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下非均质花岗岩损伤特性与能量演化机制研究
1
作者 龚航里 王明洋 +3 位作者 罗忆 邱艳宇 刘婷婷 李新平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63,共17页
为了研究三向应力约束下非均质花岗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行为,采用真三轴Hopkinson装置开展了多云母类和岩脉类花岗岩的动静组合荷载循环加载试验,并结合FLAC^(3D)-PFC^(3D)耦合建模分析方法,分析了三向应力约束与高应变率对非均... 为了研究三向应力约束下非均质花岗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行为,采用真三轴Hopkinson装置开展了多云母类和岩脉类花岗岩的动静组合荷载循环加载试验,并结合FLAC^(3D)-PFC^(3D)耦合建模分析方法,分析了三向应力约束与高应变率对非均质花岗岩动态裂纹扩展及能量演化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循环动态加载过程中,花岗岩内部裂缝网络的连通性逐渐增强,最终形成与最小主应力方向近似平行的高密集宏观剪切裂纹网络,岩脉类试样抗冲击能力较多云母类试样明显更低;(2)增大轴向应力导致晶间拉伸裂纹比例增大,促使起裂应力比(σ_(ci)/σ_(d))和损伤应力阈值比(σ_(cd)/σ_(d))降低,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阈值发生时间提前,并显著削弱了试样的动态强度;(3)侧向应力约束提高了试样动态损伤应力阈值,延缓了起裂应力发生时间,抑制了颗粒间相对滑移的摩擦作用,减弱了破坏过程中动能的释放,并对试样的动态强度表现出强化效应;(4)在真三轴应力约束下,冲击加载主要贡献于滑移摩擦能的耗散,而动能始终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组合荷载 非均质岩石 动态损伤 能量演化 3D-G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2
作者 曹永帮 黄俊红 +3 位作者 王自旭 陈洋龙 张腾胜 李新平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7,96,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的扩展规律,通过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场地进行试验来消除边界效应,并以电子雷管和导爆索作为爆源和炸药,开展多组直线三孔模型和十字五孔模型试验研究,记录不同爆破参数下爆生裂纹的扩展长度、... 为了研究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的扩展规律,通过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场地进行试验来消除边界效应,并以电子雷管和导爆索作为爆源和炸药,开展多组直线三孔模型和十字五孔模型试验研究,记录不同爆破参数下爆生裂纹的扩展长度、方向以及止裂位置,结合时序控制爆破理论,探究影响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三孔模型中间孔先起爆,两边孔后起爆时,炮孔之间会形成贯通裂缝,但会随着炮孔间距的增加越来越不平直,直到炮孔间距达到25倍孔径时裂纹便无法贯通,且裂纹不沿炮孔方向发展;十字五孔模型试验中同样只有在炮孔间距为20倍孔径以内时才能形成贯通的裂缝,且当先爆孔起爆产生的裂纹向四个后爆孔扩展时,最终会优先与相近的炮孔贯通,但是裂纹扩展路径并非一条直线,其会同时受到多个后爆孔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偏转效应。因此,实际工程中要想利用空孔效应和起爆时差获得沿轮廓面扩展的平直裂缝,还需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调整时序控制爆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模型 五孔模型 空孔效应 微差爆破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单轴瞬态卸荷动态响应机理
3
作者 李新平 王良军 +3 位作者 宋凯文 王梓 黄俊红 刘婷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为了研究深部节理岩体开挖瞬态卸荷力学响应及变形损伤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深部节理岩体开挖中的瞬态卸荷力学机理及动力响应,探讨了瞬态卸荷和节理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可描述现场原位试验的... 为了研究深部节理岩体开挖瞬态卸荷力学响应及变形损伤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深部节理岩体开挖中的瞬态卸荷力学机理及动力响应,探讨了瞬态卸荷和节理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可描述现场原位试验的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在单轴瞬态卸荷的第1阶段中,岩体内不会产生拉应力,而在第2阶段中,反射拉伸应力波将动能完全转化为弹性势能,导致岩体内产生拉应力;当有节理存在时,卸载波会在节理处产生透反射现象,导致节理张开量与节理刚度呈负相关;在节理岩体的单轴瞬态卸荷第2阶段中,反射拉伸应力波传递至节理时,会导致节理大幅度张开,诱发岩体的位移突变现象。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单轴瞬态卸荷作用下岩体的力学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展深部岩体瞬态卸荷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节理岩体 瞬态卸荷 损伤力学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岩溶隧道爆破开挖对围岩损伤及渗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忆 邓运辰 +4 位作者 林城 余亚桥 刘鑫 龚航里 李新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4,共10页
