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调控对椰枣体胚发生的生理响应及体系优化
1
作者 张宁 张婷芊 +4 位作者 韩宇晶 张馨月 杨力颖 符海泉 胡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椰枣为棕榈科作物,雌雄异株,基因高度杂合,性状分离严重。种苗繁育依赖于无性繁殖,组织培养技术是目前实现椰枣种苗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手段。但是,体胚发生困难、诱导周期长导致体系构建困难、组培成本高,研究激素调控对椰枣体胚内源代谢... 椰枣为棕榈科作物,雌雄异株,基因高度杂合,性状分离严重。种苗繁育依赖于无性繁殖,组织培养技术是目前实现椰枣种苗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手段。但是,体胚发生困难、诱导周期长导致体系构建困难、组培成本高,研究激素调控对椰枣体胚内源代谢物质的影响,优化体胚发生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基于前期对椰枣外植体种类的筛选、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MS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进行筛选配比,从愈伤组织中诱导出体胚,计算体胚发生率、诱导周期及成活率,对不同激素水平下获得的椰枣体胚进行取样,观察体胚的形态变化规律;测定样品中总蛋白(Cpr)、可溶性糖(WSS)、过氧化氢还原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氨基酸(AA)、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赤霉素(GA)等指标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_(5)(MS+30 g/L蔗糖+2 mg/L NAA+2 mg/L 6-BA+3 mg/L 2,4-D+3 mg/L 2-ip)处理的体胚发生时间最短,在C_(9)(MS+30 g/L蔗糖+3 mg/L NAA+3 mg/L 6-BA+2 mg/L 2,4-D+3 mg/L 2-ip)处理下,体胚中过氧化氢酶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最高,在C5处理下,蛋白质含量最高;变异系数最大的为谷胱甘肽还原酶含量,极差最大的是氨基酸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均与谷胱甘肽还原酶相关性最强,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相关性最强;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8.714%,第1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3.877,贡献率为43.076%,在第1个主成分中,主要由生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赤霉素含量这4个指标共同影响,其中生长素含量的特征值最大为0.921,主要反映生长素对体胚发生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优化椰枣体胚发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实现椰枣高效快繁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枣 体胚 激素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江引种椰枣种实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丁兵 李莲芳 +3 位作者 王慷林 王文俊 杨力颖 武程鹏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4,75,共10页
对云南元江引种栽培的32株椰枣种实性状开展多样性分析,初步确定其群体中的优良单株,为进一步研究和良种选育提供基础。对32株椰枣种实的11个指标,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诠释其种实多样性,初步确定其群体中的优良单... 对云南元江引种栽培的32株椰枣种实性状开展多样性分析,初步确定其群体中的优良单株,为进一步研究和良种选育提供基础。对32株椰枣种实的11个指标,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诠释其种实多样性,初步确定其群体中的优良单株。椰枣单株果实的平均横径、纵径、单果干质量和鲜果可食率分别为1.9~2.7 cm、2.9~4.2 cm、1.9~5.6 g和77.8%~94.9%;种子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29.9%),单果干质量次之(29.7%),鲜果可食率变异系数最小(5.3%)。单果干质量与其余指标间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鲜果可食率与果实含水率、种子横径、纵径、种子鲜质量和种子含水率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得分≥1.000作为良种单株选育的标准,32株椰枣仅5株入选,占总株数的15.6%。椰枣单株种实的多样性丰富,优良单株在居群中的比例较低,良种选育对提高其产量和产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枣 种实性状 多样性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印度醋栗种实特征与发芽性状
3
作者 武程鹏 杨力颖 +4 位作者 李莲芳 王文俊 侯海雄 丁兵 李正银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了解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种实特征和发芽性状,在观测种实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和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测定果实、种实和种子发芽性状及果实和种实成苗性状。结果表明,西印度醋栗为多心室核果状蒴果,种实以3或4心室为主,... 为了解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种实特征和发芽性状,在观测种实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和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测定果实、种实和种子发芽性状及果实和种实成苗性状。结果表明,西印度醋栗为多心室核果状蒴果,种实以3或4心室为主,偶具2或5~8心室;每心室1粒种子,偶有2粒。地面收集种实的千粒重低于树上收集种实,分别为6.89和9.15 g;地面收集和树上采集种实的饱满度差别不大,具3心室种实的饱满度均较高。种实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成苗率均高于果实;地面收集种实和种子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成苗率均高于树上采集果实;具3心室种实中种子的发芽性状优于具4心室种实。西印度醋栗果肉对其发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成熟度较高种实和种子的发芽和成苗性状较优。在生产实践中,可采用地面收集的3心室种实进行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实特征 发芽性状 成苗性状 西印度醋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椰子种质资源及其适应性调查报告——以元江县、河口县为例
4
作者 李和帅 张照华 +5 位作者 王富有 杨慰农 唐龙祥 吴翼 杨力颖 范海阔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30-37,共8页
调查了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元江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河口县)的椰子分布和生长状况,发现这2个县境内均有椰子生长,而且长势较好;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元江县、河口县海... 调查了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元江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河口县)的椰子分布和生长状况,发现这2个县境内均有椰子生长,而且长势较好;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元江县、河口县海拔500 m以下地区的气候、环境完全适合椰子生长;并提出椰子产业化发展建议,以期为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地区 椰子 种质资源 适应性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印度醋栗枝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润庚 丁骁 +3 位作者 杨力颖 张曼 张颖君 赵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259,共8页
对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 Skeels)枝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植物的安全食用和药用研发提供参考。采用溶剂回流提取得到西印度醋栗枝叶的全组分样品,然后按照极性大小进一步对全组分进行分组划段... 对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 Skeels)枝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植物的安全食用和药用研发提供参考。采用溶剂回流提取得到西印度醋栗枝叶的全组分样品,然后按照极性大小进一步对全组分进行分组划段,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组分,以及乙醇洗脱组分和水溶出组分;以半抑制浓度(IC_(50))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通过经典急毒实验法测定各组分对小鼠的近似最大耐受量(MTD)和半数致死量(LD_(50)),将全组分样品进行连续灌胃20 d评价其亚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西印度醋栗枝叶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全组分的MTD为2.0 g/kg,不同组分样品的毒性大小为乙醇洗脱组分>水溶出组分>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全组分。主要急性毒性症状是惊跳随后怠动、扭体、呼吸急促等。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及病变,表明在口服摄入西印度醋栗全组分2 g/kg/d(相当于干燥枝叶8.6 g/kg)是安全的,具有开发为降血糖、减肥食品和药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印度醋栗 枝叶 Α-葡萄糖苷酶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