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利亚姆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恒 李占鸿 +5 位作者 宋子昂 高林 李卓然 廖德芳 肖雷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400,共6页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与重复性进行评估;以我国分离的28株PALV和90份核酸阳性血液样本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方法对采集库蠓样本中携带的PALV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可检出核酸拷贝数下限在22至28 copies·μL^(-1)。对28株PALV的qRT-PCR检测结果与病毒测序鉴定结果一致;对PALV不同感染阶段哨兵动物血液(90份)中的qRT-PCR鉴定结果与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鉴定结果一致;建立的方法可准确鉴定库蠓中携带PALV的血清型。本研究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定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强、敏感性与重复性,可用于PALV感染动物与媒介中PALV血清型的鉴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亚姆病毒 血清型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血清7型毒株在中国的首次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振兴 孟锦昕 +6 位作者 肖雷 朱建波 廖德芳 高林 李占鸿 杨恒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2-610,共9页
流行性出血病(EHD)是由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感染反刍动物引起的一种虫媒病毒病,为了解中国云南EHDV的感染情况和病毒遗传特征,笔者课题组在云南省师宗县以EHDV血清学和核酸阴性的牛、羊为哨兵动物,拟对流行于云南省的EHDV进行分离与... 流行性出血病(EHD)是由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感染反刍动物引起的一种虫媒病毒病,为了解中国云南EHDV的感染情况和病毒遗传特征,笔者课题组在云南省师宗县以EHDV血清学和核酸阴性的牛、羊为哨兵动物,拟对流行于云南省的EHDV进行分离与鉴定。将采集于哨兵动物的EHDV核酸阳性血液接种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清中和试验与病毒Seg-2、Seg-3 ORF区的序列分析,确定病毒的血清型与遗传特征;采用C-ELISA和qRT-PCR方法对EHDV感染动物血液中的抗体水平与病毒核酸进行监测。结果如下:从2013年8月采集自云南师宗县哨兵牛的血样中分离出一株EHDV(毒株号YNSZ/V269/2013),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血清型7型(EHDV-7);Seg-2、Seg-3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的病毒属EHDV-7 Eastern型,与日本毒株和澳大利亚EHDV-7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哨兵动物病毒核酸转阳后,血清抗体迅速上升,3周后达最高点并能在该水平持续较长时间,而病毒核酸含量却迅速下降,7周后已经检测不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EHDV-7型毒株在中国的分离、毒株序列特征以及在动物上的感染特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中国EHDV-7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方法的建立和致病性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病毒分离鉴定 血清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病多克隆抗体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建波 杨振兴 +6 位作者 肖雷 高林 苗海生 何于雯 孟锦昕 杨恒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0-1450,共11页
为能简便、快速地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监测,采用纯化的6型EHDV抗原包被ELISA板,以豚鼠抗EHDV-2型多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检测EHDV群特异性抗体的竞争ELISA(C-ELISA)方法。结果... 为能简便、快速地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监测,采用纯化的6型EHDV抗原包被ELISA板,以豚鼠抗EHDV-2型多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抗体,建立了检测EHDV群特异性抗体的竞争ELISA(C-ELISA)方法。结果显示: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5.12μg·mL-1(1∶10 000),竞争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10 000;通过对各270份阴性和阳性的牛、羊血清检测,确定该检测方法临界值为5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ELISA方法仅能检测出不同血清型EHDV抗体,具有较好的群特异性;对已知抗体效价的阳性血清检测表明,建立的C-ELISA方法敏感性好于血清中和试验(SNT)和琼脂扩散试验(AGID);分别用C-ELISA、SNT、RTPCR和病毒分离试验对监控动物采集的血清和抗凝血样品进行检测,ELISA结果与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对应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C-ELISA为EHDV抗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稳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多克隆抗体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富祥 李华春 +5 位作者 宋建领 杨仕标 朱建波 廖德芳 姚俊 高华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2,共5页
从云南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噻吩高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 从云南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噻吩高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中敏;对磺胺甲唑耐药。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Hps参考株AB078973(基因登录号)同源性为100%,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遗传进化关系表明,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3株血清5型参考株AB078972、AB078973、AB078974的16S r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最近,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0%~99.4%之间,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YN-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鉴定 16S RRNA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牛羊中山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振兴 朱沛 +6 位作者 李占鸿 廖德芳 朱建波 肖雷 谢佳芮 李华春 杨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15-1722,共8页
