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酒中糖和无机元素成分与黄酒口味品质的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博斌 刘兴泉 +3 位作者 吴坚 余燕飞 诸葛庆 郑云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7-40,共4页
为在黄酒中的糖、无机元素成分与口味品质间建立一种定量关系,以明确各种糖和无机元素成分对口味的影响。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38个黄酒样品中糖,ICP-MS检测无机元素,与感官评分一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建... 为在黄酒中的糖、无机元素成分与口味品质间建立一种定量关系,以明确各种糖和无机元素成分对口味的影响。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38个黄酒样品中糖,ICP-MS检测无机元素,与感官评分一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无机元素的相关系数较好,R2=0.7209,而与糖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R2=0.2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无机元素 口味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柱层析-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别酿造与非纯酿造酱油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博斌 曾金红 +2 位作者 郑云峰 孟燕青 夏炜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6,共4页
建立了基于凝胶柱层析-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别酿造与非纯酿造酱油的方法,通过蛋白质含量和分布的谱图来区分酿造与非纯酿造酱油。该方法得到的酿造酱油的特征图谱呈抛物线-梯形;其中分子量0.5×104 Da^4.5×104 Da之间的蛋白质... 建立了基于凝胶柱层析-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别酿造与非纯酿造酱油的方法,通过蛋白质含量和分布的谱图来区分酿造与非纯酿造酱油。该方法得到的酿造酱油的特征图谱呈抛物线-梯形;其中分子量0.5×104 Da^4.5×104 Da之间的蛋白质所占的比例一般高于60%,而非纯酿造所占的比例一般小于60%;且酿造酱油谱图上饱和峰或最高峰的峰高值与90min附近小锐尖峰的峰高值之比大于1.5,而非纯酿造酱油的上述比值小于1.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适用于酿造酱油与非纯酿造酱油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蛋白质 凝胶柱层析 考马斯亮蓝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中氨基酸与感官口味的定量相关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博斌 曾金红 +2 位作者 刘兴泉 诸葛庆 余燕飞 《酿酒科技》 2010年第10期23-25,共3页
研究各种氨基酸对黄酒口味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茚三酮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测定38个黄酒样品中的16种氨基酸,再同3名国家级评酒师的感官评分一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氨基酸与感官口味... 研究各种氨基酸对黄酒口味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茚三酮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测定38个黄酒样品中的16种氨基酸,再同3名国家级评酒师的感官评分一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氨基酸与感官口味评分间的相关系数较好,R2=0.8272。通过定量关系的研究,可以明确黄酒中氨基酸成分对黄酒感官口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氨基酸 感官口味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的黄酒酒精度、酸度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胡小邦 吕进 +3 位作者 刘辉军 施秧 刘铁兵 李博斌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本文利用近红外(NIR)透射光谱分析技术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建立了黄酒中酒精度、酸度定量检测模型。为考察不同类黄酒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干型、半干型黄酒样品的分类及混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确定了黄酒中酒精... 本文利用近红外(NIR)透射光谱分析技术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建立了黄酒中酒精度、酸度定量检测模型。为考察不同类黄酒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干型、半干型黄酒样品的分类及混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确定了黄酒中酒精度和酸度的最佳建模方式。应用SPA对样品近红外全波段(800~2500nm)进行优化,建立的SPA—PLS模型效果优于全波段PLS模型。干黄酒酒精度、半干黄酒酒精度和两类黄酒酸度SPA—PLS模型的R分别为0.983、0.993和0.943,RMSECV分别为0.174、0.189和0.258。结果表明,分类建模显著提高了黄酒酒精度模型检测精度,混合建模能改善酸度模型精度;应用SPA对模型优化,简化了模型且提高了模型精度及稳健性。研究结果为建立稳健的黄酒品质近红外检测应用模型提供了有效方法,对黄酒品质在线检测模型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连续投影算法 黄酒酒精度 黄酒酸度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通量微生物法和HPLC法检测猪肉中四环素和磺胺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兴泉 冯震 +1 位作者 姚蕾 李博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通量微生物法进行筛检,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猪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分析方法。样品取汁在96孔微板上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rothermophil...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通量微生物法进行筛检,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猪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分析方法。样品取汁在96孔微板上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rothermophilus)进行筛检,同时采用Mcllvaine-EDTA溶液提取,选择270 nm和360 nm为检测波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生法的检出限为0.02~0.05μg/mL,HPLC法的检出限为0.03~0.06 mg/kg,添加回收率80.25%~11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微生物法 HPLC 四环素类抗生素 磺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临安山核桃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彭祺 边威 +5 位作者 王佳丽 吴坚 葛乐勇 王芳 郑云峰 李博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73-175,189,共4页
