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甜菜害虫的发生现状
1
作者 杨安沛 张航 +3 位作者 白微微 丁瑞丰 王锁牢 李广阔 《中国糖料》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为明确新疆甜菜害虫发生现状。【方法】通过田间系统害虫普查与监测方法,对新疆甜菜种植区域的甜菜害虫种类、分布与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新疆甜菜害虫大约有41种/类,隶属于2纲5目15科,以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为主要类群。... 【目的】为明确新疆甜菜害虫发生现状。【方法】通过田间系统害虫普查与监测方法,对新疆甜菜种植区域的甜菜害虫种类、分布与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新疆甜菜害虫大约有41种/类,隶属于2纲5目15科,以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为主要类群。新疆甜菜田常发害虫主要有筒喙象、象甲类、地老虎类、潜叶蝇、跳甲、叶螨、大龟甲、旋幽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偏重发生或大发生的害虫有叶螨、地老虎、甘蓝夜蛾、甜菜夜蛾,中等发生的害虫有筒喙象、甜菜跳甲,间歇性爆发害虫有旋幽夜蛾、草地螟、象甲,区域性偶发害虫有甜菜大龟甲、红头纹豆芫菁,零星或偶发害虫有甜菜潜叶蝇、白星花金龟、棉铃虫、牧草盲蝽、亚洲玉米螟等。【结论】掌握区域性甜菜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对靶标害虫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害虫 分布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分析
2
作者 杨安沛 张航 +2 位作者 白微微 丁瑞丰 李广阔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4,218,共8页
为探究植物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组分,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藜、甜菜和棉花植株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鉴定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 为探究植物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组分,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藜、甜菜和棉花植株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鉴定寄主挥发物中引起旋幽夜蛾嗅觉反应的活性组分。结果表明,藜挥发物中有6种活性组分,甜菜和棉花挥发物中各有5种,其中乙酸叶醇酯、1,2-二乙苯、对二乙苯、壬醛、二乙二醇丁醚为3种植物共有的挥发物组分,异佛尔酮仅在藜挥发物中发现。触角电位(EAG)测定结果显示,以上6种组分都能引起旋幽夜蛾雌雄成虫的EAG反应,且随浓度增加EAG相对反应值增大。雌雄成虫对壬醛和异佛尔酮的EAG反应最强烈,其次是乙酸叶醇酯和1,2-二乙苯。在相同浓度条件下,雌雄成虫对同种化合物的EAG反应无性别特异性。本研究为探明旋幽夜蛾定位寄主机制及开发行为调控产品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幽夜蛾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GC-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减施和添加助剂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
3
作者 沈煜洋 洪高洁 +4 位作者 范贵强 陈利 雷钧杰 李广阔 高海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57-2268,共12页
【目的】研究杀虫剂减量施用及添加助剂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为杀虫剂减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点调查各处理施药前后麦蚜的种群数量,评价5种常用杀虫剂减施及添加增效剂‘激健’对红枣-小麦间作麦... 【目的】研究杀虫剂减量施用及添加助剂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为杀虫剂减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点调查各处理施药前后麦蚜的种群数量,评价5种常用杀虫剂减施及添加增效剂‘激健’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结果】药后7 d,22%噻虫·高氯氟SC减量20%~40%对麦蚜的防效为91.88%~94.22%,22%氟啶虫胺腈SC减量20%~40%对麦蚜的防效为89.30%~94.11%,70%噻虫嗪WG减量20%~40%对麦蚜的防效为80.08%~83.82%,与常规用量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供试药剂减量20%~40%时添加增效剂‘激健’对麦蚜的防效无显著影响。【结论】7 d内对麦蚜的控制达到较高水平,选择22%噻虫·高氯氟SC、22%氟啶虫胺腈SC或70%噻虫嗪WG减施40%人工喷雾即可。14 d内维持较好效果,5种杀虫剂减量施用20%~40%均可。在新疆南疆红枣-小麦间作田内人工喷雾防治小麦蚜虫时,可不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小麦间作 杀虫剂 增效剂 减量施用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因子和温度对甜菜孢囊线虫侵染和发育的影响及甜菜抗性品种筛选
4
作者 张梦涵 孔德鹏 +4 位作者 乔精松 胡先奇 李广阔 彭德良 彭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1,共11页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是甜菜生产的毁灭性病原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自2015年甜菜孢囊线虫在我国新疆首次被发现后,该虫在我国造成了极大危害。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采自新疆的甜菜孢囊线虫在不同...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是甜菜生产的毁灭性病原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自2015年甜菜孢囊线虫在我国新疆首次被发现后,该虫在我国造成了极大危害。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采自新疆的甜菜孢囊线虫在不同性质土壤、温度及pH条件下的侵染和发育过程,同时对24个甜菜主栽品种对甜菜孢囊线虫的抗性进行了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在甜菜孢囊线虫侵染和发育过程中,最适的土壤为沙土比例1∶0和6∶1的土壤,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范围为5~9,我国24个主栽甜菜品种中,只有‘Cofco1001’对甜菜孢囊线虫表现出抗性,其他品种对甜菜孢囊线虫均表现感病或高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甜菜孢囊线虫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并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孢囊线虫 土壤因子 温度 PH 抗性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的残留动态及与棉蚜防效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冀钦陇 张海英 +3 位作者 李惠霞 陈元辉 李广阔 刘永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4,193,共8页
