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绿色创新
1
作者 李晓慧 宝露日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共10页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监督体系建设,不仅在事后系统化纠正偏误,更能够利用动态审计提升国家审计的预防机制效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绿色创新。因此,基于我国201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监督体系建设,不仅在事后系统化纠正偏误,更能够利用动态审计提升国家审计的预防机制效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绿色创新。因此,基于我国201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DEA模型构建区域绿色创新指标,探索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区域绿色创新;机制分析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两条路径来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该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法治水平、教育水平较高地区更加显著。研究有助于厘清“国家宏观治理—地方政府行为—区域绿色创新”这一从宏观治理到微观经济的作用路径,对地方政府基于国家审计视角探索区域绿色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 地方政府行为 区域绿色创新 监督效应 激励效应 财政支出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朗特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冲突案例研究
2
作者 李晓慧 孙蔓丽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F0002,5,共8页
前人对审计冲突模型及其运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独立性影响以及审计失败的分析和应对上,本文通过对伯朗特公司与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审计冲突全过程的描述,分析了伯朗特管理层对审计师施加的压力、审计师应对管理层压力... 前人对审计冲突模型及其运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独立性影响以及审计失败的分析和应对上,本文通过对伯朗特公司与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审计冲突全过程的描述,分析了伯朗特管理层对审计师施加的压力、审计师应对管理层压力的抵制能力,并在已有审计冲突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审计关系模型,着力研究审计冲突全过程中影响审计师行为偏差的因素以及缓释审计行为偏差的措施。研究发现,审计师风险意识和抵制压力能力随着审计冲突显性化而增强,严监管会促使审计关系回归有序,由此提出在资本市场“强监管”中需要强化缓释审计师行为偏差的各种制约因素,规范上市公司行为是促进审计关系有序运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朗特 审计冲突 审计行为偏差 审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皮甜瓜品种(系)光合性能综合评价及高光效品种筛选
3
作者 康利允 王慧颖 +4 位作者 李晓慧 高宁宁 李海伦 常高正 赵卫星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0,共7页
通过对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为薄皮甜瓜高光效育种奠定基础。采用苗期穴盘基质栽培,对45个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法对薄皮甜瓜... 通过对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为薄皮甜瓜高光效育种奠定基础。采用苗期穴盘基质栽培,对45个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法对薄皮甜瓜品种(系)的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的高光效评价指标和高光效品种(系)。结果表明,45个薄皮甜瓜品种(系)的1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介于10.32%~54.75%,其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植株鲜质量和植株干质量等5个性状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30%;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915%,筛选出净光合速率、植株鲜质量、植株干质量、根体积、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饱和蒸气压差、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作为薄皮甜瓜高光效能力的评价指标;对综合光效率评价值进行聚类分析,将45个薄皮甜瓜品种(系)分为4类,高光效类型、亚高光效类型、中等高光效类型和低光效类型。初步筛选出波妞、皇子168、TS-16、15-171、TS-13、15-146、TS-14、A69、TS-9、TS-6、TS-12、15-142等12个高光效品种(系),可作为育种的高光效薄皮甜瓜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苗期 高光效 综合评价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语调的“揭示”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龙渊 李晓慧 戴心玥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0,共14页
选取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定义审计师语调,研究审计师语调的“揭示”效应。结果表明:审计师语调自身及其与管理层语调的差异都会揭露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抵消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的“印象管理”,增大股... 选取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定义审计师语调,研究审计师语调的“揭示”效应。结果表明:审计师语调自身及其与管理层语调的差异都会揭露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抵消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的“印象管理”,增大股价崩盘风险,这种效应即为审计师语调的“揭示”效应;而相较于描述段,应对段更能体现审计师语调,“揭示”效应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揭示”效应受公司经营状况、市场监管和审计师风险感知的调节,较好的公司经营状况、严格的市场监管和较强的审计师风险感知都会增强应对段偏离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进而增强审计师语调的“揭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语调 管理层语调 揭示效应 股价崩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份西瓜种质苗期耐弱光性研究
5
作者 尚文凯 刘勇鹏 +7 位作者 骆恒斌 马肖静 韩亚伟 李晓慧 王永 朴凤植 张涛 赵卫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7,共10页