为探明不同加工工艺对临安山核桃营养成分的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核桃粗蛋白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烘煮工艺、干炒工艺熟制山核桃氨基酸总量较生核桃分别下降14.86%和25.95%... 为探明不同加工工艺对临安山核桃营养成分的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核桃粗蛋白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烘煮工艺、干炒工艺熟制山核桃氨基酸总量较生核桃分别下降14.86%和25.95%。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较生核桃分别下降19.69%和29.96%。干炒工艺较烘煮工艺熟制山核桃氨基酸总量下降13.02%,人体必需氨基酸下降12.79%;烘煮工艺、干炒工艺熟制山核桃分别较生山核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6.43%和18.18%,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40.61%和11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液相色谱 山核桃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的β-苯乙醇 被引量:13
7
作者 诸葛庆 李博斌 +2 位作者 郑云峰 葛乐勇 刘兴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5-177,共3页
建立一种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SynergiHrdro-RPC18(4.6mm×250mm,4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50:50,V/V),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对黄酒中的β-苯乙醇进行检测。结果表... 建立一种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SynergiHrdro-RPC18(4.6mm×250mm,4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50:50,V/V),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对黄酒中的β-苯乙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5.00~30.00mg/L添加量范围内,回收率水平在99.5%~9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6%(n=6),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线性范围为0.5~50mg/L(r=0.9999),测定结果与标准气相色谱方法基本相同。所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黄酒中β-苯乙醇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酒 Β-苯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法农产品中γ-氨基丁酸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铁兵 龚金炎 +4 位作者 朱银邦 李博斌 赵振 郭小青 黄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121,128,共5页
为实现农产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采用丹磺酰氯作为衍生试剂,柱前衍生化法,建立了快速测定糙米、活性红豆、活性绿豆、活性谷胚芽等农产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色谱条件:HyperSil ODS2 C18,流动相A为甲... 为实现农产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快速检测,采用丹磺酰氯作为衍生试剂,柱前衍生化法,建立了快速测定糙米、活性红豆、活性绿豆、活性谷胚芽等农产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色谱条件:HyperSil ODS2 C18,流动相A为甲醇,B为水,采用梯度洗脱,样品pH为9.5,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μL。用标准样品所测得的线性方程为Y=1.7E-7X-0.001 97,相关系数为R^2=0.999 9,线性关系好。样品检测的回收率为99.67%,精密度高,操作简便,时间短,检测限低,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高效液相色谱 丹磺酰氯 柱前衍生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对绍兴黄酒酒龄的判别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江涛 李博斌 +3 位作者 郑云峰 曾金红 黄晓丽 余燕飞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1,46,共4页
使用Flash GC型电子鼻代替人工感官品评对黄酒进行酒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LS模型对所选黄酒的酒龄预测结果平行性好,定量准确。适用于大量酒样酒龄的批量判别,结果可信度高。
关键词 鉴评方法 电子鼻 黄酒 酒龄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量:14
10
作者 诸葛庆 李博斌 +3 位作者 江涛 寿谦 葛乐勇 曾红艳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衍生,采用反相C18色谱柱XB-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2 moL/L乙酸钠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设定荧光检测器中激...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衍生,采用反相C18色谱柱XB-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2 moL/L乙酸钠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设定荧光检测器中激发波长为233 nm,发射波长为600 nm,对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50.0~250.0μg/L添加量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2.9%,相对标准偏差为4.5%(n=6)。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L,线性范围为100~1500μg/L(R=0.9995),测定结果与标准气相色谱-质谱法基本相同。