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标本馆防虫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飞燕 叶华谷 陈海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4,共4页
虫害是植物标本保藏的最大威胁。防虫一直是植物标本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70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标本保藏技术上不断改进,探索出一些实用的防虫措施和方法,如:驱虫剂、低温冷冻净化法、熏蒸法等。
关键词 植物标本馆 害虫防治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3
2
作者 曾飞燕 周伟 曾微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72-74,86,共4页
2019年3—11月,在河南省光山县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5种河南省未曾记载过的蕨类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粗毛鳞盖蕨(Microlepia strigosa)、巴郎耳蕨(Polystichum balansae)、斜方复叶耳蕨(Arachniodes amabilis)、长江... 2019年3—11月,在河南省光山县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5种河南省未曾记载过的蕨类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粗毛鳞盖蕨(Microlepia strigosa)、巴郎耳蕨(Polystichum balansae)、斜方复叶耳蕨(Arachniodes amabilis)、长江蹄盖蕨(Athyrium iseanum),其中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所在的凤尾蕨科水蕨属是新记录属。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新记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风水林植物组成及分布区类型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仕裕 叶育石 +2 位作者 王发国 曾飞燕 徐正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在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标本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广州市12个行政区的风水林分布数量以及植物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共有162座风水林,其中,阳宅风水林有153座,数量最多(占风水林总数的94.44%);在12个行政区域中,... 在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标本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广州市12个行政区的风水林分布数量以及植物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共有162座风水林,其中,阳宅风水林有153座,数量最多(占风水林总数的94.44%);在12个行政区域中,从化市的风水林数量最多(78座)。广州市风水林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0科397属732种(变种),包含蕨类植物18科30属55种(变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9科364属673种(变种);其中22种为广州新记录植物。广州市风水林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温带成分的影响,其中热带分布型科、属和种的数量分别为70科、289属和304种,温带分布型科、属和种的数量分别为17科、41属和2种;虽然中国特有分布型属仅2属,但在种水平上特有现象明显,中国特有种207种,其中华南特有分布型70种,分别占广州市风水林种子植物总种数的31.11%和10.51%。另外,广州市风水林共包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广州市风水林的保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林 广州市 种子植物 分布区类型 特有种 热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增城叶迳背乐昌含笑林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磊 吴林芳 +2 位作者 叶华谷 曾飞燕 曹洪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6,共8页
对广州南亚热带低丘平地的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的乐昌含笑林组成种类复杂,1600 m2样带内有维管束植物44科58属70种,种子植物属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体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 对广州南亚热带低丘平地的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的乐昌含笑林组成种类复杂,1600 m2样带内有维管束植物44科58属70种,种子植物属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体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结构较复杂,灌层密集而优势种明显,大径级个体较多,群落的胸高断面积极大,达66.13 m2 hm-2;频度分析表明本群落不符合Raunkiaer的频度定律,具有最大频度的种群比例小;基于样带面积统计的优势种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群落建群种均属衰退种群,但从区域角度结合优势种群生物学特性的分析表明,本群落属本地带顶级群落类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木兰科 风水林 群落特征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植物志新资料 被引量:4
5
作者 叶育石 易绮斐 +1 位作者 曾飞燕 付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0-482,共3页
在广州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水林植物调查中,发现了广州过去未曾记载过的维管植物22种,包括虎克鳞盖蕨(Microlepia hookeriana)、林下凤尾蕨(Pteris grevilleana)、簇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小盘木(M icrodesmis caseariifolia... 在广州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水林植物调查中,发现了广州过去未曾记载过的维管植物22种,包括虎克鳞盖蕨(Microlepia hookeriana)、林下凤尾蕨(Pteris grevilleana)、簇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小盘木(M icrodesmis caseariifolia)、大乌泡(Rubuspluribracteatus)、柘树(M aclura tricuspidata)、长瓣耳草(Hedyotis longipetala)等,并列出了每种的引证标本和在广州分布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新资料 广州 植物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欢 曾飞燕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探讨高粱属(Sorghum Moench)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对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高粱属植物约有29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其中澳大利亚22种,亚洲15种,非洲9种,欧洲3种,地中海2种,美... 