本研究以61份西瓜种质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设置200μmol·m^(-2)·s^(-1)和60μmol·m^(-2)·s^(-1)的LED光强处理,通过测定不同西瓜种质幼苗的13个性状指标及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 本研究以61份西瓜种质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设置200μmol·m^(-2)·s^(-1)和60μmol·m^(-2)·s^(-1)的LED光强处理,通过测定不同西瓜种质幼苗的13个性状指标及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耐弱光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弱光(60μmol·m^(-2)·s^(-1)光强)胁迫下,61份西瓜种质幼苗的株高、茎粗、叶宽、叶长、叶柄长度、地上部地下部干鲜重及根系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超过对照(200μmol·m^(-2)·s^(-1)光强),且两者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性;其次,13个性状的耐弱光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综合影响着西瓜幼苗的耐弱光能力;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西瓜13个性状耐弱光系数指标转化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0.48%;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并按D值大小进行聚类分析,将61份种质分成4类,其中Ⅰ类极耐弱光性种质1份、Ⅱ类耐弱光性种质22份、Ⅲ类中耐弱光性种质7份、Ⅳ类弱光敏感性种质31份;筛选出的耐弱光性最强种质为HY-25、HY-90和HY-81。本研究结果可为筛选西瓜耐弱光性鉴定指标、科学评价西瓜种质的耐弱光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苗期 耐弱光性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BV-HR6-1对甜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骆恒斌 马肖静 +13 位作者 韩亚伟 马豪豪 尚文凯 祝梦梦 王永 李晓慧 申顺善 国志信 董韩 董晓星 杜南山 朴凤植 赵卫星 张涛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0,共9页
旨在深入剖析不同浓度的促生菌在盐胁迫环境下,对甜瓜幼苗生长态势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以2个甜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梯度试验法,针对不同菌液浓度作用下盐胁迫环境中的甜瓜幼苗株高、干物质质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相关酶... 旨在深入剖析不同浓度的促生菌在盐胁迫环境下,对甜瓜幼苗生长态势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以2个甜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梯度试验法,针对不同菌液浓度作用下盐胁迫环境中的甜瓜幼苗株高、干物质质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等指标展开系统分析,从而明确不同菌液浓度对经盐胁迫处理后的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甜瓜品种皇子168在BH8S(1×10^(8) cfu·mL^(-1))处理下,其株高、干物质质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较于盐胁迫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8.15%、53.44%、5.20%、20.61%、7.23%;而甜瓜品种众云20在BH9S(1×10^(9) cfu·mL^(-1))处理下,其株高、干物质质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相较于盐胁迫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45%、32.97%、20.52%、35.21%和14.24%。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促生菌对甜瓜幼苗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综上,皇子168在BH8S处理条件下、众云20在BH9S处理条件下,均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甜瓜幼苗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幼苗 菌液浓度 盐胁迫 促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猪免疫力低下的饲养管理因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慧 《养猪》 2024年第5期19-21,共3页
免疫力是指机体的防御机制能力,是机体识别、消灭外来侵入的病毒、细菌等异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及体内突变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免疫力低下对猪机体健康、生产性能等影响较大,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基于... 免疫力是指机体的防御机制能力,是机体识别、消灭外来侵入的病毒、细菌等异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及体内突变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免疫力低下对猪机体健康、生产性能等影响较大,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基于此,在开展生猪养殖期间,应当重视对猪机体免疫力的提高及维护,以增强猪体抗病性,从而提升猪养殖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引发猪免疫力低下的饲养管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力 饲养管理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构筑锂电池负极新材料 被引量:1
8
作者 肖高 郑明珠 +1 位作者 毛诗钰 李晓慧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丰富的碳源和多孔通道优势。其通过炭化和活化等制备方法及其他复合改性方法可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多孔材料,该材料在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丰富的碳源和多孔通道优势。其通过炭化和活化等制备方法及其他复合改性方法可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多孔材料,该材料在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面,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具备可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容量和倍率性能等优势。该文对基于生物质构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介绍了稻壳、玉米秸秆、棉花和果壳等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目前生物质基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讨论了未来生物质在储能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为化工新型碳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衍生多孔碳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农林废弃物 应用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犊牛饲养模式与饲养舍环境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慧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0期94-95,共2页
