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赦制略论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国誉 晋文 《学海》 CSSCI 2004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汉代是赦免经常化、制度化的历史时期。对秦亡教训的反思、经学治国原则的施行 ,以及种种现实需求的驱动 ,使得赦的应用空前兴盛 ,并形成专擅、随意和“盛时赦少 ,乱时赦多”的特点 ,对汉代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汉代 赦免制度 经学治国思想 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教学视域下高师历史文选教材选文策略的再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国誉 汤惠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4-87,共4页
高师院校"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材的选文策略与普通本科院校应该有所区别,在选文类型方面,要追随中学教材编写趋向,坚持"大史料观",尽量丰富教材选篇类型。同时也要坚持有所侧重,多介绍常见典籍,并对一些重点作者的... 高师院校"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材的选文策略与普通本科院校应该有所区别,在选文类型方面,要追随中学教材编写趋向,坚持"大史料观",尽量丰富教材选篇类型。同时也要坚持有所侧重,多介绍常见典籍,并对一些重点作者的作品要尽可能采用。选文篇目方面,应尽量采用那些反映主要历史进程与基本历史事实的典型篇章,对传统史部典籍以外的选文来源,也要坚持史料选取导向,努力揭示其史学意蕴与内涵。对选文进行排序时,则应采用横切而非纵切方式,以史料体裁类型划分,分别介绍各类史料之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文选教材 选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禄不为贪”——对两汉士大夫官僚食禄心态与取向的宏观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国誉 汤惠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3,共9页
秦汉社会转型变局下,士人群体传统食禄模式遭遇困境与冲突,两汉士大夫官僚为此作出因应与调整,形成新的食禄心态与取向。这一食禄心态的表现包括:"仕不为禄""禄不为己"及多分俸之举等。这些倾向的发生,既源自士人... 秦汉社会转型变局下,士人群体传统食禄模式遭遇困境与冲突,两汉士大夫官僚为此作出因应与调整,形成新的食禄心态与取向。这一食禄心态的表现包括:"仕不为禄""禄不为己"及多分俸之举等。这些倾向的发生,既源自士人们从先秦时代开始形成的对任何形式的"受财"均保持警惕的传统,受到儒家"义利对立观"的直接作用,同时也离不开道家与周易思想的长期濡染,并且有可能受到了两汉豪放尚侠社会风气的影响。但"干禄不为贪"口号的提出,从本质上看,或是两汉士人阶层面对经济地位已然不独立的不利状况,努力保持对禄食的最小依赖,重新寻回理论与精神平衡的独特应对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士大夫官僚 食禄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禁”还是“飨宴”?——汉唐北宋赐酺举措缘起、背景与施行动因的再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国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2,共9页
汉唐北宋时代的"酒禁"政策并不能直观地理解为"禁民饮酒"。"禁群饮"之举在当时虽有发生,却始终并非一项整体与长期的国家政策,在其已然宣布的时期之内,执行与贯彻的力度也大可存疑。笼统地以"酒禁&q... 汉唐北宋时代的"酒禁"政策并不能直观地理解为"禁民饮酒"。"禁群饮"之举在当时虽有发生,却始终并非一项整体与长期的国家政策,在其已然宣布的时期之内,执行与贯彻的力度也大可存疑。笼统地以"酒禁"或"禁群饮"政策的存在来解释赐酺举措发生和存续的合理性缺乏说服力。酺会在汉唐北宋的不断发生、持续流行,根本原因在于其最为核心的内容与意义是飨宴欢会。其给民众带来更热烈的欢宴体验、更加丰富的公共活动内涵以及更为广大的社交活动平台,同时为统治者提供得力的政治工具。赐酺之举的丰富功能使得其能够横历不同王朝,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北宋 酒禁 赐酺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的刑罚减免述论
5
作者 杨国誉 晋文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秦汉时期,律法的制定和执行者们已能注意针对特殊人群、特定情况和特定情节作出相应的刑罚减免规定和决定,从而使得秦汉律法中的刑罚减免体系得以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司法实践中还出现了自杀免罪、去职免罪、以功赎罪、替... 秦汉时期,律法的制定和执行者们已能注意针对特殊人群、特定情况和特定情节作出相应的刑罚减免规定和决定,从而使得秦汉律法中的刑罚减免体系得以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司法实践中还出现了自杀免罪、去职免罪、以功赎罪、替代免刑,以及基于"原心定罪"的减罪等若干免罪司法惯例。这些律法规定与司法习惯反映出秦汉立法和司法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作为封建社会人治模式的产物,秦汉时期刑罚减免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其与生俱来的时代局限也是在所难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律法 司法习惯 刑罚减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出西晋“田产争讼爰书”简册看汉晋法制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杨国誉 汤惠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临泽晋简"蕴含汉晋法制史方面的丰富的研究意义。结合对既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后所获得的总体认识,依据该批简牍简文的内容记载,可以将其判定为"爰书"文书。该份文书记录了西晋建兴元年临泽县孙氏兄弟三人争讼田产... "临泽晋简"蕴含汉晋法制史方面的丰富的研究意义。结合对既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后所获得的总体认识,依据该批简牍简文的内容记载,可以将其判定为"爰书"文书。该份文书记录了西晋建兴元年临泽县孙氏兄弟三人争讼田产及临泽县廷作出相应处理与裁判的前后过程,揭示了汉晋时代的诉讼体制在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审理层级、审理步骤与程序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并反映出汉晋时代司法实践中具有的"最高原则"的统摄与影响、耻讼与息讼观念的流行、"罪刑法定"原则的未为信用等几种实际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法制 临泽晋简 田产争讼爰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