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栽培型甜菜类黄酮代谢物的比较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林璇 刘乃新 +4 位作者 韩广源 于清涛 周芹 陈百翠 李承欣 《中国糖料》 2024年第3期18-29,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糖甜菜和红甜菜根中类黄酮成分及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比较代谢组学对两种甜菜根中的类黄酮物质进行比对。【结果】两种甜菜根共检测出6类69种类黄酮物质。差异物质30种,根据代谢物Log2FC判定差异倍数较大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糖甜菜和红甜菜根中类黄酮成分及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比较代谢组学对两种甜菜根中的类黄酮物质进行比对。【结果】两种甜菜根共检测出6类69种类黄酮物质。差异物质30种,根据代谢物Log2FC判定差异倍数较大的成分有6种,分别为多甲基黄酮类衍生物、异鼠李素、鼠李素糖苷类、万寿菊素糖苷类、香叶木苷和金圣草黄素。在红甜菜块根中有5种差异代谢物含量高于糖甜菜块根,25种差异代谢物含量低于糖甜菜块根。与糖甜菜块根相比,红甜菜块根中黄酮类代谢产物相对含量高的成分是牡荆素、异牡荆素糖苷和芹菜素糖苷。在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途径上,有7种物质被注释到KEGG通路上。【结论】两种甜菜材料中的类黄酮成分具有明显差异,可作为特征物质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块根 类黄酮 比较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半导体异质结MoS_(2)/MoSe_(2)中一维量子阱形成机制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庞靖博 时金安 +3 位作者 李昂 李林璇 朱俊桐 周武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本文使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成功合成了单层二维半导体MoS_(2)/MoSe_(2)面内异质结,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对异质结中不同类型的量子阱进行了原子尺... 本文使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成功合成了单层二维半导体MoS_(2)/MoSe_(2)面内异质结,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对异质结中不同类型的量子阱进行了原子尺度结构和局域应力分析,探索了二维半导体材料中,不同结构特征处诱导形成一维量子阱结构的机理。主要包括:(1)晶格失配的二维半导体异质结界面处周期性位错阵列诱导形成的量子阱超晶格;(2)二维半导体晶格内非60°晶界所包含的周期性位错诱导形成周期可控的量子阱超晶格;(3)由连续4|8元环结构组成的60°晶界诱导形成的超长单一量子阱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MoSe_(2)异质结 位错 应力 量子阱 低电压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线索效应的动态眼动模式: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
3
作者 赵光 陈佳欢 +2 位作者 李林璇 张吉超 吴镕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4-601,共8页
本研究采用背景线索效应范式,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以数据驱动的方法考察重复场景和新异场景在眼动模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重复场景与新异场景的眼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重复场景中被试有更高的概率从注视点直接转移到目标上。... 本研究采用背景线索效应范式,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以数据驱动的方法考察重复场景和新异场景在眼动模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重复场景与新异场景的眼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重复场景中被试有更高的概率从注视点直接转移到目标上。此外通过变分贝叶斯期望最大化对被试的眼动序列进行聚类发现,被试存在全局搜索与定向搜索两种眼动模式,且这种眼动模式不受重复场景和新异场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线索效应 内隐记忆 隐马尔可夫模型 眼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类餐饮源排放PM2.5化学成分谱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林璇 程渊 +4 位作者 杜鑫 戴启立 吴建会 毕晓辉 冯银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8,共8页