在犊牛处于哺乳阶段,其抗逆性最差。因此,在对犊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当重视对养殖环境进行合理调控,确保犊牛生长在良好的环境中。该文介绍了犊牛饲养模式的选择以及饲养舍环境管理技术,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哺乳犊牛 饲养模式 环境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吞噬髓鞘碎片及其机制探讨
10
作者 李晓慧 刘可心 +5 位作者 宋丽娟 尉杰忠 马东 黄建军 王青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星形胶质细胞(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以及靶向AST吞噬功能缓解髓鞘脱失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ST,将AST分为3组:Control组、髓鞘碎片(Debris)组、Debris+GB组,置于恒温CO_(2)细胞培养箱孵育24 h后,检测相关指...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星形胶质细胞(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以及靶向AST吞噬功能缓解髓鞘脱失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ST,将AST分为3组:Control组、髓鞘碎片(Debris)组、Debris+GB组,置于恒温CO_(2)细胞培养箱孵育24 h后,检测相关指标,探索GB对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GB可显著促进AST吞噬髓鞘碎片,机制与其促进ABCA-1表达有关(均P<0.05)。在体外培养的AST中,髓鞘碎片的吞噬对其分泌炎症因子无影响。与Debris组相比,Debris+GB组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B-FGF表达增加(均P<0.05),Bax、Caspase-3表达降低,抑制凋亡的因子Bcl-2增加(均P<0.05)。结论:GB能够促进AST吞噬髓鞘碎片,其机制与其上调ABCA-1表达有关。同时,GB促进AST吞噬碎片上调了AST自身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并减少了其自身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星形胶质细胞 髓鞘碎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假俭草染色体鉴定和核型分析
11
作者 李建建 王浩然 +4 位作者 张源 徐夕雯 李晓慧 张苓 郭海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品种‘赣北’(‘Ganbei’)基因组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设计了假俭草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寡核苷酸(oligo)探针库,同时结合端粒重复序列和rDNA重复序列探针,在假俭草根尖... 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品种‘赣北’(‘Ganbei’)基因组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设计了假俭草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寡核苷酸(oligo)探针库,同时结合端粒重复序列和rDNA重复序列探针,在假俭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系列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验。结果显示:假俭草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2SAT),利用5S rDNA和18S rDNA重复序列探针可识别出第5和第4号染色体,且第4号染色体18S rDNA富集区段易出现或存在断裂现象;设计的假俭草染色体特异单拷贝oligo探针可识别出第2、第6和第9号染色体,进一步结合rDNA重复序列探针结果还发现第4号染色体与第8号染色体间发生了染色体易位。综合分析认为,假俭草染色体核型存在不稳定性,且其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重排。本研究建立的基于重复序列和单拷贝oligo探针的FISH技术体系,可为假俭草染色体的准确识别和变异鉴定提供新方法,观察到的假俭草染色体核型特征可为假俭草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的构建提供细胞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染色体 重复序列 寡核苷酸(oligo) 荧光原位杂交(FISH)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雷涛 莫松宇 +5 位作者 李晓慧 姜楠 朱朝彬 王桥 瞿雪姣 王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 河流相砂体储层构型对致密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和天然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致密砂岩的砂体构型要素、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二叠系山西组发育六级复合辫流带和五级单一辫流带,其中单一辫流带包括河床(分流河道)和河漫共2个四级构型单元,河道内单个心滩沉积包含有三级增生体和落淤层;(2)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五级单一辫流带中的四级泛滥平原沉积较辫状河河漫沉积更加发育,辫状河心滩沉积中落淤层欠发育;(3)山西组上部山2-2亚段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内砂体呈“河道-心滩”连续沉积,泥质不发育,砂体叠置程度高(多呈复合式叠置)、连通性好,优质储层多;(4)山西组中下部山1段和山2-1亚段三角洲平原沉积中,西部河道连片性好,砂体以复合式和侧拼式叠置样式为主,连通性和生产效果均较好,东部砂体多为孤立式和侧接式,砂体钻遇率低,单井产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构型 三角洲平原 辫状河 辫流带 山西组 二叠系 大12井区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深部煤层气勘探突破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发岐 雷涛 +3 位作者 齐荣 徐兵威 李晓慧 张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7-157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发育区。近年来,盆地东缘2000 m深度以深煤层气勘探的持续突破,促使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成为煤层气增储上产的最重要方向。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阳煤1HF井在2800 m深度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再次...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发育区。近年来,盆地东缘2000 m深度以深煤层气勘探的持续突破,促使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成为煤层气增储上产的最重要方向。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阳煤1HF井在2800 m深度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再次实现深部煤层气勘探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提升了业界对释放深部煤层气资源潜力的信心。依托阳煤1HF井测试结果,结合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地质研究,分析石炭系太原组煤岩煤质特征、含气性及物性特征。基于此,进一步探讨深部煤层气高产潜力的地质控因,并明确了“饱和加砂、有效支撑”压裂建立区域缝网是关键。研究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太原组8^(#)煤层和山西组5^(#)煤层分布稳定、厚度较大、热演化程度较高和游离气丰富,开发地质条件优越,与浅层煤层气赋存及生产特征明显不同。高热演化程度、灰岩和泥岩顶板的良好封盖条件是大牛地气田深部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因素。结合国内最新进展,指出中国2000 m深度以深的煤层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是中国天然气资源“增储上产”的新兴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资源潜力 深部煤层气 太原组 石炭系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户收入不平等——基于技能溢价机制的分析