为探讨高粱属(Sorghum Moench)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对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高粱属植物约有29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其中澳大利亚22种,亚洲15种,非洲9种,欧洲3种,地中海2种,美洲6种。中国有5种,分布在东北、西南到华南各省(区)。高粱属有5亚属,仅高粱亚属(subgen.Sorghum)延伸至新世界,其他亚属均分布在旧世界,高粱亚属覆盖非洲并扩散到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拟高粱亚属(subgen.Parasorghum)分布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有柄高粱亚属(subgen.Stiposorghum)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个别种分布到亚洲;多毛高粱亚属(subgen.Chaetosorghum)分布在澳大利亚;异高粱亚属(subgen.Heterosorghum)分布在澳大利亚和亚洲。这表明澳大利亚东北部是高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非洲东北部和热带亚洲是否是高粱属的起源地尚需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属 地理分布 须芒草族 禾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矾属一新种及新异名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华谷 邢福武 +1 位作者 王发国 曾飞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79,共3页
关键词 山矾属 阳春山矾 新种 新异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植物增补(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叶育石 王发国 +1 位作者 曾飞燕 叶华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79,共3页
报道广东分布新记录7种:糙叶卷柏,阔片里白,海南马兜铃,大叶五室柃,银毛叶山黄麻,海南杜鹃,心叶帚菊。
关键词 广东植物 新记录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属颖果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磊 曾飞燕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探讨燕麦属颖果微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燕麦属27种颖果的微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系统发育证据分析其分类学意义。燕麦属颖果有纺锤形、倒披针形、椭圆形3种形状,条纹、棱纹、网纹3种纹饰。燕麦属颖... 为探讨燕麦属颖果微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燕麦属27种颖果的微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系统发育证据分析其分类学意义。燕麦属颖果有纺锤形、倒披针形、椭圆形3种形状,条纹、棱纹、网纹3种纹饰。燕麦属颖果形状、纹饰和花柱基宿存模式具有有限的属下分类学意义,颖果大小和表面大毛密度具有种间鉴定价值,而颖果腹面形态、压扁方式、胚比不具有种间鉴定价值。大穗燕麦(Avena macrostachya Balansa ex Coss.&Durieu)颖果纺锤形,条纹纹饰,隶属于燕麦属颖果微形态特征的变异范围。大粒裸燕麦(A.nuda L.)与普通栽培燕麦(A.sativa L.)颖果大小、形状及纹饰特征的差异支持将大粒裸燕麦作为独立种处理。燕麦属颖果大小、表面大毛密度、胚比变异幅度大,推测与分布区广幅的气候变异相适应,凹腹面颖果体积相对缩减,有利于颖果快速发育、成熟,推测与燕麦属植物在温带、寒带分布区适生期较短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属 颖果 微形态特征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注意的中国南部植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丘华兴 陈炳辉 曾飞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整理和研究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中山大学植物标本馆(SYS)等馆藏标本,发现我国南部生长的而在《中国植物志》或“Flora of China”有未收载的物种及需处理1个新组合和2个新异名外,还有省级新记录等情况。现补充增加3个归化种白... 通过整理和研究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中山大学植物标本馆(SYS)等馆藏标本,发现我国南部生长的而在《中国植物志》或“Flora of China”有未收载的物种及需处理1个新组合和2个新异名外,还有省级新记录等情况。现补充增加3个归化种白花假马鞭、毛苘麻和大花假番薯;广西2个新记录夜牵牛和红岩野桐(新组合);广东1个新记录粘毛苘麻,并处理本种的1个新异名;粗糠柴为西藏新记录。此外,处理隶于东南野桐的1个新异名;补充隶于草牵牛的1个异属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科 锦葵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矾属一新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海山 叶华谷 曾飞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山矾属 乌饭树叶山矾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注意的中国南部植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丘华兴 陈炳辉 曾飞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1-723,共3页
该文续报道胡麻科、桑寄生科等科7个分类单位。胡麻科的茶菱属和茶菱均为广东新记录。云南槲寄生、锈毛钝果寄生和枫香钝果寄生均为海南新记录。《海南植物志》第二卷记载的五蕊桑寄生(产于琼中),现订正琼中的标本应为枫香钝果寄生,海... 该文续报道胡麻科、桑寄生科等科7个分类单位。胡麻科的茶菱属和茶菱均为广东新记录。云南槲寄生、锈毛钝果寄生和枫香钝果寄生均为海南新记录。《海南植物志》第二卷记载的五蕊桑寄生(产于琼中),现订正琼中的标本应为枫香钝果寄生,海南不产五蕊寄生属植物。大戟科的子弹枫现已成为广西和广东的归化种。无患子科的雅旗是我国新引种的经济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科 桑寄生科(广义的) 大戟科 无患子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增城腊田埔翻白叶树林群落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林芳 黄明钗 +3 位作者 马磊 叶华谷 曾飞燕 曹洪麟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风水林作为生境缺失和破碎化的产物,对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增城腊田埔的风水林以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为建群种。文章首次对分布于广州南亚热带低丘平地的翻白叶树林进行了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风水林作为生境缺失和破碎化的产物,对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增城腊田埔的风水林以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为建群种。