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植物油乳油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杜学林
邢光耀
任爱芝
赵培宝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926-16928,共3页
-
基金
聊城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
聊城大学重点课题项目(x061005)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J09Lc17)
-
文摘
[目的]探讨植物油乳油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治作用。[方法]以长春密刺黄瓜苗为材料,接种田间自然发生黄瓜白粉病菌,进行室内保护试验和田间试验,观察不同植物油乳油对黄瓜白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棉籽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和葵花油6种植物油乳油稀释至10、5ml/L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室内的保护效果,植物油乳油与对照药剂三唑酮乳油相当,田间防治效果植物油乳油防效多数都在60%~75%,与对照药剂三唑酮乳油稀释1ml/L的防治效果69%~70%也相当。[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植物油乳油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都很显著。
-
关键词
植物油乳油
黄瓜白粉病
防治效果
-
Keywords
Plant oil EC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Control effect
-
分类号
S436.421.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豆油和棉籽油乳油对吡虫啉和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杜学林
邢光耀
任爱芝
赵培宝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927-7928,7946,共3页
-
基金
聊城大学重点课题(x061005)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J09Lc17)
-
文摘
[目的]探究植物油乳油对化学农药的增效作用。[方法]将棉籽油和豆油乳油分别与20%吡虫啉EC和0.5%阿维菌素WE混配,采用浸渍法处理供试麦蚜,分析植物油乳油对这2种药剂的增效作用。[结果]棉籽油和豆油对20%吡虫啉EC、0.5%阿维菌素WE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20%吡虫啉EC+棉籽油EC(0.10+10.00、0.10+5.00、0.10+3.33、0.05+10.00ml/L)、0.5%阿维菌素WE+棉籽油EC(1.00+10.00、1.00+5.00、0.50+10.00、0.50+5.00ml/L)、20%吡虫啉EC+豆油EC(0.10+10.00、0.10+5.00、0.10+10.00、0.05+5.00ml/L)的校正死亡率都达到90%以上。[结论]从防治效果和经济角度考虑,可选用棉籽油EC或豆油EC与20%吡虫啉EC混配,棉籽油EC和0.5%阿维菌素WE混配来防治麦蚜。
-
关键词
植物油乳油
麦二叉蚜
增效作用
校正死亡率
-
Keywords
Vegetable oil cream
Black wheat aphid
Synergistic effect
Proofread mortality
-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现代植物保护技术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关键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杜学林
-
机构
山东省聊城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1,共2页
-
文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农业的发展正由"产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
-
关键词
植物保护技术
农业标准化
病虫监测体系
技术推广
生产
-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苜蓿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杜学林
-
机构
山东聊城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3-33,共1页
-
-
关键词
苜蓿
病虫草害
发生
防治
种植业
结构调整
-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三角梅‘伊娃夫人’的繁育体系研究
- 5
-
-
作者
杜学林
刘悦明
伍青
温志
刘春琪
王凤兰
-
机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广州市花都区仲花现代农业研究院
-
出处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7-53,共7页
-
基金
广州市基础研究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优质特色花木盆景品种培育技术研发与示范”(202201011833)
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专项—省级农业科技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管理项目“以农产品为单元的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花卉)”(2023KJ121)。
-
文摘
为明确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对三角梅‘伊娃夫人’有性繁殖的影响,促进其杂交选育与园林应用。采用田间观测法探究其开花物候,同时观测其开花动态过程及花部形态特征;用FDA染色法和液体培养基法测定其花粉活力及离体萌发率;繁育系统则采用形态观测、苯胺蓝染色法及田间杂交试验三者结合的方法共同测定。结果表明:(1)‘伊娃夫人’花被管结构特殊,呈圆筒状,中上部皱缩,两端膨大,阻碍大多数虫媒传粉。(2)‘伊娃夫人’花粉粒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具网状纹路;单药花粉量为1375粒,花粉萌发适宜温度为28℃,花粉具有群体萌发效应。(3)‘伊娃夫人’花粉量与胚珠比为11000,杂交指数为4,结合田间套袋及人工授粉试验结果判断其繁育系统主要为异交类型,需要传粉者。研究结果对三角梅‘伊娃夫人’的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具有一定意义。
-
关键词
三角梅
开花生物学
花粉萌发率
繁育系统
杂交育种
-
Keywords
Bougainvillea
flowering biology
pollen germination rate
breeding system
hybridization breeding
-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NAA预处理对三角梅水培和基质培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杜学林
张丽华
陆毅妍
袁志民
温志
-
机构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广州市生态园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3-47,共5页
-
基金
广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广州市生态园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No.202206010058)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院立项目“三角梅花期调控研究”。
-
文摘
为探究更加高效、环保的三角梅繁殖方法,以樱花三角梅(Bougainvillea peruviana ‘Imperial Delight’)半木质化枝条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生长调节剂NAA预处理对三角梅水培和基质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 NAA预处理能促进三角梅水培和基质培扦插生根;但在相同NAA浓度下,基质培各组生根率均高于水培组,且生根数及根长情况也优于水培组;根粗细及颜色与扦插方式无关。说明200 mg/L的NAA适合‘樱花’三角梅扦插繁殖;同时,水培扦插方式还需进一步优化。
-
关键词
三角梅
NAA
水培
基质培
-
Keywords
Bougainvillea
NAA
hydroculture
substrate culture
