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民间音乐家李永才小传
1
作者 李永才 古宗智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1年第2期92-93,共2页
李永才同志是我省著名的彝族民间音乐家.他于1926年12月出生在贵州威宁盐仓区板底乡一个贫苦的彝族农民家庭,在父母辛勤的哺育和亲友的接济支持下,勉强读完了小学,并以半工半读方式在云南昭通国立西南师范学校接受了初等师范教育,从而... 李永才同志是我省著名的彝族民间音乐家.他于1926年12月出生在贵州威宁盐仓区板底乡一个贫苦的彝族农民家庭,在父母辛勤的哺育和亲友的接济支持下,勉强读完了小学,并以半工半读方式在云南昭通国立西南师范学校接受了初等师范教育,从而为他学习、继承、传扬彝族传统文化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音乐家 传统文化艺术 彝族 支持 继承 师范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茴香醛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其在胡萝卜保鲜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婷 龙海涛 +3 位作者 李永才 李丽 王希望 毕阳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2-290,共9页
为开发植物精油微胶囊并研究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情况,以茴香醛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和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茴香醛微胶囊,并研究其对胡萝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茴香醛能被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和壳聚糖成功包埋,当添... 为开发植物精油微胶囊并研究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情况,以茴香醛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和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茴香醛微胶囊,并研究其对胡萝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茴香醛能被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和壳聚糖成功包埋,当添加量为3.5 g时,乳液分散性好,包埋率达77.21%,形成的微胶囊呈球形,表面光滑,且包埋后茴香醛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茴香醛微胶囊熏蒸处理能有效降低胡萝卜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有效延缓胡萝卜采后L*值的上升和a*、b*值的下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和质量损失率的上升,维持胡萝卜的硬度等质构特性,同时微胶囊熏蒸处理还提高了胡萝卜组织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综上,制备的茴香醛微胶囊熏蒸处理可有效维持胡萝卜的采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保鲜 茴香醛 微胶囊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三个核心理论的创新性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江 李惠 +10 位作者 禹斌 任良良 王旭 魏子鑫 李永才 王希君 司淑云 杨亚娟 骆雪飞 要悦稳 许丽云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原生叠加晕理论”和“构造叠加晕理论”是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指导发现异常→评价异常→深部预测的三个核心理论,是提高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构造叠加晕理论”是用少而精的样品发现异常→强化弱异常→加大预... “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原生叠加晕理论”和“构造叠加晕理论”是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指导发现异常→评价异常→深部预测的三个核心理论,是提高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构造叠加晕理论”是用少而精的样品发现异常→强化弱异常→加大预测深度的一种理论,“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和“原生叠加晕理论”相结合是异常评价、预测盲矿和判别矿体剥蚀程度的重要理论。构造叠加晕团队先后在17个省105个矿山邀请138次立项研究-预测应用,其中已有20个矿山提供了预测靶位验证证明,累计找到金金属量突破320 t,见矿效果非常好。实践进一步证明了三个核心理论在找盲矿中的正确性和先进性,也表明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盲矿是一种直接、准确、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 三个核心理论 创新性 找矿效果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结合β-氨基丁酸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控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永才 尹燕 +3 位作者 陈松江 毕阳 申晓晶 吴岳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5-269,共5页
研究热处理、β-氨基丁酸(BABA)及其复合处理对苹果青霉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复合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45℃热处理和BABA单独处理均能降低处理后损伤接种Penicillium expansum的苹果病斑直径的扩展,45℃热处理8min与50mmol/L B... 研究热处理、β-氨基丁酸(BABA)及其复合处理对苹果青霉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复合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45℃热处理和BABA单独处理均能降低处理后损伤接种Penicillium expansum的苹果病斑直径的扩展,45℃热处理8min与50mmol/L BABA处理5min其病斑直径仅为对照的82.86%、80.76%。初步复合处理实验表明热与BABA复合处理先后顺序对青霉病控制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处理间隔时间对控制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对复合处理条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大,最优处理条件为45℃热处理6min、间隔10min后以50mmol/L BABA浸泡处理。验证实验表明,热与BABA复合处理能有效缩短热处理时间并显著地提高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青霉病 热处理 Β-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一氧化氮处理对油桃抗软腐病的诱导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永才 陈松江 +2 位作者 毕阳 尹燕 赵转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0-342,357,共4页
