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籍中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关痿证的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曹天雨 滕羽鸥 +3 位作者 卓于迪 任俊逸 刘蕊嘉 田金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86-992,共7页
目的本文通过搜集整理中医古籍中中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关痿证的方剂,探索中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中华医典2.0软件,搜索关键词“痿”,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条文,统计描述用药的性味归... 目的本文通过搜集整理中医古籍中中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关痿证的方剂,探索中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中华医典2.0软件,搜索关键词“痿”,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条文,统计描述用药的性味归经特点,使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用药的分布配伍规律。结果最终纳入303首方剂,涉及355味中药,药性以温、平、微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三经为主,最常用的药味是当归、茯苓和牛膝,总结出常用药对9个,主要功效为补气、阴阳并补和清热化湿。结论古代方剂中常用偏温性药物,以补益肝脾肾为主,兼以清热化湿、养血祛风的方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中药疗法 数据挖掘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渠道圆柱形(带尾翼)量水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嘉美 王文娥 +2 位作者 胡笑涛 曹天雨 董鹏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6,共4页
结合圆柱绕流原理,提出带尾翼的新型圆柱形量水槽,以减少水头损失、提高测量精度。根据临界流原理推导得出了梯形渠道圆柱形(带尾翼)量水槽计算公式,通过试验分析得到了梯形渠道不同收缩比、不同尾翼长度的圆柱形量水槽的水位-流量关系... 结合圆柱绕流原理,提出带尾翼的新型圆柱形量水槽,以减少水头损失、提高测量精度。根据临界流原理推导得出了梯形渠道圆柱形(带尾翼)量水槽计算公式,通过试验分析得到了梯形渠道不同收缩比、不同尾翼长度的圆柱形量水槽的水位-流量关系。结果表明,增加尾翼能够有效减小上下游水位差及改善过槽水流流态;当量水槽收缩比为0.5~0.65,尾翼长度为L=D^3 D/2范围时,测流精度高且水头损失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渠道 圆柱形 量水槽 尾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心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智钰 滕羽鸥 +3 位作者 曹天雨 任俊逸 王梓亭 孟伟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67-7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法联合现代医学常规疗法治疗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PubMed、EMbase数据库,搜集中英文公开发表的关于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心...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法联合现代医学常规疗法治疗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PubMed、EMbase数据库,搜集中英文公开发表的关于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心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8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共2936例受试者,其中联合活血化瘀法研究组1459例,对照组1477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更显著(RR=1.26,95%CI[1.21,1.30],P<0.00001)。研究组心电图指标:心律失常率(RR=0.41,95%CI[0.32,0.52],P<0.00001),ST-T异常率(RR=0.34,95%CI[0.27,0.42],P<0.00001),心肌酶水平(RR=0.37,95%CI[0.21,0.66],P=0.0008)有更明显的改善;心功能水平(RR=0.40,95%CI[0.16,1.00],P=0.05)未见明显差异。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4.43,95%CI[-6.27,-2.59],P<0.00001)改善但异质性高。在安全性方面,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CCS能够提高临床有效性,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及心肌酶水平,在改善心脏功能方面获益,且可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神经功能方面是否获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活血化瘀法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南金矿深部富矿预测及找矿方向浅析
4
作者 曹天雨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3期92-94,共3页
以地南金矿位于秦岭海西褶皱带西段,矿体赋存于由区域性断裂应力释放和多次地质活动相互叠加影响的断裂带内。目前以地南金矿深部坑探为该金矿床的主要探矿工程,为了及时应对当前黄金市场行情,以探好矿,找富矿为措施,做为深部探矿的指... 以地南金矿位于秦岭海西褶皱带西段,矿体赋存于由区域性断裂应力释放和多次地质活动相互叠加影响的断裂带内。目前以地南金矿深部坑探为该金矿床的主要探矿工程,为了及时应对当前黄金市场行情,以探好矿,找富矿为措施,做为深部探矿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前期外围勘探资料的总结分析,并结合目前坑道探矿成果,预测矿区深部富矿靶区,从而指导深部坑探探矿。认为深部V3矿体北部及V4矿体南部为深部V3及V4矿体富矿部位,优先对其进行坑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地南金矿 富矿 找矿方向 坑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