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纤维增强立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玉增 杨革生 +4 位作者 明瑞豪 李巧 于敏敏 张慧慧 邵惠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114,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及注塑成型法制得立构聚乳酸(sc-PLA)及亚麻纤维/立构聚乳酸(Flax/sc-PLA)复合材料,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维卡软化温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亚麻纤维增强及偶联剂六亚甲基二... 采用熔融共混及注塑成型法制得立构聚乳酸(sc-PLA)及亚麻纤维/立构聚乳酸(Flax/sc-PLA)复合材料,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维卡软化温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亚麻纤维增强及偶联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界面改性对Flax/sc-PLA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纤维的加入可有效提高sc-PLA的立构结晶度、耐热性以及力学性能,Flax/sc-PLA复合材料的立构结晶度由17.3%提高到24.9%,维卡软化温度由161.1℃升至195.7℃,拉伸强度也从57.4 MPa提高到62.5 MPa。通过HMDI界面改性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进一步提高到70.4 MPa。此外,HMDI改性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其初始降解温度和动态储能模量G'均比未改性复合材料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构聚乳酸 亚麻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基薄膜材料和器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玉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共4页
综述了GaN基薄膜材料研制与器件开发的新进展,着重阐明其技术突破与商品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半导体薄膜 薄膜材料 氮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薄膜产业化进程概述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玉增 《世界有色金属》 1998年第11期11-15,共5页
1ITO薄膜发展概况氧化铟锡(Indium-Tin-Qxide)或掺锡氧化铟(Tin-dopedIndiumOxide)薄膜是一种重掺杂、高简并n型半导体,简称ITO薄膜。目前,ITO薄膜的电子密度ne可高达1021... 1ITO薄膜发展概况氧化铟锡(Indium-Tin-Qxide)或掺锡氧化铟(Tin-dopedIndiumOxide)薄膜是一种重掺杂、高简并n型半导体,简称ITO薄膜。目前,ITO薄膜的电子密度ne可高达1021/cm3,电子迁移率μe在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氧化铟锡 半导体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半导体硅材料工业实际生产水平与市场需求动向
4
作者 李玉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0,27,共10页
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我国半导体硅材料生产的实际水平,诸如品种、质量、市场等情况,并与国外发展做简单对比,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 硅材料 工业 生产水平 市场 需求 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5
作者 李玉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11,共5页
阐述了新型半导体薄膜材料──金刚石和富勒烯、C-氮化硼和β-碳化硅以及聚乙炔和聚噻吩等制备技术进展、器件应用概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半导体薄膜 金刚石 富勒烯 氮化硼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半导体工业和市场发展趋势
6
作者 李玉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1,共5页
综述了东南亚以及韩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香港等地区半导体需求迅速增长状况,指出该地区正在发展成为世界电子工业产品供应基地,半导体工业和市场发展前景看好[1,2]。
关键词 东南亚 半导体工业 市场 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纤维/立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9
7
作者 明瑞豪 杨革生 +2 位作者 李玉增 张慧慧 邵惠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172,177,共5页
采用等比例聚左旋乳酸(PLLA)/聚右旋乳酸(PDLA)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立构聚乳酸(sc-PLA)和10%亚麻纤维(Flax)增强的sc-PL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维卡软化点测试等方法对2种材料的力学... 采用等比例聚左旋乳酸(PLLA)/聚右旋乳酸(PDLA)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立构聚乳酸(sc-PLA)和10%亚麻纤维(Flax)增强的sc-PL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维卡软化点测试等方法对2种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断面形貌以及耐热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制得的sc-PLA与10%Flax/sc-PLA复合材料中立构晶体与均聚物晶体并存,亚麻纤维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其sc晶体生成率由66.4%提高到92.7%。与均聚物PLLA相比,sc-PLA的耐热性能虽有所增强,但力学性能还有待提高。加入了10%亚麻之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其拉伸强度、拉伸模量以及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比sc-PLA分别提高了34.1%,49.8%和289.1%。此外,10%Flax/sc-PLA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其维卡软化温度达到了155.6℃,比PLLA提高近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构聚乳酸 亚麻纤维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系中5种野生鱼类肌肉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军 胡兵 +3 位作者 李惠 陈爱敬 黄峰 李玉增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9-492,共4页
对长江水系中铜鱼Coreius heterodon、圆口铜鱼Coreius gulchenoti、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长鳍吻[鱼句]Rhinogobio ventralis和圆筒吻[鱼句]Rhinogobio cylindricus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鱼类肌肉... 对长江水系中铜鱼Coreius heterodon、圆口铜鱼Coreius gulchenoti、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长鳍吻[鱼句]Rhinogobio ventralis和圆筒吻[鱼句]Rhinogobio cylindricus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鱼类肌肉中均含有C14:0、C16:0、C18:0 3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3.90%-56.10%;5种鱼类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20.60%~58.93%,其中圆口铜鱼、长薄鳅和长鳍吻[鱼句]含有C16:1、C18:1、C20:1、C22:1,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而铜鱼和圆筒吻[鱼句]含有C16:1、C18:1、C20:1 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5种鱼类肌肉中均含有C18:2ω6、C18:3ω3、C20:4ω6、C20:5ω3、C22:5ω3、C22:6ω3 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22%-27.25%。圆筒吻[鱼句]C20:5W3(EPA)含量为14.80%,远高于其它几种鱼类;长鳍吻觞[鱼句]C22:6ω3(DHA)含量最高,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肌肉 野生鱼类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硅材料工业概况与2000年半导体技术展望
9
作者 李玉增 《世界有色金属》 1993年第5期2-6,共5页
关键词 半导体工业 硅材料工业 世界 2000年 市场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VPE:高速发展的光电子材料技术
10
