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翡翠贻贝粗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孟婕 范秀萍 +1 位作者 吴红棉 胡雪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7-261,共5页
目的:研究翡翠贻贝粗多糖(PCP)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72只,每组12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饲辛伐他汀5mg/kg)、翡翠贻贝粗多糖低剂量组(50mg/(... 目的:研究翡翠贻贝粗多糖(PCP)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72只,每组12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灌饲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饲辛伐他汀5mg/kg)、翡翠贻贝粗多糖低剂量组(50mg/(kg.d))、中剂量组(100mg/(kg.d))、高剂量组(200mg/(kg.d))。正常对照组小鼠从实验开始至结束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他5组小鼠均喂高脂饲料。30d后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一氧化氮(NO)含量,肝脏TC、TG含量,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以及血清和肝脏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活性。结果:翡翠贻贝粗多糖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1),显著降低肝脏TC含量(P<0.01)、TG含量(P<0.01),提高血清HDL-C含量和NO含量(P<0.01),提高血清LCAT、血清和肝脏HPL、HL活性(P<0.01)。结论:翡翠贻贝粗多糖对小鼠有显著的降血脂效应,该作用可能与翡翠贻贝粗多糖能明显增强LCAT、LPL、HL酶活性,提高HDL-C、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贻贝粗多糖 小鼠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电解水预处理结合不同冰藏方式对大黄鱼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金素莱曼 陈百科 +4 位作者 李慧 张奇秀 陈婷婷 李孟婕 包海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8-135,共8页
为探究大黄鱼冰鲜贮藏期间理化指标(K值、色泽、质构)、微生物指标、水分迁移特性、微观结构、感官特性的变化,该实验设置酸性电解水预处理结合流化冰、酸性电解水冰、碎冰的处理组,可横向对比同种冰藏方式下预处理对品质的影响、纵向... 为探究大黄鱼冰鲜贮藏期间理化指标(K值、色泽、质构)、微生物指标、水分迁移特性、微观结构、感官特性的变化,该实验设置酸性电解水预处理结合流化冰、酸性电解水冰、碎冰的处理组,可横向对比同种冰藏方式下预处理对品质的影响、纵向对比不同冰藏方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预处理的减菌作用能将初始菌落总数3.84 lgCFU/g降至3.06 lgCFU/g(P<0.05),杀菌率达87.2%,在同种冰藏方式下能更长时间维持产品在一级鲜度范围内;酸性电解水冰、流化冰贮藏均能在贮藏初期抑制K值、菌落总数上升,维持大黄鱼体表色泽、质构及感官特性,但流化冰因能提供持续的低温、阻氧条件在贮藏后期效果更优,可减缓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劣化并抑制水分迁移;其中酸性电解水预处理复合流化冰贮藏组保鲜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货架期为19 d,比同预处理下的酸性电解水冰组延长4 d,比碎冰组延长8 d。故酸性电解水与流化冰的协同作用是维持大黄鱼高品质、延长货架期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 预处理 流化冰 大黄鱼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对虾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慧 陈百科 +4 位作者 金素莱曼 李孟婕 陈婷婷 张奇秀 包海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3-149,共7页
为了得到有效的虾糜品质改良方法,该文将3种动植物油(猪油、大豆油、橄榄油)添加至虾糜中,并对其凝胶品质(色度、流变特性、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及结构变化(蛋白二级结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同时,模拟虾糜制品(虾滑)的生产制备,通过... 为了得到有效的虾糜品质改良方法,该文将3种动植物油(猪油、大豆油、橄榄油)添加至虾糜中,并对其凝胶品质(色度、流变特性、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及结构变化(蛋白二级结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同时,模拟虾糜制品(虾滑)的生产制备,通过感官实验评价油脂对虾滑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添加油脂后虾糜的L^(*)增加、a^(*)降低,储能模量、凝胶强度、硬度、咀嚼度、持水性随着油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构象中α-螺旋含量下降、β-折叠含量上升,虾糜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受到破坏、变得粗糙多孔,3种油脂对凝胶结构的破坏强度为橄榄油>大豆油>猪油。感官评定结果显示,添加2%~6%(质量分数)猪油和2%(质量分数)大豆油可以使虾滑的口感适中、提升可接受度。该研究可为虾糜制品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糜 猪油 大豆油 橄榄油 凝胶强度 虾糜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鱿鱼鱼糜凝胶品质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奇秀 郭全友 +4 位作者 陈婷婷 李孟婕 苏雨瞳 房思维 包海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6,共6页
