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m-Linux的车载信息平台的研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顶根 陈军 吴朝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31-1535,共5页
为了对电动汽车(EV)示范运营实现远程监控与调度,研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车载信息平台.采用Arm处理器,扩展薄膜晶体管格式液晶显示器(TFT-LCD)接口,以控制器局部网总线(CAN-Bus)方式,采集电池、电机、电控子系统信号.Arm处理器以同... 为了对电动汽车(EV)示范运营实现远程监控与调度,研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车载信息平台.采用Arm处理器,扩展薄膜晶体管格式液晶显示器(TFT-LCD)接口,以控制器局部网总线(CAN-Bus)方式,采集电池、电机、电控子系统信号.Arm处理器以同步外设接口(SPI)方式与CAN控制器相通信,开发了Arm-Linux嵌入式系统下的CAN-Bus驱动及应用程序,且设计了嵌入式环境下图形界面系统(GUI).结果表明,该平台能以数字化、图形化方式显示车载信息,还能以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无线通信方式与智能充电站进行信息互换.CAN-Bus在嵌入式系统下的驱动程序是设计该平台的关键,该平台扩展了CAN-Bus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载信息 ARM—Linux CAN-BUS 图形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进气道油膜模型参数辨识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顶根 舒咏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369,共7页
为寻求较为理想的油膜模型参数辨识算法,从随机误差相关性出发,分别推导最小二乘辨识和基于夏氏偏差修正法辨识的计算过程;并以燃油阶跃补偿标定试验为参考,比较了最小二乘辨识和基于夏氏偏差修正法辨识效果。结果表明考虑相关随机误差... 为寻求较为理想的油膜模型参数辨识算法,从随机误差相关性出发,分别推导最小二乘辨识和基于夏氏偏差修正法辨识的计算过程;并以燃油阶跃补偿标定试验为参考,比较了最小二乘辨识和基于夏氏偏差修正法辨识效果。结果表明考虑相关随机误差的夏氏辨识在辨识效果上明显优于最小二乘辨识,且比起受工况及温度影响较大的燃油阶跃补偿标定试验在数据离散程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基于辨识算法对油膜模型参数的辨识结果相对而言更贴近真实模型参数值,为油膜模型参数辨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油膜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Simulink的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顶根 丁伟 成晓北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7,54,共7页
针对重型柴油机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在AMESim软件中搭建了SCR催化器模型,分别在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和欧洲瞬态测试循环(ETC)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证明除个别工况外,模型误差均在10%以内,符合控制精度要求。在Simulink里... 针对重型柴油机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在AMESim软件中搭建了SCR催化器模型,分别在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和欧洲瞬态测试循环(ETC)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证明除个别工况外,模型误差均在10%以内,符合控制精度要求。在Simulink里建立了闭环控制模型,通过建立的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ESC和ETC测试循环下验证了控制模型的控制效果。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此闭环控制策略能够使NO_x消除率达75%且NH_3的平均泄漏体积分数小于1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重型柴油机 AMESIM 模型误差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均值模型的汽油机瞬态空燃比控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顶根 舒咏强 李小中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3,27,共5页
结合平均值模型(MVEM)和BP网络的优点,对平均值模型进行改进,将BP网络替代均值模型中经典X-τ油膜模型,对喷油脉宽进行辨识。将改进后的均值模型和原均值模型在SIMULNK中建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均值模型,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最大... 结合平均值模型(MVEM)和BP网络的优点,对平均值模型进行改进,将BP网络替代均值模型中经典X-τ油膜模型,对喷油脉宽进行辨识。将改进后的均值模型和原均值模型在SIMULNK中建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均值模型,发动机瞬态空燃比最大偏离值和偏离时间明显得到改善,具有精度高、跟踪快速的特点,为基于模型的发动机瞬态工况空燃比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值模型 BP网络 汽油机 空燃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性能试验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顶根 杜一 黄荣华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为了满足不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性能试验要求,研制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油冷却器性能试验系统,能够实时测量与控制机油和冷却水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实现对冷却器性能参数的分析、显示,并具有数据库存储与查询功能。还详细... 为了满足不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性能试验要求,研制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油冷却器性能试验系统,能够实时测量与控制机油和冷却水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实现对冷却器性能参数的分析、显示,并具有数据库存储与查询功能。还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关键参数的精确测量与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测控精度与试验效率较高,并可辅助完成其他整机及部件的性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机油冷却器 性能试验 关键参数 精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DOC辅助DPF再生燃油喷射规律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顶根 朱红雨 成晓北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58,共6页
