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卫生人力需求预测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侯月洁 乔丽花 +2 位作者 余中光 朱怡雯 陈校云 《中国医院》 2015年第4期74-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国内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国内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象、方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CNKI两个数据库,严格遵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0篇,... 目的:通过对国内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国内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象、方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CNKI两个数据库,严格遵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0篇,其中综述性文献12篇,方法应用类文献58篇。结果显示:我国卫生人力需求预测的研究起步较晚,预测方法种类繁多,并不统一,虽然开发出了本国自己的预测模型(如灰色系统模型),但方法应用上并没有创新和突破。结论:为提高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预测水平,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预测需进一步细化,重视以专科为对象进行预测,研究开发基于胜任力的卫生人力资源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人力 人力需求 人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寺、权力与文学:论唐代慈恩寺诗的生成及诗史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怡雯 柏红秀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136,共7页
慈恩寺建于唐太宗朝,最初是唐代皇家祈福的寺庙,后成为玄奘译经场和京城儒释的活动场所。盛唐时伎乐文化繁盛,众多娱乐活动在此展开,慈恩寺的皇家权威性逐步消解,成为民间的游宴场所。慈恩寺诗因为景龙修文馆文士慈恩寺应制活动而兴起,... 慈恩寺建于唐太宗朝,最初是唐代皇家祈福的寺庙,后成为玄奘译经场和京城儒释的活动场所。盛唐时伎乐文化繁盛,众多娱乐活动在此展开,慈恩寺的皇家权威性逐步消解,成为民间的游宴场所。慈恩寺诗因为景龙修文馆文士慈恩寺应制活动而兴起,产生了近30首同题诗。盛唐时慈恩寺雁塔题名兴盛,促使慈恩寺诗个人书写局面的形成,呈现题材多元、情思自由的特点。慈恩寺的建立和功能的转变,带动了慈恩寺诗的产生和内容变迁。考察慈恩寺与慈恩寺诗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与文学之间的丰富关联,更深入地揭示唐代诗歌发生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恩寺 慈恩寺诗 地理空间 文学唐代诗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文化、时代:佛寺进入文学空间的三重路径——以唐代慈恩寺、东林寺、青龙寺为核心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怡雯 柏红秀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2,共8页
唐王朝建立伊始,帝王在对国家版图进行重新划分的过程中修建了大量的佛寺,由此产生许多新的风景名胜。起初,文士进入佛寺空间与皇家权力的引导有关。唐圣历元年,武则天访问龙门佛寺群,开创了唐代历史上以佛寺为题的诗歌创作局面;唐景龙... 唐王朝建立伊始,帝王在对国家版图进行重新划分的过程中修建了大量的佛寺,由此产生许多新的风景名胜。起初,文士进入佛寺空间与皇家权力的引导有关。唐圣历元年,武则天访问龙门佛寺群,开创了唐代历史上以佛寺为题的诗歌创作局面;唐景龙二年,唐中宗举行的慈恩寺应制,树立了佛寺作为文学创作空间的典范。此后佛寺诗大量涌现,文士将探寻文化渊源作为访寺的主要目的,并在此空间中续接先贤文化传统,彰显唐代士林精神。时代的变迁又促使文人生活、心态发生转变,由此导致佛寺诗创作内容的多样化。本文以慈恩寺、东林寺、青龙寺三座寺院作为考察对象,旨在探析佛寺如何进入唐诗创作并成为一类重要的文学空间,发现权力的引领、文化的渊源以及时代的变迁是促使唐代佛寺诗兴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 唐代佛寺诗 佛寺与唐诗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乐关系看唐代昭君诗的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怡雯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117,共7页
乐府采诗以配乐,汉代《明妃》和《昭君怨》两首曲子影响了后世昭君诗的创作。在时代的发展中昭君诗所呈现的诗、乐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互动关系到渐离关系再到互相独立。昭君诗到了唐代逐渐脱离音乐成为独立的诗体,形式、内容... 乐府采诗以配乐,汉代《明妃》和《昭君怨》两首曲子影响了后世昭君诗的创作。在时代的发展中昭君诗所呈现的诗、乐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互动关系到渐离关系再到互相独立。昭君诗到了唐代逐渐脱离音乐成为独立的诗体,形式、内容、情感也发生变异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诗 诗乐关系 唐代昭君诗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化碳材料的锂氟化碳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侯小鹏 曾浩 +4 位作者 杜邵文 李娜 朱怡雯 傅小珂 李秀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为实现锂氟化碳电池在更多领域的普遍应用,以工业化碳材料(活性炭、球形石墨、膨胀石墨和工业石墨烯)为碳源,制备了四种氟化碳正极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 为实现锂氟化碳电池在更多领域的普遍应用,以工业化碳材料(活性炭、球形石墨、膨胀石墨和工业石墨烯)为碳源,制备了四种氟化碳正极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XPS)、氮气吸脱附以及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氟化工业石墨烯具有完全的单氟化碳结构、高比表面积以及稳定的碳结构,在20 mA·g^(-1)的放电电流下可以实现高达945.4 mAh·g^(-1)的比容量;氟化活性炭具有较多的半共价C-F键,其起始放电电压最高,但是由于其结构稳定性较差,电压平台快速下降,导致整体比容量较低;氟化膨胀石墨和氟化球形石墨与氟化工业石墨烯结构类似,但是由于高氟化碳原子(CF_(2)和CF_(3))的存在,其放电比容量要低于氟化工业石墨烯。不过在高放电电流密度下,氟化膨胀石墨、氟化球形石墨和氟化工业石墨烯的能量密度十分接近,因此,基于氟化膨胀石墨和氟化球形石墨的成本优势,氟化膨胀石墨和氟化球形石墨更适合于高功率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氟化碳电池 石墨烯 电化学 构效关系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