【目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的内吸活性和向顶传导特性,可用做种子处理来防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探讨噻虫嗪处理种子后农药的残留动态与防效的相关性,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为试材,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目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的内吸活性和向顶传导特性,可用做种子处理来防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探讨噻虫嗪处理种子后农药的残留动态与防效的相关性,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为试材,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进行种子包衣处理,调查防治效果的同时采集棉花植株样品,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分析棉花植株中噻虫嗪及其代谢产物噻虫胺在棉花植株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噻虫嗪棉花种子包衣后,播后16 d首次采样,不同剂量噻虫嗪在棉花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753~2.768 mg/kg,其代谢产物噻虫胺含量范围为0.278~0.894 mg/kg。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残留量呈指数下降,播后66 d对棉花样品进行检测时,2种药物在棉花中的含量均小于检出限0.001 mg/kg,噻虫嗪及代谢产物噻虫胺在棉花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不同剂量噻虫嗪种子包衣可显著降低苗期蚜虫虫口密度,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并且植株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与棉蚜防治效果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棉蚜刺探叶片后产生拒食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棉花 种子包衣 残留动态 剂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除草剂对冬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广阔 王剑 +3 位作者 高永红 雷钧杰 乔旭 王锁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筛选对冬麦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的化学药剂及其使用剂量,并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测定各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小麦收获时测定各试验小区的产量,评价药剂... 【目的】筛选对冬麦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的化学药剂及其使用剂量,并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测定各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小麦收获时测定各试验小区的产量,评价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药后35 d,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冬麦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94%以上,鲜重防效在99%以上。小区产量测定,除40%唑草酮WG30 g a.i./hm^2处理的平均产量较对照略低外,其它各药剂处理产量均有增加,增加幅度在8.59%~13.06%。【结论】选用40%唑草酮WG 12 g a.i./hm^2+10%苯磺隆WP 15 g a.i./hm^2、10%苯磺隆WP 22.5 g a.i./hm^2、40%唑草酮WG 24 g a.i./hm^2和7.5%啶磺草胺WG 11.93 g a.i./hm^2,采用二次稀释方法进行配药,对水量675kg/hm^2,在冬麦拔节期前使用,可有效防除冬麦田阔叶杂草,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阔叶杂草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广阔 高海峰 +2 位作者 白微微 高永红 张宏芝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2-1118,共7页
【目的】明确当前新疆南疆地区麦田、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采用棋盘法9点取样,对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及单作麦田杂草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南疆喀什、和田等... 【目的】明确当前新疆南疆地区麦田、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采用棋盘法9点取样,对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及单作麦田杂草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南疆喀什、和田等地麦田主要杂草有37种,隶属于12科、31属。优势杂草播娘蒿、藜、萹蓄和硬草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危害程度基本一致;离蕊芥、田旋花、大蓟和雀麦等区域性优势杂草在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的危害重于小麦单作田;常见杂草和一般性杂草的危害程度差异较小。杂草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新疆南疆地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有37种,隶属于12科31属。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与单作麦田比较,两种间作模式下单一杂草的危害降低,优势杂草、常见杂草与一般性杂草的发生危害程度差异较少,但区域性优势杂草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小麦间作 红枣-小麦间作 杂草群落特征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核桃黑斑蚜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广阔 刘建 +2 位作者 高永红 雷钧杰 王锁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3-365,共3页