为了有效降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再生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优化了催化氧化反应器(DOC)辅助DPF再生的燃油喷射规律。采用AMESim建立了DOC和DPF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了发动机排放和DPF再生控制模型,将两个软件耦合搭建联合仿真平台... 为了有效降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再生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优化了催化氧化反应器(DOC)辅助DPF再生的燃油喷射规律。采用AMESim建立了DOC和DPF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了发动机排放和DPF再生控制模型,将两个软件耦合搭建联合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先缓后急的燃油喷射规律。结果表明:660是较为理想的DPF再生温度,优化后的燃油喷射规律能够大幅降低DPF再生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反应器 颗粒捕集器 燃油喷射 二次污染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与子空间方法的汽油机空燃比动态模型辨识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顶根 刘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53,共6页
汽油机空燃比控制常建立在进气道油膜动态辨识的基础上,难以从宏观上考虑发动机运行参数对缸内空燃比的影响.利用子空间辨识N4SID算法研究发动机多参数下的空燃比动态模型.由于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的精度比较差,进一步研究利用预报误... 汽油机空燃比控制常建立在进气道油膜动态辨识的基础上,难以从宏观上考虑发动机运行参数对缸内空燃比的影响.利用子空间辨识N4SID算法研究发动机多参数下的空燃比动态模型.由于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的精度比较差,进一步研究利用预报误差法(PEM)优化子空间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提高模型精度.结果表明,N4SID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但辨识精度较差.利用PEM方法优化N4SID算法所计算出的结果,提高了模型精度,并保持了较高的辨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子空间辨识 N4SID算法 预报误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顶根 辛克伟 雷冬旭 《汽车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354-358,共5页
为了解决纯电动汽车在高负荷工况下,因电池大电流放电而导致的产热率较高,造成电池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车辆续航里程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模拟了某型纯电动大客车在城市道路工况、高温气候条件下行驶的电... 为了解决纯电动汽车在高负荷工况下,因电池大电流放电而导致的产热率较高,造成电池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车辆续航里程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模拟了某型纯电动大客车在城市道路工况、高温气候条件下行驶的电池组温度分布,并对比使用热管理系统前后的电池组最高温度。优化后的热管理系统能在高温气候条件下让电池组在较佳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和车辆续航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电池组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扫描算法的HEV多能源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顶根 王好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4-668,663,共6页
为了改善某并联式混合动力SUV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运用ADVISOR2002中基于Matlab的多层次参数扫描算法,以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以动力性为约束条件,对该车型的多能源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最后对控制策略优化前后的SUV性能进行... 为了改善某并联式混合动力SUV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运用ADVISOR2002中基于Matlab的多层次参数扫描算法,以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以动力性为约束条件,对该车型的多能源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最后对控制策略优化前后的SUV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燃油经济性在多种路况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多层次参数扫描算法 控制策略 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汽油机油膜效应动态参数辨识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顶根 李小中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3-458,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汽油机进气道油膜效应,以提高瞬态工况空燃比控制精度,采用燃油补偿标定法对X(燃油沉积系数)和τ(油膜质量蒸发时间常数)进行标定试验;基于提高辨识精度,建立了广义最小二乘法辨识X和τ的模型,深入分析了采样周期T和采样点... 为了深入研究汽油机进气道油膜效应,以提高瞬态工况空燃比控制精度,采用燃油补偿标定法对X(燃油沉积系数)和τ(油膜质量蒸发时间常数)进行标定试验;基于提高辨识精度,建立了广义最小二乘法辨识X和τ的模型,深入分析了采样周期T和采样点数N对广义最小二乘法的辨识精度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采样周期和采样点数;通过采样试验获得空燃比、喷油流量、转速和空气流量等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辨识X和τ值,将两种算法辨识结果与试验标定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辨识的τ值最大偏差超过0.3,s,X辨识值中最大误差为8.6%。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辨识,τ辨识值最大偏差小于0.1,s,X辨识值最大误差为2.3%,对采样要求也不需像最小二乘法那样要求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油膜效应 广义最小二乘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VA汽油机进气道燃油观测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顶根 杨灿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4-568,共5页
