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基因型龙葵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镉吸收差异 被引量:25
1
作者 曾秀存 许耀照 张芬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5-890,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镉(0、5、25、50、100μg·g-1)胁迫下红果龙葵和少花龙葵幼苗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变化、镉吸收量、镉转移率、镉富集系数和叶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叶片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镉(0、5、25、50、100μg·g-1)胁迫下红果龙葵和少花龙葵幼苗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变化、镉吸收量、镉转移率、镉富集系数和叶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叶片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比较2种基因型龙葵富集镉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基因型龙葵富集重金属镉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在Cd胁迫浓度≥25μg·g-1时,2种龙葵的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而少花龙葵的下降趋势较红果龙葵小;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2种龙葵根、茎和叶的Cd吸收量显著上升(P<0.05),且根部Cd含量高于茎和叶,而少花龙葵的根、茎和叶中的Cd含量均高于红果龙葵,2种龙葵的镉转移率和富集系数除5μg·g-1Cd胁迫外,均小于1,且少花龙葵对镉转移率和镉富集系数均大于红果龙葵。2种龙葵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均表现为少花龙葵上升幅度大而下降幅度较小。综合各项指标表明,2种龙葵均不是Cd的超积累植物,少花龙葵的耐Cd胁迫能力较红果龙葵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龙葵 生物量 可溶性蛋白 游离脯氨酸 SOD POD Cd吸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曾秀存 许耀照 +1 位作者 王晓琴 谢宗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6-18,共3页
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为诱变剂,运用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了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氯化钠能降低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浓... 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为诱变剂,运用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了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氯化钠能降低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浓度为0.05~0.25mol/L时,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均升高。即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豌豆 有丝分裂指数 微核率 染色体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内源ABA、GA及比值对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响应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海卿 方园 +10 位作者 武军艳 陈奇 孙万仓 刘自刚 方彦 米超 蒲媛媛 赵艳宁 董小云 曾秀存 许耀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9-1538,共10页
为阐明低温胁迫下激素含量对冬油菜枯叶期的调控和对抗寒性的响应,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提供依据,以8份不同抗寒等级的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待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处理(25℃、10℃、2℃、?5... 为阐明低温胁迫下激素含量对冬油菜枯叶期的调控和对抗寒性的响应,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提供依据,以8份不同抗寒等级的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待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处理(25℃、10℃、2℃、?5℃),分析低温胁迫后冬油菜内源ABA、GA含量和叶绿素的变化。回归分析表明温度与ABA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回归方程符合y=?ax+b,随着温度的降低,内源ABA含量呈先缓慢(10℃)后迅速上升(2℃、?5℃)的趋势,且温度处理间、温度与品种互作间差异极显著;由于激素间的拮抗作用GA含量变化则恰好相反。当在0℃以上低温时,品种间ABA含量无明显差异,当温度降到?5℃,白菜型冬油菜ABA含量明显高于甘蓝型,抗寒性强的品种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ABA含量的升高导致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随着温度降低,叶绿素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之间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这种作用使白菜型冬油菜叶绿素含量低于甘蓝型冬油菜,导致白菜型冬油菜枯叶期提前,提早进入越冬期,增加了对低温冻害的御性和避性。因此,随着温度的降低冬油菜叶片ABA含量上升,叶绿素降解,白菜型冬油菜更早进入枯叶期,枯叶期较早和降温后ABA含量高是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较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 甘蓝型 冬油菜 ABA GA 叶绿素 低温胁迫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黄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9
4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3 位作者 王勤礼 卢精林 王治江 张克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54-59,共6页
