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 被引量:33
1
作者 杜杏利 詹雪 +5 位作者 吴明珑 陈海霞 刘其桃 陈媛 方汉萍 汪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73-75,共3页
目的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效果。方法将97名骨科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品管圈活动组(49人,在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和常规培训组(48人,采用常规方法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组的专科理论考试成绩、专科操作考试成绩... 目的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效果。方法将97名骨科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品管圈活动组(49人,在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和常规培训组(48人,采用常规方法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组的专科理论考试成绩、专科操作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培训组(均P<0.01),缺陷发生数相对降低。结论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从而提高护理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骨科 护士培训 品管圈 绩效考核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ldstein模型分析不同岗位临床护士的培训需求 被引量:17
2
作者 杜杏利 汪晖 +2 位作者 刘洪娟 刘莹 项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以Goldstein模型分析不同岗位临床护士培训需求,为开展护士岗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基于Goldstein模型设计"护士岗位培训需求评估问卷",并对50名护理专家进行不同岗位护士培训目标调查,同时对350名临床护士进行培训知识掌... 目的以Goldstein模型分析不同岗位临床护士培训需求,为开展护士岗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基于Goldstein模型设计"护士岗位培训需求评估问卷",并对50名护理专家进行不同岗位护士培训目标调查,同时对350名临床护士进行培训知识掌握情况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专家认为,不同岗位临床护士的培训目标得分为(4.68±2.73)^(4.94±1.36)分;不同岗位临床护士培训知识掌握得分为(3.69±0.23)^(4.93±0.07)分、培训需求得分为(4.93±0.20)^(4.98±0.08)分;不同岗位护士培训知识掌握与培训目标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不同岗位护士的培训目标与培训需求差异较小,但其培训知识掌握与培训目标存在差距。对护理人员培训时应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目标及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培训需求进行安排和规划,以提高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岗位管理 Goldstein模型 培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化管理模式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实施 被引量:23
3
作者 杜杏利 方汉萍 +1 位作者 汪晖 李秀云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四化管理模式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为创建骨科优质护理病房提供经验。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8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研究组(419例)和对照组(4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四化管理护理模... 目的探讨四化管理模式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为创建骨科优质护理病房提供经验。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8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研究组(419例)和对照组(4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四化管理护理模式:即全程实施护理岗位固定化、护理内容个体化、全程护理人性化、护患关系亲情化。结果研究组实施四化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重危护理、健康教育和护理文书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同时,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四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优质护理服务 示范工程 四化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别护士当前培训需求水平和培训需求侧重点调查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杜杏利 汪晖 +2 位作者 刘洪娟 席新学 项莉 《安徽医学》 2015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岗位级别护士的培训需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350名来自不同科室、不同级别的临床护士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护士群体对当前工作及个人发展的培训需求得分相近,而当前水平自我评价得分相对较低。...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岗位级别护士的培训需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350名来自不同科室、不同级别的临床护士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护士群体对当前工作及个人发展的培训需求得分相近,而当前水平自我评价得分相对较低。不同级别护士在以上调查项目得分的比较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群体当前培训水平普遍偏低,培训需求较大,且不同级别护士对培训需求的侧重点不同,需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培训 培训需求 个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6
5
作者 杜杏利 陈海霞 +1 位作者 胡丽敏 郑丹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9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如体位练习、气管推移训练、呼吸练习等,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对症护理及出院康复护理。结果术...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9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如体位练习、气管推移训练、呼吸练习等,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对症护理及出院康复护理。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JOA评分由术前(9.3±2.2)分上升至(15.2±2.0)分;Odom评分综合疗效优15例,良好4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加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利措施和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锻炼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杜杏利 方汉萍 +3 位作者 张菁 陈海霞 汪晖 李锋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8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单独采用功能锻炼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98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为8.2%,对照组为24.5%,观察组显著... 目的探讨单独采用功能锻炼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98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为8.2%,对照组为24.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减少髋部骨折术后患者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强化康复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杏利 方汉萍 +1 位作者 方忠 李锋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强化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两组全髋置换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康复护理,包括预防术后脱位、术后感染、术后深...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强化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两组全髋置换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康复护理,包括预防术后脱位、术后感染、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术后异位骨化四个方面的强化康复护理;分别于术后2周、12周评价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段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于术后12周干预组的关节脱位、术后感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异位骨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强化康复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康复护理 HARRIS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90
