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多肽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雄辉 过新胜 徐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8-30,共3页
以优质大豆为原料,低温脱溶法除去油脂,水提取蛋白质。经酸沉淀纯化的蛋白质,采用双酶水解,配合活性炭吸附处理,有效的控制了苦味肽带来的苦味。同时,系统介绍了大豆多肽生产工艺参数,使其能进入工业化规模生产。
关键词 大豆多肽 酶水解 苦味肽 提取工艺 大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黄色素提取及精制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雄辉 季清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74,共5页
本文采用乙醇溶液多级浸取、固液分离、微孔膜过滤、真空薄膜浓缩,再由超临界CO2萃取分离、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栀子黄色素。产品提取率、纯度、色价较传统工艺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乙醇浸取 超临界CO2萃取 精制 提取 固液分离 微孔膜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雄辉 赵萍 季清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194,共3页
在制备双酶水解栀子黄色素母液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溶剂提取、超声波萃取、D101树脂吸附、超滤膜分离、超临界CO2萃取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研究栀子黄色素提取率、色价和OD比值,为栀子黄色素提取分离与精制中组合现代先进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在制备双酶水解栀子黄色素母液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溶剂提取、超声波萃取、D101树脂吸附、超滤膜分离、超临界CO2萃取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研究栀子黄色素提取率、色价和OD比值,为栀子黄色素提取分离与精制中组合现代先进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分离与大孔树脂吸附工艺结合,既能实现高提取率、高色价,以及减轻树脂吸附负荷和提高工作效率,又可降低OD比值;把超声波萃取和超临界萃取进行组合,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提取与精制 OD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营养奶生产工艺及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雄辉 徐刚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42-45,共4页
从花生的营养成分特点出发,系统地进行了花生营养奶配方、工艺和稳定性的研究,使花生营养奶在营养成分上能与豆奶比美,而口感大大优于豆奶。
关键词 花生 营养奶 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匝道钢箱梁桥分段支架吊装施工技术探讨
5
作者 谢宁 李雄辉 +2 位作者 徐建青 施金星 刘继承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166-170,共5页
高速公路匝道桥的建设往往需跨越繁忙的地面主干路及现有桥梁,要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达到较高标准,以最小化对交通的干扰。钢箱梁凭借其箱型截面的高抗弯刚度和高抗扭刚度,结合钢结构的高强度、轻质自重、易于质量保证以及短工期等优势... 高速公路匝道桥的建设往往需跨越繁忙的地面主干路及现有桥梁,要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达到较高标准,以最小化对交通的干扰。钢箱梁凭借其箱型截面的高抗弯刚度和高抗扭刚度,结合钢结构的高强度、轻质自重、易于质量保证以及短工期等优势,快速跨越原来已有的交通线路,明显降低了由于施工对公路运行带来的影响。文中从节段划分、临时支架的设计与架设、分段吊装顺序的精确确定,以及钢箱梁焊接与检测的严格流程深入阐述了钢箱梁施工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并通过结构建模验证合理性,旨在为同类跨线钢箱梁桥的施工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推动该领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匝道桥 钢箱梁 临时支架 分段吊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低盐腌制过程中的酸度变化及控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雄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13,共3页
腌制过程中的酸度控制是生产低盐腌制产品的关键。本文对低盐(3%)条件下蔬菜腌制过程中的产酸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控制试验,获取了能有效地控制酸度变化的技术参数。
关键词 低盐腌制 蔬菜 腌制 酸度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深加工的发展状态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雄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8-10,共3页
由于大豆蛋白结构复杂坚实,开发大豆产品的重点在酶解、优化大豆蛋白上。随着高技术的应用,大豆多肽、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可消化性纤维、大豆磷脂等均已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深加工 大豆制品 大豆多肽 大豆皂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浆水再发酵生产酱油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雄辉 陈全庚 袁菊如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3-16,共4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黄浆水的理化成份和利用黄浆水再发酵生产酱油工艺条件,使黄浆水这一有机废水变成美味的酱油,为此,在变废为宝、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浆水 再发酵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酒酿造工艺及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雄辉 陈全庚 过新胜 《酿酒科技》 1991年第1期46-47,共2页
香菇属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是我国一种著名食用菌,产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福建、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均有广泛栽培。
关键词 香菇酒 酿造工艺 稳定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方便菜条生产新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雄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75-76,共2页
软包装方便菜条是以茎梗发达的蔬菜为主料,经过腌制、配料、后熟处理、聚脂/铝箔/聚乙烯薄膜复合袋抽真空包装而成的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引人食欲、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卫生、保质期长、价格便宜、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欢的旅行和佐... 软包装方便菜条是以茎梗发达的蔬菜为主料,经过腌制、配料、后熟处理、聚脂/铝箔/聚乙烯薄膜复合袋抽真空包装而成的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引人食欲、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卫生、保质期长、价格便宜、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欢的旅行和佐餐佳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菜条 软包装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水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雄辉 孔质彬 刘洁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236-237,共2页
急性脑出血(ACH)是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具有高发病率与死亡率、致残程度重的特点,探讨ACH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有效的预后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研究发现,ACH患者发病后常伴发血糖升高,并影响病隋的进展与预后。本文通过血糖... 急性脑出血(ACH)是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具有高发病率与死亡率、致残程度重的特点,探讨ACH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有效的预后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研究发现,ACH患者发病后常伴发血糖升高,并影响病隋的进展与预后。本文通过血糖水平对ACH患者预后的临床影响分析,旨在为ACH的临床诊治与预后判断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患者 急性脑出血 预后指标 血糖水平 临床意义 危重症疾病 ACH 高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软包装芥菜梗的研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雄辉 徐刚 过新胜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芥菜是茎叶类蔬菜中极为普通的品种,江西各地均有广泛栽培.本文介绍了芥菜低盐腌制工艺及袋装产品的生产条件,使得这极普通而又价廉的芥菜,提高到中高档食品的地位.
