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超疏水透明竹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郑淼 彭浩哲 +2 位作者 林波 李延军 王开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1,共9页
【目的】制备具有荧光和超疏水功能的透明竹材,并对其进行性能研究与评价,为竹材的功能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竹材进行脱木素处理、掺杂荧光微胶囊环氧树脂的真空浸渍处理、超疏水处理等步骤,制备出具有荧光和超疏水性能的透... 【目的】制备具有荧光和超疏水功能的透明竹材,并对其进行性能研究与评价,为竹材的功能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竹材进行脱木素处理、掺杂荧光微胶囊环氧树脂的真空浸渍处理、超疏水处理等步骤,制备出具有荧光和超疏水性能的透明竹材,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制备的透明竹材具有高透明度、高雾度、光散射性能、热绝缘性能、荧光性能和超疏水性能等优良特性。超疏水荧光透明竹材在波长400~800 nm内的光透过率为80%,雾度基本保持在80%以上,相比较透明竹材透光率略微下降,但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光散射性;其纵向抗拉强度为123.3 MPa,横向拉伸强度相比较刨切竹单板有了明显的提升,达3.2 MPa;能够在365 nm紫外光下发出蓝色荧光。与玻璃和荧光透明竹材相比,超疏水荧光透明竹材具有更低的导热系数,为0.302 3 W·m^(-1)·K^(-1)。该材料具备超疏水性能,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为151.2°,滚动角为3.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超疏水荧光透明竹材融合了高透光性、高雾度、光散射性、良好的机械强度、优异的热绝缘性能、荧光特性和超疏水性等优异性能于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竹材 脱木素 荧光性能 超疏水 热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联合氧疗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李延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5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联合氧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利津县中心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样本,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比组给予特布他林联合...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联合氧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利津县中心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样本,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比组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在对比组基础上给予氧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46)。治疗前,两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评分较治疗前低(P<0.05),相较于对比组,联合组更低(P<0.001)。治疗前,两组呼气流量峰值(PEF)变异率、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EF变异率、EOS计数及IgE、IL-2、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相较于对比组,联合组更低(P<0.001)。结论: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联合氧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气道顺应性,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支气管哮喘 特布他林 氧疗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电情绪识别方法
3
作者 彭磊 魏国辉 +2 位作者 马志庆 冯今瑀 李延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在人机交互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脑电信号的时变性(不同时间段的特征可能会显著不同)和多尺度特性(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展现出不同的特征),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往往难以全面捕捉和提取脑电信号中与情绪相...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在人机交互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脑电信号的时变性(不同时间段的特征可能会显著不同)和多尺度特性(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展现出不同的特征),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往往难以全面捕捉和提取脑电信号中与情绪相关的各种特征。为了提取脑电信号的时间-频率-空间特征所蕴藏的丰富情绪信息,提出一个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和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的脑电情绪识别模型,即频率时空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FSA-TCN)。首先,利用CNN频率时空卷积层学习频域信息、空间信息和时域信息,提取脑电信号的频率时空特征;然后,将TCN与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融合,捕捉频率时空融合特征中的时间依赖关系,提取出深度脑电融合特征;最后,将深度脑电融合特征输入到全连接层进行分类。此模型在DEAP数据集上的76 800个脑电数据样本上进行消融实验及主体依赖和跨主体脑电情绪识别实验,以验证模型各模块的作用效果和用此模型进行脑电情绪识别的有效性,且在效价和唤醒维度上分别取得了92.96%和92.90%的情绪识别准确率。另外,模型在SEED数据集上进行了泛化性能的验证,评估了模型跨数据集的情绪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具有提取脑电信号频率时空融合特征和挖掘深度脑电融合特征的能力,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脑电情绪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脑电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竹材加工产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46
4
作者 李延军 许斌 +1 位作者 张齐生 蒋身学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共6页