为了满足全可变气门驱动(VVA)汽油机空燃比控制的要求,研究了其进气道的油膜动态特性,建立了最小二乘辨识递推模型。通过在误差函数中加入指数权项,加重了对较新数据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油膜动态参数的跟踪能力,实现了进气道燃油动态参数... 为了满足全可变气门驱动(VVA)汽油机空燃比控制的要求,研究了其进气道的油膜动态特性,建立了最小二乘辨识递推模型。通过在误差函数中加入指数权项,加重了对较新数据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油膜动态参数的跟踪能力,实现了进气道燃油动态参数的在线辨识。此外,针对进气传输和传感器惯性所引起的滞后,建立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GM(1,1)进气预测模型,并利用新测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和最小二乘递推算法的燃油观测器在实时性和精确性方面效果明显,能够为空燃比的精确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GM(1 1)预测模型 燃油动态模型 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控制的PHHV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顶根 严索 +2 位作者 邱君诚 高幼民 苗华春 《汽车工程学报》 201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对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Parallel Hydraulic Hybrid Vehicle,PHHV)的模型进行搭建和分析,在美国城市测功机工况下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分析了液压泵/马达的排量和蓄能器的初始压力对PHHV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HV比传统内... 对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Parallel Hydraulic Hybrid Vehicle,PHHV)的模型进行搭建和分析,在美国城市测功机工况下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分析了液压泵/马达的排量和蓄能器的初始压力对PHHV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HV比传统内燃机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近20%,液压泵/马达的排量和蓄能器的初始压力对燃油经济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PHHV) 液压泵 马达 燃油经济性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C在火力发电厂锅炉吹灰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顶根 曹继光 陈传尧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共4页
文章介绍了OPC接口技术的产生、功能与优点、原理与技术规范。详细地讨论了在火力发电厂锅炉吹灰监控系统中采用OPC接口技术的客户程序的开发及具体实现。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锅炉吹灰 客户程序 OPC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针刺滥用热失控仿真计算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顶根 邹时波 +1 位作者 郑军林 陶欢 《汽车工程学报》 2018年第4期259-267,共9页
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针刺滥用热失控情况下热量来源与变化规律不清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形测温方法的热失控模拟方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以三元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针刺滥用热模型,通过对比研... 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针刺滥用热失控情况下热量来源与变化规律不清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形测温方法的热失控模拟方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以三元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针刺滥用热模型,通过对比研究各环形区域产热及温度变化曲线,分析其热量来源,并探究不同针刺半径对针刺点放热率和电池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针刺热滥用情况下电池发生热失控,热量主要来源于内部活性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在一定范围内针刺半径越小,针刺点放热率越大,电池温度上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针刺滥用热失控 环形测温 针刺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管理方案下锂离子电池模组温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顶根 邹时波 +2 位作者 徐鹏 吴宽 李庭杰 《汽车工程学报》 2020年第2期98-106,共9页
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电池模组温度变化及热失控传播特性不明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同填充材料的电池热管理模拟方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以18650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锂离子电池模组热电耦合模型,分析不同填充材料... 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电池模组温度变化及热失控传播特性不明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同填充材料的电池热管理模拟方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以18650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锂离子电池模组热电耦合模型,分析不同填充材料下充放电倍率、液冷流量、液冷管排数对正常电池模组温度的影响;探究不同填充材料对电池模组热失控传播的影响;结合电池热失控试验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填充材料和管排数对电池正常模组温度影响较大;填充材料为石墨时最佳液冷管排数为8根;PCM材料能将对热失控传播时间控制在40~50 s/颗,相比于石墨具备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模组温度 热管理方案 热失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汽油机进气道附壁油膜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顶根 舒咏强 胡艳青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7,共6页