关键词 低盐 软包装 芥菜梗 生产工艺 质量标准 腌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色素的形成及增色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雄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共3页
酱油色素的形成及增色方法李雄辉(江西省科学院南昌330029)酱油酿造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形成各种氨基酸,淀粉质分解为糖类,并进一步代谢,合成醇、醛、酚、酯、有机酸等各种成份,形成酱油的色、香、味、体,营养丰富的发酵食... 酱油色素的形成及增色方法李雄辉(江西省科学院南昌330029)酱油酿造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形成各种氨基酸,淀粉质分解为糖类,并进一步代谢,合成醇、醛、酚、酯、有机酸等各种成份,形成酱油的色、香、味、体,营养丰富的发酵食品。目前,多菌种在酱油中的应用,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色素 形成 增色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酱油全氮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雄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4-16,共3页
提高全氮利用率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蛋白质资源,增加酱油产量,提高质量,保证市场供应,提高工厂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目前国内全氮利用率最高水平达到85%,一般为60—75%,最低不到30%,差距很大。原因是酱油酿造是一个复杂生化反应过程... 提高全氮利用率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蛋白质资源,增加酱油产量,提高质量,保证市场供应,提高工厂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目前国内全氮利用率最高水平达到85%,一般为60—75%,最低不到30%,差距很大。原因是酱油酿造是一个复杂生化反应过程,提高全氮利用率贯穿着整个酱油生产工艺,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引进新技术,才能使酱油全氮利用率得到提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全氮利用率 原料 工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新工艺生产酱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雄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0-21,共2页
酱油生产目前全国大多数厂家采用固态低盐法。此法克服了高盐法缺点,全氮利用率提高到72%左右。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全氮利用率,笔者采用液态无盐发酵法生产酱油,原料全氮利用率提高到90%。
关键词 液态无盐发酵 工艺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清酒的研制
16
作者 李雄辉 陈全庚 徐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1995年第1期28-29,共2页
本文简述用糯米为原料,添加绞股蓝制做清酒,改变酒体风味增加营养成分,为一种高级饮品。
关键词 绞股蓝 清酒 原料 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超声法制备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熊伟 李雄辉 +2 位作者 胡居吾 涂招秀 季清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4-257,共4页
采用薄膜-超声法,对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卵磷脂和胆固醇比为6.2:1(g:g),卵磷脂和二氢杨梅素比为4.1:1(g:g),超声时间为34min,缓冲液pH为7.0,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脂质体... 采用薄膜-超声法,对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卵磷脂和胆固醇比为6.2:1(g:g),卵磷脂和二氢杨梅素比为4.1:1(g:g),超声时间为34min,缓冲液pH为7.0,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8.58%。此法制备二氢杨梅素脂质体具有操作简便可行,脂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脂质体 响应面法 制备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相萃取法制备高纯度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居吾 李雄辉 +3 位作者 熊伟 季清荣 涂招秀 李向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7-41,共5页
以杜仲叶为原料提取绿原酸,将大孔树脂和混合溶剂分相法相结合,对绿原酸进行精制纯化,使绿原酸的纯度达到99.5%(HPLC法)。在萃取工艺中选定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考察萃取时间、pH值、萃取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萃... 以杜仲叶为原料提取绿原酸,将大孔树脂和混合溶剂分相法相结合,对绿原酸进行精制纯化,使绿原酸的纯度达到99.5%(HPLC法)。在萃取工艺中选定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考察萃取时间、pH值、萃取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萃取率和萃取时间、pH值、萃取次数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00min、pH2.97、萃取次数4次,此时绿原酸萃取率达到95.1%。在分相工艺中,首先对分相剂进行筛选,选定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为分相剂,再对分相剂的用量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其用量为萃取液总体积的40%,绿原酸转移率达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萃取 分相法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活性成分的同步提取分离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熊伟 李雄辉 +1 位作者 胡居吾 季清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3-186,共4页
以水为提取剂,同步提取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和藤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25(g/mL),原料粒度80目。粗提物经丙酮回流提取、浓缩、加水沉淀后得到晶体,晶体经重结晶4次后得到二氢杨... 以水为提取剂,同步提取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和藤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25(g/mL),原料粒度80目。粗提物经丙酮回流提取、浓缩、加水沉淀后得到晶体,晶体经重结晶4次后得到二氢杨梅素产品,其纯度可达91.3%,得率为4.2%;取丙酮提取后的不溶性残渣经乙醇回流、浓缩、结晶后可得杨梅素产品,其纯度为81.2%,得率为0.68%;粗提物结晶后的清液经过醇沉、2次Sevage法除蛋白、干燥后得藤茶多糖,其纯度为45.4%,得率为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二氢杨梅素 杨梅素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慧玲 胡居吾 +3 位作者 熊伟 李雄辉 万翠香 林金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783-19785,共3页
[目的]优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法从显齿蛇葡萄中提取二氢杨梅素,并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了纯化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提取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10(... [目的]优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法从显齿蛇葡萄中提取二氢杨梅素,并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了纯化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提取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时间为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得率最大;重结晶5次后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68.51%提高至91.0%。[结论]该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来源易,作为抗氧化剂生产工艺前景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显齿蛇葡萄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