在分析我国竹材资源及加工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竹材加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效益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我国竹材加工产业的发展对策。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密集... 在分析我国竹材资源及加工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竹材加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效益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我国竹材加工产业的发展对策。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在逐步丧失,我国竹业界应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展望竹材加工利用的途径。竹材加工业要充分了解竹材的特性,重视科学与创新,牢固树立"以竹胜木"的理念,开发出各种附加值高的"以竹胜木"新产品;要加快用信息业和制造业技术改造传统竹材加工技术,改进产品结构,优化生产工艺;要加快竹材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深化竹材在竹家具、日用竹制品、竹材装饰装修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并在水利输送、农业灌溉等方面开发具有重大前景的竹材新产品;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综合效益,大力开展竹材的元素利用、竹材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化学品利用、竹炭竹醋液精深加工与应用,实现竹材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工业 产业现状 转型升级 以竹胜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杉木力学性能与尺寸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李延军 唐荣强 +1 位作者 鲍滨福 孙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236,共5页
以杉木为试材,采用9组热处理工艺对杉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材的抗弯强度(MOR)和抗弯弹性... 以杉木为试材,采用9组热处理工艺对杉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材的抗弯强度(MOR)和抗弯弹性模量(MOE)均呈下降趋势,但热处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热处理对MOR的影响比MOE的要大;顺纹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但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杉木热处理后,试材由绝干到气干和绝干到吸水尺寸稳定时2个阶段的径向线湿胀率、弦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均低于未处理材的,弦向线湿胀率大于径向线湿胀率;就整体而言,3个指标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抗胀率均为负值,其绝对值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尺寸稳定性增强幅度逐渐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在210℃下降得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杉木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精神疲劳的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李延军 严洪 +1 位作者 杨向林 王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以心率变异性指标对精神疲劳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对主动疲劳与被动疲劳进行区分,指出负荷、应激与疲劳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读书和笔算两种精神疲劳实验。比较读书阶段和音乐放松阶段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将笔算过程的HRV指标... 以心率变异性指标对精神疲劳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对主动疲劳与被动疲劳进行区分,指出负荷、应激与疲劳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读书和笔算两种精神疲劳实验。比较读书阶段和音乐放松阶段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将笔算过程的HRV指标和工效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工作绩效检测精神疲劳有局限性;读书阶段的疲劳累积效应强于笔算过程引发的疲劳;随着读书或笔算过程中疲劳程度的增加,HRV增加而HR降低,说明精神疲劳促使应激能力降低。HRV直接反映的是应激水平,在严格的约束条件下,HRV可以反映被动疲劳程度;随着被动疲劳程度的增加,通常HRV升高,HR降低,这可能是生理抑制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精神疲劳 主动疲劳 被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木材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延军 唐荣强 +1 位作者 鲍滨福 孙会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8,共3页
以我国杉木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制小型热处理木材试验装置进行了高温热处理木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下述工艺切实可行:待处理木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15%以内;在温度升高与高温干燥阶段,迅速升温至100℃,再缓慢升温到130℃干燥到绝干,再... 以我国杉木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制小型热处理木材试验装置进行了高温热处理木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下述工艺切实可行:待处理木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15%以内;在温度升高与高温干燥阶段,迅速升温至100℃,再缓慢升温到130℃干燥到绝干,再迅速升温到热处理目标温度,目标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80~220℃范围内;保温处理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为2-4h;在处理过程中应适当喷蒸。处理终了时,降温到80℃,调整含水率到4%-8%,出窑。热处理后的木材具有高尺寸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室外建筑、室内装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 木材 热处理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切薄竹的发展前景与生产技术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延军 杜春贵 +2 位作者 刘志坤 林勇 张宇庆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我国是一个木材资源相对贫乏,而竹材资源较丰富的国家.竹材资源的开发利用近20多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竹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正在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如何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开展竹材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已成为研究热点[1].
