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 1
-
-
作者
杜雷超
杨宪忠
牛晓琳
-
机构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古浪县黄花滩镇人民政府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2期25-27,共3页
-
文摘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改革与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在农业中,将信息技术与我国农业发展进行结合,可以有效解决相关“三农”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发展进行简单地论述,探究当前我国“三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河西地区甜叶菊短日照处理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致和
马金慧
张亚萍
杜雷超
牛晓琳
谢忠清
-
机构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古浪县黄花滩镇人民政府
-
出处
《中国糖料》
2022年第1期48-53,共6页
-
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甜叶菊新品种选育及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17YF1NH051)
甘肃-安徽甜叶菊资源评价与综合利用实验室(甘科计〔2018〕2号)资助。
-
文摘
通过对甜叶菊花与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开花结实习性的观察,明确甜叶菊属短日照植物,在高纬度河西地区必须通过短日照处理才能开花结实。以套袋辅助授粉的方式揭示了甜叶菊的自交不亲和。通过遮光处理改变其临界日照时数的方法进行杂交制种技术研究,研究表明高纬度地区杂交制种:在甜叶菊生长旺盛期,株高30 cm以上,进行遮光处理,每天光照时间10 h,遮光处理天数为20 d。生产的杂交种千粒重达0.39~0.42 g、发芽率达69.7%;与安徽提供的普通甜叶菊种子比较:千粒重提高了0.08 g左右,平均发芽率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在品质和产量方面:杂交种总苷含量平均提高0.51个百分点,RA苷含量平均提高2.27个百分点,RA/总苷平均提高13.71个百分点,产量平均提高11.60%。结果表明通过短日照处理可以在高纬度河西地区培育甜叶菊杂交种,并且其品质、产量不断提高,可根据市场需求选配组合,培育甜叶菊新品种,这为高纬度地区杂交制种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甜叶菊
开花结实
短日照处理
套袋辅助授粉
杂交制种
-
Keywords
stevia
flowering and fruiting
short-day light treatment
bagging assisted pollination
hybrid seed production
-
分类号
S566.9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