所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酒 氨基甲酸乙酯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嗅觉特征的黄酒产地判别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曾金红 江涛 +4 位作者 郑云峰 李博斌 焦新萍 黄晓丽 吴坚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采用GC-Flash型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黄酒进行区分判别。以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产地判别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判别模型中,绍兴原产地(地理标志)、非原产地(非地理标志)与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 采用GC-Flash型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黄酒进行区分判别。以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产地判别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判别模型中,绍兴原产地(地理标志)、非原产地(非地理标志)与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分别占据着不同位置;绍兴原产地和非原产地各自有较大的相对集中分布区间,存在一定的边缘交集,但是他们与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分界明显。判别因子法所建产地判别模型中,绍兴原产地、绍兴非原产地和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得到正确判别。研究表明,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较好地用于黄酒产地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黄酒 产地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金红 江涛 +6 位作者 焦新萍 郑云峰 李博斌 周牡艳 诸葛庆 夏炜芳 宋海燕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0,共4页
对近年来黄酒品质、酒龄和产地鉴别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子感官(电子鼻和电子舌)等现代分析技术进行概述,并对评价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 黄酒 品质 酒龄 产地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检测黄酒中的有机锡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洋波 吴坚 +3 位作者 郑云峰 李博斌 葛乐勇 金晶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93,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对黄酒中4种重要的有机锡[三甲基锡(TMT)、三苯基锡(TP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进行了分离和检测。采用Agilent TC-C18柱进行有机锡的形态分析,流动相...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对黄酒中4种重要的有机锡[三甲基锡(TMT)、三苯基锡(TP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进行了分离和检测。采用Agilent TC-C18柱进行有机锡的形态分析,流动相为V(乙腈):V(水):V(乙酸)=(70:20:10,φ),0.05%的三乙胺,pH 3.5,流速为0.6 mL/min,测定了1~200μg/L范围内4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混合标准工作曲线,其相关系数优于0.998(R2),方法的检测限都在0.1μg/L左右。用乙腈(NaCl)、二氯甲烷、甲苯分别萃取黄酒中的有机锡后,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被测黄酒中有三甲基锡(TMT)被检出,含量为17.5μg/L ,用乙腈萃取黄酒中的有机锡,萃取效果最佳,4种有机锡的加标回收率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有机锡 黄酒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甜蜜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祺 葛乐勇 +3 位作者 寿谦 丁银军 郑云峰 李博斌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27,32,共6页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法(HP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黄酒中的甜蜜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液质联用法对黄酒中甜蜜素的检测限≥0.1 mg/L,检测灵敏度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可快速准确的对黄酒类产品中...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法(HP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黄酒中的甜蜜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液质联用法对黄酒中甜蜜素的检测限≥0.1 mg/L,检测灵敏度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可快速准确的对黄酒类产品中甜蜜素进行检测,且能够满足无残留检测要求,可较好地用于黄酒中甜蜜素的检测及假阳性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四级杆 质谱 液相色谱 黄酒 甜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黄酒酒精度和糖度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飞 应义斌 李博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5-28,共4页
为研究温度对黄酒品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影响,分别在5、10、15、20、25、30、35℃7个温度条件下采集黄酒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各温度下黄酒酒精度和总糖含量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温度对样品光谱存在影响,... 为研究温度对黄酒品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影响,分别在5、10、15、20、25、30、35℃7个温度条件下采集黄酒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各温度下黄酒酒精度和总糖含量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温度对样品光谱存在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温度下的样品有明显聚类趋势。模型精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但并无随温度变化的一致趋势。建立的混合温度模型预测相对误差较小,有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黄酒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子舌对地理标志产品绍兴黄酒的区分判别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牡艳 郑云峰 +3 位作者 张韬 曾金红 陈扉然 李博斌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26,共4页