深埋岩溶隧道开挖会造成围岩特殊的损伤破坏形式,并且损伤区也会影响围岩渗流场及隧道边界的涌水状况,对深埋岩溶隧道爆破开挖作用下围岩的损伤及渗流特性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研究爆破开挖对深埋岩溶隧道围岩损伤及渗流的影响规律,基... 深埋岩溶隧道开挖会造成围岩特殊的损伤破坏形式,并且损伤区也会影响围岩渗流场及隧道边界的涌水状况,对深埋岩溶隧道爆破开挖作用下围岩的损伤及渗流特性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研究爆破开挖对深埋岩溶隧道围岩损伤及渗流的影响规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嵌入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方程式进行计算,采用解析法计算了简化条件下岩溶隧道开挖时围岩的应力分布,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解析法与数值法计算的围岩应力分布有一致性,爆炸荷载使靠近溶洞侧隧道肩部及脚部区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爆破后会在隔水岩柱形成“齿”状损伤区,同时引起肩部及脚部区域流速的增加,其可作为判断溶洞方位的参考依据;溶洞净距减小、洞径及水压增加会引起“齿”延伸倾角及最大涌水位置变化、隧道边界涌水量的增加,可根据“齿”延伸方向判断损伤区检测的合理方位,根据最大涌水位置变化、隧道边界涌水量的变化,合理调整涌水防治措施强度及重点防治部位。研究成果可为溶洞位置判定、隧道损伤区检测以及边界涌水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溶洞 隔水岩柱 损伤 边界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项目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实施的障碍因素
5
作者 李新平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5年第4期137-140,共4页
文章基于文献综述法确定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实施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障碍因素,并提出假设。基于PLS-SEM模型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缺乏数据可用性和缺乏了解是水利工程项目影响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最大障碍。研究结果对推行生命周... 文章基于文献综述法确定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实施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障碍因素,并提出假设。基于PLS-SEM模型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缺乏数据可用性和缺乏了解是水利工程项目影响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最大障碍。研究结果对推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障碍因素 PLS-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临空面块体振动响应规律研究
6
作者 沙剑鸣 郭运华 +2 位作者 翟浪宝 罗忆 李新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结构面是控制岩体工程局部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查明结构面赋存及组合状态是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前提条件,目前常采用地质调察的方法,由于勘察手段的局限性,存在遗漏时常需要补充勘察,成本耗费高。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对结构面模型的表面振动... 结构面是控制岩体工程局部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查明结构面赋存及组合状态是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前提条件,目前常采用地质调察的方法,由于勘察手段的局限性,存在遗漏时常需要补充勘察,成本耗费高。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对结构面模型的表面振动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单结构面模型,结构面前方的质点振幅存在增幅效应,对于由两条结构面切割的块体模型,仅在远离动力输入侧的结构面前方存在振幅放大效应。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对不同结构面倾角的岩体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得到的振动衰减规律,当结构面与爆源方向地面夹角θ值小于90°时,结构面前方的振动波入射区域质点振幅存在明显放大效应,结构面后方质点振动幅值则显著衰减。随着结构面与边界面夹角θ的减小,结构面前质点峰值振速增幅率逐渐增大,并在θ=20°时波幅放大2.8倍。通过合理布置爆破振动监测测点,这一规律为爆破工程中识别结构面及块体提供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岩石块体 临空面 振动响应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酚改性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7
作者 孙诗雯 薛白亮 +2 位作者 袁悦 王文亮 李新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邻苯二酚改性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D-DPHU).首先,以二元胺(聚醚胺D-230)、双(六元环碳酸酯)(BCC)及盐酸多巴胺(DOP)为原料进行聚加成反应合成预聚物;然后与双醛淀粉(DAS)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D-DPHU.系统研究了DAS含量... 采用两步法合成邻苯二酚改性淀粉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D-DPHU).首先,以二元胺(聚醚胺D-230)、双(六元环碳酸酯)(BCC)及盐酸多巴胺(DOP)为原料进行聚加成反应合成预聚物;然后与双醛淀粉(DAS)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D-DPHU.系统研究了DAS含量对D-DPHU力学性能、粘合性能、热稳定性能、再加工性能、自修复性能和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DAS含量的增加,D-DPHU的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DAS含量由0增加到10%时,D-DPHU的拉伸强度由7.04 MPa升高至8.29 MPa.D-DPHU的粘合性能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DAS含量为10%时,D-DPHU-10的搭接剪切强度最高可达8.38 MPa.D-DPHU-10经过两次再加工后的搭接剪切强度达到7.02 MPa,其再加工效率达到83.77%.此外,D-DPHU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自修复性能、形状记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醛淀粉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优化研究 被引量:56
8
作者 李新平 王涛 +2 位作者 谢全敏 郭运华 代翼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985,990,共6页