以中农16号、津园6号、蔬春宝优26号黄瓜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渗透势)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幼胚一级侧根数、电解质外渗率、胚根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中农16号、津园6号、蔬春宝优26号黄瓜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渗透势)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幼胚一级侧根数、电解质外渗率、胚根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渗透势对3个黄瓜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幼胚一级侧根数、胚根干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高渗透势对上述指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电解质外渗率随渗透势的增加而降低。不同黄瓜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中农16号>津园6号>蔬春宝优2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PEG6000胁迫 种子萌发 电解质外渗率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白菜型冬油菜性状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自刚 孙万仓 +5 位作者 杨宁宁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曾秀存 王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8,共10页
在4个生态区种植11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探讨北移种植后冬油菜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品质等的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原种植区(天水)相比,冬油菜北移后其生育期进程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冬前... 在4个生态区种植11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探讨北移种植后冬油菜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品质等的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原种植区(天水)相比,冬油菜北移后其生育期进程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冬前生育期缩短,越冬期延长;越冬后返青期~成熟期生育期总天数不变,但早期(返青期~终花期)生育期进程加快,而角层期延长。北移种植后冬油菜株高、分枝部位降低,主花序变短、单株角果数减少,分枝数增加,株型变差;角粒数、千粒重增加,角、粒性状改善。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芥酸含量增加,亚油酸、廿碳烯酸、硫苷含量降低;油酸、亚麻酸含量与纬度、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年均温度、最冷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廿碳烯酸、硫苷与油酸、亚麻酸表现相反。冬油菜北移后株型变差,角、粒性状改善;冬前生育期变短,越冬期延长,返青后生育期加快,而角层期延长,有利于粒重增加;籽粒含油量增加,高纬度、高海拔有利于油酸、亚麻酸积累,而高降雨量、低温有利于廿碳烯酸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北移种植 生态区 生育期进程 农艺性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1 位作者 方彦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9,共6页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为材料,通过中性盐NaCl∶Na2SO4(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40、80、120、160、200 mmol·L-1和24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44、88、132、176、220 mmol·L-1和264 mmol·L-1)和碱...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为材料,通过中性盐NaCl∶Na2SO4(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40、80、120、160、200 mmol·L-1和24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44、88、132、176、220 mmol·L-1和264 mmol·L-1)和碱性盐NaHCO3∶Na2CO3(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10、20、30、40、50 mmol·L-1和6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11、22、33、44、55 mmol·L-1和66 mmol·L-1)处理油菜种子和幼苗,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特性并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害的最大混合盐浓度为160 mmol·L-1(pH=6.67,Na+=176 mmol·L-1),最大混合碱浓度为50 mmol·L-1(pH=9.29,Na+=55 mmol·L-1);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陇油6号"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降低,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先上升后下降,碱性盐溶液胁迫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性盐溶液胁迫;在同一盐、碱胁迫浓度时,处理时间越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越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越高。这表明盐、碱胁迫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两种不同的胁迫,且碱性盐胁迫强于中性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盐胁迫 碱胁迫 种子萌发 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冬油菜在西北不同生态区适应性及生理生化反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月 孙万仓 +11 位作者 刘自刚 杨宁宁 方彦 曾秀存 孔德晶 鲁美宏 王丽萍 董红业 杨刚 侯献飞 刘林波 种彦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7-205,共9页
