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教育现代化,校长应具备何种素养——《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1
作者 颜源(策划) 宋艳红(策划) +13 位作者 李冬(策划) 郑研 董琼 刘大治 高琼 鲍宗武 陈积粮 李春涛 于江涛 陈表香 叶鹏松 武国东 张乐光 张文凤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25-31,共7页
当前,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求愈发强烈。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 当前,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求愈发强烈。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校长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全面提升校长的现代化素养,才能促使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快步向前。面对教育现代化,校长如何以专为本,提高教育专业素养?如何以师为本,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以师为本 经济发展进程 人力资源强国 人才强国 校长 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浸润,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学生健康成长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4)
2
作者 李冬(策划) 刘洁 《教育家》 2023年第S01期20-24,共5页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对校园文化价值认识的逐渐深入,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展开探索。在此过程中,文化建设趋同、文化建设封闭、文化建设缺乏稳定性等问题不断凸显。作为“以文化人”的重要场...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对校园文化价值认识的逐渐深入,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展开探索。在此过程中,文化建设趋同、文化建设封闭、文化建设缺乏稳定性等问题不断凸显。作为“以文化人”的重要场所,中小学校该如何构建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几位校长,共同探讨这一问题。议题一校园文化建设如何避免“千校一面”?郎明仙: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答案是:学校文化创新,用有别于已有模式的五项改进行动去建构学校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素养 外国语学校 中小学校 以文化人 如何构建 圆桌论坛 文化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校共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3
作者 于杏林(策划) 李冬(策划) +10 位作者 田杨洋(策划) 肖广艳 文素芳 董彩霞 王志刚 张有林 江涛 叶永松 唐婷莉 曾东槐 张莉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28-33,共6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中国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 角色地位 教育的重要性 家风 促进法 第一任老师 法律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创新人才,点亮科学梦想——《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4
作者 颜源(策划) 李冬(策划) +14 位作者 宋艳红(策划) 于杏林 罗羿 闫凯 李晨辉 梁仲明 刘彦 王旭海 吴胜军 徐双莲 姚琴 尹慧红 朱全民 黄仕友 钟雅莉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50-57,共8页
面对未来瞬息万变的世界,掌握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就拿到了解决未知问题的“金钥匙”。进入“十四五”,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科技界和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水平迫在眉... 面对未来瞬息万变的世界,掌握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就拿到了解决未知问题的“金钥匙”。进入“十四五”,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科技界和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水平迫在眉睫。少年兴则科技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加强青少年科技能力培养工作,挖掘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面向未来,科技教育如何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以引起学生兴趣?如何强化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师资队伍 培养创新人才 科技强国 人才竞争 未知问题 金钥匙 面对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到“新”青年教师的成长关键——教师成长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1)
5
作者 李英菁(策划) 宋艳红(策划) +6 位作者 李冬(策划) 李丁 周蓉 钟伟平 赵凌云 汤铭 袁长林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42-145,共4页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进行的关键力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融入岗位,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一代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95后”教师的成长环境、生活理念...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进行的关键力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融入岗位,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一代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95后”教师的成长环境、生活理念与上一代教师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新”青年教师的特点,学校青年教师培训应该怎么做?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中小学校长参与主题讨论,关注新一代青年教师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主题讨论 教师成长 专业素养 青年教师 工作岗位 职业规划 教育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规划,打通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之“课后服务如何提质增效”系列报道(上)
6
作者 姜乃强(策划) 李冬(策划) +8 位作者 侯京华(策划) 陈丽霞 罗少哲 周皓 邵锋星 谢云娥 齐方国 程丽芬 杨元建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78-82,共5页
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落实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也是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营造健康教育生态的关键点。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全覆盖。近来,各地学校积极落实教育... 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落实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也是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营造健康教育生态的关键点。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全覆盖。近来,各地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相继开展了别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 统筹规划 最后一公里 系列报道 提质增效 教育主阵地 课后 圆桌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管理,打造课后服务校园新样态——《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之“课后服务如何提质增效”系列报道(下)
7
作者 李冬(策划) 田杨洋(策划) +7 位作者 黄锐 蒲晓茹 徐越 任欢菁 温慧 谢锐 王彤 张超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83-87,共5页
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落实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也是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营造健康教育生态的关键点。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全覆盖。近来,各地学校积极落实教育... 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落实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也是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营造健康教育生态的关键点。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全覆盖。近来,各地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相继开展了别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让课后服务更高效更有质量地服务于家长和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每周开展5天的课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 新样态 优化管理 提质增效 系列报道 教育主阵地 课后 圆桌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创新,德育主题教育进课程进教材——线上圆桌论坛之“学校德育的突破创新”系列报道(上)
8
作者 漪江(策划) 李冬(策划) +7 位作者 宋艳红(策划) 陈琳 戴鹏程 尤佳 丁国元 廖俊 郭太生 王娟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33-37,共5页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贯穿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贯穿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工作 思想道德素质 中小学阶段 奠基工程 学校德育 突破创新 思想品德 系列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教育规律,做办学治校的“大先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校长治校观点集萃之二
9
作者 李冬(策划) 田杨洋(策划) +6 位作者 贾震 吴树超 杜福栋 朱祥勇 王定波 邵静 程倩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14-19,共6页
校长是一校之魂,办好学校,校长是关键。深刻认识校长岗位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努力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 校长是一校之魂,办好学校,校长是关键。深刻认识校长岗位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努力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对于一所学校形成良性的管理机制、深厚的校园文化、良好的育人氛围至关重要。近日,我们特邀一线校长就“校长如何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建言献策。1.理念更新特色发展,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成为办学治校的“大先生”,就要对学校的发展有认真的思考与研究,打造各自学校别具特色的办学思路与规划。校长要深刻把握教育规律,创新教育理念和思路,带领学校依据社会需求、历史积淀、自身优势等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 校园文化 育人氛围 理念更新 新时代教育 一所 办学治校 办学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教有方,给孩子快乐童年——家校共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2)
10
作者 于杏林(策划) 李冬(策划) +6 位作者 宋艳红(策划) 边国玺 王玉萍 钟小思 苏元庆 郑蕙 邢桂伶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34-37,共4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中国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确立了全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义务。此外,该法与“双减”政策形成呼应,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具体具有哪些层面的亮点,该法的实施会对哪些教育主体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教育领域会有哪些改善?现围绕这一主题,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工作者 家校共育 社会协同 家庭责任 角色地位 促进法 家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