑制其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与特大型建筑工程的供配电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成德 黄丽 《建筑电气》 2011年第4期36-43,共8页
介绍2个超高层与特大型建筑工程的供配电设计实例,针对工程中的负荷分级、高压变配电系统、应急发电机组等设计,总结超高层与特大型建筑供配电的设计经验与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特大型建筑 高压变配电 应急发电机组 设计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交流负荷开关、熔断器的选择与校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成德 黄丽 《建筑电气》 2011年第2期6-13,共8页
介绍高压限流熔断器的分类、特点及在变压器保护中的应用,阐述在选择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时如何进行计算和校验,同时介绍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限流熔断器 负荷开关 变压器保护 组合电器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农业高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成德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40-41,共2页
论述了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两个基本职能,提出科研与教学结合是未来教改的方向,是培养农业人才的创新途径,是学校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院校 教学质量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县域乡镇科技企业评价指标研究——以太仓乡镇科技企业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成德 《山西农经》 2020年第1期103-104,共2页
以太仓乡镇科技企业为样本,讨论了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技企业的创新困境和劣势。通过研究各乡镇企业创新的研发投入,提出了4大类24项高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了指标剖析,总结了评价指标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 投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可培养真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俊忠 陈秀蓉 +1 位作者 杨成德 薛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了解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选择有代表性的4类草地类型(珠芽蓼草地、禾草草地、沼泽草地、嵩草草地),运用稀释平板法和基于IT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其土壤中可培养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应用生态学评... 为了解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选择有代表性的4类草地类型(珠芽蓼草地、禾草草地、沼泽草地、嵩草草地),运用稀释平板法和基于IT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其土壤中可培养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应用生态学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用PDA培养基、PSA培养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和马丁氏-孟加拉红培养基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76株真菌,通过形态观察选取30株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基于IT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鉴定所得菌株可分为22个属的26个种,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真菌;物种的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分别为15-18,2.47-2.81,0.89-0.93,0.91-0.97;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为珠芽蓼草地、沼泽草地和嵩草草地的优势菌,镰孢菌属(Fusarium)真菌为禾草草地的优势菌,柔菌属真菌(Doratomyces)为沼泽草地的优势菌,被孢霉属(Mortierella)、柔菌属、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毛霉属(Mucor)、木霉属(Trichoderma)、地丝菌属(Geomyces)和镰孢属为4类草地的常见属。另外,4类草地都有大于10%的分离菌种暂时无法确定其分类地位,极可能是新种;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和草地类型的特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东祁连山高寒草地有着丰富的土壤真菌资源,存在潜在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地 土壤真菌 多样性指标 ITSrDNA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动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国荣 陈秀蓉 +4 位作者 张俊忠 韩玉竹 胡宜刚 杨成德 徐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8,共8页
通过对2005和2006年东祁连山杜鹃灌丛、高山柳灌丛和金露梅灌丛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时空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季节变化趋势在2005与2006年存在差异;2)从土壤剖面层次来看,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 通过对2005和2006年东祁连山杜鹃灌丛、高山柳灌丛和金露梅灌丛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时空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季节变化趋势在2005与2006年存在差异;2)从土壤剖面层次来看,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数量大于10~20 cm土层;3)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数量大小顺序为: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芽孢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4)不同灌丛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总数量不同表现为:高山柳灌丛〉杜鹃灌丛〉金露梅灌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灌丛 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坏疽病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姜红霞 杨成德 +4 位作者 薛莉 蒲崇建 陈秀蓉 尚勋武 李昌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31,共9页
本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坏疽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等。结果表明,该病害在块茎上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病斑,病斑呈土黄色至淡紫色,大小约1~3cm,其中央有小黑点。从甘肃省采集到的马铃薯坏疽病26份标样中分离得到8个茎点霉属真菌... 本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坏疽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等。结果表明,该病害在块茎上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病斑,病斑呈土黄色至淡紫色,大小约1~3cm,其中央有小黑点。从甘肃省采集到的马铃薯坏疽病26份标样中分离得到8个茎点霉属真菌分离物,经形态特征比对和致病性测定鉴定为同一种真菌分离物,且在症状特征、病原形态学、生化特征及ITS序列分析基础上鉴定该病原物为Phoma foveata;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5%多菌灵磺酸盐、5%菌毒清、10%苯醚甲环唑、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对马铃薯坏疽病菌抑菌能力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2.43×10-5,1.77×10-2,7.40×10-2,1.31×10-1和2.31×10-1μg/mL;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分生孢子萌发率均在20℃最高;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有差异,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其分生孢子在pH值为3~10时均可萌发,但pH为6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本研究为国内首次详细报道该病害,该结果为甘肃省有效控制马铃薯坏疽病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病 PHOMA foveata 形态特征 ITS序列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线叶嵩草内生细菌X4的产吲哚乙酸、解磷、抗菌和耐盐特性研究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27
18
作者 高晓星 满百膺 +1 位作者 陈秀蓉 杨成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线叶嵩草内生细菌X4分离自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对其产吲哚乙酸、解磷、抗菌和耐盐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在含色氨酸的金氏培养基中分泌吲哚乙酸的量为50.74mg/L,溶磷圈直径/菌落直径(D/d)值分别为3.23和4.31,对辣椒立枯... 线叶嵩草内生细菌X4分离自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对其产吲哚乙酸、解磷、抗菌和耐盐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在含色氨酸的金氏培养基中分泌吲哚乙酸的量为50.74mg/L,溶磷圈直径/菌落直径(D/d)值分别为3.23和4.31,对辣椒立枯丝核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番茄灰霉病菌都有抑制作用,且致菌丝生长畸形,菌落生长的酸碱度范围为7~10,耐NaCl溶液范围为<7%,菌体短杆状,革兰氏阴性,无芽孢,16SrDNA序列与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最为接近。该菌具有微生物杀菌剂、改良土壤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普城沙雷氏菌 生物学 16S rDNA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枯萎病(Fusarium avenaceum)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玉琴 杨成德 +2 位作者 陈秀蓉 薛莉 苏建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3,共6页
对甘肃省马铃薯枯萎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多细胞,大小为(12.5~30)μm×(2.5~5)μm;小型分生孢子数量较多,无色,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4.70~12.94)μm× ... 对甘肃省马铃薯枯萎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多细胞,大小为(12.5~30)μm×(2.5~5)μm;小型分生孢子数量较多,无色,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4.70~12.94)μm× (1.76~2.35)μm; ITS序列分析表明,病原菌与Fusarium avenaceum (JN6317483)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到100%,结合形态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该病原菌在5~4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0℃;供试的碳、氮源中,果糖和亮氨酸对该菌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而显著抑制菌丝生长的是氯醛糖和碳酸铵(P<0.05);不同类型培养基中,燕麦片培养基对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枯萎病 鉴定 培养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9
20
作者 邓刚 屈星 +2 位作者 陈秀蓉 杨成德 薛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1,共5页
采自发病番茄植株上分离获得的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生理生化以及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张掖市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 采自发病番茄植株上分离获得的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生理生化以及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张掖市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 Young,Dye&Wikie],为此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叶斑病 致病性测定 生理生化 16S rDNA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