电控汽油机进气道多点喷射的附壁油膜现象是导致燃油动态传输迟滞的根本原因,为此笔者从喷雾碰壁出发,研究附壁油膜形成过程以及附壁油膜形状和质量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Fluent软件对喷雾碰壁多影响因素的模拟及自定义函数(UDF)对空间... 电控汽油机进气道多点喷射的附壁油膜现象是导致燃油动态传输迟滞的根本原因,为此笔者从喷雾碰壁出发,研究附壁油膜形成过程以及附壁油膜形状和质量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Fluent软件对喷雾碰壁多影响因素的模拟及自定义函数(UDF)对空间颗粒统计分析,从本质上得出影响附壁油膜形成、燃油动态传输迟滞以及混合气形成品质的主要因素,为进气道多点喷射的燃油精确控制提供了较为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油膜 模拟 U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废气循环HCCI发动机的多变量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顶根 王迪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81-389,共9页
为了协调控制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的峰值压力及燃烧相位,建立了压力-燃烧相位的两输入两输出的物理模型。基于Shaver提出的废气循环HCCI发动机物理模型,该模型加入了适用于HCCI燃烧模式的定壁温传热模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 为了协调控制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的峰值压力及燃烧相位,建立了压力-燃烧相位的两输入两输出的物理模型。基于Shaver提出的废气循环HCCI发动机物理模型,该模型加入了适用于HCCI燃烧模式的定壁温传热模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理论,设计了压力及燃烧相位的协同控制器。以可变气门正时(VVT)为控制手段,进行了GT-Power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模型能够满足发动机的需求,实现了压力-燃烧相位的协同控制,控制准确度分别为±30kPa和+0.6°,响应时间约6~7个发动机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均质压燃(HCCI) 可变气门正时(VVT) 物理建模 模型预测控制(MPC)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冲发动机进气流量测量及卡尔曼滤波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顶根 田瑞华 伍琳 《航空兵器》 2015年第5期66-68,共3页
为了提高固冲发动机进气流量的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采用均速管流量计(德尔塔巴流量计)测量进气道内进气气流的平均流速。基于PLC和PC计算机组成固冲发动机进气流量的高速高精度测量系统,设计了自适应且实时响应的卡尔曼滤波器,以消除测... 为了提高固冲发动机进气流量的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采用均速管流量计(德尔塔巴流量计)测量进气道内进气气流的平均流速。基于PLC和PC计算机组成固冲发动机进气流量的高速高精度测量系统,设计了自适应且实时响应的卡尔曼滤波器,以消除测量系统中的随机误差。测试结果表明,固冲发动机进气流量精度得到提高,且整个测试系统响应快,满足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速管流量计 固冲发动机 KALMAN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SCR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顶根 朱红雨 成晓北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实现重型柴油机NOx排放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获得更好的SCR控制效果,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数学模型和控制模型。提出了基于模型的前馈加PID反馈修正的闭环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并对模型和控制策... 为了实现重型柴油机NOx排放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获得更好的SCR控制效果,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数学模型和控制模型。提出了基于模型的前馈加PID反馈修正的闭环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并对模型和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测试和实验验证,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消除NH3对NOx传感器造成的交叉敏感误差。结果表明:模型误差在5%以内能够满足建模和控制要求;ESC和ETC测试循环SCR平均转化效率在80%以上,瞬态转化效率最高可达96%;控制器的动态响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闭环控制 转化效率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电气与安全监测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顶根 陈军 +1 位作者 黄荣华 成晓北 《汽车科技》 2007年第5期10-13,共4页
为确保电动汽车安全行驶,必须综合设计其驱动部分的电气系统,并研制电气安全监测系统。通过设计分析和试验,确定了纯电动汽车的电压等级、输出通断等电气系统方案,并给出了接触器、熔断器等关键器件的电气参数;基于HCS(12)微处理器和CA... 为确保电动汽车安全行驶,必须综合设计其驱动部分的电气系统,并研制电气安全监测系统。通过设计分析和试验,确定了纯电动汽车的电压等级、输出通断等电气系统方案,并给出了接触器、熔断器等关键器件的电气参数;基于HCS(12)微处理器和CAN总线网络,设计了整车电气安全监测系统。结果表明,提出的电气系统满足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要求,电气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整车电气特性参数并实现故障预警,有效保障了电动汽车的试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动力性 电气系统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