在分析溪沟口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和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稳定性达不到安全标准,必须进行加固治理。考虑滑坡稳定状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在传递系数法结... 在分析溪沟口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和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稳定性达不到安全标准,必须进行加固治理。考虑滑坡稳定状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在传递系数法结合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构造出一定数量的抗滑桩加固方案,分别计算其治理后的稳定性和工程造价,以此为进化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建立设计参数与稳定性及加固方案造价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在全局范围内快速搜索出最优的设计参数,选择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滑坡体治理前后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提出的优化治理方案进行稳定性验算,结果证明优化方案能够达到滑坡治理的设计要求,治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 有限单元法 抗滑桩 滑坡治理 进化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高植物篱笆条件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发生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新平 陈欣 +2 位作者 王兆骞 马琨 张如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4,共7页
研究了红壤坡耕地植物篱笆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土壤入渗特性及径流量、侵蚀量、侵蚀雨量、降雨量、入渗量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与大豆单作相比,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rnaBaroni)和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植物篱笆的径流... 研究了红壤坡耕地植物篱笆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土壤入渗特性及径流量、侵蚀量、侵蚀雨量、降雨量、入渗量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与大豆单作相比,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rnaBaroni)和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植物篱笆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减少10.14~11.56倍和135.34~165.84倍;植物篱笆处理和大豆单作处理的径流量、侵蚀量与可产生侵蚀的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相应的降雨产流、降雨产沙、径流侵蚀回归模型,同时建立了降雨入渗、入渗产流、入渗侵蚀的回归模型.植物篱笆水土保持的本质原因是植物篱笆地下部根系显著改善了耕层土壤的物理性状;显著增强了土壤的入渗能力,植物篱笆带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土壤入渗量和较大的稳定入渗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笆 红壤 坡耕地 水土流失 土壤入渗 径流量 侵蚀量 侵蚀雨量 降雨量 入渗量 回归模型 水土保持 土壤物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新平 黄进勇 +1 位作者 马琨 王兆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3-85,共3页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开展,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工程概念逐步明确,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也日趋完善。分析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指出今后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模式研究 模式建设 生态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新平 徐志军 +10 位作者 蔡岩 郭建斌 黄莉 任小平 振动 陈伟刚 罗怀勇 周小静 陈玉宁 吴明煜 姜慧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2,共8页
本研究以远杂9102×徐州68-4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的18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3年种植后检测其含油量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该RIL群体的含油量及脂肪酸变异丰富,从中获得了含油量稳定高于高值亲本的后代材料1份,油酸含量... 本研究以远杂9102×徐州68-4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的18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3年种植后检测其含油量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该RIL群体的含油量及脂肪酸变异丰富,从中获得了含油量稳定高于高值亲本的后代材料1份,油酸含量稳定高于高值亲本的材料23份。RIL群体的含油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以及油酸/亚油酸比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49、0.761、0.874和0.887,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主要受基因型控制。利用前期构建的SSR遗传连锁图,结合3年主要品质性状鉴定数据,共检测到82个相关QTL,分布在11个连锁群上,其中与含油量、油酸、亚油酸和油酸/亚油酸比(油亚比)相关的QTL分别为15、21、21和25个,贡献率大于10%的主效QTL有23个,2年能重复检测到QTL有8个,3年重复检测到的有4个。其中,本研究新鉴定出的主效QTL有7个,重复性好的有5个,尤其是LG2上区间GM2839-GNB159,3年均定位到与油酸和油亚比相关的QTL,2年定位到与亚油酸相关的QTL,贡献率为5.80%-28.14%,该区间只有1.63c M。这些QTL的获得对于花生品质性状改良中亲本选配、后代标记辅助选择以及QTL精细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种花生 含油量 油酸 亚油酸 油酸亚油酸比值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边墙爆破振动传播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新平 边兴 +2 位作者 罗忆 吕均琳 任高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3-2069,共7页
