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EPR监测乳腺癌肿瘤微环境氧分压水平作为化疗敏感的指标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蔡明
杨得娟
+2 位作者
胡飞翔
任国胜
何光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9-59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在介导肿瘤获得性耐药的外源性因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依赖于肿瘤微环境氧分压(oxygen pressure,pO_2)水平状况。该研究拟探讨基于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在介导肿瘤获得性耐药的外源性因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依赖于肿瘤微环境氧分压(oxygen pressure,pO_2)水平状况。该研究拟探讨基于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监测肿瘤富氧环境下增加化疗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MCF-7细胞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通过EPR监测化疗时肿瘤组织pO_2的水平。比较基于pO_2峰值化疗与常规化疗不同模式下肿瘤体积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灌注检测仪检测肿瘤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RBF),分光光度计检测肿瘤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H-DH)、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SCR)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 O)活性。结果:基于pO_2峰值化疗及常规化疗后较对照组肿瘤体积均显著缩小[(1 220.75±148.91)mm^3、(1 788.42±172.30)mm^3和(2 512.55±201.22)mm^3,P<0.01],但基于pO_2峰值化疗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51.43%vs 28.82%,P<0.01);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检测进一步证实,基于pO_2峰值化疗较常规化疗更利于杀伤肿瘤细胞(P<0.001)。该研究初步研究了肿瘤微环境pO_2变化的机制:这与化疗后肿瘤组织线粒体耗氧与组织局部血流量之间的平衡改变有关。结论:基于EPR氧测定技术实现对肿瘤组织pO_2的长期监测,并以pO_2峰水平作为化疗时间窗提高化疗敏感性,为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肿瘤微环境
氧分压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调Ku70促进DDB1/2在双链断裂DNA聚集
2
作者
曾蓓蕾
杨得娟
+2 位作者
罗鑫荣
任国胜
程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结合蛋白DDB1/2复合物在Ku70缺失的条件下与双链断裂DNA(double-strand breaks,DSB)亲和力的变化及下调DDB1对DSB修复的影响。方法针对人类Ku70构建编码shRNA序列的重组腺病毒并感染细胞,建立Ku70蛋白表达沉默的细胞株,...
目的探讨DNA损伤结合蛋白DDB1/2复合物在Ku70缺失的条件下与双链断裂DNA(double-strand breaks,DSB)亲和力的变化及下调DDB1对DSB修复的影响。方法针对人类Ku70构建编码shRNA序列的重组腺病毒并感染细胞,建立Ku70蛋白表达沉默的细胞株,以博来霉素(bleomycin,Bleo)或新制癌菌素(neocarzinostatin,Ncs)诱导DNA双链断裂,利用DNA损伤修复蛋白与损伤染色质的高亲和力,分段提取细胞蛋白组分,Western blot检测DDB1/2在各组分的分布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诱导DNA双链断裂前后DDB1与损伤染色质亲和力的变化。沉默DDB1,Western blot检测在不同条件下γ-H2AX的去磷酸化效率。结果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Ku70蛋白水平在Ku70shRNA重组腺病毒感染后4d显著下调,6d达到最低。与Ku70正常细胞相比,在Ku70沉默后诱导DSB,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DB1/2主要分布在与染色质紧密结合的组分,免疫荧光同样表现出其与染色质亲和力增高。并且在Ku缺失的条件下,Western blot显示下调DDB1能显著降低γ-H2AX去磷酸化效率(P<0.01)。结论下调Ku70可促进DDB1/2在双链断裂DNA聚集,且下调DDB1影响DSB修复,说明DDB1/2可能参与了不依赖于Ku的双链断裂的修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B1/2
染色质聚集
KU70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EGγ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3
作者
易子楹
杨得娟
+1 位作者
廖雪莲
王小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6-681,共6页
目的:研究REGγ基因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生物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REGγ的表达差异以及转移淋巴结中REG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不同人乳腺癌细胞系REGγ的表...