以油桃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采后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低温贮藏期间油桃根霉软腐病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硝普钠处理能显著地抑制损伤接种Rhizopus stolonifer的油桃果实软腐病的扩展,其中较低浓度5mmol/L的硝普钠处理效果最... 以油桃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采后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低温贮藏期间油桃根霉软腐病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硝普钠处理能显著地抑制损伤接种Rhizopus stolonifer的油桃果实软腐病的扩展,其中较低浓度5mmol/L的硝普钠处理效果最好,其病斑直径仅为对照的75.83%。进一步研究表明SNP浸泡处理能显著地提高低温贮藏期间油桃果实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且在贮藏后期对组织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然而对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可见一氧化氮是通过改变油桃抗性相关酶的活性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油桃 抗性相关酶 软腐病 RHIZOPUS stoloni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处理对马铃薯块茎组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永才 孙小娟 毕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13-315,328,共4页
以大西洋马铃薯(cv.Atlantic)块茎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处理及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挑战接种对马铃薯块茎组织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切片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和抗坏血酸(AsA)含... 以大西洋马铃薯(cv.Atlantic)块茎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处理及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挑战接种对马铃薯块茎组织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切片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而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F.sulphureum挑战接种可进一步提高壳聚糖处理及对照马铃薯切片的H2O2和O2-的含量及CAT、APX和GR的活性。可见壳聚糖和病原物可通过诱导氧迸发而启动马铃薯组织的抗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活性氧代谢 马铃薯块茎 硫色镰刀菌 干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肝脏炎性假瘤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永才 叶慧义 +3 位作者 高凤霄 张宏伟 蔡幼铨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炎性假瘤 (IPL)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IPL的MRI表现 ,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 :病理诊断前 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 ,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 12例 :血管炎型 5例... 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炎性假瘤 (IPL)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IPL的MRI表现 ,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 :病理诊断前 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 ,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 12例 :血管炎型 5例、浆细胞肉芽肿型 3例、坏死型 4例 ;T1WI和T2WI低信号组 2例 :坏死型和硬化型各 1例 ;T1WI和T2WI等信号、高信号各 1例均为血管炎型。 2例血管炎型于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度强化 ;3例血管炎型和 2例浆细胞肉芽肿型于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度强化 ;3例坏死型于门脉期和延迟期周边轻度强化。结论 :IPL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能将多数IPL诊断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MRI IPL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果蔬采后病害的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永才 毕阳 +1 位作者 葛永红 王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3-445,449,共4页
电离辐射技术因其效果好、简便、实用、卫生安全等特点而被作为代替化学合成防腐剂的物理方法应用于果蔬防腐保鲜中。综述了电离辐射在采后果蔬病害控制上的应用,包括电离辐射的直接抑菌作用、电离辐射对采后果蔬病害控制的效果及提高... 电离辐射技术因其效果好、简便、实用、卫生安全等特点而被作为代替化学合成防腐剂的物理方法应用于果蔬防腐保鲜中。综述了电离辐射在采后果蔬病害控制上的应用,包括电离辐射的直接抑菌作用、电离辐射对采后果蔬病害控制的效果及提高电离辐射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能力的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果蔬 采后病害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梨果皮中预存抗菌物质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永才 毕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2,共4页
膨大期、采收期、采后100d的苹果梨果皮的乙醇(甲醇)-二氯甲烷粗提取液经TLC分离,以链格孢为指示菌进行生物活性分析均有不同比移值的抑菌带出现,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其成分进一步分析表明,三个时期抑菌带成分存在差异。其中棕榈... 膨大期、采收期、采后100d的苹果梨果皮的乙醇(甲醇)-二氯甲烷粗提取液经TLC分离,以链格孢为指示菌进行生物活性分析均有不同比移值的抑菌带出现,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其成分进一步分析表明,三个时期抑菌带成分存在差异。其中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鱼鲨烯(三十碳六烯)在膨大期含量最高,随着成熟和衰老的进行,含量逐渐降低,至采后100d,其含量分别为膨大期的1.8%、7.3%、19%和26.6%。推测它们是生长期间苹果梨果皮中存在的主要抗菌物质。邻苯二甲酸酯类是采收期和采后100d果皮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抗菌物质,其中采后100d检出了6种邻苯二甲酸酯,相对含量高达60%。它们可能为采后果皮中主要的抗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预存抗菌物质 提取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梨果皮中抗菌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鉴定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永才 毕阳 曹建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4-357,共4页
