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炭疽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红莉 卢健 +4 位作者 赵芸 黄海涛 崔宏春 朱建杰 任国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902-1907,共6页
为了获得对茶树炭疽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从茶树根际土壤中采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细菌63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茶树炭疽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菌株HZ-01,其对茶树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1.5%。结合菌株形态学、... 为了获得对茶树炭疽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从茶树根际土壤中采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细菌63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对茶树炭疽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菌株HZ-01,其对茶树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1.5%。结合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菌株HZ-0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胞外水解酶活性分析显示,HZ-01菌株具有产生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HZ-01的发酵产物对茶树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菌株HZ-01在防控茶树炭疽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炭疽菌 芽孢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崔宏春 赵芸 +4 位作者 黄海涛 李红莉 余继忠 张建勇 吴云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茉莉花茶是茶叶和茉莉鲜花拼和、窨制加工而成的再加工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风味品质独特,已有1000多年历史。综述了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和窨制机理,以及茉莉花茶风味品质特性和品质形成机理,为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和风味... 茉莉花茶是茶叶和茉莉鲜花拼和、窨制加工而成的再加工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风味品质独特,已有1000多年历史。综述了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和窨制机理,以及茉莉花茶风味品质特性和品质形成机理,为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和风味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加工 窨制 风味 品质评价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侵彻下脆性金属弹丸损伤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维占 景彤 +3 位作者 李红莉 孟凡高 郑灿杰 赵太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20,共8页
研究动能弹对典型防护靶板的冲击响应特性对改进弹丸威力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弹道冲击试验和理论建模分析,研究了12.7 mm动能弹对3种典型靶板(混凝土靶(工况1)、装甲钢靶(工况2)、陶瓷复合装甲靶(工况3))的冲击响应特性,并建立了用... 研究动能弹对典型防护靶板的冲击响应特性对改进弹丸威力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弹道冲击试验和理论建模分析,研究了12.7 mm动能弹对3种典型靶板(混凝土靶(工况1)、装甲钢靶(工况2)、陶瓷复合装甲靶(工况3))的冲击响应特性,并建立了用于表征脆性动能弹断裂特性的计算模型。研究发现:基于应力波理论建立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典型靶板作用下弹体的断裂起始与终止位置,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规律一致性较好,适用可靠性较高;弹体对靶板的冲击载荷产生的拉伸波和剪切波是导致弹芯断裂方式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当冲击载荷较小时,弹芯最先呈现弹性响应特性(工况1),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大,弹芯由拉伸断裂向剪切断裂方向转变,断面也由解理/韧窝断裂(工况2)向单一的解理断裂趋势(工况3)转变,且弹芯剩余高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断裂 拉伸 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大行程垂直纳米运动工作台设计与控制研究
4
作者 张帆 黄强先 +3 位作者 程荣俊 张连生 李红莉 李瑞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4,共7页
在大行程高精度垂直运动中,工作台的设计及稳定控制是关键因素。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具有平衡机构的工作台,以实现垂直方向上大行程纳米稳定运动。所研究工作台采用N331压电直线电机独立驱动,通过空气静态导轨悬浮,设计Z轴平衡系统降低... 在大行程高精度垂直运动中,工作台的设计及稳定控制是关键因素。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具有平衡机构的工作台,以实现垂直方向上大行程纳米稳定运动。所研究工作台采用N331压电直线电机独立驱动,通过空气静态导轨悬浮,设计Z轴平衡系统降低垂直向电机驱动负载。利用步进控制方式完成大行程驱动,模拟方式实现微位移精密驱动控制。所提出的驱动与控制策略,可实现100 mm垂直方向上高精度快速精密驱动。另Z向也可实现纳米步进模式与模拟模式的复合控制。在全行程100 mm的范围内定位波动可限制在±9 nm内。通过验证实验,本运动工作台可适用于微纳米三坐标测量机、微光刻和微加工应用的驱动与控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纳米运动工作台 垂直运动 大行程 纳米步进 模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肥对不同叶色茶树品种新梢理化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滕瑞敏 牛小军 +4 位作者 李红莉 黄海涛 余继忠 赵芸 郑旭霞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2期41-47,共7页
为探究叶面肥对不同叶色茶树品种新梢理化成分的影响,以龙井43、新安4号、中黄2号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施用0.5%尿素叶面肥,对一芽二叶新梢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面肥施用后,3个茶树品种新梢叶绿素... 为探究叶面肥对不同叶色茶树品种新梢理化成分的影响,以龙井43、新安4号、中黄2号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施用0.5%尿素叶面肥,对一芽二叶新梢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面肥施用后,3个茶树品种新梢叶绿素含量均升高;龙井43和中黄2号品种新梢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下降,而新安4号品种新梢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均下降;叶面肥施用对氮代谢和叶绿素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有重要影响。综上可见,叶面肥施用能够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来调节茶树新梢的品质成分,提高绿茶品质,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叶色茶树品种叶面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面肥 品质成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与效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181
6
作者 李红莉 张卫峰 +2 位作者 张福锁 杜芬 李亮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6-1143,共8页