为了解中山病在我国的流行和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2016-2018年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新疆、西藏、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广东13个省级区划的8 232份牛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12个省级... 为了解中山病在我国的流行和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2016-2018年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新疆、西藏、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广东13个省级区划的8 232份牛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12个省级区划检测出抗体阳性,且阳性率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由北向南逐渐升高(0~74.03%),秋季阳性率(2.50%~60.00%)明显高于春季(0~10.00%)和夏季(2.22%~35.00%)。乌兰察布、哈密、河池和曲靖等4个采样点的牛羊血清检测发现,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山羊和绵羊血清。以上结果表明中山病在我国的流行已具有广泛性,流行分布状况与其媒介昆虫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并且牛比羊更易被该病毒感染,同时本研究的试验数据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了解和防控中山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病 血清学调查 竞争ELISA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N、M、F及H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文华 杨仕标 +4 位作者 蒋梅 朱建波 李华春 肖雷 张念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1期8-11,共4页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以灭活的检测用抗原为材料,抽提基因组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下载的序列及进行原核表达载体的要求,设计可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N、M、F及H4个基因的全长读码框(ORF...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以灭活的检测用抗原为材料,抽提基因组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下载的序列及进行原核表达载体的要求,设计可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N、M、F及H4个基因的全长读码框(ORF)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扩增片段的T载体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有预期大小的片段扩增出。扩增片段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N、M、F及H基因ORF全长分别为1578、1008、1641、1830nt;4个基因均与疫苗株Nigeria75/1(X74443)有100%的同源性,说明所购试剂盒用的检测抗原应该是用此疫苗株制备,也证明了设计用于原核表达的4对引物扩增片段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 M F及H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同源性 疫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致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江庆华 黄敏 +2 位作者 张仕碧 李华春 白洪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682-1683,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深静脉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ELISA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抗体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富祥 杨斌 +4 位作者 常志顺 王传禹 姚俊 刘艳丽 李华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06,共5页
应用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云南株)超声粉碎物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倍比稀释法确定HRP标记羊抗鸭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1∶3500,并用棋盘测定法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7m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 应用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云南株)超声粉碎物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倍比稀释法确定HRP标记羊抗鸭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1∶3500,并用棋盘测定法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7m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300,阴性血清临界值为0.381;阻断试验结果表明,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与其抗血清阻断阳性,与鸭大肠杆菌O78、O132菌株和FJ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阻断阴性(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批内变异系数≤0.246,批间变易系数≤0.889。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云南株)血清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ELISA 血清抗体 ELISA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蓝舌病病毒1型毒株M6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楠 朱建波 +5 位作者 肖雷 李乐 杨恒 孟锦昕 何于雯 李华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0-347,共8页