采用乙醇粗提和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再提,经常温真空浓缩的方法.可从未成熟苹果梨果皮中提出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经薄层层析(TLC)后,表面喷洒指示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alternata)孢子悬浮液的培养结果表明,展开剂以正已烷:... 采用乙醇粗提和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再提,经常温真空浓缩的方法.可从未成熟苹果梨果皮中提出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经薄层层析(TLC)后,表面喷洒指示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alternata)孢子悬浮液的培养结果表明,展开剂以正已烷:乙酸乙酯:甲醇为60:40:15的比例时对抗菌物质分离效果最好,其抑菌带的比移植(Rf)为0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TLC生物分析 抗菌物质 互隔交链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梨黑斑病菌潜伏侵染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永才 毕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16-520,共5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链格孢侵入苹果梨果皮的途径及潜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皮孔是链格孢侵入果实组织的主要通道。粘附于皮孔的孢子首先萌发产生菌丝,随后菌丝进一步扩展,使皮孔表层细胞解体,同时侵入点表皮及内侧3~4层细胞...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链格孢侵入苹果梨果皮的途径及潜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皮孔是链格孢侵入果实组织的主要通道。粘附于皮孔的孢子首先萌发产生菌丝,随后菌丝进一步扩展,使皮孔表层细胞解体,同时侵入点表皮及内侧3~4层细胞迅速栓化,限制了菌丝的扩展,形成椭圆形、卵形、多角形细胞聚集在一起的“拟薄壁细胞”,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微菌核”,在病程中表现出一段时间的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黑斑病菌 潜伏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岩脚铅锌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永才 刘吉金 +10 位作者 魏江 李志平 罗大峰 李惠 禹斌 孙凤舟 程宠照 王道会 张权 陈勋 邹进超 《矿产勘查》 2016年第3期479-487,共9页
江城县岩脚铅锌矿床为中型、沉积—热卤水强改造矿床,成矿严格受地层和构造控制,铅锌矿床赋存于白垩系景星组下段地层中。文章系统研究了赋矿地层元素组合、矿床的元素组合及其相关性、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建立了深部盲矿预... 江城县岩脚铅锌矿床为中型、沉积—热卤水强改造矿床,成矿严格受地层和构造控制,铅锌矿床赋存于白垩系景星组下段地层中。文章系统研究了赋矿地层元素组合、矿床的元素组合及其相关性、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建立了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模型对矿床深部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盲矿预测靶位,为进一步探矿增储提供了依据,取得了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模型 深部预测 铅锌矿 云南江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永才 赵跃斌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4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关系分析 空腹血糖(FBG) 胰岛素抵抗(IR) 2型糖尿病患者 心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高血压 血浆胰岛素 人民健康 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 常见病 患病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英语口语输出过程的母语思维探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永才 于思窈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2,共4页
在英语教学中,有声思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有声思维的实验方法,对我国六名讲普通话的大学生在一次看图说话任务中的思维过程,做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发现:(1)在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有两种言语系统的参与,即母语(普通... 在英语教学中,有声思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采用有声思维的实验方法,对我国六名讲普通话的大学生在一次看图说话任务中的思维过程,做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发现:(1)在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有两种言语系统的参与,即母语(普通话)与英语同时参与思维。(2)大体上母语思维量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3)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母语的主要功能是任务反应、内容构思、遣词造句和过程控制。这一实验结果对正确认识母语在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思维 英语口语 母语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永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6009-16010,共2页
通过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选题设计、设计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以及考核体系构建3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实践,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食品质量管理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助学货款中的诚信教育
16
