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季棉与大球盖菇接茬两熟高效种植技术
1
作者 聂军军 崔正鹏 +10 位作者 徐士振 李振怀 刘国栋 张冬梅 张艳军 战丽杰 孙琳 聂阳 李维江 代建龙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57-60,70,共5页
为解决黄河流域一熟制棉田肥药膜用量大、比较效益低,以及传统两熟制棉田投入产出比高,但秸秆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试验示范了短季棉与大球盖菇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实现了产量和产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提升。详细介绍... 为解决黄河流域一熟制棉田肥药膜用量大、比较效益低,以及传统两熟制棉田投入产出比高,但秸秆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试验示范了短季棉与大球盖菇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实现了产量和产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提升。详细介绍了这一高效新模式的技术要点,比较了不同生态区大球盖菇产量与有效积温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其效益差异,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大球盖菇 一年两熟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 v8算法的变电站视频监控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
2
作者 李奕炜 骆立实 +5 位作者 赵波 何红亮 李维江 武建松 王晋元 周可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9,共11页
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迅速发展,对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多样化、智能化需求。针对现有变电站视频监控摄像头对人员、车辆、异常入侵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 v8算法的变电站视频监控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首先... 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迅速发展,对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多样化、智能化需求。针对现有变电站视频监控摄像头对人员、车辆、异常入侵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 v8算法的变电站视频监控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首先,利用YOLO v8算法对变电站目标进行监测,通过采样算法加大感受野进而提升数据特征融合能力,采用注意力机制识别远处微小目标;然后,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和变电站摄像头运动防抖,将YOLO v8监测到的信息输入BoTSORT算法,完成多场景多目标下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目标智能跟踪;最后,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相比于YOLO v5、YOLO v7算法,目标识别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9.73个百分点、5.28个百分点,目标跟踪精度分别提升了12.34个百分点、8.41个百分点,提升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 YOLO v8算法 多目标智能跟踪 注意力机制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抗虫棉新品种(系)在山东棉区的种植表现与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维江 董合忠 +1 位作者 李振怀 唐薇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2-24,共3页
以 33B为对照 ,对 5个抗虫棉新品种 (系 )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鲁 2 5系在出苗、生长前期长势、生育期和产量构成等方面与对照 33B基本一致 ,S61 4 5、S61 77和 SGK32 1则表现出苗快、早发性强、早熟性好等方面的优... 以 33B为对照 ,对 5个抗虫棉新品种 (系 )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鲁 2 5系在出苗、生长前期长势、生育期和产量构成等方面与对照 33B基本一致 ,S61 4 5、S61 77和 SGK32 1则表现出苗快、早发性强、早熟性好等方面的优势 ,99 R0 8的生育期与 33B基本一致 ,但产量潜力显著高于 33B,说明 33B等早期抗虫棉品种的一些不利性状与 Bt基因的导入没有必然的联系 ,抗虫棉的不利性状可以通过育种手段改良。但是 ,S61 4 5、S61 77、99R0 8等新育品种的纤维品质改进不大 ,加强抗虫棉品种纤维品质的改良应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新品种 山东 种植表现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的高产理论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维江 唐薇 +2 位作者 李振怀 张冬梅 董合忠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推动抗虫杂交棉在山东的推广利用,对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等品种的高产机理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较好地协调了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关系,一般比现在推广的常规抗虫棉品种增产10%~20%。增产的主要原因在... 为推动抗虫杂交棉在山东的推广利用,对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等品种的高产机理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较好地协调了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关系,一般比现在推广的常规抗虫棉品种增产10%~20%。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杂交棉叶面积增长快、光合午休不明显,干物质积累快而多。抗虫杂交棉早发早熟,但因叶面积载荷量大、根冠比小,干旱年份易呈现早衰熟相。综合分析山东各棉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认为鲁西南为杂交棉最适宜种植区,应重点发展;鲁西北为适宜种植区,应适度发展;其它棉区为基本不宜种植区,应限制发展。当前杂交棉的种植应主要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超高产栽培或节本高效的“精稀简”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杂交棉 高产生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简化栽培技术在山东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维江 董合忠 +1 位作者 李振怀 唐薇 《中国棉花》 2000年第9期14-15,共2页