为了解云南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型M6基因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国内外流行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试验从细胞培养物中分别提取4株云南分离株BTV-1(Y863、SZ120169、6-12和7-12)RNA,用M6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 为了解云南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型M6基因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国内外流行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试验从细胞培养物中分别提取4株云南分离株BTV-1(Y863、SZ120169、6-12和7-12)RNA,用M6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M6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别获得4株云南分离株BTV-1 M6基因1 763bp序列;4株云南分离株BTV-1核苷酸同源性在95.2%-99.9%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7.6%-99.8%之间,1979年师宗分离的Y863病毒毒株与2012年师宗(SZ120169)、2013年江城(6-12、7-12)分离的3株病毒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5%、95.2%和95.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6%、98.4%和98.2%,而近两年(2012、2013)分离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较高,分别在96.9%-99.9%和99.1%-99.8%之间;遗传进化分析发现,4株云南分离株BTV-1为Eastern基因群病毒,它们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2%-99.9%和97.6%-99.8%;进一步分析发现4株云南分离株BTV-1与希腊及澳大利亚BTV-1型毒株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4%-95.6%和95.1%-99.1%,而与地中海国家(意大利、法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和南非毒株关系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3.8%和95.7%以下。4株云南分离株BTV-1属于Eastern基因群病毒,云南分离株BTV-1 M6基因在自然进化中发生遗传变异缓慢,该基因可以用来进行BTV-1基因群分布及毒株的地理区域来源相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M6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禽流感、新城疫与3种免疫抑制性病原共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建领 石凤海 +12 位作者 田建国 叶丛华 张文东 赵焕云 吕粤 岳亮 李华春 邱薇 冯子良 张思东 范泉水 张应国 张富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29,共6页
为调查云南省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与免疫抑制性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对云南省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145份禽流感阳性及30份新城疫阳性样品进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及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检... 为调查云南省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与免疫抑制性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对云南省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145份禽流感阳性及30份新城疫阳性样品进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及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检测。禽流感阳性样品中ALV-J的感染阳性率为15.9%,REV的感染阳性率为22.8%,CIAV的感染阳性率为26.9%;新城疫阳性样品中ALV-J的感染阳性率为13.3%,REV的感染阳性率为23.3%,CIAV的感染阳性率为26.7%;共有30份样品发生多重感染,多重感染率为17.1%。对不同区域的4份禽白血病病毒阳性样品、10份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阳性样品、10份禽传染性贫血病毒阳性样品进行了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云南ALV-J毒株gp85基因与国内外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介于80.4%~96.7%、85.2%~94.5%;REV毒株env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为98.8%~99.8%、97.7%~99.5%;CIAV毒株vp2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为92.4%~100.0%、93.7%~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GP85基因 ENV基因 VP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云南流行毒株N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聪 刘宁 +5 位作者 李美荃 石於友 李华春 高林 杨荣丽 姚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9,共5页
为了解近年来云南省PEDV流行毒株的变异情况,选取了采集自昆明西翥、富源、厂口、玉溪红塔等地方猪场的不同时间的6份PEDV阳性水样腹泻粪便样品,进行N基因的RT—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猪场不同流行时间的TY1、... 为了解近年来云南省PEDV流行毒株的变异情况,选取了采集自昆明西翥、富源、厂口、玉溪红塔等地方猪场的不同时间的6份PEDV阳性水样腹泻粪便样品,进行N基因的RT—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猪场不同流行时间的TY1、TY2、TY3毒株之间,TY1与TY2毒株N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仅TY3毒株在第80和第1238位置处的碱基发生了变异(A—C、C—T),TY3与TY1、TY2的毒株N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9.8%。云南6个流行毒株TY1、TY2、TY3、YXHT、FYDH及Changkou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2%~100%。云南6个流行毒株与2014年德国毒株GER—L00721—2014(Accession:LM645057.1)、法国毒株KR011756-FR001—2014(Accession:KR011756.1)及我国2010年河北毒株JF700126.1-HB—HS-2010(Accession:LM645057.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6%~100%,并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云南6个流行毒株与CV777经典疫苗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仅为95.2%~95.5%,存在一定的变异,这或许是云南省猪群经PEDV疫苗免疫后保护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N基因 序列分析 云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俊 李富祥 +3 位作者 彭海生 鲁富有 张乔明 李华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36,共6页
