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朱永兴 江怡梵 +4 位作者 尹军良 王显凤 蔡小东 刘奕清 胡海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研究猕猴桃/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猕猴桃/生姜间作模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生姜品种长姜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遮阴生姜单作(CK)、未遮阴生姜单作(US)和猕猴桃/生姜间作(KG)3种栽培模式,比较各栽培模... 【目的】研究猕猴桃/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猕猴桃/生姜间作模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生姜品种长姜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遮阴生姜单作(CK)、未遮阴生姜单作(US)和猕猴桃/生姜间作(KG)3种栽培模式,比较各栽培模式对生姜光照强度、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抗氧化系统、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模式相比,KG模式下生姜的叶片光照强度、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除蒸腾速率)、过氧化氢酶活性、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形态特征(除根茎纵长)均无显著差异。与US模式相比,KG模式下生姜叶片的光照强度显著降低58.36%,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升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生姜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下部形态指标(除姜球直径)和产量均显著提高。【结论】猕猴桃/生姜间作能够有效降低光照强度,提高生姜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促进生姜生长并提高产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猕猴桃 间作 遮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提高番茄抗盐性的效应与生理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永兴 李换丽 +3 位作者 胡彦宏 张田田 韩卫华 宫海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20,共8页
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硅对盐敏感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中杂9号和耐盐番茄金鹏朝冠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光合作用、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硅提高番茄抗盐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Na Cl胁迫下,两个... 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硅对盐敏感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中杂9号和耐盐番茄金鹏朝冠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光合作用、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硅提高番茄抗盐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Na Cl胁迫下,两个番茄品种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渗透势均显著降低,而H2O2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外源硅可显著改善盐胁迫下番茄的生长、提高光合和蒸腾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根系生长、降低膜脂过氧化;不同浓度硅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不同,两个品种均在硅酸盐浓度为2.0 mmol·L-1左右时缓解效果最好。硅可通过促进番茄根系的生长和水分吸收、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及降低植株的氧化损伤来提高其抗盐性,而渗透调节与降低蒸腾失水不是本试验条件下硅诱导番茄抗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盐胁迫 抗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学文献计量研究报告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永兴 朱跃进 张友炯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从各大期刊网、图书馆、个人收藏资料等来源中搜集与茶有关的文献资料,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一个中文茶学文献资料检索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对茶学文献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到,最近10年共发表中文茶学文献21373篇,分布于2037种出... 从各大期刊网、图书馆、个人收藏资料等来源中搜集与茶有关的文献资料,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一个中文茶学文献资料检索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对茶学文献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到,最近10年共发表中文茶学文献21373篇,分布于2037种出版物中,参与创作的作者(指第一作者)有9493名,他们分属于6889个机构。近10年间茶学文献发表总量呈抛物线型增长趋势,但2001年首次出现下降。学术性文献的分布范围极广,而非学术类文献的分布则相对较集中,载文最多的14种期刊所发表的文献量超过文献总量的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学 文献计量 数据库 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可可和茶的全球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永兴 姜爱芹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3-500,共8页
