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控组合泵柴油机喷油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范立云 朱元宪 +4 位作者 隆武强 余泽 汪世伦 丁迪曾 裘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1-456,共6页
电控组合泵是集机械、液力和电磁于一体的产品,是一种满足柴油机排放和经济性的新型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通过对其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对比,得出建立的AMESim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系统各工况的喷射特性参数。对不同工况泵端压... 电控组合泵是集机械、液力和电磁于一体的产品,是一种满足柴油机排放和经济性的新型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通过对其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对比,得出建立的AMESim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系统各工况的喷射特性参数。对不同工况泵端压力、嘴端压力和喷油量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电控组合泵喷油系统的性能机理:包括喷油定时特性MAP、喷油量特性MAP、喷射压力特性MAP。并且在玉柴4110车用柴油发动机上匹配欧Ⅲ十三点工况排放结果:NOx为4.74 g/(kW.h),PM为0.085 g/(kW.h),使之通过欧Ⅲ排放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组合泵 单体泵 喷油系统 柴油机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排气碳烟微粒稀释采样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梅宁 宋振寰 +1 位作者 朱元宪 胡国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4-377,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小型稀释采样系统和相应的试验结果。1.柴油机排放微粒的稀释采样系统柴油机排放微粒是以较高浓度随高温气体排入大气的。当高温排气受到环境大气冷却时,排气中的挥发性物质会发生冷凝,微粒间的碰撞也会产生相互粘连而聚... 本文介绍了一种小型稀释采样系统和相应的试验结果。1.柴油机排放微粒的稀释采样系统柴油机排放微粒是以较高浓度随高温气体排入大气的。当高温排气受到环境大气冷却时,排气中的挥发性物质会发生冷凝,微粒间的碰撞也会产生相互粘连而聚合。为尽量真实地测出微粒排放参数,对排气进行稀释可以有效地防止测量过程中发生微粒的聚合和凝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气 烟雾 微粒 采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组合泵燃油温度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立云 马修真 +2 位作者 朱元宪 宋恩哲 李文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0,75,共7页
采用油泵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电控组合泵燃油温度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高压燃油喷射温度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油温是油箱温度和喷油脉宽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同凸轮转速时,随着喷油脉宽增加喷射油温升高,在油箱温度为50℃... 采用油泵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电控组合泵燃油温度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高压燃油喷射温度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油温是油箱温度和喷油脉宽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同凸轮转速时,随着喷油脉宽增加喷射油温升高,在油箱温度为50℃条件下,最高喷射油温达到118℃;在4-6°CaA喷油脉宽下,增加单位喷油脉宽引起的喷射油温梯度为0-4℃/°CaA;在6-10°CaA下,为4-5℃/°CaA。低压燃油供油温度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系统的燃油温度升高源于高压系统喷油结束后向低压系统泄油的高温燃油热量,随着转速和喷油脉宽的增加,低压燃油温度升高;低压系统出入口燃油温差MAP在-0.7-3.4℃。高低压系统的燃油温度满足时序关系的瞬态耦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控组合泵 单体泵 燃油温度 动态特性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组合泵低压系统压力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范立云 宋恩哲 +2 位作者 李文辉 马修真 朱元宪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电控组合泵是集机械、液力和电磁于一体的系统,是一种满足柴油机排放和经济性的新型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其低压系统压力动态特性影响了高压系统各缸循环喷射特性的一致性。试验研究表明,在工作时低压系统燃油压力一直处于脉动的循环波... 电控组合泵是集机械、液力和电磁于一体的系统,是一种满足柴油机排放和经济性的新型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其低压系统压力动态特性影响了高压系统各缸循环喷射特性的一致性。试验研究表明,在工作时低压系统燃油压力一直处于脉动的循环波动,压力波动范围从最小接近表压0MPa到最大2MPa,波动效应幅值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而增大,并且不同测试位置压力波动特性存在微小的不同,压力波形时域曲线与喷油缸数有一一对应关系。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出随着工作缸数增加,高压系统对低压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基准频率的倍频部分;对其小波变换得出随着喷油缸数增加,低压压力信号同时向小波变换信号低频和高频方向移动。为了分析低压压力波动对高压喷射特性的影响,采用AMESim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各缸低压系统燃油压力和高压系统喷射压力处于循环波动状态,并且各缸存在差别,导致各缸循环喷油量存在微小差别,在1.5mm3内波动,均方差在0.5mm3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组合泵 单体泵 低压系统 压力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F热再生过程温度控制与试验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铁雄 胡广地 +3 位作者 郭峰 杨明亮 朱元宪 冉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7-264,共8页