14
作者 李晓慧 李谷成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3-613,共11页
基于湖北省1231份农户调研数据,从村级层面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技能溢价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存在“U”型影响效应,即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 基于湖北省1231份农户调研数据,从村级层面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技能溢价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存在“U”型影响效应,即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农户收入不平等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维度的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存在差异,基础设施数字化、乡村经济数字化和乡村生活数字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影响,而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技能溢价机制影响农户收入不平等。据此,建议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注重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重点利用乡村经济和乡村生活数字化手段以促进农户增收,并同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技能以降低技能溢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户收入不平等 数字技能 技能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甜瓜品种氮钾双高效评价指标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利允 李晓慧 +5 位作者 高宁宁 王慧颖 李海伦 梁慎 常高正 赵卫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58,共11页
为鉴定甜瓜耐低氮低钾能力,筛选氮钾双高效评价指标,为甜瓜氮钾双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南省主推甜瓜品种为供试材料,苗期试验采用穴盘基质栽培,设正常供氮钾(CK,N含量4.88 mmol/L、K_(2)O含量2.50 mmol/L)、低氮(LN,N含量0.01... 为鉴定甜瓜耐低氮低钾能力,筛选氮钾双高效评价指标,为甜瓜氮钾双高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南省主推甜瓜品种为供试材料,苗期试验采用穴盘基质栽培,设正常供氮钾(CK,N含量4.88 mmol/L、K_(2)O含量2.50 mmol/L)、低氮(LN,N含量0.01 mmol/L)、低钾(LK,K_(2)O含量0.01 mmol/L)、低氮钾(LNK,N含量0.01 mmol/L、K_(2)O含量0.01 mmol/L)4个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甜瓜氮钾双高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田间产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CK相比,除茎粗和氮含量外各性状在低氮、低钾、低氮钾处理下的降低幅度均达显著水平。综合耐低氮系数、耐低钾系数、耐低氮钾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确立株高、氮积累量和钾积累量为甜瓜苗期氮钾双高效品种鉴定的主要指标,茎粗、叶面积、干重、氮含量、钾含量是次要指标。综合氮效率和钾效率D值聚类分析结果,初步确立钱隆蜜、雪彤9号、锦绣翠玉既是氮高效又是钾高效型甜瓜品种,世纪星靓丽瓜姿既是氮敏感型又是钾敏感型甜瓜品种,结合氮钾效率D值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确立锦绣翠玉是甜瓜氮钾双高效型品种,世纪星靓丽瓜姿为氮钾双敏感型品种。结合田间产量表现,认为氮、钾高效型品种在低氮、低钾胁迫下也可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具有稳产的特性。本研究综合分析了氮高效、钾高效、氮钾高效筛选结果,且结合了田间产量表现,选用的评价方法是准确可行的,可为今后甜瓜氮、钾养分逆境栽培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氮钾双高效 综合评价 鉴定指标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雄性不育系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生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宁宁 李晓慧 +5 位作者 康利允 王琰 常高正 李海伦 王慧颖 赵卫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5,共6页
比较西瓜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代谢物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究西瓜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试材,测定分析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蕾发育时期,... 比较西瓜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代谢物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究西瓜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试材,测定分析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花蕾发育时期,不育株SOD活性和CAT活性整体下降,POD活性整体上升。不育株雄花蕾整个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可育株,脯氨酸含量不育株呈下降趋势,而可育株与其相反。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IAA、ABA、ZR、GA3和JA等内源激素含量差异明显,且变化趋势不同。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代谢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可能与西瓜花药败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雄性不育 抗氧化酶 代谢物质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雄性不育类型的遗传学鉴定与胚胎学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宁宁 李晓慧 +6 位作者 康利允 王琰 常高正 梁慎 李海伦 王慧颖 赵卫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了明确西瓜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类型和花药败育时期,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材料,对花蕾不育性状进行田间观察统计,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西瓜花药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材料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为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可育株雄蕊... 