作者 李玉增 《世界有色金属》 1998年第2期25-29,共5页
文章综述了光电子材料技术的发展梗概,通过对比分析,从发展趋势上论述了MOVPE法在生产光电子技术功能材料方面的进展。尤其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MOVPE法的应用领域拓宽,发展速度加快,对未来光电子技术功能材料的发展具... 文章综述了光电子材料技术的发展梗概,通过对比分析,从发展趋势上论述了MOVPE法在生产光电子技术功能材料方面的进展。尤其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MOVPE法的应用领域拓宽,发展速度加快,对未来光电子技术功能材料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材料 MOVPE技术 VPE LPE MBE
全文增补中
东南亚半导体工业和市场发展趋势
11
作者 李玉增 《广东电子》 1997年第10期13-18,共6页
综述了东南亚以及韩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香港等地区半导体需求迅速增长状态,指出该地区正在发民为世界电子工业产品供庆基地,半导体工业和市场发展前景看法。
关键词 东南亚 半导体工业 市场 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纤维与Lyocell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慧慧 李玉增 +4 位作者 项泽华 杨革生 李巧 周志鹏 邵惠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分别采用粘胶纤维与Lyocell纤维这2种典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增强纤维,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再生纤维素纤维/PLA复合材料,并对这2种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粘胶纤维或Lyocell纤维增...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分别采用粘胶纤维与Lyocell纤维这2种典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增强纤维,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再生纤维素纤维/PLA复合材料,并对这2种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粘胶纤维或Lyocell纤维增强均可有效提高PLA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粘胶纤维的锯齿形截面有利于其与PLA基体的结合,因此粘胶纤维/PLA复合材料具有略高的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Lyocell纤维增强更有利于复合材料结晶度的提高,使得Lyocell/PLA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维卡软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纤维 LYOCELL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壳聚糖螯合盐对水产颗粒饲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军 胡兵 +3 位作者 陈爱敬 黄峰 汤亚滨 李玉增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稀土壳聚糖螯合盐(RECC)对水产颗粒饲料性能的影响。根据鲫(Carassius auratus)鱼苗的营养需求配制4种类型的RECC试验日粮,即1号饲料(0.00%)、2号饲料(0.08%)、3号饲料(0.16%)和4号饲料(0.24%)。测定4种饲料的粉化率...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稀土壳聚糖螯合盐(RECC)对水产颗粒饲料性能的影响。根据鲫(Carassius auratus)鱼苗的营养需求配制4种类型的RECC试验日粮,即1号饲料(0.00%)、2号饲料(0.08%)、3号饲料(0.16%)和4号饲料(0.24%)。测定4种饲料的粉化率和溶失率。结果显示,添加稀土壳聚糖螯合盐后可以降低饲料的粉化率,饲料中添加0.16%的稀土壳聚糖螯合盐效果尤其明显(P<0.01);在饲料中添加RECC可以显著降低饲料的溶失率(P<0.05),并可以提高和改善水产颗粒饲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壳聚糖螯合盐 颗粒饲料 粉化率 溶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采连充膏体充填工艺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建华 李玉增 王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针对查庄煤矿工业广场下压煤开采问题,设计了连采连充膏体充填工艺系统,给出了参与灰浆制作与矸石破碎处理设备的各项参数,在保证膏体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绿色充填。采用充填工业泵对膏体进行泵送,充填巷道上端口采用喷射机进行上三角密... 针对查庄煤矿工业广场下压煤开采问题,设计了连采连充膏体充填工艺系统,给出了参与灰浆制作与矸石破碎处理设备的各项参数,在保证膏体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绿色充填。采用充填工业泵对膏体进行泵送,充填巷道上端口采用喷射机进行上三角密封,从而保证了接顶率。在进行采动影响分析时发现,膏体充填后顶板最大离层量为20.5 mm,地表最大下沉量为27 mm,地表建筑在I级建筑物损坏等级之内,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有效解决了该矿“三下”压煤开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采煤 连采连充 充填工艺 膏体充填 充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市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15
作者 李玉增 连明德 叶国清 《浙江畜牧兽医》 2004年第1期19-20,共2页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温岭市肉类总产量36402.6t,禽蛋产量10570.5t,奶类产量2941t,分别比上年增长14.63%、6.90%和98.99%.全市畜牧业总产值3.7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36%(不含渔业),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229元.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饲...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温岭市肉类总产量36402.6t,禽蛋产量10570.5t,奶类产量2941t,分别比上年增长14.63%、6.90%和98.99%.全市畜牧业总产值3.7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36%(不含渔业),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229元.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兽药、畜产品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岭市 畜牧业 现状 发展对策 加工结合型区域 养殖生产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材料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李磊 干春凤 李玉增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3期197-200,共4页
目的 分析比较IPS.e.max和Lava^(TM)Ultimate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口腔科治疗短冠磨牙牙体缺损患者72例,102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目的 分析比较IPS.e.max和Lava^(TM)Ultimate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口腔科治疗短冠磨牙牙体缺损患者72例,102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IPS.e.max髓腔固位冠组(A组)和Lava^(TM)Ultimate髓腔固位冠组(B组),采用双色印模法获取修复体与基牙之间间隙的硅橡胶薄膜,测量9个点位间隙大小;参照改良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分别在修复后3、6和12个月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修复后12个月牙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修复体与基牙之间间隙各个点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修复后3、6个月两组修复体边缘染色A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修复后12个月边缘染色A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指标A级率修复后3、6及12个月两组修复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修复前及修复后12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龈指数(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IPS.e.max与Lava^(TM)Ultimate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牙体缺损均取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 牙体缺损 临床评价 全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