关键词 企业 竹材资源 发展前景 竹材加工 高科技含量 木材资源 产品 刨切薄竹 深加工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综述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延军 彭珏 +1 位作者 赵连玉 陈远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12,共6页
合理、科学、高效开发低渗透油田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和任务,寻找适合于渗透能力本来就很弱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也迫在眉睫。电场、声场、热场及磁场等物理采油技术不会对油层造成附加的污染... 合理、科学、高效开发低渗透油田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和任务,寻找适合于渗透能力本来就很弱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也迫在眉睫。电场、声场、热场及磁场等物理采油技术不会对油层造成附加的污染及伤害,其中直流电场的电驱动、电渗透、电化学和电加热效应对改善固液界面作用强烈的低渗透油层流体的渗流特性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低渗透油层的开发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具体作用机理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利用纳米聚硅材料的表面效应或其他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处理剂改变油层润湿性,可以使低渗透油层达到降压增注或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从而弥补常规化学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层中应用的不足,目前室内研究已证实了其效果,然而,其中的大多数技术仍亟待进一步进行矿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物理采油技术 化学采油技术 原理 典型实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幅面刨切薄竹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延军 杜春贵 +4 位作者 鲍滨福 刘志坤 刘力 孙芳利 张宏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采用竹材制成竹片、竹板、竹方的加工工艺,再刨切制得刨切薄竹,与无纺布(纸)粘贴,制成大幅面刨切薄竹产品。实践表明:薄竹大幅面的工业化生产切实可行,克服了以往刨切薄竹脆性大、易破损、幅面小等缺陷,提高了竹材资源利用率和拓展了精... 采用竹材制成竹片、竹板、竹方的加工工艺,再刨切制得刨切薄竹,与无纺布(纸)粘贴,制成大幅面刨切薄竹产品。实践表明:薄竹大幅面的工业化生产切实可行,克服了以往刨切薄竹脆性大、易破损、幅面小等缺陷,提高了竹材资源利用率和拓展了精、深加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切薄竹 无纺布(纸) 大幅面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氏黄胆木干燥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延军 马掌法 +1 位作者 张宏 王益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通过 1 0 0℃干燥试验法的试验 ,获得了狄氏黄胆木木材的基本干燥特性数据。狄氏黄胆木木材的干燥特性是 :初期开裂与截面变形的干燥等级为 3级 ,内部开裂的干燥等级为 2级。根据这些特性因子编制了狄氏黄胆木板材的干燥基准。表 6参
关键词 狄氏黄胆木 干燥特性 干燥工艺 干燥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木材热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延军 孙会 +2 位作者 鲍滨福 唐荣强 潘永柱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9,共5页
介绍了国内木材热处理的工艺研究进展,并从尺寸稳定性、耐久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方面介绍了热处理木材材性及机理研究进展,提出我国木材热处理技术应寻求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能耗少的导热媒质,以降低成本;设计合理的热处理设备,提高设... 介绍了国内木材热处理的工艺研究进展,并从尺寸稳定性、耐久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方面介绍了热处理木材材性及机理研究进展,提出我国木材热处理技术应寻求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能耗少的导热媒质,以降低成本;设计合理的热处理设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平衡和调节处理设备,寻求尺寸稳定增加、耐久性提高与强度降低的平衡点,从而获取性能更好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木材 研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解前后小径杉木细胞的微观形态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延军 张宏 +1 位作者 张璧光 徐美荣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研究了饱和水状态下小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在不同条件静压或梳解前后木材横截面上细胞的微观形态与木束条顺纹抗拉强度,并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小径杉木较佳的静压梳解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经静压实验得出不同径级的杉木在... 研究了饱和水状态下小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在不同条件静压或梳解前后木材横截面上细胞的微观形态与木束条顺纹抗拉强度,并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小径杉木较佳的静压梳解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经静压实验得出不同径级的杉木在饱水状态下较佳的压缩率在50%左右;不同定压力或定压缩率2种静压试验后所得的木材细胞微观形态基本相同,横截面的开裂和破坏情况也基本相同。采用不同径向压力静压后的杉木管胞破坏程度不同,当压缩率大于30%,杉木部分管胞开始皱折,并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当压缩率超过50%后,随着压力增大,大部分管胞发生皱折,甚至压溃,但超过了该值管胞破坏程度减慢,并且在横切面上仍然能够看到管孔存在。在同一压缩率下,径级小的杉木所需的单位压力较大。拉伸试验可知经静压梳解后的木束条顺纹抗拉强度随静压压力加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小径杉木 梳解 微观形态 力学性能 积成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木束干燥过程中水分的非稳态扩散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延军 张璧光 +1 位作者 李贤军 李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61-63,共3页
