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聚结器内油滴聚结特性及运动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邢雷 李金煜 +2 位作者 蒋明虎 赵立新 关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88,共8页
为了分析离散相油滴在水力聚结器内的运移轨迹以及聚结器流场特性对油滴聚结的影响,采用PBM-DP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聚结器内速度场及油相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掌握了聚结器旋流腔为油滴碰撞聚结的主要发生区域,但在螺旋流道及聚结内... 为了分析离散相油滴在水力聚结器内的运移轨迹以及聚结器流场特性对油滴聚结的影响,采用PBM-DP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聚结器内速度场及油相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掌握了聚结器旋流腔为油滴碰撞聚结的主要发生区域,但在螺旋流道及聚结内芯的近壁区域受较大时均速度梯度影响油滴出现明显的破碎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聚结器内部流场呈外部为准自由涡、内部为强制涡的复合涡旋流场特性,且沿内涡区流出的油滴较外涡区运动的油滴在聚结器内的停留时间更长,时间差值约为0.029 s;内涡区含油体积分数较高,增大了油滴间的碰撞概率,因此内涡区的油滴粒径较大,同时也受到更高的流场阻力,致使在油滴运动过程中速度衰减明显高于外涡区油滴。针对水力聚结器试验样机开展了聚结性能试验,对比了聚结器出口及入口的粒度分布,得出试验工况下聚结器可将入口处平均粒径为92μm的油滴增大到298μm。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旋流聚结机理及设计出通过多场耦合作用来提高油水分离性能的新型设备与方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聚结器 停留时间 运动特性 油滴粒径 聚结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设备招评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金煜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2期254-255,共2页
针对现代工程中机电设备含量越来越高,设备购置费比例不断提高的趋势,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介绍了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构成及编制,阐述了机电设备评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以期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计价 机电安装工程 造价控制 招评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公众感知研究-以济南市主城区城市公园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姜芊孜 王广兴 李金煜 《风景园林》 2022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城市公园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纽带,提供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不同使用者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对优化公园设计和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济南市主城区城市公园为例,利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济南... 城市公园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纽带,提供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不同使用者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对优化公园设计和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济南市主城区城市公园为例,利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济南市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对城市公园文化服务的感知。从公众感知结果来看,主城区城市公园的教育和知识、文化遗产、社会关系与场所感应重点提升,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对文化服务的感知具有明显差异;从不同类型公园的感知结果来看,综合公园的满意度均值略低于重要性均值,专类公园的满意度均值高于重要性均值,各类型的公园都有低满意度的文化服务。基于此,针对公众感知结果中满意度较低的服务和各类型公园的薄弱项分别提出了文化服务提升策略。研究表明:公众感知研究能够对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进行有益补充,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和易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公园 公众感知 城市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的城市河流景观提升策略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芊孜 王广兴 李金煜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2期73-79,共7页
文章从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视角切入,通过AHP法与yaahp法构建供需评价体系。采取外业调研、问卷调查与专家打分等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值,通过对河流整体与河道单元的供给水平与需求程度的评价分析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文章从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视角切入,通过AHP法与yaahp法构建供需评价体系。采取外业调研、问卷调查与专家打分等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值,通过对河流整体与河道单元的供给水平与需求程度的评价分析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在探讨影响供需失衡因素的基础上,从调节、支持、文化3种服务类型入手,针对河流整体与河道单元提出了供需匹配的规划设计策略,以达到城市河流景观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该研究可为城市河流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供给 需求 城市河流 景观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主城区内涝积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芊孜 李金煜 王广兴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快速城市化和极端气候变化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文章以济南市主城区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内涝点空间分布特征;以汇水区为单位,运用回归分析探求了各致涝因素与内涝程度的关系。从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建设、城市管理三方面... 快速城市化和极端气候变化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文章以济南市主城区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内涝点空间分布特征;以汇水区为单位,运用回归分析探求了各致涝因素与内涝程度的关系。从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建设、城市管理三方面提出了治理城市内涝的措施建议。研究对济南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土地利用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