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病毒广西流行毒株E0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咏芳 曹佳媛 +3 位作者 杨可妍 吴军 覃雨阳 熊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应用RT-PCR方法对猪瘟病毒E0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用DNA Star分析软件对6株毒株与猪瘟兔化弱毒苗(HCLV)、石门(Shimen)株、Paderborn株、GXWZ02株的相应片段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CSFV遗传进化树。序列分析表明,广西流行株与HCL... 应用RT-PCR方法对猪瘟病毒E0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用DNA Star分析软件对6株毒株与猪瘟兔化弱毒苗(HCLV)、石门(Shimen)株、Paderborn株、GXWZ02株的相应片段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CSFV遗传进化树。序列分析表明,广西流行株与HCLV株、Shimen株、Paderborn株、GXWZ02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0.8%-81.5%、82.8%-83.3%、93.1%-94.2%、93.7%-94.2%,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3%-89.7%、89.7%-91.1%、96.2%-97.7%、97.7%-99.1%;6株广西CSFV流行毒株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4株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所比较的20株毒株分为2个基因群,广西流行毒株均属于基因群Ⅱ。本研究成功地对广西流行猪瘟病毒株的E0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表明近年来广西流行毒株未发生较大的变异,但病毒株有远离疫苗株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0基因 序列分析 同源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物来源的新城疫病毒F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淑萍 石伟革 +7 位作者 孙翔翔 潘杰 黄胜斌 曾咏芳 何奇松 杨可研 胡巧云 熊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广西地区新城疫病毒(NDV)在不同动物宿主内的分布流行情况,对从广西地区鸡、野鸟、猪、鹅、马等5种不同动物体内分离到 NDV 毒株,进行了 F 基因的克隆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NDV 分离株 F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 为了解广西地区新城疫病毒(NDV)在不同动物宿主内的分布流行情况,对从广西地区鸡、野鸟、猪、鹅、马等5种不同动物体内分离到 NDV 毒株,进行了 F 基因的克隆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NDV 分离株 F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2%~98.6%,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8.9%~98.6%,同源性差异较大;5个毒株的 F 基因与国内贵州、长春、福建等地的当前流行株同源性较高;以 F 基因前374 bp核甘酸同源性比较分型表明,鸡源、鹅源、马源毒株为当前流行的基因Ⅶ型,而猪源毒株和野鸟源毒株为传统的基因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序列分析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部分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英 何奇松 +4 位作者 冯淑萍 杨可妍 曾咏芳 熊毅 颜健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4,共5页
采集广西25个猪场的病料,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组织样品进行全S基因扩增。将41株全S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41株PEDV的S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4.8%~100%,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9.3%~99.4%。S基因进化树图谱显示... 采集广西25个猪场的病料,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组织样品进行全S基因扩增。将41株全S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41株PEDV的S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4.8%~100%,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9.3%~99.4%。S基因进化树图谱显示,广西当前流行的PEDV可分为2个谱系。Attenuated-DR13、CV777和该研究中的CHGXLC055-92013、CHGXLC055-52013、CHGXGP035-72013和CHGXGP035-82013为Cluster1;Cluster3包括该研究另外37株毒株、韩国株Spk1、HuN和日本株NK等参考毒株。表明广西大部分毒株S基因与欧洲株CV777、LZC等国内早期毒株存在较大的差异,进化树亲缘关系比较远;在抗原表位区域存在较大变异,当前的CV777疫苗株在防控PEDV入侵时可能不会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源禽Ⅰ型副黏病毒H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4
作者 梁丹洁 欧莹 +7 位作者 李春英 蒋家霞 张欣明 孙翔翔 曾咏芳 周师师 吴军 熊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7期59-62,共4页
为了解禽Ⅰ型副黏病毒的跨种传播以及对H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运用RT-PCR方法,扩增马源禽I型副黏病毒广西分离株M10株的HN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M10株的HN基因片段长度约为2.0kb,ORF为1716个碱基,编码... 为了解禽Ⅰ型副黏病毒的跨种传播以及对H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运用RT-PCR方法,扩增马源禽I型副黏病毒广西分离株M10株的HN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M10株的HN基因片段长度约为2.0kb,ORF为1716个碱基,编码571个氨基酸;ORF区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9%-99.2%,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8.6%-98.6%。在同源性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绘制禽I型副粘病毒HN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10株与参考毒株YG03、NDV-03、FP1等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黏病毒 HN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水牛新型可视孕检技术的应用
5
作者 陈明棠 李辉 +4 位作者 黄健 谭正准 赵朝步 钟华配 曾咏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7期98-99,共2页
为了缩短奶水牛的产犊间隔,提高繁殖效率和养殖效益,利用酶联免疫反应原理采用一种快速可视孕检试剂盒对配种后28d以上的试验母牛进行检测。对429例已配种母牛进行检测,其中阴性(空怀)265例,阳性(怀孕)164例,验证检查阴性265例,阳性160... 为了缩短奶水牛的产犊间隔,提高繁殖效率和养殖效益,利用酶联免疫反应原理采用一种快速可视孕检试剂盒对配种后28d以上的试验母牛进行检测。对429例已配种母牛进行检测,其中阴性(空怀)265例,阳性(怀孕)164例,验证检查阴性265例,阳性160例,试剂盒检测的阴性准确率为100%,阳性准确率为97.56%,可见该试剂盒可用于水牛的早期孕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水牛 早期孕检 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 产犊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