大气颗粒物源成分谱可以表征源排放颗粒物的理化特征,为受体模型开展来源解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餐饮油烟排放是室内外环境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当前餐饮源排放PM2.5的化学成分谱仍然缺乏.该研究分别在成都市、武汉市和天津市采集了29组6... 大气颗粒物源成分谱可以表征源排放颗粒物的理化特征,为受体模型开展来源解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餐饮油烟排放是室内外环境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当前餐饮源排放PM2.5的化学成分谱仍然缺乏.该研究分别在成都市、武汉市和天津市采集了29组6种餐饮源(居民烹饪、火锅店、烧烤店、职工食堂、中餐馆、商场综合餐饮)排放的PM2.5样品,分析无机元素、离子、碳、多环芳烃(PAHs)等化学组分,并构建了餐饮源排放颗粒物化学成分谱.结果表明:①餐饮源排放PM2.5化学成分中的主要组分为OC(有机碳)、EC(元素碳)、Ca、Al、Fe、NH 4+、SO 4^2-、NO 3^-、Na^+、K^+、Mg ^2+和Cl^-,其中w(OC)最高,为41.67%~57.91%.②餐饮源排放PM2.5的PAHs中,3环和4环占比较高,其中芴(Flu)、菲(Phe)、荧蒽(Fla)、芘(Pyr)的质量分数相对其他物质较高.研究显示:餐饮源排放PM2.5中OC EC约为15.99~67.6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表征餐饮源排放;Fla(Fla+Pyr)和InP(InP+BghiP)多集中在0.45~0.55之间,或可作为标识餐饮源的特征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源 PM2.5 化学组成 源成分谱 多环芳烃(PA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秸秆-Fe_3O_4复合材料对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林璇 廖云开 范世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0-1141,共12页
利用柠檬酸(CA)对秸秆(RS)进行改性制备改性秸秆(CA-RS),并通过化学沉淀法负载Fe_3O_4以制得柠檬酸改性秸秆-Fe_3O_4(CA-RS-Fe)复合材料,利用FTIR和XPS对CA-RS、CA-RS-Fe进行表征,研究在不同固液比、温度、溶液初始pH和浓度条件下,其对... 利用柠檬酸(CA)对秸秆(RS)进行改性制备改性秸秆(CA-RS),并通过化学沉淀法负载Fe_3O_4以制得柠檬酸改性秸秆-Fe_3O_4(CA-RS-Fe)复合材料,利用FTIR和XPS对CA-RS、CA-RS-Fe进行表征,研究在不同固液比、温度、溶液初始pH和浓度条件下,其对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0 g·L^(-1)、pH在3.0~11.0范围内时,CA-RS对MB去除率达95%以上。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CA-RS和CA-RS-Fe对MB的去除过程。Langmuir模型可以描述MB在CA-RS和CA-RS-Fe表面的吸附。FTIR和XPS分析表明CA-RS表面官能团中的羧基在MB吸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A-RS对MB的吸附机理包括静电作用、氢键和π-π作用。Fe_3O_4的引入减少了CA-RS表面羧基的数量,降低了其对MB的吸附能力,但能实现快速固液分离。研究表明,CA-RS可作为去除染料废水中MB的良好吸附剂,CA-RS负铁之后会降低对MB的吸附量,但有利于提升固液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改性秸秆 磁性Fe3O4 亚甲基蓝 官能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渣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23
6
作者 姚时 张鸣帅 +4 位作者 李林璇 廖云开 周娜 范世锁 唐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7,共12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将Fe_3O_4纳米颗粒负载到茶渣(tea waste,TW)上,之后对TW-Fe_3O_4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典型染料废水亚甲基蓝(MB)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固液比为4.0 g·L^(-1),p H(6.92)未调整,接触时间为120 min,TW-Fe_... 采用化学沉淀法将Fe_3O_4纳米颗粒负载到茶渣(tea waste,TW)上,之后对TW-Fe_3O_4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典型染料废水亚甲基蓝(MB)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固液比为4.0 g·L^(-1),p H(6.92)未调整,接触时间为120 min,TW-Fe_3O_4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98.70%.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描述TW-Fe_3O_4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TW-Fe_3O_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去除可分为快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Langmuir、Temkin和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均能较好拟合吸附过程.Langmuir拟合得到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84.47 mg·g^(-1).3次吸附-解吸循环实验之后,发现TW-Fe_3O_4对MB去除效果有限,表明结合较为稳定.TW-Fe_3O_4对MB的吸附机理涉及静电作用、离子交换、氢键作用、π-π堆积等.动力学、FTIR和XPS分析显示茶渣的表面官能团在吸附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TW-Fe_3O_4复合材料有作为染料污染废水修复剂的潜力,且能较为方便的从溶液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负载纳米Fe3O4 复合材料 亚甲基蓝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表面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