2004年至今,在国家支农政策的推动下,农业种植结构大幅度调整,粮食产量连续增加,而且启动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用2008年的农户调研数据与2001年进行对比,揭示了我国粮食生产体系中化肥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过去7年中小麦和玉米... 2004年至今,在国家支农政策的推动下,农业种植结构大幅度调整,粮食产量连续增加,而且启动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用2008年的农户调研数据与2001年进行对比,揭示了我国粮食生产体系中化肥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过去7年中小麦和玉米的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分别增加5.4%和29.0%,而水稻减少4.3%。全国粮食作物化肥消费总量增加1.3×106t,但占全国化肥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8%下降到50%。用PFP(粮食产量除以化肥用量)表征化肥效率,发现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效率大小排列顺序为水稻>小麦>玉米;7年中小麦和水稻的化肥偏生产力分别从10.6 kg/kg增加到11.9 kg/kg,13.9 kg/kg增加到15.7 kg/kg,玉米的化肥偏生产力从13.8 kg/kg下降到11.5kg/kg。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化肥施用量影响较大。粮食作物向优势主产区集中以及机械和管理措施的改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化肥效率,但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仍在大幅增加,这将对全国化肥效率变化带来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效率 粮食生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植物精油对茶橙瘿螨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红莉 崔宏春 +3 位作者 黄海涛 毛宇骁 郑旭霞 余继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7-251,共5页
分别采用喷雾法和半叶法测定了11种植物精油对茶橙瘿螨的触杀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0.5%、0.25%、0.125%(V/V)的11种植物精油对茶橙瘿螨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触杀活性。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精油浓度的增加,其校正死亡率均有... 分别采用喷雾法和半叶法测定了11种植物精油对茶橙瘿螨的触杀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0.5%、0.25%、0.125%(V/V)的11种植物精油对茶橙瘿螨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触杀活性。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精油浓度的增加,其校正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总体来看,肉桂精油触杀效果最好,在不同试验浓度和处理时间条件下校正死亡率均高于其他精油。所试精油对茶橙瘿螨都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其中百里香等8种精油的驱避率达80%以上。以上结果将为筛选对茶橙瘿螨具有较好防效的新型低毒高效植物源农药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茶橙瘿螨 杀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重点有机磷农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红莉 孙宗光 +1 位作者 宫正宇 李国刚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法测定水中14种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14种有机磷农药在18min内得以很好的分离。在该方法下,14种有机磷农药的精密度良好,其中12种有机磷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92%~114.6%。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气相色谱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混合氧化剂制备可膨胀石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红莉 魏旭 +2 位作者 王雄彪 张幺玄 陈厚和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5,39,共3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HNO3/KMnO4/HClO4为混合氧化剂,冰乙酸CH3COOH(HAc)为插层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确定其最佳反应物用量为:硝酸(mL)∶高锰酸钾(g)∶高氯酸(mL)∶冰乙酸(mL)为3∶1.7∶8∶2.5,在此条件下最大膨胀容积为510 mL/g。
关键词 可膨胀石墨 氧化剂 插层剂 膨胀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水中多环芳烃的分析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红莉 李国刚 +4 位作者 高虹 宫正宇 朱晨 李伟 连军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6年第6期32-34,共3页
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方法对南四湖水中13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南四湖水中检出的多环芳烃以二环、三环为主,检出的6种多环芳烃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菲、芴和苊,多环芳烃总浓度范围为0.004—3.53μg/L。入湖河... 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方法对南四湖水中13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南四湖水中检出的多环芳烃以二环、三环为主,检出的6种多环芳烃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菲、芴和苊,多环芳烃总浓度范围为0.004—3.53μg/L。入湖河口各点浓度比湖内点位低,上级湖的入湖河口含量高于下级湖的入湖河口,且湖内各点位多环芳烃的含量按湖水流向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分布 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不同优系果实性状及品质评价
11
作者 王澎 陶双勇 +5 位作者 逄宏扬 李红莉 李雪 谭放 孙玉娟 夏善智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以6个软枣猕猴桃优系果实为材料,对11个果实性状及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变异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优系间果实外观性状及品质均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8.56%~29.03%,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质量的... 以6个软枣猕猴桃优系果实为材料,对11个果实性状及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变异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优系间果实外观性状及品质均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8.56%~29.03%,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03%、28.15%和24.36%。不同优系果实性状及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6个优系果实形状各异,R19-2、R19-1和R19-6的单果质量较大,R19-4和R19-5的较小。R19-2和R19-6优系的营养指标含量均较大,特别是VC含量较高。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得分排名依次为R19-2>R19-6>R19-4>R19-3>R19-1>R19-5,筛选出果实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品质好的优系为R19-2和R19-6。研究结果可为软枣猕猴桃品种选育及果实品质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优系 果实性状 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变异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红莉 龙作义 +3 位作者 逄宏扬 孙强 李雪 杨燕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705-10707,共3页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的变异程度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蓝靛果忍冬在果实形态方面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的变异程度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蓝靛果忍冬在果实形态方面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果实形态变异较大;不同产地间和产地内果实形态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变异幅度以单果重最大,其次为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果实横径最小;单果重与果实纵径和横径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采用逐步回归法模拟方程,根据果实纵径和横径生长利用方程可预测果实单果重量。