8
作者 杜杏利 方汉萍 陈海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9期532-533,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转换 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 患肢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护理差异及近期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杜杏利 胡丽敏 +1 位作者 阮娜 李锋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8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5例(86个病变颈椎间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31个病变颈椎间盘)行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下称Bryan组);42例(55个病变颈椎间盘)患者...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5例(86个病变颈椎间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31个病变颈椎间盘)行Bryan颈椎间盘置换术(下称Bryan组);42例(55个病变颈椎间盘)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下称ACDF组)。ACDF组采用常规颈椎手术后护理,Bryan组采用改进型术前体位、肢体和气管推移训练及术后体位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Bryan组的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显著短于ACDF组(均P<0.01);术后24个月,Bryan组JOA评分与AC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ryan组的屈曲与后伸活动范围明显增大,与ACDF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近期疗效良好,患者恢复时间短,术后护理简便,观察周期短;但对围术期护理计划制定以及患者配合度要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关节置换 Bryan人工椎间盘 脊柱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分层管理的态度调查 被引量:13
10
作者 褚彦香 王霞 +4 位作者 杜杏利 刘于 何华英 朱秀琴 李秀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9期58-60,共3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层级管理的认同程度,为设置适合中国国情的护士分级制度,实现护理人力资源能力绩效对应的岗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280名护士对护士分层使用的认同态度。结果问卷总得分为3.9±0.7,... 目的了解护士对层级管理的认同程度,为设置适合中国国情的护士分级制度,实现护理人力资源能力绩效对应的岗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280名护士对护士分层使用的认同态度。结果问卷总得分为3.9±0.7,对职称、岗位及薪酬现状的态度得分4.1±0.9,对护士分级使用的态度得分4.1±0.7,对护士分级依据的态度得分3.9±0.7,对护士等级管理的态度得分3.3±0.9,对护士分级意义的态度得分4.1±0.8,对护士等级分配的态度得分3.7±0.9。36个条目中,"不同等级护士工作范畴应该有所不同"得分最高,为4.5±0.6;"等级称职考评结果未通过者应该进行同级内限期试用"得分最低,为3.0±1.0。结论护士对层级管理总体上持认同态度,赞同护士分层使用。应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制订岗位要求、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实施动态岗位管理,科学绩效考评,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按劳分配、实现分配公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层级 分层 满意度 岗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应用于颈椎后路术后轴性症状的预防护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丽 杜杏利 +1 位作者 吴明珑 陈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防控颈椎后路术后患者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行颈椎后路手术的220例患者,将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13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家庭随访,观... 目的分析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防控颈椎后路术后患者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行颈椎后路手术的220例患者,将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13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家庭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对护理措施的PDCA循环管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12个月时,观察组轴性症状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PDCA循环法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防控颈椎后路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降低症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手术 PDCA循环 轴性症状 康复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的构建及成效 被引量:32
12
作者 汪晖 尹世玉 +1 位作者 杜杏利 席新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1期51-53,共3页
目的构建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并评价其成效。方法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N1级、N2级、N3级、N4级和CNS级护士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及方法,制定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考核标准。结果临床护理岗位的N1级、N2级、N3级、N4级和... 目的构建临床护理岗位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并评价其成效。方法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N1级、N2级、N3级、N4级和CNS级护士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及方法,制定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考核标准。结果临床护理岗位的N1级、N2级、N3级、N4级和CNS级护士对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满意度均分为4.02~4.37;培训后操作考核、理论测试、临床工作表现评分均在85分以上,岗位胜任能力达标率为97.51%~100%。结论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得到了各层级护士认可,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培训效果,提升临床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岗位管理 分层培训 岗位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360°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海霞 杜杏利 +2 位作者 张菁 胡丽敏 方煌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4期35-37,共3页
