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宝象河流域水体氮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普惠娟 张乃明 +2 位作者 杨振兴 王磊 张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5,共3页
非点源流失的氮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滇池宝象河6个点位沟渠水和河道水体氮素的动态监测,研究了流域水体氮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田沟渠水总氮平均浓度高于相应河道水总氮浓度,沟渠水总氮平均浓度范围为3.86~... 非点源流失的氮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滇池宝象河6个点位沟渠水和河道水体氮素的动态监测,研究了流域水体氮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田沟渠水总氮平均浓度高于相应河道水总氮浓度,沟渠水总氮平均浓度范围为3.86~22.86 mg/L,河道水总氮浓度3.14~6.63 mg/L,总体趋势是从上游到下游水体氮素浓度逐渐升高、并且沟渠水体和河道水体氮素随时间变化呈现同样的趋势。农田沟渠水与河道水体总氮之间、农田沟渠水总氮与沟渠周边表层土壤全氮及沟渠沉积物全氮均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宝象河 农田沟渠水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全氮与碱解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振兴 车丽 +1 位作者 普惠娟 廖康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8期1021-1025,共5页
对滇池宝象河流域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宝象河流域土壤全氮含量0.40~3.60g/kg,碱解氮含量34.27~320.82mg/kg,氮素含量水平较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表现为0~10cm土层>... 对滇池宝象河流域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宝象河流域土壤全氮含量0.40~3.60g/kg,碱解氮含量34.27~320.82mg/kg,氮素含量水平较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表现为0~10cm土层>10~20cm土层,层次间差异不显著;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依次为:下游大棚土壤>中上游平地耕地>下游平耕地>上游坡耕地>上游稀疏林地,其中下游大棚土壤的全氮含量与上游稀疏林地的全氮含量达到显著性差异;碱解氮含量依次为:下游大棚土壤>中上游平地耕地>上游坡耕地>上游稀疏林地>下游平耕地,其中下游大棚土壤的碱解氮含量与上游稀疏林地、下游平耕地的碱解氮含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素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全氮 碱解氮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明艳 普惠娟 +1 位作者 张宝琼 吴春燕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阐释了花文化旅游的内涵,探讨了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属性。基于中国·云南·罗平油菜花文化节成功经验和昆明、玉溪、大理花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情况实证分析,探讨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机制及其开发模式,提出云... 本文阐释了花文化旅游的内涵,探讨了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属性。基于中国·云南·罗平油菜花文化节成功经验和昆明、玉溪、大理花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情况实证分析,探讨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机制及其开发模式,提出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旨在为充分挖掘云南花文化,使之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资源 云花品牌 花卉主题公园 花文化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山茶花文化挖掘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明艳 普惠娟 +1 位作者 张宝琼 吴春燕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10-115,共6页
“中国名花看云南,云南名花看山茶”一句话透彻表述云南山茶花的重要地位。面对建设过程中滇山茶文化系统研究的缺失和本土研究的不足,以滇山茶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表征和发展机制,基于昆明金殿山茶花专类园的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 “中国名花看云南,云南名花看山茶”一句话透彻表述云南山茶花的重要地位。面对建设过程中滇山茶文化系统研究的缺失和本土研究的不足,以滇山茶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表征和发展机制,基于昆明金殿山茶花专类园的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提出山茶花文化传承路径和发展对策,以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山茶文化 应用现状 发展机制 传承路径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