【目的】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 juglandicola(Kaltenbach)是新疆南疆核桃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常造成核桃叶片失绿焦枯,严重时核桃仁干缩,出仁率下降20%以上。通过防治核桃黑斑蚜的药效试验,筛选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从而达到有效控制... 【目的】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 juglandicola(Kaltenbach)是新疆南疆核桃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常造成核桃叶片失绿焦枯,严重时核桃仁干缩,出仁率下降20%以上。通过防治核桃黑斑蚜的药效试验,筛选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核桃黑斑蚜的目的。【方法】选择4种药剂,采用喷雾的方法对核桃黑斑蚜进行防治试验。【结果】25%吡蚜酮悬浮剂3 0002、500、2 000倍处理、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 000倍处理、20%啶虫咪可湿性粉剂3 000倍处理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倍处理对核桃黑斑蚜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核桃树安全。【结论】防治核桃黑斑蚜,可选用试验筛选出的以上4种药剂,同时注意合理轮换用药,以减少核桃黑斑蚜的抗药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核桃黑斑蚜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亚麻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广阔 王锁牢 +3 位作者 王剑 王静 罗吉生 楚振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91-594,共4页
调查了亚麻白粉病在新疆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对亚麻白粉病病原菌及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表明,亚麻白粉病在新疆亚麻种植区均有发生,是亚麻田的主要病害;亚麻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15-30℃均可萌发,20-25℃是适宜萌发温度,在自然... 调查了亚麻白粉病在新疆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对亚麻白粉病病原菌及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表明,亚麻白粉病在新疆亚麻种植区均有发生,是亚麻田的主要病害;亚麻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15-30℃均可萌发,20-25℃是适宜萌发温度,在自然条件下白粉病分生孢子侵染的潜育期为8 d;亚麻白粉病田间发生规律初步研究表明,新源县亚麻白粉病始发生期与6月上旬气温和降雨关系密切,气温低、降雨多的年份亚麻白粉病发生相对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白粉病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部复播谷子田杂草防除药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广阔 高海峰 +3 位作者 白微微 冯国郡 黄天荣 倪汉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6-832,共7页
【目的】筛选对复播谷子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各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10 g... 【目的】筛选对复播谷子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各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10 g a.i./hm^2处理和45%扑津·西草净可湿性粉剂1 181.25 g a.i./hm^2处理,对复播谷子田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均在86%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6%以上;48%麦草畏水剂360 mL a.i./hm^2处理,对复播谷子田双子叶杂草的防效为85.61%,鲜重防效为99.88%。【结论】选用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5%扑津·西草净可湿性粉剂和48%麦草畏水剂,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进行田间喷雾,可有效防除南疆区域复播谷子田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谷子 除草剂筛选 防除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支架置入联合再次腹腔镜探查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胆汁渗漏(附11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广阔 李五生 江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管胆汁渗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有效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6年来(2007.03.01~2013.02.28)收治的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6年间行LC术4 211例,术后发生胆漏15例(Luschka肝管5例,胆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管胆汁渗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有效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6年来(2007.03.01~2013.02.28)收治的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6年间行LC术4 211例,术后发生胆漏15例(Luschka肝管5例,胆囊管6例,肝总管损伤2例,胆总管损伤2例),占0.36%。6例LC术后胆囊管胆漏中,4例因放置了有效的腹腔引流管而幸免再次手术处理,仅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或塑料支架置入后即痊愈。该院另2例及外院转入的9例LC术后胆囊管胆漏患者纳入该组,合计11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认胆漏后,给予置入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并予以再次腹腔镜探查、清理腹腔及肝下置入血浆引流管。