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柴油机典型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宝月 余永华 +4 位作者 曹炳鑫 叶剑平 马炳杰 尧阳烽 赵国旭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9,90,共8页
针对基于单一振动信号难以区分柴油机不同部件故障,提出一种基于t分布–随机邻近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多源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试验对柴油机故障仿真模型进行标定,基于仿真模型获取... 针对基于单一振动信号难以区分柴油机不同部件故障,提出一种基于t分布–随机邻近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多源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试验对柴油机故障仿真模型进行标定,基于仿真模型获取不同故障状态下的热工参数与缸盖振动,选取相关性低的热工参数,提取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参数,并利用t-SNE将振动特征参数与热工参数进行融合降维,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构建柴油机故障诊断模型,最终取得了95.7%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与基于振动单一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相比,多源信息融合能有效区分不同故障类别,提高柴油机故障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多源信息融合 t分布–随机邻近嵌入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细胞对血管新生作用及其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宝月 刘政操 +1 位作者 姚琦 顾苏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级别的肿瘤细胞中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光密度(IOD)的测量;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并应用Matri... 目的:探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级别的肿瘤细胞中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光密度(IOD)的测量;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并应用Matrigel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检测肿瘤细胞对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血管生成素-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强度与瘤组织的分级呈正相关(P<0.05);肿瘤细胞诱导肿瘤血管形成呈浓度依赖效应(P<0.05)。结论:神经胶质瘤细胞可以诱导肿瘤血管新生,血管生成素-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增强与肿瘤血管新生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船用柴油机曲轴应力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永华 解美强 +2 位作者 李宝月 章宁 宋鑫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6,共7页
[目的]曲轴是船用柴油机的关键部件,为实时监测柴油机运行状态下的曲轴应力,保障船舶安全可靠运行,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曲轴应力预测方法。[方法]基于数字孪生思想,提出船用柴油机智能运维的构架,以某型直列6缸船用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 [目的]曲轴是船用柴油机的关键部件,为实时监测柴油机运行状态下的曲轴应力,保障船舶安全可靠运行,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曲轴应力预测方法。[方法]基于数字孪生思想,提出船用柴油机智能运维的构架,以某型直列6缸船用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实机可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基于数字孪生的曲轴健康状态评估。首先,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利用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对缸内压力进行识别,计算曲柄销载荷,利用有限元法对曲轴进行应力和疲劳分析,获得影响曲轴寿命的关键位置,应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构造曲轴受力和应力的降阶模型。[结果]模型的缸压和曲轴应力预测误差均小于5%,应力预测的时间缩短到秒级,可实现孪生模型的实时/准实时更新。[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柴油机零部件的状态实时监测和智能运维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缸压重构 曲轴应力监测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Slug和E-cadher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大为 暴继敏 +3 位作者 孙静 李宝月 马云鹏 李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8-290,共3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nail、Slug和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鼻咽癌样本和18例鼻咽炎性组织中Snail、Slug、E-cadher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和鼻咽癌...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nail、Slug和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鼻咽癌样本和18例鼻咽炎性组织中Snail、Slug、E-cadher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和鼻咽癌临床分期及转移的关系。结果 随着鼻咽癌分期的增高,Slug基因的表达逐渐增加(I期0.54±0.20,Ⅱ期0.85±0.28,Ⅲ期0.89±0.21,Ⅳ期1.03±0.18),E-cadherin的表达呈下降趋势(I期58.54±20.13,Ⅱ期45.12±13.56,Ⅲ期24.68±10.08,Ⅳ期14.37±9.16),而Snail的表达无显著变化(I期0.57±0.19,Ⅱ期0.70±0.22,Ⅲ期0.75±0.24,Ⅳ期0.66±0.31)。E-cadherin的表达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有相关性(P<0.05),Snail、Slug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端转移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鼻咽癌中存在Slug和E-cadherin两个基因的表达失调,提示两者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录因子 细胞黏附分子 钙黏着糖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