-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消长动态
被引量:3
- 7
-
-
作者
马广民
门兴元
杜学林
戴明勋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03001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12)
-
文摘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和发生动态,以期为转基因棉田自然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有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和星豹蛛。群落的均匀度、集中度、多样性均表现为8月份之前较高,8月份较低,8月份后又表现为较高。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分别在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出现3个高峰期。草间钻头蛛种群数量在6月下旬出现高峰,9月上旬之前数量逐渐降低,9月中旬以后数量又逐渐上升,出现一个小高峰。八斑鞘腹蛛、星豹蛛种群数量在6月中旬出现高峰后,数量逐渐下降,7月份以后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并持续到棉花收获。鲁西麦套棉区,在小麦收获后,大量捕食性天敌转移到棉田,其中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的种群数量在棉花的生长期均保持了较高水平,对棉田的害虫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
关键词
棉花
小麦
套种
捕食性节肢动物
种群消长
-
Keywords
cotton
wheat
interplanting
predatory arthropods
population dynamics
-
分类号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昆虫酚氧化酶特性及其生理学功能
被引量:6
- 8
-
-
作者
刘守柱
杜学林
戴明勋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249-19251,19304,共4页
-
基金
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31805)
-
文摘
介绍了酚氧化酶的概念、组织定位特性、生理作用、免疫功能,及其激活和抑制的方法。阐明作为杀虫剂的潜在靶标,酚氧化酶在农药研发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关键词
昆虫
酚氧化酶
特性
生理功能
-
Keywords
Insect
Phenoloxidase
Characteristic
Physiological function
-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鲁西北白三叶草病虫害的种群分布和发生规律
被引量:4
- 9
-
-
作者
赵培宝
任爱芝
张艳青
杜学林
-
机构
聊城大学植物保护系
冠县冠城镇林业技术站
-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28,共5页
-
文摘
普查了鲁西北地区白三叶草病虫害 ,共发现三叶草典型病害 1 1种 ,有害昆虫 4 2种 ,其它有害动物 6种 ,首次报道了梨冠网蝽Stephanitisnashi和小蓑蛾Acanthopsychesp .对三叶草的危害 ,研究了部分种类的种群分布特点和发生危害规律 。
-
关键词
白三叶草
病虫害
种群分布
发生规律
-
Keywords
white clover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ccurrence regularity
-
分类号
S43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
-
题名聊城市城区大叶黄杨白粉病消长规律及病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戴明勋
窦延堂
邢光耀
杜学林
胡明江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省聊城市园林处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754-3755,共2页
-
基金
"聊城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部分内容
-
文摘
[目的]了解大叶黄杨白粉病的消长动态。[方法]于2006年调查聊城市城区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同时对大叶黄杨叶片正反面病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生在聊城市城区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和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大叶黄杨叶片正反面的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感病叶片背面的病情随正面病情的加重而加重。防治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关键是抓住关键时期,统一行动,综合防治。[结果]该研究为聊城市城区综合防治大叶黄杨白粉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大叶黄杨
白粉病
消长规律
相关性分析
-
Keywords
Euonymus japonicus
Powdery mildew
Growth and decline law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S432.4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
-
题名山东聊城麦套棉田盲蝽种群结构及消长动态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马广民
门兴元
杜学林
戴明勋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3,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030012)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103012)
-
文摘
山东聊城麦套棉田的盲蝽由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3个种群构成,绿盲蝽为优势种群。9月上旬之前绿盲蝽在田间的数量逐步上升,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绿盲蝽发生量最大的时期,百株虫量可达120头。中黑盲蝽、苜蓿盲蝽种群数量显著低于绿盲蝽,最高百株虫量分别为4.2头、2.5头,当年未对棉田构成危害。
-
关键词
棉花
小麦
套种
盲蝽
种群
消长
-
分类号
S435.6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绿盲蝽越冬卵在鲁西棉区的分布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马广民
门兴元
杜学林
戴明勋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92-94,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030012)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3012)
-
文摘
为了明确绿盲蝽越冬卵在鲁西棉区的分布,系统调查了棉田周边林木、杂草及棉花秸秆。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鲁西棉区主要分布在棉田周边的林木上,其中杨树是绿盲蝽产越冬卵的主要场所,杨树上越冬卵量占越冬总卵量的90.91%;蚱蝉产卵形成的缝隙是绿盲蝽在杨树上产越冬卵的主要部位,其越冬卵量占杨树上总卵量的69.70%;杨树上越冬卵量与距棉田的距离呈负相关,紧靠棉田、距棉田10、20、50 m处杨树上绿盲蝽越冬卵量分别占杨树上总卵量的42.51%、26.36%、19.77%和11.36%。
-
关键词
绿盲蝽
越冬卵
分布
棉花
杨树
-
Keywords
Apolygus lucorum
Overwintering eggs
Distribution
Cotton
Poplar
-
分类号
S43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三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山东聊城麦套棉田的消长动态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马广民
门兴元
杜学林