搜集整理自1961年以来咖啡、可可及茶产业的相关数据,分别从种植面积、年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出口量、出口单价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据此探讨了3种软饮料作物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对各自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咖啡 可可 面积 产量 出口 价格 发展历程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红壤茶园的镁营养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永兴 陈福兴 《茶叶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5-100,共6页
根据当前国内外茶树镁营养的研究成果 ,结合笔者在湘南和杭州的试验研究 ,对丘陵红壤茶园土壤镁含量及存在形态、茶树中镁的营养状况、茶树缺镁症、茶园施用镁肥的效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
关键词 镁营养 丘陵红壤 茶树 缺素症 肥料 镁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茶园镁营养调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永兴 陈福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6期34-37,共4页
对湘南红壤丘陵茶园土壤及茶叶中镁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到土壤有效镁含量在6.29-25.98 mg/kg,平均为13.02 mg/kg,显示缺镁症叶片的有效镁含量为264.10 mg/kg。在缺镁茶园施用水溶性硫酸镁肥料后,缺镁症逐渐消失,产量比对照平均增长... 对湘南红壤丘陵茶园土壤及茶叶中镁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到土壤有效镁含量在6.29-25.98 mg/kg,平均为13.02 mg/kg,显示缺镁症叶片的有效镁含量为264.10 mg/kg。在缺镁茶园施用水溶性硫酸镁肥料后,缺镁症逐渐消失,产量比对照平均增长9.8%—13.6%。喷施含镁叶肥试验结果平均增产20.8%。施镁还能显著改善茶叶品质,氨基酸、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8%,9.2%、2.3%。文章还讨论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茶园镁营养的现状及今后镁肥开发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茶园 镁营养 调控 土壤 茶叶 镁肥 茶叶品质 茶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医学科技文献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朱永兴 邓君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从全国七千多种期刊中搜集到最近十多年来茶医学类科技文献1060篇。这些文献发表在399种期刊上,共有来自352个机构的653位第一作者。发表学术类茶医学论文最多的作者是曹进,最多的机构是浙江(农业)大学,最多的期刊是《茶叶科学》。茶叶... 从全国七千多种期刊中搜集到最近十多年来茶医学类科技文献1060篇。这些文献发表在399种期刊上,共有来自352个机构的653位第一作者。发表学术类茶医学论文最多的作者是曹进,最多的机构是浙江(农业)大学,最多的期刊是《茶叶科学》。茶叶中具有保健和医疗功能的成分有13种以上,它们具有抗氧化、代谢调节、提供重要营养等7类功效,疗效涉及肝、肾、肺、胃、五官疾病和肿瘤等二十多种疾病。文章还对茶医学类文献的发展规律,作者、机构及载文期刊的构成和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这类文献的生产、作用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学 医学 文献 科学技术 期刊 研究机构 作者 茶叶 统计分析 保健功能 医疗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玉米自交系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永兴 郭生虎 关雅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48-50,共3页
[目的]了解玉米盐胁迫后其体内的生理机制变化。[方法]对4个玉米自交系(S145、S295、S377、B73)盐胁迫后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盐胁迫后,4份材料的脯氨酸含量、脯氨酸累积量、丙二醛含量、丙二醛累积量都有明显变化;其中,S295... [目的]了解玉米盐胁迫后其体内的生理机制变化。[方法]对4个玉米自交系(S145、S295、S377、B73)盐胁迫后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盐胁迫后,4份材料的脯氨酸含量、脯氨酸累积量、丙二醛含量、丙二醛累积量都有明显变化;其中,S295在盐胁迫后,其地上、地下部分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且其脯氨酸在盐胁迫前后的累积量最高,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其次是S145,其地上部分在盐胁迫后脯氨酸含量也表现出明显的上升,但其地下部分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丙二醛含量及累积量在盐胁迫前后无明显变化;而S377、B73在盐胁迫前后脯氨酸含量及累积量较低。盐胁迫后,玉米自交系S295、S145积累了较多的脯氨酸,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而S377、B73脯氨酸的积累量较少,耐盐性相对较弱。[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玉米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胁迫 脯氨酸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多酚类文献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永兴 周巨根 杨昌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3-708,共6页