为了探明棉花简化栽培的效应和技术 ,于1 999年进行了棉花简化栽培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简化栽培不影响生育进程 ,但通过增强棉花的长势和铃数 ,可使皮棉单产不减 ;同时通过减少整枝、中耕等管理环节的用工 ,使植棉的纯收入显著提... 为了探明棉花简化栽培的效应和技术 ,于1 999年进行了棉花简化栽培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简化栽培不影响生育进程 ,但通过增强棉花的长势和铃数 ,可使皮棉单产不减 ;同时通过减少整枝、中耕等管理环节的用工 ,使植棉的纯收入显著提高。在试验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简化栽培 产量效应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方便快速测定棉花抗盐性的新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维江 徐惠纯 辛承松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5-35,共1页
一种方便快速测定棉花抗盐性的新方法李维江,徐惠纯,辛承松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随着棉花不断向滨海盐地的发展,对抗盐棉花品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棉花抗盐育种已成为当前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简便迅速准确地测... 一种方便快速测定棉花抗盐性的新方法李维江,徐惠纯,辛承松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随着棉花不断向滨海盐地的发展,对抗盐棉花品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棉花抗盐育种已成为当前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简便迅速准确地测定棉花品种(系)的抗盐性,提高今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抗盐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优势杂种及其亲本对PEG和NaCl胁迫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维江 董合忠 +2 位作者 郭庆正 庞居勤 张军 《中国棉花》 1998年第6期7-8,10,共3页
利用杂交棉H28一代杂交种及其母本91288,研究了PEG和NaCl胁迫下两个品种的生理反应。PEG胁迫下,两品种的生长发育和气孔扩散阻力基本一致,但H28的POD活性逐渐上升,91288的POD活性则保持较低水平;... 利用杂交棉H28一代杂交种及其母本91288,研究了PEG和NaCl胁迫下两个品种的生理反应。PEG胁迫下,两品种的生长发育和气孔扩散阻力基本一致,但H28的POD活性逐渐上升,91288的POD活性则保持较低水平;NaCl胁迫下,H28在生长发育和气孔阻力变化上表现出较高的耐受能力,其POD活性显著上升,但两品种Na+积累量和Na+/K+未见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棉花拒盐能力较弱,不同品种耐盐性的差别与盐离子积累量关系不大,而与POD活性升高密切相关;而棉花对PEG胁迫的忍耐性与POD活性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杂交种 NACL胁迫 PEG胁迫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与复水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维江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5期15-18,共4页
本试验以盆栽方法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及复水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复水后50%的处理仍保持较高水平。干旱时根系活力下降,但复水后50%处理根系... 本试验以盆栽方法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及复水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复水后50%的处理仍保持较高水平。干旱时根系活力下降,但复水后50%处理根系活力高于对照。土壤干旱使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但在严重干旱时茎、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又有下降趋势;复水后前期适度干旱处理其含量仍高于对照;在第二次严重干旱时,前期适度干旱处理其含量又有所提高。本文为花生干旱适应性及花生前期水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干旱 复水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滨海盐地生态特点及其植棉技术发展方向
9
作者 李维江 董合忠 +2 位作者 唐薇 杨静 高原 《中国棉花》 1998年第9期36-37,共2页
1滨海盐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山东省约有120万公顷滨海盐地,主要分布于黄河三角洲及其两侧的渤海湾及莱州湾地区,其中有15万公顷适宜于棉花生产。但其土壤特性及气候条件与内陆明显不同。1.1光照充沛、热量偏少。此区属暖温带... 1滨海盐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山东省约有120万公顷滨海盐地,主要分布于黄河三角洲及其两侧的渤海湾及莱州湾地区,其中有15万公顷适宜于棉花生产。但其土壤特性及气候条件与内陆明显不同。1.1光照充沛、热量偏少。此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于严寒、夏天酷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滨海盐地 生态特点 植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盐水农业利用现状与技术
10
作者 李维江 李景岭 《山东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53-55,共3页
以色列盐水农业利用现状与技术李维江(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李景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海岸,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特别是南部内杰夫地区约占以色列国土的一半,属于干燥沙漠地区,常年... 以色列盐水农业利用现状与技术李维江(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李景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海岸,大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特别是南部内杰夫地区约占以色列国土的一半,属于干燥沙漠地区,常年降雨25~200mm,而且集中于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盐水 农业利用 作物生长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董合忠 李振怀 +5 位作者 罗振 卢合全 唐薇 张冬梅 李维江 辛承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2-798,共7页