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LC术中可因多种原因导致胆囊管结扎夹移位或胆囊管坏死,易导致胆囊管胆汁渗漏,术者预防性留置腹腔引流管很有必要。一旦发生胆汁渗漏,应毫不犹豫进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明确胆漏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及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腹腔外引流联合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胆漏可顺利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漏 胆道支架 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奇台大麦种植区主要杂草防除药效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广阔 王仙 +6 位作者 杨安沛 白微微 向莉 任玉梅 李培玲 孔建平 方伏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7-1892,共6页
【目的】筛选对新疆啤酒大麦田杂草具有较好防除效果的除草剂,评价选用药剂对大麦的安全性,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供试药剂处理对杂草的防... 【目的】筛选对新疆啤酒大麦田杂草具有较好防除效果的除草剂,评价选用药剂对大麦的安全性,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供试药剂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麦的安全性。【结果】选取的5%唑啉草酯乳油、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测定对大麦生长安全,两种药剂混用处理对大麦田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达到较好的防除效果。【结论】奇台等新疆大麦主产区大麦田狗尾草、稗草及灰绿藜、卷茎蓼等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选用水分散粒剂混用,用量为5%唑啉草酯乳油45~60 g a.i./hm^2加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12~15 g a.i./hm^2,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在大麦拔节前进行田间喷雾防治,可有效防除大麦田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杂草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菜田杂草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广阔 张航 +2 位作者 杨安沛 白微微 王锁牢 《中国糖料》 2022年第2期64-68,共5页
甜菜田杂草是制约新疆甜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生态农业,甜菜从北到南在多个生态区均有种植,甜菜田杂草发生危害差异较大。总体上,天山以北的甜菜种植区(北疆)杂草种类较天山南部种植区(南疆)杂草种类丰富,种群结构复... 甜菜田杂草是制约新疆甜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生态农业,甜菜从北到南在多个生态区均有种植,甜菜田杂草发生危害差异较大。总体上,天山以北的甜菜种植区(北疆)杂草种类较天山南部种植区(南疆)杂草种类丰富,种群结构复杂。北疆甜菜田以灰绿藜、稗、反枝苋、田旋花、龙葵等一年生杂草危害为主,南疆甜菜田以灰绿藜、稗、芦苇、狗芽根、田旋花等一年生和越年生杂草混合危害为主。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田杂草治理研究相比,新疆甜菜田杂草种群演替、抗药性监测等研究系统性不足,难治理杂草、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除草剂药害等问题突出;甜菜田除草剂施用技术与甜菜机械化作业匹配度不高,综合防控技术有待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为此,应持续开展甜菜田杂草种群演替动态的系统性监测;加强甜菜田杂草抗药性监测及其抗性机理的研究;提升农机农艺与化学除草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应对难治理杂草及寄生性杂草的防控能力;加大对技术人员、种植户的培训;制定适宜本区域的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不断提升甜菜田杂草的综合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杂草 危害特点 群落结构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广阔 钟彦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1期881-885,共5页
脾静脉阻塞综合征(SVOS)是指脾静脉周围病变压迫脾静脉或其腔内血栓形成,导致脾静脉血回流受阻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常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基础疾病。通过文献检索,厘清了SVOS和临床常用的其他类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如胰源... 脾静脉阻塞综合征(SVOS)是指脾静脉周围病变压迫脾静脉或其腔内血栓形成,导致脾静脉血回流受阻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常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基础疾病。通过文献检索,厘清了SVOS和临床常用的其他类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如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等,并从概念、病因、解剖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等7个方面阐述了这一临床综合征的特点。SVOS可手术治愈,应予以高度重视,严防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静脉阻塞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三地州高效现代特色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植保所承担课题完成2010年目标
15
作者 李广阔 徐兵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1-621,共1页
由我院首次独立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疆三地州高效现代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中,院植保所承担的"主要特色农作物和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顺利完成2010年目标。