目的:研究REGγ基因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生物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REGγ的表达差异以及转移淋巴结中REG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不同人乳腺癌细胞系REGγ的表达差异。构建REGγ基因过表达和干扰载体并将其导入MDA-MB-231细胞中,然后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证实REGγ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提示REGγ在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8.57%)和转移淋巴结(阳性表达率为87.5%)中较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0)明显高表达(χ2=25.390,P=0.000;χ2=12.440,P=0.000)。MDA-MB-231细胞过表达REGγ后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使细胞侵袭能力增强(t=22.974,P=0.000);干扰REGγ后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使细胞侵袭能力减弱(t=12.118,P=0.000)。结论:REGγ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γ
MDA-MB-231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PR监测乳腺癌肿瘤微环境氧分压水平作为化疗敏感的指标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蔡明
杨得娟
胡飞翔
任国胜
何光龙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俄亥俄州立大学EPR核心实验室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9-595,共7页
文摘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在介导肿瘤获得性耐药的外源性因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依赖于肿瘤微环境氧分压(oxygen pressure,pO_2)水平状况。该研究拟探讨基于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监测肿瘤富氧环境下增加化疗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MCF-7细胞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通过EPR监测化疗时肿瘤组织pO_2的水平。比较基于pO_2峰值化疗与常规化疗不同模式下肿瘤体积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灌注检测仪检测肿瘤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RBF),分光光度计检测肿瘤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H-DH)、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SCR)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 O)活性。结果:基于pO_2峰值化疗及常规化疗后较对照组肿瘤体积均显著缩小[(1 220.75±148.91)mm^3、(1 788.42±172.30)mm^3和(2 512.55±201.22)mm^3,P<0.01],但基于pO_2峰值化疗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51.43%vs 28.82%,P<0.01);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检测进一步证实,基于pO_2峰值化疗较常规化疗更利于杀伤肿瘤细胞(P<0.001)。该研究初步研究了肿瘤微环境pO_2变化的机制:这与化疗后肿瘤组织线粒体耗氧与组织局部血流量之间的平衡改变有关。结论:基于EPR氧测定技术实现对肿瘤组织pO_2的长期监测,并以pO_2峰水平作为化疗时间窗提高化疗敏感性,为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肿瘤微环境
氧分压
乳腺癌
Keywords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pO2
Breast cancer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调Ku70促进DDB1/2在双链断裂DNA聚集
2
作者
曾蓓蕾
杨得娟
罗鑫荣
任国胜
程巧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81101653)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1jj A10037)~~
文摘
目的探讨DNA损伤结合蛋白DDB1/2复合物在Ku70缺失的条件下与双链断裂DNA(double-strand breaks,DSB)亲和力的变化及下调DDB1对DSB修复的影响。方法针对人类Ku70构建编码shRNA序列的重组腺病毒并感染细胞,建立Ku70蛋白表达沉默的细胞株,以博来霉素(bleomycin,Bleo)或新制癌菌素(neocarzinostatin,Ncs)诱导DNA双链断裂,利用DNA损伤修复蛋白与损伤染色质的高亲和力,分段提取细胞蛋白组分,Western blot检测DDB1/2在各组分的分布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诱导DNA双链断裂前后DDB1与损伤染色质亲和力的变化。沉默DDB1,Western blot检测在不同条件下γ-H2AX的去磷酸化效率。结果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Ku70蛋白水平在Ku70shRNA重组腺病毒感染后4d显著下调,6d达到最低。与Ku70正常细胞相比,在Ku70沉默后诱导DSB,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DB1/2主要分布在与染色质紧密结合的组分,免疫荧光同样表现出其与染色质亲和力增高。并且在Ku缺失的条件下,Western blot显示下调DDB1能显著降低γ-H2AX去磷酸化效率(P<0.01)。结论下调Ku70可促进DDB1/2在双链断裂DNA聚集,且下调DDB1影响DSB修复,说明DDB1/2可能参与了不依赖于Ku的双链断裂的修复途径。
关键词
DDB1/2
染色质聚集
KU70
DNA损伤
Keywords
DDB1/2
DSB
chromatin recruitment
Ku70
分类号
R394.3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EGγ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3
作者
易子楹
杨得娟
廖雪莲
王小毅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6-68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编号:81272928)
重庆市卫生局资助项目(编号:2015HBRC003)
文摘
目的:研究REGγ基因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生物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REGγ的表达差异以及转移淋巴结中REG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不同人乳腺癌细胞系REGγ的表达差异。构建REGγ基因过表达和干扰载体并将其导入MDA-MB-231细胞中,然后用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分别从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证实REGγ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提示REGγ在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8.57%)和转移淋巴结(阳性表达率为87.5%)中较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0)明显高表达(χ2=25.390,P=0.000;χ2=12.440,P=0.000)。MDA-MB-231细胞过表达REGγ后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使细胞侵袭能力增强(t=22.974,P=0.000);干扰REGγ后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使细胞侵袭能力减弱(t=12.118,P=0.000)。结论:REGγ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关键词
REGγ
MDA-MB-231
上皮-间充质转化
Keywords
REGγ MDA-MB-231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EPR监测乳腺癌肿瘤微环境氧分压水平作为化疗敏感的指标研究
蔡明
杨得娟
胡飞翔
任国胜
何光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调Ku70促进DDB1/2在双链断裂DNA聚集
曾蓓蕾
杨得娟
罗鑫荣
任国胜
程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REGγ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易子楹
杨得娟
廖雪莲
王小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