目的:寻找更优质的鱿鱼鱼糜制品原料。方法:以秘鲁鱿鱼、北太平洋鱿鱼、阿根廷鱿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3种鱿鱼鱼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蒸煮损失、流变特性、化学作用力等指标,研究其凝胶特性差异。结果:3种鱼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由... 目的:寻找更优质的鱿鱼鱼糜制品原料。方法:以秘鲁鱿鱼、北太平洋鱿鱼、阿根廷鱿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3种鱿鱼鱼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蒸煮损失、流变特性、化学作用力等指标,研究其凝胶特性差异。结果:3种鱼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阿根廷鱿鱼>秘鲁鱿鱼>北太平洋鱿鱼,蒸煮损失则反之。动态流变温度扫描显示,3种鱼糜的储能模量(G′)均随温度先降低至最小值(45℃),然后升高至最大值(75℃)后再次降低,当温度达到90℃时,阿根廷鱿鱼鱼糜的G′较另两种鱿鱼鱼糜更高。阿根廷鱿鱼鱼糜的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显著强于其他两种鱿鱼鱼糜。结论:阿根廷鱿鱼鱼糜的凝胶品质最佳,是鱿鱼鱼糜的最佳原料品种;生产中需要根据3种鱿鱼鱼糜的不同特点利用辅助手段来提高其凝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品种 鱼糜凝胶 凝胶特性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乳及巴氏杀菌乳中糠氨酸质量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佳庆 李孟婕 +2 位作者 叶琳琳 王剑 陈晓迪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49,57,共3页
采用农业部标准NY/T 939—2016中的方法对巴氏杀菌乳中的糠氨酸进行检测并对标准中巴氏杀菌乳判定标准的限量进行加标回收。将巴氏杀菌乳中的糠氨酸检测结果与之前NY/T 939—2005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新方法富集的糠氨酸质量浓度明显... 采用农业部标准NY/T 939—2016中的方法对巴氏杀菌乳中的糠氨酸进行检测并对标准中巴氏杀菌乳判定标准的限量进行加标回收。将巴氏杀菌乳中的糠氨酸检测结果与之前NY/T 939—2005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新方法富集的糠氨酸质量浓度明显提高,且该方法测定糠氨酸的结果重复性良好,RSD〈5.3%,加标回收率为93%-104%,定量检测FK(S/N=10) 3 mg/100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氨酸 巴氏杀菌乳 回收率 定量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的维修与保护措施
6
作者 李孟婕 《新材料·新装饰》 2020年第16期124-124,126,共2页
文章阐述了古建筑维修与保护的原则,提出了古建筑维修与保护的优化措施,包括保持原有风格、保护周围环境、挑选合适的材料、运用科学手段,希望为古建筑的维修与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 古建筑 维修与保护 人文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通路的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亚 李孟婕 +7 位作者 赵艳 赵春生 张煦 陈爱艳 蒋忠一 向阳 尤良震 金艳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78-2383,共6页
痛风性关节炎发生进展的主要病理过程是反复出现的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如何干预这类炎症反应已成为当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大量动物或组织细胞模型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发生进展的作用机制与多信号通... 痛风性关节炎发生进展的主要病理过程是反复出现的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如何干预这类炎症反应已成为当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大量动物或组织细胞模型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发生进展的作用机制与多信号通路紧密相关。本综述以多信号通路为导向,总结单味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物或中医药经典复方均具有抑制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TLR/MyD88/NF-κB转导途径、COX-2/mPGES-1/PGE2转导途径、JNK信号通路、NLRP6/ASC/Caspase-1信号通路等作用,进一步下调IL-1β、IL-6、IL-8、TNF-α和IL-18等促炎因子的趋化,减轻局部炎症级联放大反应,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为中医药通过调节多信号通路作用机制防治痛风性关节炎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 TLRs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中医药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论治心力衰竭的免疫损伤 被引量:7
8
作者 周亚 赵春生 +4 位作者 张煦 李孟婕 向阳 赵艳 金艳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2024-2028,共5页
心力衰竭,是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心脏的传导或结构异常等引起心脏组织损伤,导致心功能障碍的疾病。研究表明,心脏免疫损伤是引起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文章阐释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内涵,概括了心力衰竭中医病机... 心力衰竭,是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心脏的传导或结构异常等引起心脏组织损伤,导致心功能障碍的疾病。研究表明,心脏免疫损伤是引起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文章阐释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内涵,概括了心力衰竭中医病机与治疗现状,以及在该理论框架下,证实通过调和营卫、气血、脾肾的方法能够调节心力衰竭的免疫损伤。为今后发掘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心力衰竭 免疫损伤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