根据GenBank中的羊口疮病毒基因组(AY386264)ORFVgORF121及ORFVgORF122基因的DNA序列,应用Beacon Designer 7.7软件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以含有该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羊口疮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 根据GenBank中的羊口疮病毒基因组(AY386264)ORFVgORF121及ORFVgORF122基因的DNA序列,应用Beacon Designer 7.7软件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以含有该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羊口疮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组内及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低于2%,上机检测时间不超过40min,检测灵敏度达1×101copies/μL,山羊痘及禽痘病毒特异性检测均为阴性,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998 088,线性关系良好。应用该方法对云南保山和普洱送检的羊口疮临床组织病料进行绝对定量检测,送检样品抽提DNA中病毒拷贝数分别为1.35×108copies/μL和9.62×107copies/μL。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羊口疮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稳定、快速和安全的特点,适于羊口疮临床组织样品的早期检测及常规病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TAQMAN 实时荧光定量PCR 建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骑 信爱国 李华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建立一种可以快速、准确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使用MagMax Express核酸自动提取系统提取O型口蹄疫病毒FMD/O/YM/YN/2000株病毒核酸,建立了检测O... 为建立一种可以快速、准确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使用MagMax Express核酸自动提取系统提取O型口蹄疫病毒FMD/O/YM/YN/2000株病毒核酸,建立了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 3,最低检测量达到1.79个拷贝,比传统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10倍以上,特异性强。该方法可以在2.5h内检测96份临床样品,相对于传统荧光定量PCR方法,效率提高2倍以上。采用MagMax Express核酸自动提取系统配合7500Fast real-time PCR system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准确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大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乙基环丙沙星重建受猪鼻支原体污染的BHK-21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林 廖德芳 +4 位作者 姚俊 肖雷 李华春 张念祖 李志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5-49,共5页
为重建受猪鼻支原体人为污染的BHK-21细胞,本研究采用含10mg/L乙基环丙沙星的培养液,对受污染的BHK-21细胞进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循环处理,并用DNA荧光染色法和PCR法对处理进行全程监测。结果发现,4次循环处理并再传3代后,猪鼻支原体... 为重建受猪鼻支原体人为污染的BHK-21细胞,本研究采用含10mg/L乙基环丙沙星的培养液,对受污染的BHK-21细胞进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循环处理,并用DNA荧光染色法和PCR法对处理进行全程监测。结果发现,4次循环处理并再传3代后,猪鼻支原体污染已被彻底清除,细胞恢复了健康。此方法为抢救受支原体污染的细胞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环丙沙星 猪鼻支原体 BHK-21细胞 清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痘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俊 杨永军 +4 位作者 彭海生 陈官国 段国军 鲁富有 李华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39,共8页
为了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山羊痘病毒实时定量检测方法,根据山羊痘病毒(AY077835)gp006基因序列,应用Beacon Designer 7.7软件设计合成一对PCR引物。将被检测的目的 DNA片段克隆PEASY-T1质粒,制备重组质粒标准品,以期建立以质粒... 为了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山羊痘病毒实时定量检测方法,根据山羊痘病毒(AY077835)gp006基因序列,应用Beacon Designer 7.7软件设计合成一对PCR引物。将被检测的目的 DNA片段克隆PEASY-T1质粒,制备重组质粒标准品,以期建立以质粒拷贝数为单位的标准曲线。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引物浓度的筛选,建立了山羊痘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最佳引物浓度为400nmol/L。组内重复试验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低于2%,最低检测限为1×101 copies/μL,上机检测时间在1h以内。用该方法对2011年流行于云南华坪、景谷及2003年流行于云南宣威、寻甸和昆明的山羊痘临床组织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送检组织样品抽提DNA中病毒含量分别为1.03×105、5.30×103、1.51×104、4.74×103、7.20×104 copies/μL。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eal-time PCR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的特点,适合于山羊痘临床组织样品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SYBRGreenⅠ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LPB-ELISA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符合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乐 苗海生 +2 位作者 胡骑 朱明旺 李华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150,共4页