基于桃花嘴矿区地下洞室爆破振动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发现了地下洞室爆破开挖诱发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传播衰减的特点,即爆源近区和边墙中心区域具有更大的放大效应。建立了四边简支板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结合量纲分析法,推导出考虑边... 基于桃花嘴矿区地下洞室爆破振动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发现了地下洞室爆破开挖诱发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传播衰减的特点,即爆源近区和边墙中心区域具有更大的放大效应。建立了四边简支板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结合量纲分析法,推导出考虑边墙四边约束的地下洞室爆破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预测公式。将实测数据分别代入萨道夫斯基公式和推导公式进行线性回归运算,得到萨道夫斯基公式预测值和推导公式预测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0.7%和5.1%。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地下洞室爆破边墙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存在的放大效应,特别可以精确预测放大效应显著区域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为更好地控制边墙爆破振动损伤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边墙 爆破振动 放大效应 四边简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对掏槽爆破及爆破应力波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新平 宋凯文 +3 位作者 罗忆 黄俊红 周吉学 顿文昊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8,53,共7页
为了研究爆破开挖中高地应力对加卸载波的影响规律,在理论分析一维地应力下的应力波传播模型之后,借助有限元软件LS-DYNA利用隐-显式连续算法和流固耦合算法,对不同地应力水平下的掏槽爆破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初始地应力... 为了研究爆破开挖中高地应力对加卸载波的影响规律,在理论分析一维地应力下的应力波传播模型之后,借助有限元软件LS-DYNA利用隐-显式连续算法和流固耦合算法,对不同地应力水平下的掏槽爆破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初始地应力的加制作用对掏槽爆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爆破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地应力的影响;初始地应力的大小,尤其是垂直于应力波传播方向的地应力大小对爆破应力波的产生和传播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掏槽爆破 高地应力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电站出线竖井爆破振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新平 孟建 徐鹏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4-480,共7页
对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出线竖井开挖爆破的振动速度进行了现场测试。运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对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竖井爆破掘进中地震波传播衰减公式。利用该式预测距离井底高程差为18.2~24.5m处范围内测点的振动速度,并与实测数据... 对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出线竖井开挖爆破的振动速度进行了现场测试。运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对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竖井爆破掘进中地震波传播衰减公式。利用该式预测距离井底高程差为18.2~24.5m处范围内测点的振动速度,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竖井爆破振动的传播存在高程放大效应,水平振速放大系数约为1.49~2.24,垂直振速放大系数约为1.78~2.73;通过考虑高程效应对萨道夫斯基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考虑高程因子的衰减公式,线性关系显著,对存在高程放大效应的爆破振动预测具有借鉴意义。运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竖井结构在爆炸冲击波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的对比表明,当相对高差不大时,两者整体趋势比较吻合,距离井底0~15m,振动速度快速衰减,振动速度峰值衰减幅度超过总体幅度的60%;距离井底超过30m,衰减不超过总幅度的10%。采用岩石-混凝土强度破坏准则对竖井构筑物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强度校核,为竖井后续施工安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线竖井 爆破振动 回归分析 高程放大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施工的连续箱梁桥框架墩横梁监控技术的研究
15
作者 老国健 刘方刚 +1 位作者 李新平 赵小龙 《公路工程》 2024年第4期35-41,共7页