关键词 示范 技术 植保 集成 南疆 林果病虫害 特色农作物 特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的研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锁牢 李广阔 +2 位作者 王剑 郝彦俊 李号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介绍了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的室内筛选、助剂配方研究、主要技术指标和田间药效等。田间试验表明: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以1∶40~60的药种比例处理棉花种子,对棉... 介绍了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的室内筛选、助剂配方研究、主要技术指标和田间药效等。田间试验表明: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以1∶40~60的药种比例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病虫害(地老虎、棉蓟马、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种衣剂 吡虫啉+福美双+多菌灵 棉花苗期病虫害 毒力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师县甜瓜主要流行性病害发生与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渡 李广阔 +5 位作者 马俊义 廖胜刚 翟文强 阿地里 艾来提 李英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1996~ 1 999年对伽师县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甜瓜霜霉病初侵染源为有霜霉病发生的黄瓜温室大棚。 6月至 8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是甜瓜霜霉病流行的关键条件 ;当前生产中的甜瓜主栽品种均不抗霜霉病 ;... 1996~ 1 999年对伽师县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甜瓜霜霉病初侵染源为有霜霉病发生的黄瓜温室大棚。 6月至 8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是甜瓜霜霉病流行的关键条件 ;当前生产中的甜瓜主栽品种均不抗霜霉病 ;甜瓜成熟期最易感染霜霉病和白粉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霜霉病 白粉病 发病期 降雨 品种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1
18
作者 高海峰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3 位作者 李广阔 高永红 雷钧杰 王锁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筛选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采取室内盆栽接菌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植株发病后喷雾防治,药后定期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药后10 d,250 g/L丙环唑乳... 【目的】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筛选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采取室内盆栽接菌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植株发病后喷雾防治,药后定期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药后10 d,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 a.i/hm2处理在室内及田间试验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2.02%和74.02%,防治效果优于其它药剂处理的防效;其次是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35 g a.i/hm2处理,室内及田间试验防效分别为81.84%和67.24%;400 g/L氟硅唑乳油48 g a.i/hm2处理的室内及田间试验防效分别为69.25%和67.99%,对白粉病的防效也较好。25%乙嘧酚水悬浮剂187.5 g a.i/hm2处理、250 g/L已唑醇悬浮剂18.75 g a.i/hm2处理、10%苯醚菌酯悬浮剂12 g a.i/hm2处理在室内试验中对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但田间小区试验中防效略低。【结论】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 a.i/hm2处理、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35 g a.i/hm2处理、400 g/L氟硅唑乳油48 g a.i/hm2处理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小麦白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海峰 赵海燕 +5 位作者 刘恩良 王锁牢 白微微 李广阔 雷钧杰 高永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3-1828,共6页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结果】小麦白粉病在5月中旬开始为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和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果树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果树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高于小麦单作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麦间作 枣麦间作 小麦单作 小麦白粉病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的防效 被引量:9
20
作者 郝彦俊 王锁牢 +3 位作者 王剑 李广阔 李号宾 范咏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58-460,共3页
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000~8000倍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3000倍,对葡萄斑叶蝉防效高,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在90%以上,药后21d防效仍在80%以上。48%乐斯本乳油2000~4000倍... 葡萄斑叶蝉是新疆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000~8000倍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3000倍,对葡萄斑叶蝉防效高,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在90%以上,药后21d防效仍在80%以上。48%乐斯本乳油2000~4000倍对葡萄斑叶蝉具有很好的速效性,但持效期短,药后21d防效为47.8%~56.30%。2.5%功夫水乳剂3000~6000倍对葡萄斑叶蝉的防效不高,药后21d防效为40.4%~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葡萄斑叶蝉 药效试验 速效性 持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