选用50个国内外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在兰州和天水两个生态区进行大田种植,苗期进行田间植物学形态特征统计,越冬前降温期对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 选用50个国内外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在兰州和天水两个生态区进行大田种植,苗期进行田间植物学形态特征统计,越冬前降温期对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以及相应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研究它们在不同生态区的抗寒适应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结果显示:由天水北移至兰州后,各参试品种越冬率大幅下降,证明天水是我国冬油菜分布北界;部分品种形态特征发生变化,78%的叶色加深,52%的叶柄变短,大多数品种的侧裂叶对数由1~2对增至3~4对;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下降,平均降幅为1.54%和60.53%,蒸腾速率(Tr)显著升高,平均升幅为44.27%,不同品种的光合速率(Pn)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同时,CAT、POD、SOD酶活性、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所升高,其中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幅度较大,分别为82.59%和48.82%。相关性分析表明,两地的越冬率与POD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生态区 酶活性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质外体抗冻蛋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刚 史鹏辉 +10 位作者 孙万仓 刘自刚 曾秀存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陈奇 刘林波 杨建胜 方园 张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7,共8页
为探明冬油菜抗寒机理,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对低温胁迫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叶片和根的质外体蛋白进行抗冻活性检测,通过SDS-PAGE分离质外体蛋白并结合MALDI-TOF/TOF质谱技术对部分高表达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陇油... 为探明冬油菜抗寒机理,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对低温胁迫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叶片和根的质外体蛋白进行抗冻活性检测,通过SDS-PAGE分离质外体蛋白并结合MALDI-TOF/TOF质谱技术对部分高表达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陇油6号’经人工气候室冷驯化后,叶片质外体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第5 d达92.31μg?g?1(FW),比对照增加246.12%。质外体蛋白含量在冷驯化第10 d和第15 d与第5 d相比虽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冷驯化第20 d和第25 d质外体蛋白含量继续显著增加,第25 d达到最高值(P<0.05)。室温恢复生长10 d后,质外体蛋白含量比之前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和冷驯化第10 d。在冷驯化过程中,‘陇油6号’叶片的质外体中出现明显的蛋白质积累,室温恢复生长10 d后,质外体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可见冷驯化的‘陇油6号’质外体蛋白属低温诱导蛋白。抗冻活性检测发现其具有重结晶抑制活性。质谱鉴定发现多种功能尚不明确的蛋白质,其中β^(-1)-3-葡聚糖酶与冬黑麦中报道的抗冻蛋白一致。对质谱检测到的类葡聚糖酶回收及抗冻活性测试发现其有较弱的冰晶形态修饰作用,表明这个类葡聚糖酶是一种低活性抗冻蛋白。低温胁迫下冬油菜叶片和根质外体中合成分泌了抗冻蛋白,在抵御外界低温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推测超强抗寒性冬油菜质外体中可能存在多种未被发现的抗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质外体 抗冻蛋白 葡聚糖酶 SDS-PAGE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白菜型冬油菜与春油菜的SSR和InDel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方彦 杨刚 +7 位作者 孙万仓 王丽萍 张树娟 杨建胜 刘林波 刘自刚 曾秀存 武军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合理评价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抗寒育种及组合配制提供依据,从252对标记中筛选出9对SSR和36对InDel标记对感温性、抗寒性、品质等性状差异明显的1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5... 为了合理评价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抗寒育种及组合配制提供依据,从252对标记中筛选出9对SSR和36对InDel标记对感温性、抗寒性、品质等性状差异明显的1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2.15个;有效等位基因变幅为1.05~3.27个,平均为1.70个.Shannon指数的变幅范围在0.1217~1.2695间,平均值为0.5803;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范围为0.0499~0.6377,平均值为0.3081.通过NTSYS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S并按加权配对法(UPGMA)聚类,结果表明19份材料的GS变异在0.52~0.86之间.在GS为0.605水平上可将19份材料按两室与多室性划分为I-1和I-2两大类群,I-1类群在GS为0.655水平上可按冬春性分为II-1、II-2两个亚类群.在GS为0.71水平上,可将冬性材料划分为4个小群.聚类结果表明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冬、春性品种间及春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SSR IN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叶片响应低温胁迫的差异蛋白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奇 袁金海 +7 位作者 刘自刚 孙万仓 方彦 赵新旺 马骊 蒲媛媛 赵艳宁 曾秀存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为了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超强抗寒品种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的抗寒机理,本研究采用TCA(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低温胁迫(4℃,7 d)前后的叶片总蛋白,对蛋白提取方法、IPG(固定pH梯度)胶条种类等环节进行了优化,运用双向电泳和... 为了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超强抗寒品种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的抗寒机理,本研究采用TCA(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低温胁迫(4℃,7 d)前后的叶片总蛋白,对蛋白提取方法、IPG(固定pH梯度)胶条种类等环节进行了优化,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鉴定了低温胁迫下‘陇油7号’5叶期叶片总蛋白质组分的表达差异模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蛋白质提取液(含DTT,二硫苏糖醇)和PVPP(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的蛋白质平均浓度较改进前高3.42μg·μL-1,除盐时间较改进前短1.14 h;同时,含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PMSF)的蛋白提取液获得的蛋白质种类丰富,凝胶图谱中可检测到661个蛋白点,较改进前可测蛋白点数(587)提高11.2。