[结论]为筛选优良个体和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忍冬 果实 形态指标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菌分离鉴定及其植物源抑菌剂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红莉 周铁锋 +4 位作者 毛宇骁 黄海涛 崔宏春 郑旭霞 赵芸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为筛选出对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对该地区的茶树炭疽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采用浓度梯度试验测定了3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毒力。... 为筛选出对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对该地区的茶树炭疽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采用浓度梯度试验测定了3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毒力。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西湖龙井产区茶树炭疽病的主要病原为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在200 mg·L^(-1)时香荆芥酚、牛至精油和紫苏醛对该菌的抑菌活性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8%以上,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71.459、77.155、110.753 mg·L^(-1)。显微观察发现,在添加有效中浓度的香荆芥酚、牛至精油和紫苏醛的培养基上进行病原菌培养时,菌丝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呈现变形扭曲、皱缩干瘪等现象。综上所述,香荆芥酚、牛至精油和紫苏醛对山茶炭疽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炭疽菌 植物提取物 抑菌活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红莉 崔宏春 余继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150-151,233,共3页
综述了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Prout)]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阐述了近年来基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茶尺蠖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红莉 高虹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采用大孔径树脂吸附法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富集,再用GC-MS法进行分析,其中地表水样品中共检出有机污染物42种,两处地下水样品中分别检出有机污染物9种和10种。对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地下水样品中检出... 采用大孔径树脂吸附法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富集,再用GC-MS法进行分析,其中地表水样品中共检出有机污染物42种,两处地下水样品中分别检出有机污染物9种和10种。对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地下水样品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都包括在地表水所含有机污染物的范围之内,地下水中含有有机污染物与地表水受到污染存在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分析 水体污染 GC-MS 大孔径树脂吸附法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园小绿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红莉 崔宏春 郑旭霞 《茶叶》 2017年第2期67-70,共4页
茶园小绿叶蝉是我国大部分茶区都有发生的重要吸汁性害虫。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小绿叶蝉的生物学特性、种名鉴定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茶园小绿叶蝉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空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红莉 赵顺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冷却塔的空气动力特性是确保冷却塔高效的设计关键。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内陆核电重要厂用水系统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在不同塔型条件下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冷却塔塔型与冷却塔阻力及填料断面风速分布均匀性的关... 冷却塔的空气动力特性是确保冷却塔高效的设计关键。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内陆核电重要厂用水系统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在不同塔型条件下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冷却塔塔型与冷却塔阻力及填料断面风速分布均匀性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填料安装高度对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整塔阻力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填料断面上风速分布均匀性,填料安装高度越低,风速分布越均匀,填料阻力系数越小影响越明显;出口收缩段的高度越高,整塔阻力越小,风速分布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风式冷却塔 塔型 阻力系数 风速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部害虫——茶橙瘿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红莉 崔宏春 +3 位作者 毛宇骁 郑旭霞 黄海涛 赵芸 《中国茶叶》 2021年第1期37-39,共3页
茶橙瘿螨是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螨,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茶树,减弱树势,对茶叶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文章介绍了茶橙瘿螨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该害虫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橙瘿螨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茶茶园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控建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红莉 崔宏春 +3 位作者 黄海涛 毛宇骁 郑旭霞 余继忠 《中国茶叶》 2020年第6期49-51,共3页
抹茶因其健康、绿色、营养、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行业,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碾茶是抹茶生产的原料,其质量安全与碾茶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碾茶茶园栽培管理特点,常见病虫害及主要... 抹茶因其健康、绿色、营养、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行业,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碾茶是抹茶生产的原料,其质量安全与碾茶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碾茶茶园栽培管理特点,常见病虫害及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并对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抹茶产业的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碾茶茶园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菊酯等4种杀虫剂对茶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红莉 崔宏春 +3 位作者 黄海涛 毛宇骁 郑旭霞 余继忠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565-566,共2页
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比较了25 g·L^(-1)联苯菊酯乳油、240 g·L^(-1)虫螨腈悬浮剂、80亿孢子·mL^(-1)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5%除虫菊素水乳剂4种药剂处理对茶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7 ... 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比较了25 g·L^(-1)联苯菊酯乳油、240 g·L^(-1)虫螨腈悬浮剂、80亿孢子·mL^(-1)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5%除虫菊素水乳剂4种药剂处理对茶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虫螨腈、联苯菊酯、绿僵菌、除虫菊素,4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茶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杀虫剂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