在山东临清、夏津和惠民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整枝处理下棉花产量分布、库源比例和熟相,探讨种植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在棉株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去叶枝棉株的产量全部来自果枝,留叶枝... 在山东临清、夏津和惠民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整枝处理下棉花产量分布、库源比例和熟相,探讨种植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在棉株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去叶枝棉株的产量全部来自果枝,留叶枝棉株的产量主要来自果枝(85%),叶枝所占份额较低(15%);无论去叶枝还是留叶枝,产量主要分布在下中层(72%)和内围(74%),上层(28%)和外围(26%)产量分布较少。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但两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密度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内外分布,随密度升高,产量向内围集中;而整枝则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留叶枝使产量上下分布更加分散。整枝对棉花熟相影响不大;但密度显著影响熟相和库源比例,低密度下库源比例大、轻度早衰,高密度下库源比例小、轻度晚熟,中等密度(5.25株·m-2)下库源比例适宜,熟相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整枝 叶枝 果枝 果节 产量分布 熟相 库源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抗虫棉品种的产量表现和氮素营养效率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2 位作者 辛承松 唐薇 张冬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7-952,共6页
以7个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Gossypium hirsutumL)品种(美国品种33B,国产常规棉鲁棉研21、22、28、29,国产杂交棉鲁棉研15和25)为材料,分别在临清和东营种植,比较研究了它们的产量表现和营养效率。结果表明,国产常规... 以7个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Gossypium hirsutumL)品种(美国品种33B,国产常规棉鲁棉研21、22、28、29,国产杂交棉鲁棉研15和25)为材料,分别在临清和东营种植,比较研究了它们的产量表现和营养效率。结果表明,国产常规抗虫棉品种平均比美国品种33B增产12.5%(临清)和28.3%(东营),抗虫杂交棉则比常规棉增产9.7%。早发型棉花品种(鲁棉研21和29)每生产100 kg皮棉所吸收的氮素量比后发型品种(鲁棉研22和28)少13.9%,营养效率系数高20.4%;杂交种(鲁棉研15和25)每生产100 kg皮棉所吸收的氮素量比常规种少13.8%,营养效率系数高16.8%。早发型棉花品种的氮素营养效率高于后发型,杂交种的氮素营养效率高于常规种。选用棉花杂交种或早熟、高产、经济系数高的常规种,创造正常的棉花熟相是提高氮素营养效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氮素 营养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董合忠 李振怀 +3 位作者 李维江 唐薇 曲惠英 张冬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3期6-10,共5页
以5个抗虫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保留2个和全部营养枝对棉株体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保留营养枝对棉株平均衣分、棉田病虫害发生等无明显影响,但导致果枝结铃减少、果枝铃重和全株平均铃重降低、经济系数下降等负... 以5个抗虫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保留2个和全部营养枝对棉株体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保留营养枝对棉株平均衣分、棉田病虫害发生等无明显影响,但导致果枝结铃减少、果枝铃重和全株平均铃重降低、经济系数下降等负面效应,保留营养枝越多,负面效应越大。与此同时,保留营养枝也带来了群体总铃数增多、总生物产量提高、贡献部分经济产量以及节省用工等正面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保留营养枝比常规整枝处理的对照增产3%~20%,保留2个和全部营养枝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分析认为,在配套措施的保证下,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营养枝 保留利用 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简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与整枝对抗虫杂交棉产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罗振 李维江 +4 位作者 董合忠 唐薇 张冬梅 卢合全 李振怀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3-47,共5页
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不同整枝条件下抗虫杂交棉的库源比例、产量分布和熟相。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由去叶枝和留叶枝构成,副区包括3.0、4.5、6.0、7.5株/m^2 4个密度。结果表明:无论是整枝... 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不同整枝条件下抗虫杂交棉的库源比例、产量分布和熟相。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由去叶枝和留叶枝构成,副区包括3.0、4.5、6.0、7.5株/m^2 4个密度。结果表明:无论是整枝还是密度处理,产量主要分布在棉株下中层(77%~85%)和内围(76%~88%),上层(15%~23%)和外围(12%~24%)产量分布较少。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的空间分布有显著的效应,但两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密度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内外分布,随密度升高,产量向内围集中;而整枝则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留叶枝使产量上下分布更加分散。土壤肥力和耕作栽培方式的不同可影响叶枝对产量的贡献率,在临清,叶枝对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11.2%;而在嘉祥和金乡,叶枝对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9.4%和18.0%。随着密度的升高,叶枝对产量的贡献率显著降低,密度为3.0、7.5株/m^2时3个试验点叶枝对产量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4.9%和8.9%。留叶枝未影响棉花熟相,但密度影响熟相。适当提高密度可以降低库源比例,延缓棉花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种植密度 叶枝 产量分布 熟相 库源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棉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卢合全 李振怀 +4 位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唐薇 张冬梅 罗振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11-15,共5页