采用17 cm p H 4~7的IPG胶条的电泳能更好地分离蛋白,得到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蛋白质组图谱。利用PDQuest 8.0软件分析比较了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低温胁迫前后的蛋白组表达谱,发现低温胁迫前后共有15个质变的蛋白质点,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点可能与低温胁迫的响应有关。进一步对质变的蛋白质点进行了质谱分析,鉴定出11个与低温胁迫相关的蛋白质点,这些蛋白包括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糖代谢相关的蛋白、物质运输相关的蛋白和逆境响应相关的蛋白。而且,低温胁迫处理前后,‘陇油7号’叶片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在冬油菜抗寒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陇油7号 低温胁迫 双向电泳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回选择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万仓 曾秀存 +4 位作者 刘自刚 杨刚 方彦 武军艳 李学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为了解轮回选择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改良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和产量。以4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轮回选择后代为材料,调查越冬率,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生态环境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轮... 为了解轮回选择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改良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和产量。以4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轮回选择后代为材料,调查越冬率,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生态环境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轮回选择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随轮回选择世代的升高,越冬率明显增加,轮回选择代数与越冬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但轮选效果因材料而显著差异,抗寒性强的品种经轮回选择后越冬率的增幅与遗传增益幅度都要比抗寒性弱的品种小。株高、主花序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均随轮选世代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而单株角果数降低,抗寒性差的品种遗传增益增幅较大。生态环境对轮回选择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气候条件更为严酷的酒泉试点,轮回选择的遗传增益幅度更大。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主花序角果数均与轮回选择群体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C0群体中,各性状对产量均有直接正向效应,但在C1、C2和C3群体中发生了变化,尤其单株角果数,在强抗寒品种陇油6号C1和C2群体中和耐寒品种天油2号C1和C3群体中通径系数均为负值,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负向作用。选择更寒冷的生态环境和抗寒性强的基因型进行轮回选择是改良北方冬油菜抗寒性及经济性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轮回选择 抗寒性 经济性状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渣与化肥配施对制种玉米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3 位作者 吕彪 王勤礼 闫芳 王彦禄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3,共4页
在制种玉米生产条件下,以杂交组合104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用1200 kg沼渣+N24.44P11.76K6.25kg·667 m-2(T1),1200 kg沼渣+N12.22P5.88K3.12kg·667 m-2(T2),1200 kg沼渣+N6.11P2.94K1.56kg·667 m-2(T3),1200 kg沼渣+N... 在制种玉米生产条件下,以杂交组合104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用1200 kg沼渣+N24.44P11.76K6.25kg·667 m-2(T1),1200 kg沼渣+N12.22P5.88K3.12kg·667 m-2(T2),1200 kg沼渣+N6.11P2.94K1.56kg·667 m-2(T3),1200 kg沼渣+N3.06P1.47K0.78kg·667 m-2(T4)和N24.44P11.76K6.25kg·667 m-2(对照)施肥处理,研究沼渣与化肥配施对制种玉米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且玉米穗最长;T2处理玉米穗行数和穗行粒数最多,株高、出籽率和每公顷制种玉米产量最高;T3处理增加了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和土壤电导率且制种玉米茎最粗、穗粒重和百粒重最重;T4处理增加了玉米穗秃顶。因此,化肥施入较对照降低50.0%时,T2处理的制种玉米产量达到8364.15 kg·hm-2,增产了24.7%,利润增加了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沼渣 化肥配施 生长发育 产量 效益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生长锥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学才 金姣姣 +6 位作者 马骊 武军艳 陈其鲜 曾瑞 曾秀存 崔小茹 孙万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9-750,共12页