从全国七千多种期刊中搜集到茶多酚类的专题文献960篇.统计结果表明:13年来这类文献数量呈台阶式上升趋势,年平均递增率15%;共有第一署名作者544人,署名机构585个;有333种期刊载有茶多酚类文献,以医学、农业、食品、化工化学类期刊为主... 从全国七千多种期刊中搜集到茶多酚类的专题文献960篇.统计结果表明:13年来这类文献数量呈台阶式上升趋势,年平均递增率15%;共有第一署名作者544人,署名机构585个;有333种期刊载有茶多酚类文献,以医学、农业、食品、化工化学类期刊为主;文献的主要专业结构为:医卫类478篇,食品饲料类159篇,农业类122篇.文章还对茶多酚类文献的发展规律,作者、机构及载文期刊的构成和分布规律,文献所涉及专业及其主题等进行了统计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多酚 文献计量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经济类科技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永兴 姜爱芹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搜集、整理了中文茶经济类科技文献1 449篇,从文献统计和关键词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综述。文献统计显示,该类文献的数量在最近10年中呈现出具一定下凹度的曲线向上的增长趋势;共有461种期刊刊登茶经济类文献,其中发表50篇以上的有3种,另... 搜集、整理了中文茶经济类科技文献1 449篇,从文献统计和关键词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综述。文献统计显示,该类文献的数量在最近10年中呈现出具一定下凹度的曲线向上的增长趋势;共有461种期刊刊登茶经济类文献,其中发表50篇以上的有3种,另有64.2%的期刊每刊只发表1篇这类文章;共有第一署名作者1 152位,其中发表5篇以上的有12人;这些作者隶属于803个机构,以高等院校、农业类机构为最多,科研和经贸类机构较少。关键词分析得到,这些文献中共有不同关键词3 642个,出现总频次8 595次;出现频次处于前列的有"茶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品牌"、"名优茶"、"有机茶"、"普洱茶"、"可持续发展"、"经济效果"、"贸易"、"市场"等;不同年代的高频次关键词呈现不同特点,近年新出现的关键词中主要有黑茶、市场建设、茶业协会、区域品牌、品牌营销、产业结构等。最近10年来,人们对茶品牌、茶文化经济等概念的关注度正在提高,而对出口贸易的关注度总体上处于下降,但最近3年又有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济 文献 计量 分布 趋势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学科技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永兴 周巨根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9-693,共5页
利用网络、信息、数据库等最新技术,搜集到与茶有关的文献资料2万多篇,并开发出一个包含涉茶专利文献、报纸中的涉茶文章、期刊中的茶学文献等的茶学文献检索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对期刊中茶学文献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到,最近十多年共发表... 利用网络、信息、数据库等最新技术,搜集到与茶有关的文献资料2万多篇,并开发出一个包含涉茶专利文献、报纸中的涉茶文章、期刊中的茶学文献等的茶学文献检索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对期刊中茶学文献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到,最近十多年共发表中文茶学文献21206篇,分布于2073种出版物中,参与创作的作者(指第一作者)有9132名,他们分属于6697个机构。文章还对中国茶学文献在数量、作者、作者所属机构、载文期刊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学文献 搜集 整理 分析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茶不当对健康的危害:现象、机理及对策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永兴 Hervé Huang 杨昌云 《科技通报》 2005年第5期571-576,共6页
对不合理饮茶引起健康危害的各种现象、机理及预防对策等进行了文献综述和分析。
关键词 健康 饮茶不当 合理饮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盐双胁迫对小麦芽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永兴 郭生虎 +1 位作者 董建力 关雅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23-24,33,共3页
[目的]研究春小麦芽期的抗旱、耐盐性。[方法]以2个小麦品种宁春27号、宁春4号以及2个亲本后代中13个小麦品系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小麦材料用0(CK)、1%Na Cl+10%PEG、1%NaCl+15%PEG旱盐复合处理后,测定并分析小麦芽期的发芽率、芽长、根长... [目的]研究春小麦芽期的抗旱、耐盐性。[方法]以2个小麦品种宁春27号、宁春4号以及2个亲本后代中13个小麦品系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小麦材料用0(CK)、1%Na Cl+10%PEG、1%NaCl+15%PEG旱盐复合处理后,测定并分析小麦芽期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计算发芽抑制率、芽长抑制率、根长抑制率。[结果]在旱盐双胁迫下,芽期抗旱耐盐性最强的是S129、宁春27号(S127)、S9,芽期抗旱耐盐性最差的是S105、宁春4号(S126)、S75、S103。[结论]该研究筛选出3个耐盐性较强的小麦品种,为培育抗旱耐盐品种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 芽期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引率统计的中文茶学论文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永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搜集整理了最近20多年来中文茶科技文献的引文数据,统计分析了文献被引数据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被引用频次和篇均被引率,以及它们在各期刊、机构、作者间的分布特征。据此,还对我国茶科技文献及其相关机构、期刊和作者的学术水平评价等... 搜集整理了最近20多年来中文茶科技文献的引文数据,统计分析了文献被引数据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被引用频次和篇均被引率,以及它们在各期刊、机构、作者间的分布特征。据此,还对我国茶科技文献及其相关机构、期刊和作者的学术水平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科技文献 引文分析 被引率 统计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科学》载文、关键词及被引率统计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永兴 Hervé Huang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31,共7页