通过在不同恒定的温度场中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束在高温干燥中,木束内部水分在非稳态状态下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在高温干燥情况下,水分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分扩散系数也随直径的增加而增... 通过在不同恒定的温度场中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束在高温干燥中,木束内部水分在非稳态状态下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在高温干燥情况下,水分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分扩散系数也随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并探讨了木束水分在非稳态状态下的扩散规律,为合理地制定木束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扩散 扩散系数 杉木木束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进口热带木材干燥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延军 马掌法 +1 位作者 刘志军 张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2,共3页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五种进口热带木材(坤甸铁木、马来甘巴豆、木荚豆、狄氏黄胆木及角香茶茱萸)的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列出了上述材种的初期开裂等级、截面变形和扭曲变形等级,以及干燥速度。
关键词 百度试验 木材干燥 干燥特性 热带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束高温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延军 张璧光 +2 位作者 张齐生 李贤军 刘志坤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描述了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制造杉木积成材的原料单元——杉木木束的高温对流干燥热质传递模型。建立了模型以纤维饱和点为界的木束内部水分迁移和热量迁移的数学方程。通过杉木木束高温干燥实验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 描述了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制造杉木积成材的原料单元——杉木木束的高温对流干燥热质传递模型。建立了模型以纤维饱和点为界的木束内部水分迁移和热量迁移的数学方程。通过杉木木束高温干燥实验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学模拟结果和试验实际测定结果相吻合,木束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7~0.98,木束含水率的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6~0.99。用该模型来模拟木束的高温干燥过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高温干燥 杉木木束 水分迁移 热质传递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对接触剂上渣油接触裂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延军 任磊 +2 位作者 李子锋 申海平 汪燮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5,共6页
采用饱和浸渍法制备了4种较高镍含量的接触剂,利用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等手段开展了镍对接触剂物性影响的研究,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考察了镍对渣油接触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 采用饱和浸渍法制备了4种较高镍含量的接触剂,利用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等手段开展了镍对接触剂物性影响的研究,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考察了镍对渣油接触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对接触剂孔结构影响较小,即使接触剂上的镍质量分数达5.17%,接触剂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也变化不大;接触剂上的镍促进了重油接触裂化反应过程中干气和焦炭的生成,特别是焦炭收率增加更明显,致使生氢因子增加,提高了接触剂的脱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接触裂化 接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法测定杉木板材的水分扩散系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延军 李梁 张璧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用非稳态法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板材的水分扩散系数,并且探讨了干燥介质温度、初含水率和纹理方向等对杉木板材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介质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初含水率越高... 用非稳态法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板材的水分扩散系数,并且探讨了干燥介质温度、初含水率和纹理方向等对杉木板材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介质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初含水率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在纤维饱和点附近迭最大。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杉木板材水分扩散系数都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扩散系数基本保持恒定;杉木板材的纵向水分扩散系数远大于横南水分扩散系数,其比值为5~7;杉木板材的径向水分扩散系数略大于弦向水分扩散系数,其比值为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杉木板材 水分扩散系数 非稳态 木材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刨切薄竹的热重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延军 徐世克 +3 位作者 杜兰星 余肖红 魏涛 刘红征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1,共3页
利用磷酸氢二铵[(NH4)2HPO3]和硼砂(Na2BB4O7.10H2O)(质量比4:1)复配的阻燃剂对刨切薄竹进行阻燃处理,采用热重(TG)、微商热重(DTG)法对阻燃和未阻燃刨切薄竹的热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刨切薄竹与未阻燃处理的刨切薄竹相比,在... 利用磷酸氢二铵[(NH4)2HPO3]和硼砂(Na2BB4O7.10H2O)(质量比4:1)复配的阻燃剂对刨切薄竹进行阻燃处理,采用热重(TG)、微商热重(DTG)法对阻燃和未阻燃刨切薄竹的热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刨切薄竹与未阻燃处理的刨切薄竹相比,在其热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率明显降低,未阻燃薄竹的残余质量百分比为17.96%,载药量3%、4%、7%的阻燃刨切薄竹的残余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3.75%、25.54%、27.4%,其残余质量百分比分别比未阻燃簿竹增加了32.2%、41.98%、52.56%,而成炭率显著提高;热分解的起始温度也有所提前,说明阻燃刨切薄竹获得了较好的阻燃效果,随着刨切薄竹载药量的增加,阻燃效果也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切薄竹 阻燃性能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切薄竹漂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延军 毛胜凤 +2 位作者 鲍滨福 李梁 孙芳利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7,共3页
旨在确定出刨切薄竹漂白用试剂及漂白工艺。探讨了漂白温度、漂白液浓度、漂白时间、pH值以及浴比等因素对漂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对薄竹漂白的效果最好。确定出最佳漂白工艺为:漂白温度为70℃,pH=9,漂白液浓度为5%,漂白时间90min。
关键词 刨切薄竹 漂白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