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轮壳模态参数识别及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溧 储文彬 +3 位作者 陈雷磊 谭征宇 王佳 杨啟梁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针对某型商用车发动机飞轮壳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基于Block Lanczos算法获取飞轮壳的计算模态参数,基于PolyMax算法提取飞轮壳的试验模态参数。运用模态置信准则(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MAC)对试验模态振型和计算模态振型的相... 针对某型商用车发动机飞轮壳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基于Block Lanczos算法获取飞轮壳的计算模态参数,基于PolyMax算法提取飞轮壳的试验模态参数。运用模态置信准则(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MAC)对试验模态振型和计算模态振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更准确地识别模态参数并提升测试效率,对测点MAC值进行灵敏度分析,优化试验线框模型的测点布置。使用结构优化方法,对飞轮壳有限元模型结构参数进行修正,提升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测点的模态参数识别及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验证并提升飞轮壳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可为同类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和模型修正提供参考,也为飞轮壳的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壳 模态分析 模态验证 灵敏度分析 有限元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油底壳穿孔板隔声罩优化设计
2
作者 胡溧 王彬庆 +3 位作者 王佳 谭征宇 杨啟梁 王华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某型柴油机的油底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声振特性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设计穿孔板隔声罩的共振频带范围。使用粒子群算法针对共振频率进行穿孔板参数的优化设计,再通过阻抗管试验确定小孔分布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对穿孔板隔声罩进行多目... 以某型柴油机的油底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声振特性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设计穿孔板隔声罩的共振频带范围。使用粒子群算法针对共振频率进行穿孔板参数的优化设计,再通过阻抗管试验确定小孔分布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对穿孔板隔声罩进行多目标形貌优化设计以避开共振及激励频率。目标柴油机上加装优化的油底壳穿孔板隔声罩后,整机总声压级降低0.5 d B,降噪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油底壳 声振特性 穿孔板隔声罩 优化设计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坏路工况下冷却模块的加速耐久试验研究
3
作者 魏峰 胡溧 +2 位作者 杨啟梁 李兴山 许晶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1,共7页
提出一种加速疲劳试验功率谱编辑法。以某款商用车道路试验载荷谱为基础,通过分析各路况下的频域特征,结合冷却模块的计算模态结果,确认导致冷却模块失效的风险路况。基于采集的载荷信号计算得到各路况疲劳损伤谱分量,应用Miner线性叠... 提出一种加速疲劳试验功率谱编辑法。以某款商用车道路试验载荷谱为基础,通过分析各路况下的频域特征,结合冷却模块的计算模态结果,确认导致冷却模块失效的风险路况。基于采集的载荷信号计算得到各路况疲劳损伤谱分量,应用Miner线性叠理论获得总疲劳损伤,最终编辑生成台架加速试验用功率谱。通过对加速谱时域、幅值域和频域角度的对比,验证加速谱台架响应统计特征与原始谱的一致性。冷却模块的台架耐久试验表明,将振动量级提高1.85倍,通过57 h的台架试验模拟完成三种风险路段数百小时的道路试验。并复现道路试验的失效故障,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试验 冷却模块 模拟试验 疲劳损伤谱 载荷谱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12自由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隔振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健 杨啟梁 +2 位作者 胡溧 杨胜 杨培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某轻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动力总成和车身两个刚体的12自由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ADAMS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确定发动机怠速激励的方法。采用该模型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 以某轻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动力总成和车身两个刚体的12自由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ADAMS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确定发动机怠速激励的方法。采用该模型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二者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12自由度ADAMS模型和确定的发动机激励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 悬置系统 怠速隔振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颗粒阻尼复合板结构的带隙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溧 杨驰杰 +1 位作者 杨啟梁 施耀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2,共6页