搜集整理了《茶叶科学》自创刊以来的全部文献,并从文献计量、关键词统计及引文分析等角度全方位讨论了该刊和论文作者及所属机构等的学术水平和发展变化。
关键词 茶学 文献 关键词 引文分析 统计 分布 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词统计的中国茶科技现状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永兴 龚永新 周巨根 《科技通报》 2005年第3期280-286,共7页
在全面搜集整理学术类茶科技文献的基础上,从8752篇文献中提取有效关键词。对所提取有效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得出,所有样本文献中包含的不同关键词总数为10615个,平均每篇文献含有3.8个,同一关键词在全部文献中的出现频次范围为1~674次,... 在全面搜集整理学术类茶科技文献的基础上,从8752篇文献中提取有效关键词。对所提取有效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得出,所有样本文献中包含的不同关键词总数为10615个,平均每篇文献含有3.8个,同一关键词在全部文献中的出现频次范围为1~674次,平均为3.1次。关键词出现频次与关键词个数之间呈现负指数分布。进一步对关键词总数及一些重要关键词的频次、数量及其分布等作出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茶科技发展现状、趋势及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文献 关键词 统计 分布 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茶适采期预报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永兴 过婉珍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9-14,共6页
根据浙江省临安县和余姚市两地共20年各主要气象资料及与其相应的春茶适采期等调查资料,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程序,从45项气象因子中筛选出影响春茶适采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3月下旬有效积温,3月份日照时数,上年10—12月的蒸发量和晴雨指数和... 根据浙江省临安县和余姚市两地共20年各主要气象资料及与其相应的春茶适采期等调查资料,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程序,从45项气象因子中筛选出影响春茶适采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3月下旬有效积温,3月份日照时数,上年10—12月的蒸发量和晴雨指数和4月上旬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晴雨指数,并建立了适采期预报的主体模型。同时,根据多年多点观察结果,得出茶园海拔、茶树品种、坡向等因子对适釆期预报值的修正值,利用分析过程中得到的一系列中间数据和信息。笔者还对适采期预报模型的研究方法、不同时期影响茶树生育的主要气象因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茶 预报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科学》办刊50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永兴 陈宗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7-427,共11页
全面回顾了《茶叶科学》办刊50年的基本情况。以积累和搜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稿源、刊发论文、论文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刊发论文的质量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对《茶叶科学》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学术期刊 《茶叶科学》 50周年 统计分析 总结 办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永兴 《中国茶叶》 1998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生长调节剂 应用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玉怀 朱永兴 +5 位作者 李小沫 李春永 李东明 夏欢阁 刘令生 郭西凯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183-186,共4页
为研究浅埋深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在串草圪旦煤矿6101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埋设束管,对采空区“三带”进行了现场实测。实测结果表明:由于煤层埋深浅、地表起伏大、进风侧存在地表漏风,进风侧采空区“三带”明显滞后于回风侧... 为研究浅埋深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在串草圪旦煤矿6101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埋设束管,对采空区“三带”进行了现场实测。实测结果表明:由于煤层埋深浅、地表起伏大、进风侧存在地表漏风,进风侧采空区“三带”明显滞后于回风侧,进回风两侧氧化带宽度分别为87.8 m和61.4 m。利用FLUENT软件对实测条件下该工作面采空区“三带”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模拟了不漏风条件下该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此时采空区散热带、氧化带范围大幅度减小,进风侧采空区氧化带稍大,而工作面中部和回风侧“三带”分布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综放 采空区三带 氧气浓度 数值模拟 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