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什市气象站新旧地址对比观测资料分析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曼吾拉·卡德尔 努尔比亚·吐尼牙孜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9期106-108,共3页
对喀什国家基础气象站搬迁后新老站的气温、日高温、日低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站与老站气象因子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海拔高度、城市热岛效应和地形差异;经t检验分析,新站与老站的平均气温... 对喀什国家基础气象站搬迁后新老站的气温、日高温、日低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站与老站气象因子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海拔高度、城市热岛效应和地形差异;经t检验分析,新站与老站的平均气温、本站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与30年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未来对以上气象要素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认为未来时间序列是连续的,但平均风速没有通过0.001的显著性水平,在应用风速时应考虑新站与老站之间的差异,如有必要应进行资料同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站 喀什 差值分析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近4年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2
作者 曼吾拉·卡德尔 买买提江·赛提尼牙孜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3期187-188,共2页
本文选用新疆地区2013-2016年的闪电定位探测资料,着重采用数理统计法针对该地区地闪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6年新疆地区一共监测到地闪252149次,各年份负闪频次均高于正闪。总闪、正闪与负闪频次的月分布均呈现出单峰型分... 本文选用新疆地区2013-2016年的闪电定位探测资料,着重采用数理统计法针对该地区地闪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6年新疆地区一共监测到地闪252149次,各年份负闪频次均高于正闪。总闪、正闪与负闪频次的月分布均呈现出单峰型分布特征,而且随着月份的变化,总闪、正闪与负闪的变化趋势均保持一致。闪电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份,以6-7月份最为集中,1-3月份及10-12月份出现闪电频次较少。地闪频次的日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单峰单谷型变化特征,且总闪、正闪与负闪的变化趋势均保持一致。15-19时之间发生闪电的频率最高,03-12时之间发生闪电的频率相对较低。当电流强度为30-35KA之间时正闪频次出现峰值。另外,新疆地区闪电分布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其中新疆北部地区出现闪电频次较多,西南部地区出现闪电频次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正闪 负闪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买买提江·赛提尼牙孜 曼吾拉·卡德尔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7期90-91,共2页
本文选用新疆部分地区一共7个站点1987—2016年的气温、日照时数观测数据资料,主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针对新疆地区近3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87—2016年新疆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315℃/10a的... 本文选用新疆部分地区一共7个站点1987—2016年的气温、日照时数观测数据资料,主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针对新疆地区近3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87—2016年新疆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315℃/10a的速率呈现出一定的升温趋势。春季、夏季与秋季平均气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温趋势,而冬季平均气温则有所下降。其中春季增温最为显著,夏季次之,秋季增温最为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特征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2016年春季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玛依拉·麦麦提 买买提江·赛提尼牙孜 曼吾拉·卡德尔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4期37-39,共3页
采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常规micaps资料等,对2016年春季塔里木盆地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西西伯利亚冷高压东移南下和塔里木盆地一带热低压的强烈发展是本次塔里木沙尘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持续稳定较高的气压梯... 采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常规micaps资料等,对2016年春季塔里木盆地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西西伯利亚冷高压东移南下和塔里木盆地一带热低压的强烈发展是本次塔里木沙尘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持续稳定较高的气压梯度和气温异常偏高为塔里木盆地的沙尘天气过程提供了较好的动力以及热力条件。沙尘天气发生过程中,塔里木盆地东部低层主要为偏东、东北风,高空急流的强烈抽吸以及近地层较强东北风的共同作用,对塔里木盆地塔中、若羌、铁干里克、轮台、且末发生强沙尘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沙尘天气期间,逆温层温度梯度较大,极易形成不稳定层结,促使了沙尘暴天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沙尘 天气形势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9月初塔里木盆地西部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成因分析
5
作者 买买提江·赛提尼牙孜 玛依拉·麦麦提 曼吾拉·卡德尔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4期40-41,共2页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9月初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强对流天气主要表现为短时强降水,是不同天气尺度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前期出现了持续性的降水条...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9月初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强对流天气主要表现为短时强降水,是不同天气尺度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前期出现了持续性的降水条件,为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下垫面气温的下降,边界层冷气流与暖气流交汇后会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出现,直接导致塔里木盆地西部上空快速释放出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同冰雹落区保持一致,之后的CAPE值则明显降低;在强对流天气发展演变中,逆风区移动速度较慢,且维持较长时间,同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的出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性天气 环流形势 多普勒雷达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