对4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一期360°截骨治疗。结果40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失代偿、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畸形矫正率在85%以上。术后平均住院15.00d出院。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背部疼痛、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 对4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一期360°截骨治疗。结果40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出现失代偿、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畸形矫正率在85%以上。术后平均住院15.00d出院。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背部疼痛、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植骨融合,其中2例性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出术前做好患者评估,完善各种检查,加强肺功能训练、脊柱折返训练、腹部脐周皮肤提拉训练;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胃肠道护理、脊髓神经系统的观察及脑脊液漏的观察,加强术后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脊柱侧凸 后路手术 360°截骨术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评价 被引量:17
14
作者 罗秀铭 刘其桃 +1 位作者 彭莉 杜杏利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28-29,共2页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评价,为正确管理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提供依据。方法对178例骨科术后患者使用术后疼痛管理策略及临床质量评估量表(SCQIPP)进行调查。结果骨科患者SCQIPP评分为2.9~4.6(3.8±0.5)分,评分最低的...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评价,为正确管理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提供依据。方法对178例骨科术后患者使用术后疼痛管理策略及临床质量评估量表(SCQIPP)进行调查。结果骨科患者SCQIPP评分为2.9~4.6(3.8±0.5)分,评分最低的条目是"每天数次记录我的疼痛程度,医护人员总是让我来选择1~10,或作直线标记"(2.9±1.6),评分较高的条目是"我每天吃镇痛药,但并不总是我自己要求吃"(4.6±0.5)。结论骨科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需加强对骨科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对疼痛进行合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疼痛 疼痛管理 手术后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陈海霞 饶珍宝 杜杏利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锻炼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锻炼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根据HSS膝关...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锻炼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锻炼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根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锻炼组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镜 功能锻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方汉萍 朱丽 +3 位作者 杜杏利 周雁荣 陈小芹 江燕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外科4个专科8个病区为试点病房实施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包括病区护士层级设置与岗位职责制定,建立立体通信网络,对人员及护理质量进行网络化管...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外科4个专科8个病区为试点病房实施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包括病区护士层级设置与岗位职责制定,建立立体通信网络,对人员及护理质量进行网络化管理。结果实施1年后,试点病房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的自我评价(对薪酬的评价除外)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护士分层使用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分层使用 网络化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菁 李敏 杜杏利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将57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组术前行健康教育,术后进行患肢和关节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将57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组术前行健康教育,术后进行患肢和关节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24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早期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用于培养本科护生临床科研能力 被引量:12
18
作者 方汉萍 陈小芹 +1 位作者 黄娟娟 杜杏利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0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用于培养本科护生临床科研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将48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4人)和实验组(24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由导师一对一指导;实验组首先分3个阶段采用PBL小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临床科研能...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用于培养本科护生临床科研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将48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4人)和实验组(24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由导师一对一指导;实验组首先分3个阶段采用PBL小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83.3%护生认为PBL教学形式很好。结论PBL教学法更利于提高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PBL教学 科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患者术前自身悬吊牵引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晋贤 陈超 +4 位作者 李光辉 方煌 陈安民 李锋 杜杏利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悬吊牵引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拟住院行矫形术的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前在护士指导下于家中进行自身悬吊牵引,对照组住院期间于术前按常规行骨盆牵引。结果两... 目的探讨自身悬吊牵引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拟住院行矫形术的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前在护士指导下于家中进行自身悬吊牵引,对照组住院期间于术前按常规行骨盆牵引。结果两组牵引后的Cobb角均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身悬吊牵引是脊柱侧弯术前简单、经济、疗效可靠的一种必要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自身悬吊 牵引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折返训练及依从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晋贤 方煌 +3 位作者 李光辉 杜杏利 詹雪 陈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6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折返训练效果及训练的依从性。方法将80例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盆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脊柱折返训练。对完成治疗后的患者或家属进行依从性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治... 目的评价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折返训练效果及训练的依从性。方法将80例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盆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脊柱折返训练。对完成治疗后的患者或家属进行依从性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舒适性、治疗耐受时间和治疗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对脊柱折返训练依从性较常规骨盆牵引较好,有助于术前准备的顺利进行,为手术提供良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骨盆牵引 折返训练 舒适度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