为了明确西瓜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类型和花药败育时期,以西瓜雄性不育系GMS4为材料,对花蕾不育性状进行田间观察统计,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西瓜花药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材料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为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可育株雄蕊发育正常,不育株雄蕊较小,花药干瘪无花粉,可育株和不育株雌蕊发育无明显差异,均可正常结瓜。从花药发育的整个过程来看,在花药发育早期,可育株和不育株花药结构形态差别不大,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不育株异常绒毡层细胞过度增殖,体积小,排列不整齐,挤压药室,无二分体和四分体形成,在花药发育后期,无花粉粒形成,最终导致西瓜雄性不育发生。据此认为,花药败育发生时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细胞核雄性不育 减数分裂 绒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多年免耕与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海燕 袁汉民 +9 位作者 赵万伏 董立国 张维军 何进尚 袁海静 李晓慧 王帆 崔保国 杨睿青 马迪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研究保护性农业技术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麦—稻水旱轮作双免耕(以下简称麦稻轮作免耕)11年定位试验,采用常规土壤养分测定方法,对连续多年麦稻轮作免耕下土壤养分、质地、pH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连续多年麦稻轮... 为研究保护性农业技术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麦—稻水旱轮作双免耕(以下简称麦稻轮作免耕)11年定位试验,采用常规土壤养分测定方法,对连续多年麦稻轮作免耕下土壤养分、质地、pH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连续多年麦稻轮作免耕和常规耕作(CK)0~20 cm土层土壤质地差异不明显。与CK相比,连续7年麦稻轮作免耕后,0~10 cm,尤其是0~5 cm表层土壤养分有显著的提高,而且这种增加趋势在深层土壤中也有所体现。此后连续4年冬小麦单作免耕(共计11年免耕)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质量比呈现随时间推移下降的趋势;全钾、速效钾质量比低于CK;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质量比呈下降趋势,有效铁质量比却呈略上升的趋势;全磷、速效磷质量比高于CK,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免耕与合理轮作是保护性农业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轮作 土壤养分 保护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古隆起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沉积的控制作用:基于陕西府谷剖面
19
作者 丁晓琪 田胤瑜 +3 位作者 雷涛 张威 李晓慧 高景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1-682,共12页
中奥陶世马家沟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局限海周缘分布着一系列古隆起,其中吕梁古隆起对马家沟组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沉积环境的认识。通过对陕西府谷剖面实测和采样,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钻... 中奥陶世马家沟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局限海周缘分布着一系列古隆起,其中吕梁古隆起对马家沟组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沉积环境的认识。通过对陕西府谷剖面实测和采样,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钻井、取心资料,分析了马家沟组的厚度、岩相类型及沉积微相变化,总结出吕梁古隆起对马家沟组沉积的控制作用。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1)吕梁古隆起的间歇性活动阻隔了鄂尔多斯局限海与华北广海的海水循环;(2)高海平面期,吕梁古隆起位于水下,对海水的阻隔作用弱,且古隆起区为开阔海灰坪,古隆起以西地层厚度变化较小,形成灰坪和云坪的沉积分异;(3)低海平面期,吕梁古隆起间歇性暴露,海水循环被明显阻隔,且古隆起区为潮间—潮上带的泥云坪,向东地层厚度减小,过渡为灰坪,而向西地层厚度迅速增加,形成泥云坪、膏云坪、膏盐湖的沉积分异。该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马家沟组的沉积学研究提供了相关的岩石学和古环境方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古隆起 古岩溶 白云岩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的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差异代谢物分析
20
作者 李晓慧 马超 +2 位作者 班甜甜 陈卓 刘小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明确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的初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的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对有机与常规栽培条件下大白菜、叶用莴苣与普通白菜(青梗菜)的叶片,以及辣椒与黄瓜的果实初生代谢物进行研究分析。结... 为明确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的初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的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对有机与常规栽培条件下大白菜、叶用莴苣与普通白菜(青梗菜)的叶片,以及辣椒与黄瓜的果实初生代谢物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叶片及果实中共鉴定出12类296种代谢产物,差异代谢物质主要包括异绿原酸A、对-羟基苯乙酸、对-香豆醇、阿魏酸、阿魏酰苹果酸、3-羟基-4-异丙基苯甲基乙醇-3-葡萄糖苷、新绿原酸等酚酸类物质,腺苷5’-单磷酸等核苷酸及其衍生物,(S)-2-(4-氨基丁酰胺基)-3-(1-甲基-1H-咪唑-5-基)丙醇、4-乙酰氨基丁酸等有机酸,以及N-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差异代谢产物以赖氨酸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等4条通路富集显著。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叶片及果实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不同很可能是这些差异性代谢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有机栽培 常规栽培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