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位置管加对口引流治疗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昆伦 阚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高位置管联合对口引流对多间隙肛周脓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平分两组,治疗组采取Ⅰ期高位脓肿腔顶或内口置管加多切口对口引流术;对照组先切开引流,2周左右行Ⅱ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结果... 目的:探讨高位置管联合对口引流对多间隙肛周脓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平分两组,治疗组采取Ⅰ期高位脓肿腔顶或内口置管加多切口对口引流术;对照组先切开引流,2周左右行Ⅱ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结果:治疗组无失禁和肛门严重变形并发症发生,肛门功能正常,1次治愈19例,复发1例;对照组1次治愈17例,复发2例,成瘘1例。在疗程、术后并发症、肛门形态、功能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术式可达到Ⅰ期治愈的目的,安全有效、科学合理,可使肛门正常形态及功能得到维护,并可避免上方黏膜因过早紧使受牵拉而下移,影响创口引流及延期愈合的不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肛周脓肿 Ⅰ期手术 高位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术两种不同荷包缝合高度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昆伦 丁永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两种不同荷包缝合高度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Ⅲ、Ⅳ期混合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PPH手术治疗,但试验组荷包缝合高度为齿线上2 cm,对照组荷... 目的:探讨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两种不同荷包缝合高度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Ⅲ、Ⅳ期混合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PPH手术治疗,但试验组荷包缝合高度为齿线上2 cm,对照组荷包缝合高度为齿线上4 cm。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出血、创缘水肿、急便感、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荷包缝合高度定位距齿状线以上2 cm的PPH手术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环切钉合术 Ⅲ、Ⅳ期混合痔 2cm、4cm两种荷包缝合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马辉 李昆伦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62-62,64,共2页
目的:对比传统切开挂线方法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按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手术方... 目的:对比传统切开挂线方法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按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恢复周期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传统切开挂线方法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