首次将颗粒阻尼运用到局域共振型性周期结构中,推导和验证了周期颗粒阻尼复合结构带隙的计算公式。通过设计一种周期颗粒阻尼复合板结构并测试该结构的振动传输特性,探究周期颗粒阻尼复合结构带隙特性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果显... 首次将颗粒阻尼运用到局域共振型性周期结构中,推导和验证了周期颗粒阻尼复合结构带隙的计算公式。通过设计一种周期颗粒阻尼复合板结构并测试该结构的振动传输特性,探究周期颗粒阻尼复合结构带隙特性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周期颗粒阻尼复合板结构的传输特性中会出现一个振动剧烈衰减区,说明周期颗粒阻尼结构具有带隙特性;②周期配重的板结构带隙起始频率会随着质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当配重50 g时带隙起始频率最大;③相比较配重同等质量的结构,周期颗粒阻尼结构带隙均变宽,且最大衰减幅值均变大。④当颗粒阻尼器间距为0 cm、2 cm、4 cm、6 cm时,周期颗粒阻尼复合板结构带隙宽度分别为100 Hz、170 Hz、230 Hz、400 Hz,带隙宽度逐渐变大,且最大衰减幅值也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颗粒阻尼 带隙 质量 损耗因子 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下颗粒阻尼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溧 涂迪 +1 位作者 杨啟梁 徐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6,共6页
利用稳态能量流法对直流电磁场作用下颗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情况下,通过施加直流电磁场的方法,可以改变颗粒阻尼器阻尼性能;在较低振动加速度幅值(<32.5 m/s^2)下,颗粒体产生的损耗功率和损... 利用稳态能量流法对直流电磁场作用下颗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情况下,通过施加直流电磁场的方法,可以改变颗粒阻尼器阻尼性能;在较低振动加速度幅值(<32.5 m/s^2)下,颗粒体产生的损耗功率和损耗因子随电流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当振动加速度增大到32.5 m/s^2后,损耗功率和损耗因子会随电流强度的增强而增大。阻尼颗粒的有效质量随激励幅值的增加呈先平缓再降低的趋势,且电流强度的变化对有效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颗粒阻尼器 损耗功率 损耗因子 有效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怠速工况汽车空调声品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溧 杨航 +1 位作者 杨啟梁 许晶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0,共6页
对汽车空调进行了声品质评价研究,通过主观评价和参量客观分析,得出怠速工况下汽车空调声品质主观评分及对应的客观评价指标,并提出了声品质主观评价方案,建立了汽车空调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烦恼度模型和主观评价指标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 对汽车空调进行了声品质评价研究,通过主观评价和参量客观分析,得出怠速工况下汽车空调声品质主观评分及对应的客观评价指标,并提出了声品质主观评价方案,建立了汽车空调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烦恼度模型和主观评价指标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空调压缩机开启时声品质主要受嗡响指标影响,中高风速下,其声品质主要受轰响指标影响;通过主观评价指标可有效预测烦恼度;在不同工作模式下,主观评价指标的主要影响客观参数亦不相同,空调声品质优化工作应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品质 汽车空调 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车速下商用车驾驶室抖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溧 崔嵘 +1 位作者 杨啟梁 陶玉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
为解决某商用车在特定车速下发生驾驶室异常抖动问题,通过偏频实验、道路平顺性试验、驾驶室悬置的隔振率测试,结合频谱分析和相干分析以及有限元分析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汽车在特定车速下异常振动的振源与传递路径。结果表明:当车速在4... 为解决某商用车在特定车速下发生驾驶室异常抖动问题,通过偏频实验、道路平顺性试验、驾驶室悬置的隔振率测试,结合频谱分析和相干分析以及有限元分析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汽车在特定车速下异常振动的振源与传递路径。结果表明:当车速在45 km/h左右时,车轮产生的激振频率与驾驶室的固有频率和车架的一阶模态接近,导致共振。针对引起该驾驶室异常振动的激励源提出改进建议,消除异常振动现象,并为该类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故障诊断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测试 频谱分析 相干性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变速箱箱体共振时的声品质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溧 杨航 +1 位作者 杨啟梁 王博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对变速箱箱体共振时的噪声声品质进行评价,通过参考语义细分法的主观评价和计算声品质客观参量建立变速箱模态共振工况下的声品质评价模型。结合多种主观评价试验方法优缺点,采用改进的参考语义细分法。选取主要的声品质客观参量进行... 为对变速箱箱体共振时的噪声声品质进行评价,通过参考语义细分法的主观评价和计算声品质客观参量建立变速箱模态共振工况下的声品质评价模型。结合多种主观评价试验方法优缺点,采用改进的参考语义细分法。选取主要的声品质客观参量进行计算,试验数据表明,在371 Hz、460 Hz和492 Hz等低阶共振频率激励下,变速箱箱体产生噪声的响度较高,尖锐度、波动度和粗糙度较相对较低,但烦躁度值相对较高。在652 Hz和813 Hz共振频率激励下,噪声引起的烦躁度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箱 模态 声品质 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墨铸铁发动机缸体噪声辐射测试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溧 何一鸣 +1 位作者 杨啟梁 王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为准确分析蠕墨铸铁发动机缸体噪声辐射特性,基于LMS Test.Lab软件,使用力锤冲击激励法分别对灰铸铁和蠕墨铸铁铸成的发动机缸体进行振动噪声测试,基于理论推导出的力能量和声能量计算公式,使用激励力加权系数法进行加权分析。分析结果... 为准确分析蠕墨铸铁发动机缸体噪声辐射特性,基于LMS Test.Lab软件,使用力锤冲击激励法分别对灰铸铁和蠕墨铸铁铸成的发动机缸体进行振动噪声测试,基于理论推导出的力能量和声能量计算公式,使用激励力加权系数法进行加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被测的蠕墨铸铁发动机缸体力-声能量转换效率比灰铸铁发动机缸体力-声能量转换效率低35.43%,降噪性能优于灰铸铁发动机缸体。此研究表明力-声能量转换效率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分析不同材料发动机缸体的噪声辐射性能,为改善发动机缸体的噪声辐射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缸体 蠕墨铸铁 声能量 力-声能量转换效率 模态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被引量:19