为探究北方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长锥低温响应特性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以冬性不同的甘蓝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体式显微镜解剖、石蜡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生长锥形态,通过测定半致死温度(LT_(50))鉴定不同品... 为探究北方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长锥低温响应特性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以冬性不同的甘蓝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体式显微镜解剖、石蜡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生长锥形态,通过测定半致死温度(LT_(50))鉴定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并对STM等生长锥调控关键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冬前低温处理后,强冬性抗寒品种VHTSG10与VHTS309-4苗期的生长锥表面光滑,相对高度较低,弱冬性材料VH天油2288和VH新油23号苗期的生长锥表面有小突起组织,相对高度较高;不同品种间LT_(50)与生长锥相对高度极显著正相关;调控苗期生长锥分化的关键基因BnSTM,其相对表达量与生长锥相对高度显著正相关,而BnCUC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长锥相对高度极显著负相关;BnSTM基因存在114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82个氨基酸,包含KNOX1、KNOX2、ELK和Homeobox_KN 4个保守结构域,与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L.)的亲缘关系较近,蛋白序列相似性为98.69%,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BnSTM蛋白在细胞核表达,参与茎尖分生组织的生长发育,与预测结果一致。因此,冬性越强的甘蓝型冬油菜,苗期生长锥相对高度越低,抗寒性越强,而冬性弱的品种苗期生长锥相对高度越高,抗寒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强冬性 生长锥 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春性油菜杂交后代抗寒性变异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刚 王丽萍 +8 位作者 孙万仓 曾秀存 刘自刚 李学才 方彦 武军艳 赵艳宁 董红业 王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01,共7页
选用抗寒性强的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与优质春油菜(Parkland)杂交的后代群体(F1,F2和 BC1)为研究对象,以降温前后的油菜 SOD 、POD 、CAT 、可溶性蛋白和 MDA 等5个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异情况为依据,结合越冬率数据对... 选用抗寒性强的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与优质春油菜(Parkland)杂交的后代群体(F1,F2和 BC1)为研究对象,以降温前后的油菜 SOD 、POD 、CAT 、可溶性蛋白和 MDA 等5个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异情况为依据,结合越冬率数据对杂交后代进行抗寒性分析。研究表明:降温后,所有单株的生理生化指标都增加。降温前SOD 、POD 、CAT 、可溶性蛋白和 MDA 值分别介于131.16~489.50 U·g -1、8.59~68.44 U·g -1、2.63~20.85 U·g -1、2.53~7.80 mg·g -1和3.69~13.67 mg·g -1 。 降温后,分别为290.87~796.88 U·g -1、22.63~101.5 U·g -1、8.89~48.30 U·g -1、4.46~10.68 mg·g -1和5.77~21.25 mg·g -1 。 生理生化指标和越冬率均发生分离,F1代生理生化变异系数小,而以冬性亲本为母本的后代越冬率(70.27%)高于春性亲本为母本的后代(64.48%) 。 F2代和 BC1代变异较大,其中 BC1代中以冬性亲本为轮回亲本的群体越冬率(71.43%~76.19%)明显高于以春性亲本为轮回亲本群体的越冬率(38.46%~43.75%) 。 相关性分析表明这5个生理生化特性与越冬率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7、0.757、0.665、0.567和-0.663。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合越冬率对冬春杂交后代的抗寒性分析是可行的,能够筛选出抗寒优良单株,为白菜型冬油菜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杂交后代 抗寒性 生理生化特性 越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9号’的选育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万仓 武军艳 +6 位作者 方彦 刘自刚 曾秀存 李学才 史鹏辉 何丽 赵彩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8,共7页
试验以强抗寒性品种‘延油2号’为母本,丰产性品种‘天油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群体置于-28℃^-25℃大田条件下自然越冬选择,育成了高产、抗寒、早熟的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9号’.该品种平均株高111.7cm,有效分枝数为10.0... 试验以强抗寒性品种‘延油2号’为母本,丰产性品种‘天油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群体置于-28℃^-25℃大田条件下自然越冬选择,育成了高产、抗寒、早熟的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9号’.该品种平均株高111.7cm,有效分枝数为10.0个,主花序长度42.3cm,主花序结角数43.0个,全株结角数112.7个,角粒数21.2粒,角果长度6.0cm,千粒质量3.3g,单株产量11.3g,生育期286d,含油率43.37%,产量143.21kg/667m2,较对照‘天油2号’增产2.47%~13.56%.‘陇油9号’可抗-27.0℃极端低温,在新疆乌鲁木齐、北京、青海和甘肃兰州以北及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能够安全越冬,越冬率80%~90%;熟期早,在北方地区常年于5月底至6月初成熟,适宜作马铃薯、油葵、大豆、蔬菜等作物的前茬.该品种的推广将有效解决我国北方旱寒区冬油菜越冬问题及早熟性与抗寒性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强抗寒性 '陇油9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药剂处理克服芸芥自交不亲和性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万仓 刘自刚 +5 位作者 孟亚雄 张涛 曾秀存 王鹤林 王保成 邵登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1,共4页