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热再生发生时,其内部温度受DPF碳载量、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等影响,在特殊运行工况下具有较强非受控特性.为避免非受控再生引起的DPF失效风险,确保安全和可靠再生,通过降怠速(DTI)再生方式探讨了一种确定DPF安全... 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热再生发生时,其内部温度受DPF碳载量、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等影响,在特殊运行工况下具有较强非受控特性.为避免非受控再生引起的DPF失效风险,确保安全和可靠再生,通过降怠速(DTI)再生方式探讨了一种确定DPF安全再生温度的试验方法,得到安全再生温度曲线.针对DPF热再生过程中温度控制的大滞后特性,研究了一种采用发动机排气温度和排气流量作为增益补偿的优化热再生温度控制结构,并进行了控制算法的仿真分析和整车道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中对实际排气温度控制的超调量小于3%,稳态控制误差小于20℃,为促进DPF的安全和高效率再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物捕集器 热再生 安全再生温度 排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组合泵循环喷油量波动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范立云 朱元宪 +3 位作者 隆武强 宋厚杭 余泽 李大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4-271,共8页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系统各工况的喷射特性参数。通过仿真模型对低压供油压力、凸轮型线速度、柱塞配合间隙、峰值控制电流、衔铁残余气隙、阀芯配合间隙、阀芯升程、喷油器开启...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系统各工况的喷射特性参数。通过仿真模型对低压供油压力、凸轮型线速度、柱塞配合间隙、峰值控制电流、衔铁残余气隙、阀芯配合间隙、阀芯升程、喷油器开启压力、流量系数和针阀升程等参数的波动对循环喷油量波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各种参数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的百分比量化指标:随着凸轮转速从500 r/min增加到1 300 r/min,喷油器特性参数影响从44%减小到34%,阀芯特性参数影响从20%增大到35%,柱塞特性参数影响从32%减小到19%,低压供油特性参数影响从4%增大到12%。并且根据试验设计的方法,考虑交互作用,进行了各种因数与循环喷油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各种因数和循环喷油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不但参数的单因数和循环喷油量有相关性,参数交互作用因数和循环喷油量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组合泵 循环喷油量 量化分析 相关系数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柴油机颗粒过滤器碳烟负载量的在线预估方法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铁雄 朱元宪 +3 位作者 冉勇 张明超 刘南江 陈超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71,77,共9页
通过建立柴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碳烟排放预估模型和柴油机颗粒物过滤器(DPF)内碳烟颗粒的催化氧化反应模型,探讨了一种基于质量平衡的DPF碳烟负载量在线预估方法。欧盟驾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的排放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NOx和碳烟排... 通过建立柴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碳烟排放预估模型和柴油机颗粒物过滤器(DPF)内碳烟颗粒的催化氧化反应模型,探讨了一种基于质量平衡的DPF碳烟负载量在线预估方法。欧盟驾驶循环(NEDC)测试工况的排放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NOx和碳烟排放预估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分别为5.1%和3.9%。在车辆实际道路行驶工况进行了DPF碳烟颗粒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对DPF碳烟负载量的在线预估值与试验结果的最大偏差为0.48g/L,平均偏差为0.17g/L,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为2.1%。本研究为热再生时机的准确判断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捕集器 碳烟负载量 在线预估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onic in-line pump system for diesel engines 被引量:1
8
作者 范立云 朱元宪 +2 位作者 隆武强 马修真 薛莹莹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8年第4期261-267,共7页
WIT Electronic Fuel System Co.,Ltd.has developed a new fuel injector,the Electronic In-line Pump(EIP) system,designed to meet China's diesel engine emission and fuel economy regulations.It can be used on marine di... WIT Electronic Fuel System Co.,Ltd.has developed a new fuel injector,the Electronic In-line Pump(EIP) system,designed to meet China's diesel engine emission and fuel economy regulations.It can be used on marine diesel engines and commercial vehicle engines through different EIP systems.A numerical model of the EIP system was built in the AMESim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a design tool for engine application and system optimization.The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key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such as injection pressure,injection rate,and injection duration.To validate these predictions,experimental tests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were modeled.The results were quite encouraging and in agreement with model predictions.Addition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IP system.These results show that injection pressure and injection quantity are insensitive to injection timing variations,this is due to the design of the constant velocity cam profile.Finally,injection quantity and pressure vs.pulse width at different cam speeds are presented,an important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 for EIP system cal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P marine engine fuel injection system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