戴明勋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省农科院生防所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26,共1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3011-10)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7BS0600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6ybs013)
-
-
关键词
刺吸式口器害虫
麦套棉
消长动态
棉田
山东聊城
转BT基因棉花
转BT基因抗虫棉
种植模式
-
分类号
S435.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黄杨绢野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赵培宝
任爱芝
杜学林
-
机构
聊城大学植保系
-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43-44,共2页
-
基金
聊城市科委资助课题的部分内容。
-
文摘
调查得知黄杨绢野螟在鲁西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低龄幼虫越冬,1年中分别在5月末、7月和8月出现一次幼虫危害高峰。该虫可采取摘除越冬茧、虫苞,灯光诱杀成虫和用药防治,农药防治以5%锐劲特、1 8%齐螨素效果较好,且对人和天敌安全,可优先使用。
-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
生活史
危害高峰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20%啶虫脒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刘守柱
杜学林
戴明勋
-
机构
聊城大学农学院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77-79,共3页
-
基金
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31805)
-
文摘
20%啶虫脒SP对黄瓜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 d防治效果达85%以上,3 d防效及7 d防效均在90%以上,显示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供试剂量范围内对作物黄瓜安全,推荐适宜用量为有效量24-36 g/hm^2。
-
关键词
20%啶虫脒SP
黄瓜
蚜虫
防治效果
-
Keywords
20% acetamiprid SP
cucumber
Aphis gossypii
control effect
-
分类号
S436.42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三角梅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评价
- 16
-
-
作者
杜学林
温志
傅小霞
张丽华
林鸿伟
刘国锋
-
机构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广州市簕杜鹃、木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33-139,145,共8页
-
基金
广州市科创委重点项目“广州城市桥梁绿化植物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应用技术研究”(202002020027)。
-
文摘
[目的]综合评价65份三角梅种质。[方法]选取叶片主色、苞片颜色、叶片形状、苞片形状等31个表型性状指标作为评价内容,通过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5个三角梅种质的表型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为19.93~51.47,变异最大的是刺长度,最小的是叶长;表型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在0.14~4.02,H>1的质量性状有幼枝色泽、叶形、叶片主色等;65份三角梅种质各性状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可将31个表型性状指标简化为10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3.680%;聚类分析将65份三角梅种质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包括重苞黄、怡锦、重苞红;第Ⅱ类为苞叶异形品种玛苏丽公主;第Ⅲ类则包含其余61个品种。[结论]三角梅表型性状评价受多个性状指标影响,其中苞片类型、有无真花、节间长度、叶片大小、花被管长度等指标是影响其品种分类和评价的主要因子。
-
关键词
三角梅
表型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Keywords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Phenotypic character
Correlation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几种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及安全性药效试验
- 17
-
-
作者
杨吉峰
邢光耀
杜学林
窦延堂
-
机构
山东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
聊城大学农学院
聊城市园林处
-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棉田杂草
安全性
除草剂
药效试验
防除
除草效果
二甲戊乐灵
最佳配比
-
分类号
S451.2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482.4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普通玉米与墨西哥饲用玉米茎叶产量比较试验
- 18
-
-
作者
丁述举
杜学林
戴明勋
-
机构
山东省聊城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0,共1页
-
文摘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种植牧草已成为解决饲草不足的重要途径.但牧草种子价格高,农民缺乏种植技术,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
关键词
普通玉米
墨西哥饲用玉米
茎叶
产量
比较试验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三角梅修剪复壮技术在广州市桥梁绿化上的应用
- 19
-
-
作者
余铭杰
杜学林
-
机构
广州市儿童公园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广州市簕杜鹃、木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
文摘
为解决广州市部分桥梁绿化三角梅枝条老化、植株空脚、冠幅过大等问题,调节植株通风透光,保证桥梁绿化整体景观效果,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于2020年3—4月对广州市主要干道的桥梁三角梅首次开展了中度和重度修剪工作。文章对此次修剪后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总结,并与未修剪的桥梁进行对比,探究其中(重)度修剪方式对桥梁绿化三角梅景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修剪复壮后的桥梁三角梅花期相对于未修剪的桥梁花期延迟15d左右,植株抗寒性能及整体景观效果也明显优于修剪前,说明重(中)度修剪能够调控三角梅花期,并提高其耐寒性,该结果对桥梁绿化养护有较强的指导性。
-
关键词
三角梅
桥梁绿化
修剪复壮技术
-
Keywords
Bougainvillea
bridge greening
pruning and rejuven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自拟中药方剂防治鸡白痢的效果
被引量:4
- 20
-
-
作者
杜学林
-
机构
临洮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
出处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第4期106-108,共3页
-
文摘
为探讨自拟中药方剂防治鸡白痢的效果,本试验以辖区内感染鸡白痢沙门菌的鸡群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和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防治效果。结果发现,试验组鸡的治愈率为91.94%,死亡率为4.84%,复发率为7.33%,分别优于对照组鸡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自拟中药方剂能有效防治鸡白痢,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关键词
鸡白痢
沙门菌
中药
防治
-
分类号
S85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