文章首次对分布于广州南亚热带低丘平地的翻白叶树林进行了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组成种类复杂,1 200 m2样带内有维管植物41科62属80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属性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体现出群落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结构较复杂,分层现象不明显,冠层树冠不连续,DBH≥20 cm的大径级个体较多,形成群落极大的胸高断面积,达66.13 m2.hm-2;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该群落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4.655 7,符合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指数范围;基于样带面积统计的建群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群落建群种属稳定进展种群,该群落将保持相当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翻白叶树 风水林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市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发国 叶华谷 曾飞燕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16-119,126,共5页
介绍了阳江市的自然概况、主要景观特色和民俗风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阳江市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覃俏梅 吴林芳 +1 位作者 叶华谷 曾飞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0-481,共12页
九岭山脉植物区系发生历史悠久,对研究我国早期种子植物演化、动植物迁徙、物种分布格局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成因和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利用,该文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结合经典植物地理学方法,对该山脉... 九岭山脉植物区系发生历史悠久,对研究我国早期种子植物演化、动植物迁徙、物种分布格局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成因和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利用,该文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结合经典植物地理学方法,对该山脉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九岭山脉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11科956属2928种,占江西种子植物1064属4028种的比例分别为89.8%和72.69%。(2)该植物区系的热带成分科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科数(不含世界分布科)的81.35%,但缺乏典型热带成分科,区系中的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数量接近,显示该植物区系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过渡,这与九岭山脉地处重要的气候和生态交错地带有一定关联。(3)该地区共分布中国特有植物6科33属41种,特有属主要为古特有属,体现了该植物区系起源的古老性,推断该山脉在第四纪冰期环境较为稳定,为众多植物提供了“避难所”。(4)该地区的种子植物中有30科63属10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15种,极危植物3种、濒危植物11种、易危植物20种。该山脉中的九岭山、官山和大围山已有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发挥生态保护作用,而其余的山地则未建立有效保护,应对相关濒危植物所在区域加以监管,可采取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等措施,建立相关的种质资源库,确保濒危保护植物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霄山脉 九岭山 官山 大围山 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古寨水源林县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方 刘风强 +2 位作者 丁晓龙 吴林芳 曾飞燕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等方法,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惠州市古寨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山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5科505属882种/变种。古寨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单种科和单属、少属科以及单种、少种属均较多,区系地...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等方法,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惠州市古寨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山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5科505属882种/变种。古寨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单种科和单属、少属科以及单种、少种属均较多,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科水平上有7个分布区类型,在属水平上有13个分布区类型7个变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科、属为主,具有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有比较明显的热带成分。古寨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在科的水平上很低,无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共3属,为杉木属(Cunninghamia)、石笔木属(Tutcheria)和箬竹属(Indocalamus),这些特有属具有古老性和孑遗性,它们的属数和种数较少,在区系中所占的比例为0.59%。科、属的特有性表明该植物区系属于华夏植物区系。此外,古寨共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分别为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和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有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寨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优势科 国家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蕙兰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木桂 曾瑞珍 +4 位作者 谢利 黎扬辉 曾飞燕 杜宝贵 张志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2,共7页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增殖、分化和四倍体诱导的效应。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明显抑制类原球茎的增殖和分化,提高类原球茎褐变率和死亡率;在试验浓度和时间范围内,秋水仙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抑制...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增殖、分化和四倍体诱导的效应。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明显抑制类原球茎的增殖和分化,提高类原球茎褐变率和死亡率;在试验浓度和时间范围内,秋水仙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解除抑制作用所需的继代次数越多。所有秋水仙素处理均能诱导出四倍体,但不同处理的四倍体诱导率不同,当处理浓度为0.05%、时间为5 d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3.7%。二倍体及其四倍体的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和气孔密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四倍体植株比二倍体矮,茎部较粗壮,株型紧凑,叶片颜色浓绿、质地变硬。秋水仙素处理和组织培养相结合是创建大花蕙兰多倍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蕙兰 类原球茎 秋水仙素 四倍体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Ⅰ离体高效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凤龙 杜宝贵 +3 位作者 曾瑞珍 黎杨辉 曾飞燕 张志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4-188,195,共6页