11
作者 严运兵 张光德 杨启梁 《中国冶金教育》 2011年第3期54-56,59,共4页
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对车辆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变化,探讨了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建立了新的实践教学... 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发展对车辆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变化,探讨了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建立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重点围绕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讨论了具体的改革实践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当前车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算法的柴油机噪声激励源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溧 贺献博 +3 位作者 谭征宇 杨啟梁 王佳 陈雷磊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3,44,共8页
基于负熵极大化算法的盲源分离技术,结合小波变换谱分析技术提出了自适应系数负熵极大化盲源分离算法及连续小波变换(adaption negentropy maximum–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ANM–CWT)综合分析技术。并利用ANM–CWT分析技术,成功... 基于负熵极大化算法的盲源分离技术,结合小波变换谱分析技术提出了自适应系数负熵极大化盲源分离算法及连续小波变换(adaption negentropy maximum–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ANM–CWT)综合分析技术。并利用ANM–CWT分析技术,成功识别出了怠速工况下发动机由燃烧产生的燃烧噪声激励源、由机械运动产生的机械噪声激励源及由活塞敲击气缸壁而产生的异响噪声激励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熵 盲源分离 振源诊断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动力学模型验证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海清 杨啟梁 +1 位作者 胡溧 袁爽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利用某轻型客车的CATIA三维设计数模进行运动仿真,得到悬架线刚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运动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在ADAMS/Car中建立了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悬架的线刚度,并通过与CATIA中运动... 利用某轻型客车的CATIA三维设计数模进行运动仿真,得到悬架线刚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运动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在ADAMS/Car中建立了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悬架的线刚度,并通过与CATIA中运动仿真计算所得的线刚度对比分析,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独立悬架的动力学模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双横臂独立悬架 悬架线刚度 ADAMS CA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杠杆法分析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啟梁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7,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分析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新方法。将自动变速器中的行星传动机构简化为等效杠杆,利用等效杠杆的受力平衡图和转速关系图,可以直观判断单向离合器的接合或分离、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以及动力传递路线。用等效杠杆法对日本... 介绍了一种分析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新方法。将自动变速器中的行星传动机构简化为等效杠杆,利用等效杠杆的受力平衡图和转速关系图,可以直观判断单向离合器的接合或分离、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以及动力传递路线。用等效杠杆法对日本丰田A340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分析表明,采用单向离合器作为换挡执行元件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非常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 杠杆法 单向离合器 换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碰撞复合阻尼系统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溧 黄显锋 +1 位作者 杨啟梁 崔玉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2,69,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磁-碰撞复合阻尼减振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振动系统在复合阻尼作用下的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分别测得相同初始位移激励下振动系统的自由振动、加碰撞阻尼的振动以及加电磁-碰撞复合阻尼的振动曲线。