大跨径框架墩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平衡荷载使框架墩横梁受扭,为了消除框架墩的受扭一般采用配重方式进行施工监控。以广佛肇高速公路上的一座主墩采用墩梁固结的框架墩大跨径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推导出框... 大跨径框架墩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平衡荷载使框架墩横梁受扭,为了消除框架墩的受扭一般采用配重方式进行施工监控。以广佛肇高速公路上的一座主墩采用墩梁固结的框架墩大跨径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推导出框架墩横梁端部截面倾斜角随不平衡弯矩变化的理论计算式和框架墩立柱水平变位与不平衡弯矩关系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与水箱配重相关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对框架墩横梁监控的两种监控方法。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在实际工程的应用,对比了该桥梁的框架墩横梁施工监控中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获得的数值拟合公式,两者公式中的常系数基本相等,验证了提出的框架墩横梁受扭监控计算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并对采用监测横断端部倾斜角的监控方法与采用监测立柱水平变位的监控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监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框架墩横梁 施工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不耦合装药结构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新平 陈萍萍 +4 位作者 罗忆 黄俊红 焦海棠 方延洪 詹剑霞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0,共6页
为降低爆破开挖对保留区岩体的损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装药结构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发现相比于中心单药卷和偏心双药卷,偏心单药卷装药结构下的预裂缝成型效果最佳,且其炮孔壁上的爆炸荷载在保留区一侧较小,在开挖区一侧较... 为降低爆破开挖对保留区岩体的损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装药结构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发现相比于中心单药卷和偏心双药卷,偏心单药卷装药结构下的预裂缝成型效果最佳,且其炮孔壁上的爆炸荷载在保留区一侧较小,在开挖区一侧较大,能在降低爆破开挖对保留区岩体损伤的同时将爆炸能量更多的作用于开挖区岩体。基于偏心单药卷装药结构,在综合考虑预裂缝成型效果和保留区岩体损伤程度的情况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爆破参数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耦合系数为1.68,炮孔间距为70 cm的条件下,预裂爆破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装药结构 不耦合系数 炮孔间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分布对地下硐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新平 朱瑞赓 夏元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19,共5页
根据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岩体宏观损伤张量和岩体损伤应变分析了裂隙体对岩体应力、应变的影响。通过岩体宏观裂隙的断裂扩展研究,建立岩体损伤演化方程,对地下硐室稳定性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
关键词 地下硐室 有限元 稳定性 裂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电站地下厂房岩台开挖爆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新平 徐剑 +2 位作者 张成良 友华 陈俊桦 《爆破》 CSCD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岩锚梁岩台的开挖是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开挖成型难度大,钻爆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严格。为了获得良好的岩台开挖效果,利用相关工程经验并结合现场实际,在岩石完整与破碎部位采用不同的钻爆参数进行垂直孔与仰... 岩锚梁岩台的开挖是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开挖成型难度大,钻爆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严格。为了获得良好的岩台开挖效果,利用相关工程经验并结合现场实际,在岩石完整与破碎部位采用不同的钻爆参数进行垂直孔与仰孔相结合的岩台光爆试验,分析和比较不同开挖方案的爆破效果,综合考虑爆破振动安全监测和围岩松动圈测试的结果,确定了一组开挖岩台的最优施工程序和钻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锚梁岩台 预裂爆破 光面爆破 爆破振动 围岩松动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孔双螺旋掏槽爆破的破碎机理与设计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新平 朱瑞赓 夏元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8,共5页
分析研究了中深孔双螺旋掏槽形式在爆炸冲击波或应力波的作用下,掏槽炮孔爆源附近岩体破碎、破裂的过程及空孔在掏槽爆破中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深孔掏槽爆破设计的理论依据,具体给出双螺旋掏槽爆破的设计参数。
关键词 爆炸 冲击波 应力波 岩石破碎 掏槽爆破 泄水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液压缸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新平 霍族亮 +2 位作者 于仁萍 史庆国 葛云燕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51,共3页
工程机械液压缸在机械设备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对液压缸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能更好地了解缸的性能。从而确定液压缸和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智能设计。
关键词 液压缸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