以红掌叶片和叶柄为材料,研究了影响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的影响,Pink Champion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0%。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显著。在改良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5%... 以红掌叶片和叶柄为材料,研究了影响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的影响,Pink Champion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0%。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显著。在改良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5%,出愈伤多,质量高。消毒时间和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率亦有显著影响。初展开叶片用氯化汞消毒8-10 min,背面向下接入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芽分化影响显著。单独使用BA不能诱导红掌叶片产生愈伤组织,高浓度BA、低浓度2,4-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在MS+BA0.5 mg·L-1+NAA 0.5 mg·L-1+CM 5%培养基上,芽分化率为97.5%,平均芽分化数为4.5个/块,芽粗壮。将分化出的芽转入1/2 MS+NAA 0.2 mg·L-1+AC 1 g·L-1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100%。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红掌离体高效培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遗传转化 受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单药及联合^(89)SrCl_(2)治疗骨转移瘤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满 曾飞燕 +3 位作者 李青青 李宏丹 林岩松 冯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1-767,共17页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瘤是常见的肿瘤骨转移疾病,且患者预后较差,常会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骨痛、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RE),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性核素治疗对骨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地...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瘤是常见的肿瘤骨转移疾病,且患者预后较差,常会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骨痛、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RE),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性核素治疗对骨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地缓解骨痛。本研究旨在评价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单用或联合氯化锶(^(89)SrCl_(2))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在2000年1月—2022年7月的关于^(99)Tc-MDP联合^(89)SrCl_(2)及单用^(99)Tc-MDP治疗骨转移瘤疗效的研究报道,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256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结果显示,与^(89)SrCl_(2)单药组比较,^(99)Tc-MDP联合^(89)SrCl_(2)可提高骨转移瘤患者的骨痛缓解率(RR=1.22,95%CI:1.18~1.27,P<0.001),骨转移灶愈合率(RR=1.35,95%CI:1.25~1.47,P<0.001);单用^(99)Tc-MDP与^(89)SrCl_(2)单药组相比,骨痛缓解率(RR=0.98,95%CI:0.90~1.06,P=0.57)及骨转移灶愈合率(RR=0.93,95%CI:0.82~1.06,P=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Tc-MDP单用或联合^(89)SrCl_(2)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但单用或者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用^(89)SrCl_(2)vs^(99)Tc-MDP联合^(89)SrCl_(2):RR=0.83,95%CI:0.53~1.30,P=0.42;单用^(89)SrCl_(2)vs单用^(99)Tc-MDP:RR=0.93,95%CI:0.76~1.13,P=0.45)。结论:^(99)Tc-MDP联合^(89)SrCl_(2)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骨转移瘤患者的疼痛,其骨转移瘤的骨痛缓解率及骨转移灶愈合率均优于^(89)SrCl_(2)单药治疗组,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由于本研究在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故今后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氯化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木
20
作者 曾飞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凤凰木[Delonixregia(Hook.)Raf.]为苏木科凤凰木属植物,又名凤凰花、红花楹、火树。落叶大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可达1m,无剌;树皮粗糙,灰褐色;分枝多而开展。二回羽状复叶,长20~60cm,羽片15~20对;托叶存在,下部的常... 凤凰木[Delonixregia(Hook.)Raf.]为苏木科凤凰木属植物,又名凤凰花、红花楹、火树。落叶大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可达1m,无剌;树皮粗糙,灰褐色;分枝多而开展。二回羽状复叶,长20~60cm,羽片15~20对;托叶存在,下部的常羽状分裂,上部的刚毛状,不分裂;叶柄长7-12cm,近无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木 苏木科 叶柄长 分裂 红花 乔木 落叶 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