6种化学药剂处理芸芥柱头的结果表明,化学药剂对克服芸芥自交不亲和性有一定效果。不同的化学药剂其效果差异,赤霉素、尿素、硫酸铵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蒸馏水处理)差异极显著;而蔗糖、食盐、乙醇与对照(蒸馏水)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 6种化学药剂处理芸芥柱头的结果表明,化学药剂对克服芸芥自交不亲和性有一定效果。不同的化学药剂其效果差异,赤霉素、尿素、硫酸铵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蒸馏水处理)差异极显著;而蔗糖、食盐、乙醇与对照(蒸馏水)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同化学药剂浓度的处理效果亦不同,以100mg/L赤霉素、15%尿素、20%硫酸铵处理效果最好。不同芸芥品种间对药剂处理的反应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剂 芸芥 自交不亲和性 品种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春化基因BrFLC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刚 孙万仓 +10 位作者 王丽萍 曾秀存 刘自刚 李学才 方彦 武军艳 王凯音 侯献飞 钱武 马骊 刘海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寻找与冬春性相关的变异,以开发冬春性品种分子辅助标记,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 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 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3个基因均得到扩增... 为寻找与冬春性相关的变异,以开发冬春性品种分子辅助标记,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 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 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3个基因均得到扩增。序列比对结果发现,3个Br FLC在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等位变异,发生的主要等位变异有SNP和Indel两种类型。Br FLC1变异与冬春性相关性不大,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的变异主要发生在Br FLC2和Br FLC3上。Br FLC2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5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Br FLC3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16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春化基因 BrFLC基因 序列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3 位作者 王勤礼 吕彪 张文斌 孙芳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X期52-57,共6页
以黄瓜种子和幼苗为试材,研究了栽培1a、栽培2a和栽培3a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特性和基质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3a较栽培1a的基质的容重、持水孔隙度、pH值、EC值都极显著增大,基质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 以黄瓜种子和幼苗为试材,研究了栽培1a、栽培2a和栽培3a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特性和基质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3a较栽培1a的基质的容重、持水孔隙度、pH值、EC值都极显著增大,基质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都极显著降低;栽培3a后的基质浸提液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主根长、胚轴长、侧根数、上胚轴粗和下胚轴粗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幼苗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极显著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较对照极显著增大;幼苗根冠比、G值、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的值较栽培1a的基质浸提液处理极显著降低。因此,栽培3a后,基质的特性和内含物不利于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 浸提液 黄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8种芸芥根系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鹤龄 牛俊义 +3 位作者 孙万仓 杨瑞吉 曾秀存 盖王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5,共5页
通过管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区8个芸芥类型(高抗旱类型的会宁芸芥、陇西芸芥,中抗旱类型的张北芸芥、Varomin芸芥、兴和芸芥、和田芸芥,低抗旱类型的西凉芸芥、四川芸芥)的根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芸芥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层次分布模... 通过管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区8个芸芥类型(高抗旱类型的会宁芸芥、陇西芸芥,中抗旱类型的张北芸芥、Varomin芸芥、兴和芸芥、和田芸芥,低抗旱类型的西凉芸芥、四川芸芥)的根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芸芥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层次分布模型可用多项式y=a+bx+cx2+dx3描述;会宁、陇西、兴和、西凉芸芥与张北、和田、Varomin、四川芸芥的各参数值(a、b、c、d)总体相差较大且根系总生物量、各层次的生物量和根/冠比前者均低于后者;各层次根系生物量的百分含量也呈现不同的垂直变化规律。无论是总的还是各层次的根系生物量,强抗旱芸芥类型的趋于中等大小,中抗芸芥类型的有大也有小,低抗芸芥类型的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芥 根系 生物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上的利用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许耀照 孙柏林 曾秀存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77-80,共4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内源激素具有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能有效调控作物的生长状况,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文章就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生长发育、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膜系统、光合...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内源激素具有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能有效调控作物的生长状况,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文章就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生长发育、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膜系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应用等方面进行叙述,并提出其在农作物上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作物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