以杂交棉鲁棉研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杂交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 以杂交棉鲁棉研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于2008年在山东临清、嘉祥和金乡三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密度和整枝对杂交棉产量、产量构成以及熟相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去叶枝情况下,低密度(3.00株/m2)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低,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较高;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3.00株/m2)产量最高,中高密度(4.50-6.00株/m2)的产量居中,而高密度(7.50株/m2)处理的产量还是最低;整枝条件下4.50株/m2密度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比3.00株/m2分别增产4.93%和5.51%,而留叶枝条件下3.00株/m2的籽棉产量比4.50株/m2高4.03%。低密度(3.00株/m2)下留叶枝的铃数多于去叶枝的铃数,但随密度增加(4.50株/m2及以上),留叶枝的铃数显著少于去叶枝的铃数;留叶枝和增加密度都会降低铃重。密度与整枝对棉柴比没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都可显著影响生物产量。密度与整枝对棉花早熟性也有互作效应,去叶枝的早熟性好于留叶枝的处理,随密度增加,早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种植密度 叶枝 互作效应 产量 早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棉纤维发育与色素形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1 位作者 唐薇 张冬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共4页
评述了彩色棉纤维结构、纤维发育和纤维细胞内色素形成与沉积的特点 ,对彩色棉纤维品质较差和色泽不稳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彩色棉 纤维发育 色素形成 纤维结构 色素沉积 彩色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生育特点与种植效益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1 位作者 李振怀 唐薇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12-14,共3页
对3类抗虫棉品种(系)生长发育和种植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6H1和H9513在生长发育上有明显的优势,常规抗虫棉美国33B表现苗弱、前期生长慢、后发性强的特点。两个抗虫杂交棉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中棉所9... 对3类抗虫棉品种(系)生长发育和种植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6H1和H9513在生长发育上有明显的优势,常规抗虫棉美国33B表现苗弱、前期生长慢、后发性强的特点。两个抗虫杂交棉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中棉所9418,两个常规抗虫棉的产量比对照低5%~20%。抗虫棉品种(系)的总治虫用工可减少57%,其中减少防治棉铃虫用工70%;总治虫用药投入减少70%,其中防治棉铃虫用药投入减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抗虫棉 生育特点 种植效益 品种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体系的新发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2 位作者 唐薇 李振怀 张冬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4,共3页
自 1 999年以来 ,山东省棉田布局和种植制度不断改革 ,更趋合理 ;全省普及抗虫棉 ,实现了第六次品种更换 ;形成了与抗虫棉品种和种植制度相配套的棉花栽培新技术 ;以种业为龙头的棉花产业化得到发展 ,逐步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相... 自 1 999年以来 ,山东省棉田布局和种植制度不断改革 ,更趋合理 ;全省普及抗虫棉 ,实现了第六次品种更换 ;形成了与抗虫棉品种和种植制度相配套的棉花栽培新技术 ;以种业为龙头的棉花产业化得到发展 ,逐步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相结合棉花生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棉花生产 技术体系 抗虫棉品种 生产布局调整 种植制度改革 种子产业化 技术创新 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彩色棉材料的农艺性状和纤维发育特点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董合忠 李维江 +1 位作者 唐薇 李振怀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6-9,共4页
以常规白色棉 3 3B为对照 ,于 2 0 0 0~ 2 0 0 1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试验站 (临清 )对大田种植的 2个彩色棉绿色棉和棕色棉材料的农艺性状与纤维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2个彩色棉材料的营养生长旺盛 ,具有早发早熟的特点 ,但... 以常规白色棉 3 3B为对照 ,于 2 0 0 0~ 2 0 0 1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试验站 (临清 )对大田种植的 2个彩色棉绿色棉和棕色棉材料的农艺性状与纤维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2个彩色棉材料的营养生长旺盛 ,具有早发早熟的特点 ,但铃重小 ,衣分低 ,皮棉单产仅为对照 3 3B的 5 0 %~ 60 %。彩色棉的纤维品质比对照品种差 ,其中绿色棉的纤维品质最差 ,基本无纺织利用价值。彩色棉的纤维发育过程与对照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表现在 2个彩色棉材料的棉纤维在开花后 3 0~ 40天出现颜色 ,纤维伸长期短 ,伸长速率低 ,次生壁加厚慢 ,纤维伸长与次生壁加厚重叠的时间短 ,这可能是彩色棉纤维品质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农艺性状 纤维 发育特点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栽培技术 被引量:37
20
作者 代建龙 李维江 +1 位作者 辛承松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13年第1期35-36,共2页
机采棉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化植棉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50%以上的棉田实现了机械化收获,但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内的内地棉区仍完全依靠人工收花,机采棉工作一... 机采棉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化植棉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50%以上的棉田实现了机械化收获,但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内的内地棉区仍完全依靠人工收花,机采棉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2012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配合下,滨州市农机局和东营市农机局分别在沾化县、无棣县、东营区等建立了机采棉试验示范基地,并于10—11月利用国产3行自走型摘锭式采棉机(4MZ-3)试采成功,采净率90%以上,达到采棉机的规定标准要求,实现了内地棉区机采棉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机采棉 棉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技术 栽培 农业生产方式 人工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