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大小反映血清对病毒感染的中和能力,其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和病毒感染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iquid phase block ELISA,LPB-ELISA)是一种通过ELISA检测抗体滴度的方法,因此研究LPB-ELISA抗体滴... 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大小反映血清对病毒感染的中和能力,其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和病毒感染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iquid phase block ELISA,LPB-ELISA)是一种通过ELISA检测抗体滴度的方法,因此研究LPB-ELISA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的关系对疫苗评价和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采集的90份牛血清进行了中和试验和LPB-ELISA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抗体滴度和LPB-ELISA抗体滴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42,但是试验证明有41%中和抗体阴性样品会被LPB-ELISA检测为阳性,通过改变LPB-ELISA的阳性判断标准,采用抑制率>0.7的抗体滴度计算方法和1/8判定标准,可以使改进的LPB-ELISA的计算结果和中和试验结果更好的符合,降低假阳性率,使LPB-ELISA更适合进行口蹄疫血清学监测和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1型病毒灭活疫苗绵羊免疫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德芳 苗海生 +3 位作者 李乐 寇美玲 高林 李华春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7期86-90,共5页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蓝舌病病毒(BTV)感染,应用BTV-1型V863毒株,制备抗原含量分别为1、5、10、50、100μg/只份的BTV灭活疫苗进行绵羊免疫试验。设6个试验组(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先后进行2次皮下免疫注射(2 m L/只),定期采集血清,利用微量...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蓝舌病病毒(BTV)感染,应用BTV-1型V863毒株,制备抗原含量分别为1、5、10、50、100μg/只份的BTV灭活疫苗进行绵羊免疫试验。设6个试验组(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先后进行2次皮下免疫注射(2 m L/只),定期采集血清,利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SNT)检测BTV-1型血清抗体水平,并应用感染BTV-1型的血毒进行攻毒试验,以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的BTV-1型灭活疫苗能够刺激绵羊机体产生较好的中和抗体;2次免疫后,接种1、5、10、50、100μg/只份BTV灭活疫苗绵羊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7%、100%、83.3%、66.7%、50.0%,其中最高中和抗体滴度达362,攻毒后阴性率分别为66.7%、83.3%、83.3%、50.0%、66.7%。抗体滴度与保护率比较结果显示,当中和抗体滴度≥64时,病毒阴性率为100%。因此,10μg/只份的BTV灭活抗原含量可作为BTV灭活疫苗生产的推荐用量;BTV中和抗体滴度≥64可作为今后高效BTV灭活疫苗研发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V-1型 灭活疫苗 免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乙基环丙沙星重建受大肠杆菌污染的BHK-21细胞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林 廖德芳 +3 位作者 姚俊 张念祖 李华春 李志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4-217,共4页
为重建受大肠杆菌污染的BHK-21细胞,本研究采用药物乙基环丙沙星,先测出该药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再测出该药对BHK-21细胞的MIC,从而确定10mg/L为乙基环丙沙星不影响细胞生长,又能抑制大肠... 为重建受大肠杆菌污染的BHK-21细胞,本研究采用药物乙基环丙沙星,先测出该药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再测出该药对BHK-21细胞的MIC,从而确定10mg/L为乙基环丙沙星不影响细胞生长,又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安全浓度。然后用含该浓度乙基环丙沙星的MEM生长液,对受污染的BHK-21细胞进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循环处理。经过3次循环处理,再传3代后,确认大肠杆菌污染已经被彻底清除,细胞恢复了健康。此方法为抢救受细菌污染的细胞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环丙沙星 大肠杆菌 BHK-21细胞 清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共振光散射法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汞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莹莹 李华春 谭克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在pH=3.29的酸性介质中,硫代乙酰胺(TAA)与二价汞离子发生作用产生以379.0 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在此波长下,二价汞离子的浓度与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ΔIRLS)呈线性关系。研究了酸度、离子强度、温度、时间以及共存物... 在pH=3.29的酸性介质中,硫代乙酰胺(TAA)与二价汞离子发生作用产生以379.0 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在此波长下,二价汞离子的浓度与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ΔIRLS)呈线性关系。研究了酸度、离子强度、温度、时间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据此建立了检测痕量汞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法,线性范围为0.2~10.0μmol/L,对汞的检测限为0.02μmol/L。方法成功的应用于环境水样中汞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Hg(Ⅱ) 硫代乙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木基材用紫外光固化涂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建山 周钢 +2 位作者 罗洁 李华春 左光汉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用鎓盐作催化剂,制备适于竹木基材用涂饰的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并分析催化剂的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等合成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光引发剂种类对固化速度、固化时间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对固... 采用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用鎓盐作催化剂,制备适于竹木基材用涂饰的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并分析催化剂的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等合成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光引发剂种类对固化速度、固化时间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对固化产物进行红外表征,得到合成路线的优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环氧丙烯酸酯 鎓盐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