利用智能多频脉冲电子舌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黄酒进行区分判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理标志产品绍兴黄酒和其他产地黄酒样品进行建模区分,并运用SIMCA方法及DFA方法进行建模判别。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法对地理标志产品绍兴... 利用智能多频脉冲电子舌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黄酒进行区分判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理标志产品绍兴黄酒和其他产地黄酒样品进行建模区分,并运用SIMCA方法及DFA方法进行建模判别。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法对地理标志产品绍兴黄酒和其他产地黄酒样品可实现很好的区分;SIMCA方法和DFA方法都可以对未知产地黄酒样品进行判别,区分效果良好。研究表明,智能电子舌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较好地用于黄酒产地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黄酒 多频脉冲电子舌 化学计量学方法 区分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荧光定量PCR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焦新萍 曾金红 +7 位作者 郑云峰 江涛 李博斌 王路雯 诸葛庆 李岩冰 黄晓丽 曾红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9-83,共5页
以FAM和BHQ1两种荧光素分别标记为报告染料和淬灭染料,建立了转基因发酵豆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EPSPS、大豆凝集素Lectin基因的Taqman荧光PCR定量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为0.1%,重现性良好,特异性强,可作为发酵豆制品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的... 以FAM和BHQ1两种荧光素分别标记为报告染料和淬灭染料,建立了转基因发酵豆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EPSPS、大豆凝集素Lectin基因的Taqman荧光PCR定量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为0.1%,重现性良好,特异性强,可作为发酵豆制品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的供选方法。在霉千张和臭腐乳(青方乳)等发酵豆制品中检出抗草甘膦转基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制品 转基因 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小波投影寻踪回归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扬 戴曙光 +4 位作者 吕进 刘铁兵 施秧 陈才 李博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为改进近红外光谱结构特征与定量回归模型的非线性拟合度和充分利用光谱中的非线性特征,提出了一种光谱小波投影寻踪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光谱进行小波分解后,用高斯混合模型噪声估计法降噪,对降噪后的小波系数向最优投影方向降维... 为改进近红外光谱结构特征与定量回归模型的非线性拟合度和充分利用光谱中的非线性特征,提出了一种光谱小波投影寻踪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光谱进行小波分解后,用高斯混合模型噪声估计法降噪,对降噪后的小波系数向最优投影方向降维,用多项式岭函数拟合定量回归关系。建立黄酒近红外光谱快速预测酒精度小波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其相关系数R2和交叉检验标准差RMSECV分别为0.957和0.37838,该法比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定量分析2种常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更优的预测效果,能更为有效地应用于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定量分析 投影寻踪 近红外光谱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在黄酒感官品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涛 李博斌 +2 位作者 诸葛庆 卢春霞 葛乐勇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57,60,共5页
研究应用电子鼻技术替代人类嗅觉系统对黄酒的香气进行系统化评价,分别建立了醇香、陈香、焦香3个因素的定量模型,并进行了交互验证。研究表明,建立的定量模型预测平行性好,准确度高,对醇香、陈香、焦香预测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7.3%、97.3... 研究应用电子鼻技术替代人类嗅觉系统对黄酒的香气进行系统化评价,分别建立了醇香、陈香、焦香3个因素的定量模型,并进行了交互验证。研究表明,建立的定量模型预测平行性好,准确度高,对醇香、陈香、焦香预测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7.3%、97.3%和94.6%,可以较好应用于黄酒的香气感官品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黄酒 香气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仿生嗅觉特征判别同山烧酒龄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祺 王芳 +5 位作者 高芳艳 边威 吴坚 范洋波 郑云峰 李博斌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2,共3页
运用GC-Flash型电子鼻技术替代人工感官品评,针对同山烧进行酒龄定量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同山烧酒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模型(PLS)对所选传统工艺酿制同山烧酒龄预测结果线性好,准确度... 运用GC-Flash型电子鼻技术替代人工感官品评,针对同山烧进行酒龄定量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同山烧酒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模型(PLS)对所选传统工艺酿制同山烧酒龄预测结果线性好,准确度高。但对不同发酵工艺及产源(原料)的同山烧需要单独建立酒龄判别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电子鼻 同山烧 酒龄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