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4 ELI钛合金高低周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模型
1
作者 赵鹏程 车伟 +5 位作者 李凯尚 王博 张鹏 王冬振 韩贵生 王继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在室温下对TC4 ELI钛合金进行应变控制低周疲劳试验(应变比为−1,应变幅分别为0.4%,0.6%,0.8%)和应力控制高周疲劳试验(应力比为0.1,最大应力分别为600,700,800 MPa),研究了TC4 ELI钛合金的低周和高周疲劳性能。基于有效能量密度,建立了... 在室温下对TC4 ELI钛合金进行应变控制低周疲劳试验(应变比为−1,应变幅分别为0.4%,0.6%,0.8%)和应力控制高周疲劳试验(应力比为0.1,最大应力分别为600,700,800 MPa),研究了TC4 ELI钛合金的低周和高周疲劳性能。基于有效能量密度,建立了试验合金高低周疲劳寿命统一预测模型,并用室温条件下的疲劳寿命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应变幅条件下的低周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试验合金表面;高周疲劳裂纹在最大应力为600 MPa时倾向于在试验合金次表面萌生,在最大应力为700,800 MPa时萌生于表面。92%的低周和高周疲劳预测寿命数据落在±3.0误差带范围内,说明建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ELI钛合金 低周疲劳 高周疲劳 疲劳断口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建模方法的蠕变-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凯尚 王润梓 +1 位作者 张显程 涂善东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3-81,共9页
航空发动机、燃气机、发电机等装置在服役过程中承受着严重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这对部件的寿命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跨尺度建模方法,实现了非连续结构的蠕变-疲劳损伤评估和寿命预测。在宏观尺度上,结合非统一循环本构方程和蠕变-... 航空发动机、燃气机、发电机等装置在服役过程中承受着严重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这对部件的寿命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跨尺度建模方法,实现了非连续结构的蠕变-疲劳损伤评估和寿命预测。在宏观尺度上,结合非统一循环本构方程和蠕变-疲劳损伤模型,确定非连续结构在蠕变-疲劳过程中的危险位置;在微观尺度上,借助晶体塑性理论,描述该危险位置处的微观力学行为和损伤演化规律。为验证提出的多尺度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对含孔结构进行一系列蠕变-疲劳试验,结果发现预测的裂纹萌生寿命与试验结果一致。最后,将这种多尺度建模方法运用到某型涡轮盘的损伤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疲劳 跨尺度建模 晶体塑性 寿命预测 航空涡轮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封头应力释放槽区的应力集中系数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怡 李凯尚 彭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67,共4页
由于平封头与筒体连接部位几何不连续,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疲劳强度降低,工程上往往采用设置应力释放槽或过渡圆角的方法解决。引入影响带应力释放槽的平封头与筒体连接处应力集中系数的无量纲参数,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SPSS数据... 由于平封头与筒体连接部位几何不连续,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疲劳强度降低,工程上往往采用设置应力释放槽或过渡圆角的方法解决。引入影响带应力释放槽的平封头与筒体连接处应力集中系数的无量纲参数,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平封头与筒体连接部位局部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平封头厚度、筒体直径、筒体厚度、应力释放槽几何尺寸与应力集中系数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为工程上确定应力释放槽的几何尺寸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集中系数与结构几何尺寸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符合工程应用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封头 应力集中 应力释放槽 最优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变对奥氏体不锈钢力学行为的影响及本构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凯尚 彭剑 彭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8-154,共7页
以不同预应变量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为对象,研究材料在温度为293~573K和应变速率为0.0005~0.01s^(-1)下的力学性能以及预应变对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316L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显著增大,伸长率明显降低,抗拉强度基... 以不同预应变量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为对象,研究材料在温度为293~573K和应变速率为0.0005~0.01s^(-1)下的力学性能以及预应变对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316L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显著增大,伸长率明显降低,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并且其应变速率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和应变硬化均会受到预应变的抑制。预应变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在预应变过程中产生的位错塞积、机械孪晶有关。根据材料力学行为在不同预应变量下的变化规律,构建了考虑预应变的Modified Johnson Cook(MJC)和Modified Zerilli-Armstrong(MZA)本构模型,由实验对比发现,两种改进的本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奥氏体不锈钢 预应变 拉伸行为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强化对022Cr17Ni12Mo2不锈钢疲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毅 彭剑 +3 位作者 代巧 薛志超 王颖 李凯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2,共10页
对022Cr17Ni12Mo2不锈钢在不同应变强化量下的疲劳和循环塑性变形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变强化不仅提高了022Cr17Ni12Mo2的屈服强度,而且延长了其疲劳寿命,同时抑制了循环塑性变形;当应变强化量超过10%时,022Cr17Ni12Mo2由循环... 对022Cr17Ni12Mo2不锈钢在不同应变强化量下的疲劳和循环塑性变形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变强化不仅提高了022Cr17Ni12Mo2的屈服强度,而且延长了其疲劳寿命,同时抑制了循环塑性变形;当应变强化量超过10%时,022Cr17Ni12Mo2由循环塑性累积向塑性安定转变;应变强化导致孪晶密度增加,并且当应变强化量超过10%时022Cr17Ni12Mo2产生形变马氏体组织;形变孪晶组织延长了疲劳寿命,并抑制了塑性循环变形;而形变马氏体导致022Cr17Ni12Mo2产生塑性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22Cr17Ni12Mo2 应变强化 疲劳 循环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