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对镁合金阴极电泳涂层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朱阮利 张津 +1 位作者 高帅 倪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33,共7页
目的提高镁合金有机涂层的耐磨性能。方法用KH450硅烷改性Si O2粉体,并充分分散于电泳漆中。用KH460硅烷预处理镁合金表面,并阴极电泳复合涂层。通过铅笔硬度测试、摩擦磨损实验、画圈附着力测试、NMP(N甲基吡咯烷酮)试验和Machu试验,... 目的提高镁合金有机涂层的耐磨性能。方法用KH450硅烷改性Si O2粉体,并充分分散于电泳漆中。用KH460硅烷预处理镁合金表面,并阴极电泳复合涂层。通过铅笔硬度测试、摩擦磨损实验、画圈附着力测试、NMP(N甲基吡咯烷酮)试验和Machu试验,分别评价阴极电泳涂层的硬度、耐磨性能、附着力、抗NMP溶胀性能和耐蚀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磨痕形貌进行分析。结果在镁合金用KH460预处理的前提下,添加Si O2粉体使涂层硬度由4H上升为5H,同时也提高了涂层的耐蚀性,并且涂层的附着力保持为1级,抗NMP溶胀性能仍>120 h。在预处理镁合金基体上制得的原漆涂层和添加纳米Si O2的涂层耐磨性较好,磨痕深度与涂层厚度的比值分别为0.47和0.475,摩擦系数均低于0.4;在未预处理镁合金基体上制备的原漆涂层和在预处理镁合金基体上制备的添加微米Si O2的涂层耐磨性较差,磨痕深度与涂层厚度的比值分别为0.665和0.673,摩擦系数均大于0.7。四种涂层磨损破坏的机制主要为疲劳破坏。结论 Si O2粉体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涂层的耐蚀性和铅笔硬度,同时不降低涂层的附着力和抗NMP溶胀性能。用硅烷对镁合金进行预处理,向电泳漆中添加硅烷处理的纳米Si O2,可有效提高阴极电泳涂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阴极电泳涂层 SIO2 硅烷改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膜固化方式对AZ91镁合金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阮利 魏博 +2 位作者 胡小涛 陈之行 聂东旭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了改善AZ91镁合金的耐蚀性,采用包括加热固化、碱液固化和微电水固化在内的3种不同固化方式制备了硅烷膜,并对其耐蚀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腐蚀形貌,并采用极化曲线分析了硅烷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 为了改善AZ91镁合金的耐蚀性,采用包括加热固化、碱液固化和微电水固化在内的3种不同固化方式制备了硅烷膜,并对其耐蚀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腐蚀形貌,并采用极化曲线分析了硅烷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经硅烷化处理后,AZ91镁合金表面可以形成一层硅烷膜,且很好地抑制了镁合金的腐蚀;对比3种不同固化方式后发现,碱液固化效果最佳,其次是加热固化,微电水固化效果虽不及前两者,但也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镁合金 硅烷化处理 碱液固化 加热固化 微电水固化 耐腐蚀 极化 硅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在镁合金工序间防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阮利 张津 郑国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87,115,共4页
为解决镁合金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短期存放时容易发生腐蚀的问题,在相对湿度80%和温度50℃的湿热条件下,对比了F35防锈油、KH69硅烷和KH460硅烷对AZ31镁合金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KH69硅烷处理后的镁合金经过15天的湿热试验,未出现肉眼可... 为解决镁合金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短期存放时容易发生腐蚀的问题,在相对湿度80%和温度50℃的湿热条件下,对比了F35防锈油、KH69硅烷和KH460硅烷对AZ31镁合金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KH69硅烷处理后的镁合金经过15天的湿热试验,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在显微镜下也只观察到轻微点蚀,与F35防锈油的防锈性能相当,且轻微的沉淀对其防锈性能影响不大;KH460硅烷处理镁合金也可获得良好的耐蚀性,但不及KH69硅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工序间防锈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处理对EW75M稀土镁合金阴极电泳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倪娜 张津 +1 位作者 贺宇婧 朱阮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探究硅烷处理对阴极电泳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及其与基体间结合力的影响。方法对稀土镁合金表面进行硅烷前处理,再沉积阴极电泳涂层,评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抗溶胀性能,分析涂层的腐蚀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及界面结合。结果硅烷膜层具有... 目的探究硅烷处理对阴极电泳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及其与基体间结合力的影响。方法对稀土镁合金表面进行硅烷前处理,再沉积阴极电泳涂层,评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抗溶胀性能,分析涂层的腐蚀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及界面结合。结果硅烷膜层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能够减少阴极电泳涂层针孔、橘皮的出现,增强阴极电泳涂层的致密性。硅烷改性能够提高阴极电泳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硅烷预处理的电泳试样在NMP溶液中浸泡102 h,依然结合完好;而未经硅烷预处理的电泳试样浸泡7 min后,涂层就完全剥落。此外,硅烷处理能够极大地改善阴极电泳涂层的阻抗性能,使涂层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227 h的极化电阻Rp仍在108数量级以上。结论硅烷阴极电泳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抗溶胀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硅烷处理 阴极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在盐溶液中的腐蚀产物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宸旭 张津 +2 位作者 朱阮利 高文 晓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122,共5页
目的研究EW75,AZ31,AZ91镁合金在盐水中腐蚀产物的形貌和应用。方法分析镁合金在盐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腐蚀产物的形貌,并与传统化学合成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比较。结果 3种镁合金在35℃、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经过大约60 h腐蚀浸泡... 目的研究EW75,AZ31,AZ91镁合金在盐水中腐蚀产物的形貌和应用。方法分析镁合金在盐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腐蚀产物的形貌,并与传统化学合成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比较。结果 3种镁合金在35℃、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经过大约60 h腐蚀浸泡,可以得到网状、多角星状或松针状的微纳型腐蚀产物。结论通过控制腐蚀条件,在镁合金表面实现微纳型氢氧化镁的可控制备,该方法制备简单,应用便捷,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盐溶液 腐蚀产物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