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脑缺血后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慧娟 李陈莉 +3 位作者 赵秀丽 邢敏 赵春芳 李玉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损伤对突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制成脑缺血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脑顶叶皮质突触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神经毡内突触数目逐渐减少;突触结构中突触小泡、线粒体也发生改变。缺血48 h,突触小泡减少,甚至消... 目的:探讨脑缺血损伤对突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制成脑缺血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脑顶叶皮质突触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神经毡内突触数目逐渐减少;突触结构中突触小泡、线粒体也发生改变。缺血48 h,突触小泡减少,甚至消失;线粒体变性、减少乃至消失,嵴减少或消失呈空泡状。突触前后膜被破坏,典型的突触结构已不存在。结论:脑缺血后,随缺血时间延长,突触结构异常,突触密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突触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后突触体素与突触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慧娟 苏丽英 +4 位作者 李陈莉 邢敏 赵秀丽 赵春芳 王立轩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2-645,共4页
目的 :观察脑缺血后 ,大脑顶叶皮质突触体素的表达与突触密度的关系 ,为脑缺血后监测突触密度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间接方法。方法 :采用大鼠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化及电镜方法。结果 :脑缺血后 ,随缺血时间的延长 ,突触体素的表达逐渐减少 ... 目的 :观察脑缺血后 ,大脑顶叶皮质突触体素的表达与突触密度的关系 ,为脑缺血后监测突触密度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间接方法。方法 :采用大鼠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化及电镜方法。结果 :脑缺血后 ,随缺血时间的延长 ,突触体素的表达逐渐减少 ;神经毡内突触数目逐渐减少。结论 :脑缺血后 ,随缺血时间延长 ,突触体素表达减少 ,神经毡内突触数目逐渐减少 ,二者之间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突触体素 大鼠 表达 缺血时间 神经 监测 密度 间接方法 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昱 赵文杰 +3 位作者 赵静 陈炜 李莉 李陈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探讨合适的诱导时间和诱导浓度.方法:按照BDNF的浓度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20和200ng/ml BDNF.MTT法检测不同浓度BDNF在诱导后不同的时间点(1、3、...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探讨合适的诱导时间和诱导浓度.方法:按照BDNF的浓度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20和200ng/ml BDNF.MTT法检测不同浓度BDNF在诱导后不同的时间点(1、3、5、7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的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并计算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元分化率.结果:不同浓度的BDNF实验组在诱导后不同时间(1、3、5、7d)MTT法所测OD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BDNF浓度的增加,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率呈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分化的时间上,各组均在第3天时达到最高,其中实验组最高接近80%,而对照组仅为35%.结论:BDNF对NSCs的增殖无明显作用,BDNF能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其分化的比率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NOS源性NO/ONOO^-对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昱 尹青 +2 位作者 王立轩 李陈莉 马洪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 S)源的一氧化氮(NO)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B 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闭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选择性nNO S抑制剂7-硝基吲唑,用硝...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 S)源的一氧化氮(NO)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B 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闭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选择性nNO S抑制剂7-硝基吲唑,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脑组织-氧化氮(NO)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硝基酪氨酸(NT)表达,RT-PCR法检测B cl-2表达的变化,并与溶剂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NT表达下降,B cl-2表达升高,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中,nNO S来源的NO/ONOO-可下调B cl-2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7-硝基吲唑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与胎儿脐血流速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宏 杜金凯 李陈莉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0期1797-1798,共2页
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这一现象经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已得到证实,在不断的临床试验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有些病理妊娠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口剖、妊娠期糖尿病(GDM)、慢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时母血中胎儿F... 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这一现象经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已得到证实,在不断的临床试验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有些病理妊娠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口剖、妊娠期糖尿病(GDM)、慢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时母血中胎儿FNRBC数量增加。因此母血中胎儿FNRBC增加在产前预测病理妊娠的发生及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引起广大产科临床医师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幼红细胞 胎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昱 马洪骏 +2 位作者 罗波 李陈莉 王慧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突触 脑缺血/再灌注 超微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皮层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在人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7
作者 王慧娟 郭建国 +3 位作者 张金平 张惠欣 赵昱 李陈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人胚胎大脑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预防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4、5、6、7个月胎龄人胚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大脑皮层神经元MAP-2(a、b、c)表达变化。结果免疫反应... 目的观察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人胚胎大脑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预防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4、5、6、7个月胎龄人胚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大脑皮层神经元MAP-2(a、b、c)表达变化。结果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均定位于胞质,胞核不着色;随月龄增加,大脑皮层神经元MAP-2(a、b、c)表达逐渐增多,细胞阳性反应平均光密度(OD值)3月龄为0.1297±0.0051,4月龄为0.1832±0.0050,5月龄为0.2597±0.0058,6月龄为0.3284±0.0067,7月龄为0.3909±0.0039。结论在人胚胎大脑发育过程中,MAP-2(a、b、c)可能参与神经元的发育、结构稳定及突起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微管相关蛋白-2 大脑皮质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老化淀粉样纤维在骨骼肌中的沉积
8
作者 钱金泽 霍佳 +4 位作者 钱俊乔 李陈莉 赵昱 樋口京一 段惠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龄Ⅱ形成的小鼠老化淀粉样纤维是否可形成并沉积于骨骼肌中。方法:采用R1.P1-Apoa2c小鼠进行淀粉样变诱导实验,诱导实验进行2个月后,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骨骼肌中淀粉样纤维的沉积... 目的:探讨载脂蛋龄Ⅱ形成的小鼠老化淀粉样纤维是否可形成并沉积于骨骼肌中。方法:采用R1.P1-Apoa2c小鼠进行淀粉样变诱导实验,诱导实验进行2个月后,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骨骼肌中淀粉样纤维的沉积程度。结果:通过淀粉样变诱导实验2个月及4个月后,淀粉样纤维主要沉积于小鼠骨骼肌中的结缔组织及肌内膜内。结论:小鼠老化淀粉样纤维可在骨骼肌肌内膜及结缔组织中沉积,并为淀粉样变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老化淀粉样纤维 骨骼肌 免疫组织化学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