作者 李永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3年第3期41-41,46,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助学货款 诚信教育 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教师任“本科生导师”在师德建设中的深层意义
17
作者 李永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年第4期64-65,共2页
“本科生导师制”改变了原有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造了一种全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全方位接受教育的新局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教师与学生开展了全方位的接触,学生从最直观的感受中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一... “本科生导师制”改变了原有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造了一种全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全方位接受教育的新局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教师与学生开展了全方位的接触,学生从最直观的感受中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科生导师”工作的一系列环节中,师德建设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本科生导师 师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文娟 王希望 +1 位作者 谭芸秀 李永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2期256-263,共8页
目的确定引起兰州地区西兰花贮藏期间腐烂病的主要病原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西兰花贮藏期间腐烂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造成西兰花腐烂病的主要病原真菌,进一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光... 目的确定引起兰州地区西兰花贮藏期间腐烂病的主要病原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西兰花贮藏期间腐烂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造成西兰花腐烂病的主要病原真菌,进一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光照、pH、温度、培养基、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经分离鉴定发现西兰花贮藏期间腐烂病的主要病原真菌为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和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变红镰刀菌和藤仓镰孢菌最适生长温度、pH和培养基均为25℃、8和查氏培养基(Czapek's medium,CDA)。但其对光照和碳氮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变红镰刀菌在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而藤仓镰孢菌在光暗交替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钠。结论确定了引起西兰花贮藏期间腐烂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变红镰刀菌、藤仓镰孢菌,并明确了其最适温度、光照条件、pH、培养基、碳源和氮源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两株致腐镰刀菌具有碳氮源营养来源广泛,适宜偏碱环境生长,为西兰花贮藏病害的进一步有效防控提供理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腐烂病 病原菌鉴定 变红镰刀菌 藤仓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亚硒酸钠处理对杏果黑斑病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高春丽 李永才 +5 位作者 毕阳 刘筱 杨兰 乔文景 王迪 唐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58-263,共6页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亚硒酸钠对杏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作用及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处理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和孢子萌发,且存在质量浓度效应,40 mg/L的亚... 通过离体和体内实验研究亚硒酸钠对杏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作用及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处理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和孢子萌发,且存在质量浓度效应,40 mg/L的亚硒酸钠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菌落的生长,其菌落直径较对照降低了30.8%,同时亚硒酸钠还能使A.alternata菌丝发生凹陷、扭曲等形态结构的改变;体内实验表明,采后亚硒酸钠处理能有效抑制损伤接种A.alternata的杏果黑斑病的扩展,其中20 mg/L亚硒酸钠的控制效果最佳,其病斑直径较对照减小了11%;采后亚硒酸钠处理还能够明显减少杏果乙烯的释放和呼吸强度的升高,延缓质量损失率和硬度的降低。可见硒在果蔬采后防腐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杏果 黑斑病 抑菌特性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与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薛华丽 毕阳 +3 位作者 宗元元 蒲陆梅 王毅 李永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5-290,共6页
果蔬在生长、贮存、运输及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染而发生腐烂,腐烂果蔬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果蔬积累大量的真菌毒素。真菌毒素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或动物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本文就果蔬中常见真... 果蔬在生长、贮存、运输及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染而发生腐烂,腐烂果蔬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果蔬积累大量的真菌毒素。真菌毒素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或动物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本文就果蔬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产毒菌株、侵染途径、产毒条件、毒性作用、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旨在为果蔬中真菌毒素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果蔬 控制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