实验验证了复...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磁-碰撞复合阻尼减振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振动系统在复合阻尼作用下的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分别测得相同初始位移激励下振动系统的自由振动、加碰撞阻尼的振动以及加电磁-碰撞复合阻尼的振动曲线。实验验证了复合阻尼系统减振效果和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自由振动相比较,加碰撞阻尼和加电磁-碰撞复合阻尼能够加快减小振动系统振动的振幅,其中电磁-碰撞复合阻尼的减振效果最明显。最后利用理论模型得到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复合阻尼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复合阻尼系统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系统 碰撞阻尼 电磁阻尼 复合阻尼 振幅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双层隔振系统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溧 陶玉勇 +1 位作者 杨啟梁 崔嵘 《科技通报》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将颗粒阻尼和双层隔振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颗粒阻尼双层隔振系统。通过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得到的系统固有频率,验证了实验装置的正确性;实验测量不同外界激励的上层机组加速度信号,运用时域信号衰减法对比分析了系统阻尼随各... 将颗粒阻尼和双层隔振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颗粒阻尼双层隔振系统。通过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得到的系统固有频率,验证了实验装置的正确性;实验测量不同外界激励的上层机组加速度信号,运用时域信号衰减法对比分析了系统阻尼随各主要参数非线性变化的特性,并拟合了阻尼比公式;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仿真,验证了所拟合阻尼比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双层隔振 时域信号衰减法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镍氢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慧勇 罗永革 +1 位作者 杨启梁 佘建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论述了国内外关于车载电池SOC计算方法及电池管理内容、方法与策略研究,特别是电池热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针对每一部分,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观点,并指出应当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主动的管理电池。
关键词 电池管理系统 SOC 动态监控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镍氢电池管理系统电压采集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慧勇 罗永革 +1 位作者 佘建强 杨启梁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8,共4页
电动汽车蓄电池组由多个蓄电池串联组成,电压的测量有一定困难。本文设计了一种电池管理硬件系统,并介绍几种基于隔离光耦的电压测量电路,设计出一种实用的测量电路。
关键词 电压测量 蓄电池组 线性光耦 HCNR2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风对高速汽车行驶稳定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啟梁 钟东阶 《汽车科技》 2005年第4期18-20,共3页
汽车高速运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受侧向风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影响规律与侧风气动中心的位置密切相关。但是,对侧向风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与气动中心和中性转向点的相对位置相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取决于气动中心和质心的相对... 汽车高速运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受侧向风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影响规律与侧风气动中心的位置密切相关。但是,对侧向风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与气动中心和中性转向点的相对位置相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取决于气动中心和质心的相对位置。基于二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软件对侧风引起的汽车行驶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认为汽车在侧风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取决于侧风气动中心与中性转向点的相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 操纵稳定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Works的某车架铆接方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纪飞龙 杨启梁 +2 位作者 马迅 徐茂林 杨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分别采用3种方式模拟某车架横梁和纵梁的铆接。利用HyperWorks的Optistruct求解器计算3种模型的弯曲、扭转刚度和模态。计算结果表明,rbe2单元模拟铆接比rbe2+beam单元模拟铆接的刚度大。弯曲、扭转刚度和模态频率的差别都小于5%,可以... 分别采用3种方式模拟某车架横梁和纵梁的铆接。利用HyperWorks的Optistruct求解器计算3种模型的弯曲、扭转刚度和模态。计算结果表明,rbe2单元模拟铆接比rbe2+beam单元模拟铆接的刚度大。弯曲、扭转刚度和模态频率的差别都小于5%,可以认为是等效的。由于点对点的rbe2模拟连接简单方便,在车架刚度、模态分析时推荐采用rbe2模拟铆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 铆接 刚度 模态 rbe2 rbe2+b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